2021/12/29

中介變項(mediator variable)vs. 調節變項(moderator variable)

假如你是家長,看到自己小孩智力測驗的分數很高,大概會開始想像幾年後,孩子在上台領獎,家裡擺滿各種獎盃獎狀或漫步在頂尖大學的畫面。

一般來說,我們都認為智力的高低會影響一個人的學業表現,智力越高在學校的成績會越好。但大量的心理學研究都指出,智力與學業表現的關係並不是特別高,因為在智力之外,同時還有其他影響學業表現的因素,像是毅力(grit)與態度同樣重要。

上面的消息,父母聽了不會太開心,但心理學家可樂壞了,因為這似乎暗示他們永遠不會失業,世界上有他們探討不完的變項

心理學研究最基本的形式,是探討一個變項如何影響另一個變項,說得專業些,就是在探討變項造成的主要效果(main effect),像是智力影響學業、壓力影響工作效率、使用手機的時間影響自尊高低、情緒影響記憶表現等等。

但是,真實世界裡,主要效果之外還存在許多變項一同運作。所以,如果我們想要完全了解人類真實的心理歷程,必須同時考量多個變項之間的關係。

聽起來頗複雜,讓我們先回到原點。

就算你不念心理學,對單純的因果關係應該也相當熟悉,兩個事件如果有因果關係,先前發生的事件為原因,隨著原因而發生的事件為結果,所以,腳踏車失控是因,膝蓋受傷是果。當然,兩者必須要有邏輯上的影響關係,不純然是時間的先後順序。用研究方法的術語來說,心理學家稱原因為獨變項,結果為依變項

最單純的情況是,獨變項對依變項產生主要效果,便有了因果關係。然而,在真實世界裡,兩者的因果關係之外,同時還可能有其他變項在作用。所以統計學家與心理學家建立許多理論模型來探討這類複雜關係。

其中,心理學家 Reuben Baron 和 David Kenny 寫過一篇論文,大概是最有名的,他們用統計的理論模型釐清變項間各種複雜的關係。曾半夜和心理學論文奮鬥過,想破頭不知道該在 SPSS 上選擇哪種統計方式的人,應該對 Baron 和 Kenny 的文章不陌生。

這篇文章主要提到兩個變項,一種叫做中介變項(mediator variable、intervening variable),一種叫做調節變項(moderator variable),並分別出給定義,以及兩個變項成立的假設與模型關係。

中介變項,也叫做中介物(mediator),是人類對於刺激與反應之間的內在歷程,通常無法直接觀察,是理論上假設的構念(construct),得事後依照研究的結果來解釋,才能反推人類的內在歷程是什麼。因此,研究者無法直接操弄,影響中介變項。

有一陣子,心理學界很流行只探討刺激跟反應的變化,叫做 SR 心理學(stimulate response psychology),意思是人類的行為,是對刺激做出反應。後來心理學家發現,每個人對相同刺激可能有不同的內在歷程,所以會產生不同的反應。看看一片淡綠色不起眼的香菜,因為每個人對它的理解與感受差異很大,造成餐桌上的人看香菜時的表情相當不同。

所以,心理學家在 S 與 R 的中間補上 O,表示有機體(organism)的內在歷程。這裡的 O 指的就是中介變項。外界刺激透過感官,進入到人類的認知系統內後,究竟會引起什麼反應,得看內在歷程如何運作。在心理學上,常見的中介變項有,動機、態度、性格、認知歷程、想法、觀念、習慣等等。你對其他人講的黃色笑話究竟會如何反應,得看看你的內心是怎麼想的。

到目前為止,我們可以把概念整理成中介模型(mediation model):
獨變項 → 中介變項 → 依變項
在中介關係裡,獨變項必須要透過中介變項,才能影響依變項,這種關係叫做完全中介關係(full mediation)。不過,現實人生可是很複雜的,有時中介效果沒有這麼純粹,獨變項透過中介變項影響依變項的同時,獨變項自己也能對依變項造成影響,而這種關係叫做部分中介關係(partial mediation)。

可以說,中介變項是在回答,為什麼獨變項會影響依變項,並且說明獨變項是透過什麼管道與手段來影響。你也許想問,那要怎麼知道研究的變項間,到底是完全中介還是部份中介。這就需要用統計來檢定,通常分成幾個分析步驟,再逐步檢視確認中介模型裡的每道關係才能驗證。

而調節變項比較像是在回答變項間的關係,會在何時何地成立,而且關係的強度如何。關於調節變項,從調節(moderator)這個詞,你就能想到它是居於兩個人之間的仲裁者或協調者。想想你買二手屋的時候,你能不能順利買到房子,有時候就得看房仲,這個居中協調的人表現如何。

所以,調節變項指的是在獨變項與依變項關係之外的第三個變項,可以把它視為是干擾變項或第二個獨變項,能調節獨變項影響依變項的關係(注意,是調節「關係」,是關係的潤滑劑(?))。說到這裡也許太抽象,舉例來說,智力能夠預測學業表現或學習成效,然而,在智力之外,還存在同樣會影響學業表現的的第三變項,比如說動機。

無數的研究都指出,動機會調節智力預測學業表現的關係。當學生的學習動機很高的情況下,智力對學業表現的預測能力會大幅上升,反過來說,當學生的學習動機很低,智力也許就無法有效預測學業表現了。

到目前為止,我們可以把概念整理成調節模型(moderation model):
調節變項
獨變項 → 依變項
在統計學與方法學上,我們會說調節變項與獨變項產生交互作用(interaction),產生某種化學作用。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不能再單純只看獨變項的影響,而是要一同考慮,用現實生活的話來說,就是你不能單獨只探討智力,要連動機一起拉進來討論。

調節變項就像牛肉麵裡面的配料,加入沙茶、加入辣油、加入酸菜,都會讓整碗牛肉麵的基調有不同的變化,要嘛是湯汁與麵條的關係變得更和諧,讓牛肉麵變得更好吃,要嘛相反,讓原本好吃的牛肉麵變普通。

這事關重要。

所以,心理學家會在研究之前,先推測有哪些會干擾因果關係的調節變項,它可以是用類別區分的男女性別,也可以是量化程度的差異,像是錢給得多不多。找出調節變項之後,心理學家會利用統計方法控制他們對獨變項的影響,這時受到控制的變項就叫做控制變項(control variable)。

說到這裡,你可能還是無法很明確知道到底怎麼樣區分中介變項與調節變項。Baron 和 Kenny 也給了我們很便捷的檢驗方式。如果獨變項與依變項有高度相關,表示你可能要用中介效果解釋手上的獨變項與依變項。

而獨變項與依變項沒有相關,或是關係不太一致,在某些狀況下有關係,某些狀況沒有關係,這時候可能暗示。你得要用調節效果,來思考獨變項對依變項的影響,是不是有受到其它變項所調節,而產生不同的影響效果。

Note:

1. 中介變項在文章裡,有時直接叫作中介物(mediator),原文裡也有許多用法,像是是 mediating variable、intermediary variable 或 intervening variable,這些都是中介變項。

2021/12/28

內在效度(internal validity)vs. 外在效度(external validity)

不知道你的擇偶條件裡,有沒有外表這一項?

「長得好看的人,都很花心」我們多少都聽過類似的勸告,除非你有相對應的條件,像是你也長得很好看、很有錢或者有什麼特殊才華,否則越級打怪相當不妥,就算真的有機會與對方在一起,也有很大的機會被對方甩掉。

這種描述人類特徵與言行的句子相當多:十禿九色、男抖窮女斗賤,乍聽之下只是某種古老的人生智慧,經不起科學與真實世界的考驗。但心理學家其實在做差不多的事,他們做研究做實驗,就是希望找到描述大多數人類的樣態,讓我們可以理解人。

心理學家雖然有很大的企圖,同時卻很矛盾。他們既想要找出影響人類特定行為背後的特定原因,又想把找到的因果關係,推論到其它群體上,希望結論可以適用到多數的人,而且越多越好,力求普遍性要高。可是,當你討論的人越多,單純的因果關係就越難以成立,想想世界上各式各樣的人都有,想找到一個普遍適用的通則有多難。

回想你國高中時,同學們翻著八卦小報或算命雜誌,跟你說「長得好看的人,都很花心」,當下,你到底要選擇相信,還是選擇吐槽?假如我們把這麼議題拿來做心理學研究,在方法學上,要分析這句建議,可以用兩個指標來評估。

首先,不否認一個人花心的原因跟外貌有關,畢竟長得好看的人有比較多的選擇,就算什麼都不做,套個垃圾袋出門,還是有人願意主動靠近。但外表影響花心程度的同時,還有其他因素會影響花心,像是有不有錢,個性,價值觀等等。

所以,說不定根本是一個人因為有錢而花心,只是剛好他長得好看。如果這是事實,會讓原本的建議完全走味,必須改成「有錢的人,都很花心」。

為了確認研究的因果關係(你同學的講話能不能信),心理學家用內在效度(internal validity)這個指標,衡量獨變項影響依變項的程度,表示研究因果關係的強度與純粹性。也就是說,研究者能夠有效排除獨變項之外的干擾與混淆,表示內在效度越高。所以,內在效度是考驗研究者控制與研究無關因素的能力。

當你的同學能相當肯定外貌對花心的影響,而且完全排除其他影響因素,那他的建議才能夠站得住腳。但威脅內在效度的因素很多,研究的潛在原因越多,越可能降低內在效度。姑且說幾個,讓你體驗一下研究者半夜失眠的時候,都在煩惱什麼。

其中一大類跟研究設計與流程有關,畢竟研究環境很複雜的話,會讓參與者暴露在許多潛在因素之下,他們的反應就不一定只來自獨變項的效果。

要是打從一開始研究者就選到有偏誤的樣本,他們具有某些特定與能力,對研究結果的推論造成混淆。比如想研究帥哥美女的感情觀,但找來人剛好都是整形過後的帥哥美女,這樣研究發現不一定能反應好看的影響力,說不定跟有錢比較有關(能整形的人通常比較有錢)。

或者我們研究的帥哥美女幾乎是學生、上班族,還是其他身分,都可能讓他們產生不同交往關係,要推論外貌影響花心的程度相當困難,因為每種身分所在的環境,各有許多影響花心的因素。

若執行的研究是實驗,就要注意有沒有做到隨機分派,讓參與者身上影響因果推論的因素,平均分配到實驗組與控制組中。

評量工具與施測方法也是需要考量的重點。這個部份沒有界定不清楚,或是文字用得太難,有學術腔,就會讓參與者的反應有特定的模式而影響結果。當我們要詢問參與者的感情狀況,就得先問問花心的意思是什麼意思,花心的定義是什麼?

一個人有其他曖昧對象就叫花心,還是同時交往很多人才是花心?兩種界定方式可能改變研究的結果,讓影響研究的真正原因,不是外貌,反而是定義方式。

另一類潛在原因,來自參與者本身。參與者來參加研究之外,也有自己的人生要過,他們在研究期間,個人活動與經歷,儘管不是由研究者安排,卻會影響研究結果,這在方法學上叫做歷史(history),比如參加研究的過程中發生重大車禍,結果參與者的三觀大變,回答方式像變了一個人。

站在時間的角度來看,還有一種跟歷史很像的因素叫作成熟(maturation),參與者可能在參與研究期間長大,變得更成熟。就算目光不要拉得那麼長遠,光是參與者剛吃飽飽踏進研究室,認真享受研究過程之後,肚子變餓,精神變差,都算是成熟的一部分,可想而知成熟會影響參與者的反應。

不容易吧。

你發現研究者必須排除萬難,才能確定研究裡的因果關係。

而且找到因果關係,故事還沒結束,我們還可以想想對方是怎麼知道這個結論的?回到你的同學。也許他情史豐富,談過三五段感情(國高中生,三五段應該算滿多吧),交往過不少帥哥美女,所以滿有資格對你的感情世界指手畫腳,但是,他過去交往的對象,能夠類推到他沒有交往過,而且長得好看的人嗎?

不一定。

這時,就得使用另外一種叫做外在效度(external validity)的指標來衡量。外在效度是指研究或測驗的結果,能類推到研究對象以外,不同參與者、不同情境與不同時間的程度。說白了,就是研究結論的普遍適用性有多高。

外在效度能說明研究結果是常態,還是少數特例的狀況。研究的結果能在其它群參與者身上成立嗎?換個情境研究的發現還有效果嗎?這些問題都是衡量外在效度時該問的問題。

外在效度的高低的關鍵在於當初研究招募的參與者有沒有代表性,能不能反映母群。說不定你的同學本來就偏愛行為不羈的人,那麼他觀察到的就只是特例,算是有偏差的樣本。因此,他說的建議不太能完全適用在其他好看的人,也許其它好看的人大多偏好穩定的感情。

心理學的研究也是如此,研究者必須觀察能代表母群的樣本,才能把從樣本所觀察到的結論回推到母群上。在這個想法之下,外在效度分成兩種類型,一種是母群效度(population validity),一種是生態效度(ecological validity)。

母群效度表示研究者從樣本所獲得的結論,能推論回母群的程度。以國中同學的例子來說,假如心理學家的研究對象,是長得好看的臺灣人,照理來說研究的結論,只能適用於長得好看的臺灣人,而且我們真的觀察到確實是越好看的臺灣人越花心,那這個花心的研究,母體效度就越高。

我們把視野大,把這層關係外推,如果研究的結論能應用到母群以外的群體或研究情境以外的情境,就表示研究的生態效度越高。長得好看的人越花心不只可以適用於臺灣人,連美國的帥哥美女也適用的話,那就表示這個研究的生態效度很高。

一般而言,心理學家在確定研究的內在效度之後,會希望盡可能提升外在效度,才能提升結論的普遍性,研究者會希望他在臺灣做的研究結果,同時適用在美國人身上。然而,為了確定研究的內在效度,心理學家已經簡化研究與實驗環境,這類人工的環境又會影響結果的類推力,形成取捨的兩難。

加上還有一些因素會影響外在效度的類推力,除了前面提到沒有執行隨機抽樣之外,當研究的參與者意識到自己被研究者觀察或知道自己處於研究狀態,便會更積極表現,以至於研究結果符合理論的預期,實則不是如此。研究只是因為偶然的機遇下產生的結果。反常的研究結果,自然無法回推到母群身上,這便是霍桑效應

有時,參與者積極表現不是來自於他人的注目,而是他們默默接受到研究者的暗示,包括,眼神、語氣、說話時神秘停頓或是光是研究者個人的魅力,都會讓參與者猜想研究的真正目的,而盡力做出符合研究目的的表現。

這當然很不好,它同樣是反常的研究結果。

衡量研究結果的兩個指標,內在效度與外在效度各自有各自的威脅,如果實驗者不好好控制威脅因子,就會影響兩者的好壞,進而影響研究結果的品質。而這兩個指標的不只能用來評估研究,在生活中也很好用,能拿來評估隱含因果關係的句子,你可以用它們想想別人講的話,是不是有道理,還是在吹噓。

Note:

1. 外在效度與內在效度,也翻成外部效度與內部效度。

2021/12/27

情緒勒索(emotional blackmail)

看看下面的句子:

「我都是為你好,難道我會害你嗎?」

「你可以試試看啊,但我不保證會有什麼後果。」

「如果不要的話,就分手啊。」

「我這麼愛你,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

「都沒來陪我,你怎麼可以自己去約會。」

「你如果這麼做得話,我以後就不跟你說話。」
如果要列出情緒勒索語錄的排行榜,上面的句子肯定榜上有名。這些句子,我們多少都聽過,碰過,算是典型情緒勒索(emotional blackmail)的金句,聽到之後,就算我們暫時順從對方的要求,但內心通常不會太愉快,甚至感到不滿與後悔。

情緒勒索這個詞最早在 1947 年就已經出現,受到心理治療師 Susan Forward 發展成理論,推廣之後而爆紅。Susan Forward 給它下了定義,情緒勒索是指一個人利用害怕(fear)、責任感(obligation)與罪惡感(guilt)來影響他人的行為。勒索者通常會要求他人做出自己想做的事,把他們個人的要求與想望,包裝成他人必須要盡的責任與義務。

仔細觀察情緒勒索的句子,會發現它確實隱含 Susan Forward 提到的三個重要特徵。情緒勒索者通常會先引發你強烈的害怕情緒,這可以說是情緒勒索的起手式,比如拒絕提供金錢、住所、資源、結束關係等剝奪安全感的話語。有時候,勒索者也會貶低對方的能力,來產生挫折感。

接著再提及似是而非的責任、標準或道德觀念,形成道德綁架。讓聽者似乎有義務遵從命令或要求,如果不遵從,則會引發強烈的罪惡感,或者擔心失去資源或結束關係。

依照上面的流程,勒索者與被勒索者反覆出現類似的情況。一方先提出要求,希望對方順從,另一方雖然當下拒絕,可是之後又感到壓力與威脅,最後選擇屈服。一旦威脅者發現這類說法很管用,便一再提出含有情緒勒索的句子。如此不斷重覆循環。

舉例來說,某位媽媽希望女兒不要搬出家門自立生活,指責女兒長大之後就變不孝,自己在女兒身上花了多少許多錢,企圖影響女兒不要搬出去。女兒起初聽到媽媽的話,覺得莫名其妙,相當生氣,堅決自己一定會搬家。媽媽看到女兒的反應相當生氣,便說搬出去就不用管我了,反正哪天我突然死在家裡,過幾天也會有人發現。

夜深人靜的時候,女兒想到媽媽年紀也大了,跟爸爸在家感覺家裡空蕩蕩,一定相當寂寞,便心軟,決定暫緩搬家計畫,可是想想又對不起自己的人生計畫,於是陷入兩難當中。反觀當媽媽發現自己情緒威脅的句子有用,往後女兒提再到搬家,他又會搬出那情緒勒索那套說法來影響女兒,甚至一哭二鬧三上吊,就是要留住人。現在女兒真的走不了。

透過親子關係的故事為例,也是要說,情緒勒索最常發生在關係親近的人之間,他們可能以愛為名,對自己最親近的人施壓。像是父母與小孩、兄弟姊妹、情侶夫妻、朋友死黨或上司與員工,都可能出現情緒勒索。

關係最好的籌碼,沒有人想被拋棄或拒絕。

因為關係緊密,其中一個人才能利用感情,影響另外一個人。想想一個陌生人根本無法情緒勒索你,因為你跟他沒什麼緊密的關係,要斷就斷,反正本來就沒有關係。

部分的人認識情緒勒索之後,錯誤解釋這個詞的意思,並非他人提出違反你心意的要求,就是情緒勒索。如果對方的要求,是你的職責所在,那麼你本來就有義務要做,只有當對方使用負向情緒為手段,逼迫你順從才是情緒勒索。

在臺灣社會裡,情緒勒索的狀況更是變本加厲。因為臺灣社會是集體主義文化的典型,重視團體目標與成員間的和諧,講求孝道,珍惜人際關係,他們不會做出傷害團體成員或親友的事,因此常常違背自己的意願,犧牲讓步,屈於他人的要求。
「如果你不回家,我就不吃東西。」

「如果你敢跟他交往,我就不認你這個孩子。」
又是熟悉的句子。勒索者會透過傷人或自傷,向被勒索者施壓,而不願意對自己的負面情緒負責。勒索的情況,可能是有意,也可能是無意的。

這不能怪他們。

情緒勒索者很可能是從小在原生家庭之中,耳濡目染下,學會使用情緒勒索對待旁人,這是他們習以為常的互動方式,以為人際關的互動關係就是如此。如果你這輩子只看過一種算數學的方式,實在不會突然懂得使用別種方式算數學。除此之外,他們也可能在人際關係受挫過,無法接受失敗,面對失去,便用這種較偏激的方式,希望留住關係。

再來看看被勒索者,他們有一些常見的特性,性格往往舉旗不定,沒什麼主見。對於人際交往,害怕關係結束,害怕被討厭,加上同情心氾濫,所以無法拒絕別人的要求。此外,他們難以認同自己,很需要被肯定,得從他人的身上來獲得自身價值。

這類型的人,遇到情緒勒索,無法果斷拒絕,活出自我。只要對方傳達出負向情緒,或溝通時有些情緒波動,為了息事寧人,他們便委屈自己順從對方的要求。而一再陷入情緒勒索的負向循環。

說了這麼說,如果真的遇到情緒勒索,該如何解決?

首先,情緒勒索它不是心理疾病,而是一種特定的溝通方式,因此不需治療,需要的是理解與改善,用雙方都舒服的方式購通。了解情緒勒索的原理,以及什麼樣的人容易被勒索,都能減少被勒索之後的感受。因為,你知道什麼是正確的。

接著,弄清楚自己的價值觀與立場,為自己想要的事物堅持。面對他人的負面情緒,可以先離開原地,等情緒過後再來討論。我們會害怕對方的威脅,害怕對方試圖改變我的的人生,是因為我們對改變沒有準備,所以無法想像事發後的情況。因此,你應該提前為改變準備,能讓你有底氣面對。就算真的遇到改變,也不會如想像的衝擊。

除此之外,面對情緒勒索最好的處理辦法,是堅持個人的情緒邊界或行事準則。當你很想離職,又怕與老闆懇談後,被慰留下來。這時,你應該堅持自己思考過後的結果,離職就是離職,離職不代表不珍惜老闆與同事們先前的照顧。這是兩件事。

關於這點,我覺得釐清事情的責任歸屬是個好辦法。常被情緒勒索的人,傾向把責任往身上攬。讓客觀釐清事情的責任,便能堅定拒絕不屬於自己的部分。當上司說如果你現在離開,公司剩下的人會很辛苦。你應該想想自己是不是在合法的狀況下提出離職?如果是,那麼就勇敢離開吧。這時,公司經營的成效,已不是你的責任。

學會辨識關係中的罪惡感是不合理的,良好的關係,不是建立在一方感到虧欠之上,而是雙方都是舒舒服服的相處。記得,只有當你同意別人情緒勒索你的時候,勒索才會成立,當你堅持拒絕,勒索就無法揮作用。同時,一次狠心的拒絕,才能斷開未來難以計數的情緒勒索。

2021/12/26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Stockholm syndrome)

網路上流傳一句話:「所有感情問題,唯一的建議就是分手」,聽起來相當果斷有效率,及時停損,減少投入感情的時間與成本。對於拳腳相向、出言恐嚇或是情綠勒索的伴侶,分手或許是正確的選項。

但是,當你向朋友建議快點跟不適合的人分手時,他反而會生氣,甚至幫伴侶說話,覺得伴侶深愛著它,只是不懂得表達,或偶爾犯錯,沒有必要提分手。相同的狀況,也出現在一些家暴受害者。為什麼明明對方相當糟糕,但他們就是無法離開?

心理學家認為這可能是他們得到斯德哥爾摩症候群(Stockholm syndrome)。這個現象相當有名,你可能多少有聽過,至少曾對它長到需要用地名當名稱感到好奇。它最初是指綁架的受害者,在綁架期間,對綁匪產生認同,進而產生情感連結與正向情感,最後拒絕與警方合作逮捕加害者,反而幫助加害者的現象。

1973 年,兩名歹徒潛進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最大的銀行裡,挾持四名銀行員,準備搶錢。經過五天僵持,最後警方順利逮捕歹徒。然而,奇怪的是,其中四名遭挾持的銀行員,事後表示自己並不恨歹徒,反而很感謝歹徒沒有傷害自己,還照顧有加,對歹徒產生同情與感情。最後,甚至拒絕與警方合作,不願出庭指認歹徒,還籌募資金要為歹徒辯護。

這起事件相當有名,也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由來,犯罪心理學家 Nils Bejerot 便把發生地點作為這種特殊心理現象的名稱,泛指受害者愛上加害者的情況,像是老鼠愛上貓,明明一方就是在傷害自己的人,卻依然對他懷有正向情感。

這也太矛盾。而且違反人類的天性,我們是趨樂避苦的生物,我們對有害的事物,躲遠遠都來不及了,怎麼還會想靠近。難道哲學家 David Hume 的《人性論》要改寫?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不是一種正式的心理疾患,它只是某種心理現象的泛稱,至少翻遍《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也不會找到關於它的描述。不過,經過專家歸納,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通常會出現幾個徵狀(或條件)。

綁匪(加害者)是為了某個原因而綁架人質,這個原因能得到人質認同。綁架過程中,人質要相信自己根本逃不掉,而且無法聽到其他人的觀點(像是歹徒是大壞蛋),只能靠自己主觀判斷情境。最後,人質必須感到綁匪威脅到自己的生命,又同時經歷綁匪釋出的善意或照顧。

仔細拆解這些條件能夠發現,受害者是極端害怕與焦慮的情況下,必須自己判斷加害者的傷害與威脅究竟意味著什麼。此時,如果加害者有個合理的動機,又在過程中給予幫助與關懷,就可能讓被害者相信加害者不是真的壞,而是逼不得已,便對他們產生正向情感。

心理學家認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只有在特定的情境條件下才會發生,通常出現在權力極不對等的關係裡,像是綁架、挾持、戰俘或是虐待的受害者,這些情境下最容易出現上面提到的條件。司法心理學家 Steven Norton 認為受害者因為焦慮、害怕而失去自我照顧的能力,便可能對加害者形成情感上的依賴。

想想看,受害者無法逃脫受害的情境,在生命受到威脅的情況下,如果加害者又給與微小的關懷與照顧,會形成高反差的對比,好比汪洋中的浮木,會讓人質產生依賴可靠的感覺,也不是無法想像。所以感情上傾向依賴他人,而且易受感動的人,比較容易產生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狀況。

心理分析學家 Ronald Fairbairn 從解離(dissociation)的防衛機制來說明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原因,因為產生正向情感的意識,能避免讓受害者直接面對受到生命危脅的情境。Fairbairn 在一些受虐兒童的案例上,德哥爾摩症候群背後的原因也有可能是這樣。

除此之外,心理分析學家還認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是人類重現幼年時對主要照顧者的依附關係。人類早年沒有生活自理能力,只能依賴父母才能活下去,因此對父母會發展出極強的情感。

類似的處境發生在被害者與加害者的關係中。因為加害者在情境中握有相當大的權力,能決定受害者的生死,這時受害的心理會產生類似依附的機制,對加害者產生強烈的情感,讓自己能順利活下去。

演化心理學家則認為,這是人類祖先為了適應部落間常見的擄掠綁架而產生的適應心理。早年採集狩獵的原始社會裡,部落裡的人(大多是女性)被其他部落挾持的狀況相當常見,人質為了避免受到傷害或者被殺,便傾向減少抵抗,選擇順從,甚至愛上加害者,以求提高生存機會。所以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是面對極端情況下,權宜的因應方式。

統計發現,男女性都可能得到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其中女性得到的比率較高,似乎也符合演化心理學家的觀察(但有沒有可能是女性比較常是受害者?)。

其實,真正產生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人很少(不會隨時都有人被綁架),心理學家自然很難研究背後的機制與原理,目前有關的討論與理論多半著重在個案分析,所以專家們對這個現象還沒有共識或具體的結論。

實務上,部份家暴防治專家或諮商師,會使用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概念,來解釋情緒勒索與家暴的受害者為加害者說話,離不開關係的原因之一。雖然它不是一種正式的疾病,但心理學家傾向往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與急性壓力疾患的角度介入,通常可以透過心理諮商或認知療法改變個案對狀況的理解(唉!那個人其實想傷害你耶),進而改善情況。

Note:

1.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又稱作人質症候群、人質情節。

2021/12/25

外顯記憶(explicit memory) vs. 內隱記憶(implicit memory)

可以請你告訴我,你是怎麼腳踏車的嗎?

敷衍一點的回答,你會說:坐上去,腳踩就前進了。答得認真一點,你可能會用分解動作說明,從坐上椅墊,到腳踩踏板後保持平衡,最後騎動腳踏車了。

事實是,假如我不會騎腳踏車,就算照你說的做,仍舊無法順利騎腳踏車。同樣的狀況,也會發生在游泳,彈吉他、溜滑板。

中華職棒永遠的四號陳金鋒的回答更是貼切。他是常擊出全壘打的超級強棒,有次比賽過後,記者問陳金鋒打出全壘打的訣竅,他只回答四個字,卻成為棒球界的經典語錄。陳金鋒說:
球來就打。
四個字,一切盡在不言中,陳金鋒看似沒有回答,卻什麼都說了。顯然,有些記憶可以具體說出來,有些則不能,騎腳踏車、游泳、打全壘打就是說不出來的那種,我們確實能夠拆解動作逐一說明,但依然沒有辦法說清楚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即便擁有跟陳金鋒一樣的身高,使用一樣的球棒,擺出一樣的揮棒姿勢,還是無法擊出全壘打。

人類的記憶抽像難以捉摸,因此心理學家發展出許多種對人類的記憶的分類方式。其中,心理學家依照能否主動提取記憶內容,大略將記憶分成兩大類。一種叫做外顯記憶外顯記憶(explicit memory) ,一種叫做內隱記憶(implicit memory),兩者都是長期記憶

外顯記憶,又叫作陳述性記憶(declarative memory),是指能夠主動提取內容的記憶類型,我們通常會有意識、有企圖,能覺察自己正在使用外顯記憶的內容,也就是說,你會明確感受到獲取內容,記下內容與回憶內容的過程。

從外顯記憶的別稱,你能猜到,它泛指能夠說得出內容的記憶類型,包括事實性的訊息、經驗與概念,可以說任何跟「什麼」有關的記憶內容,都是外顯記憶的範圍。

依照這個標準,外顯記憶之下,又再分成兩種類型,一種叫做語意記憶(semantic memory),就是一般的事實性知識、抽象的學理與觀念。與個人的經驗無關,比如中國第一任皇帝是秦始皇,全世界最大的動物是藍鯨。

另一種外顯記憶的類型是情節記憶(episodic memory),它通常牽涉時間與事件的演進,與個人的生命經驗有關,像是你上大學的第一天在做什麼,或是你被提分手的過程,都是情節記憶。無論是語意記憶,還是情節記憶都符合外顯記憶的定義,人們能夠有意識地主動提取,而且說得出來。

內隱記憶,又叫作非陳述性記憶(nondeclarative memory),與外顯記憶相反,它牽涉到人類無意識的記憶過程,人無法意識到內隱記憶的存取過程,然而它卻會深深影響人類的認知與行為。

內隱記憶也下分幾種類型。最常見的是程序性記憶(procedural memory),像是各種技巧、技術與習慣等等牽涉到「如何」執行系列動作的記憶內容,都算是程序性記憶的內容。打撞球、穿搭、製作簡報都算。

話說回來,請原諒陳金鋒吧,他不是賣弄玄虛,或是刻意藏招。全壘打是一種技巧,除非親身實踐,記住那種感覺,否則說再多聽再多依舊無法真的記住。

心理學家研究長期記憶受損的失憶症患者,他們很容易忘掉學過的事情。心理學家教他們玩河內塔的解謎遊戲,失憶症患者在研究的第一天學習解河內塔的技巧之後,儘管在第二天,他們宣稱自己沒有從玩過,也沒有看過河內塔(他們忘掉了),可是後續解謎的過程中,患者解謎的速度顯然比之前還要快,而且能正確解開,這些發現都表示程序性記憶與外顯記憶(陳述性記憶)是不同。

除此之外,內隱記憶還包括促發(priming)、古典制約以及適應、習慣化等非連結學習(nonassociative learning)。比較值得一提的是促發效果(priming effect),它是指先前出現過的刺激,會影響人類之後思考與行為的現象。心理學家 Warrington 和 Weiskrantz,找來失憶症患者與正常人來做字詞辨識,研究不同記憶類型的差異。

這個研究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會先給研究的參與者看一張單字表,上頭有蜂蜜、蘋果、醫生、手套之類的單字。看完過後,到了第二階段,實驗者會請參與者完成詞彙填空,像是「蜂_」、「手_」而挖空的題目裡面,有一些詞彙是之前沒出現過的,像是「火_」、「草_」。

照理來說,參與者應該能夠順利寫出第一階段有看過的單字,因為這些單字算是一種提醒,能協助他們完成字彙填空。結果確實如預期,一般人就不用說了,就連失憶症的患者在第二階段也能順利填上先前有看過的詞彙,表現跟一般人差不多。

神奇的是第三個階段。實驗者給參與者一張新的單字表,裡頭包括第一階段出現過的單字和一些新的單字,並且要他們「認出」哪些單字是它在第一階段有看過的。相比第二階段,第三階段顯然比較輕鬆。

但是失憶症患者在第三階段的表現遠低於一般人。失憶症的患者明明在第二階段能夠順利寫出先前有看過的單字,但第三階段居然認不出它們?這就顯得很奇怪。心理學家認為,這可能是因為第二階段與第三階段使用到不同的記憶類型。儘管失憶症患者自覺沒有記住第一階段的單字(結果影響第三階段的表現),但這些單字其實還是有進入它們的腦中,並在第二階段協助它們填寫單字。

心理學家依照記憶的特性做出的分類,表面上看起來很理論性,然而,腦科學的證據指出,外顯記憶跟內隱記憶運作時,確實動用到不同的腦區。外顯記憶跟海馬迴有關,而內隱記憶較多會使用海馬迴以外的腦區,像是小腦、基底核等等,因為內隱記憶所影響的技巧與動作,通常需要多個腦區彼此配合才能記下,並順利運作。

而且外顯記憶與內隱記憶在運作上也有明顯的差別。我們必須對內容作較深度的處理或重複許多次,才能記住外顯記憶的內容,壞消息是,就算如此,也無法一次記住太多內容,想想從前念書的時候,你對歷史課本還有英文單字表感到頭痛,就是為我們的外顯記憶的能力有限。

同時,外顯記憶很容易受到無關訊息的干擾或隨時間消逝,影響記憶效率,就算你千辛萬苦記下來了,只要一陣子沒碰,依舊會忘記,相對來說,內隱記憶比較沒有這方面的問題,它不容易受到記憶量與無關因素的干擾,而且只要記住,幾乎永遠不會忘掉。

說到這點,我小時候剛學會騎腳踏車的瞬間,完全沒有感到一絲喜悅。而是告訴自己明天要繼續騎車,以免自己忘掉如何騎腳踏車。事實是,只要學會怎麼騎,中間就算隔了很長一段時間沒碰腳踏車,一坐上車子,依舊能順利騎車。感謝內隱記憶。

Note:

1. 外顯記憶,又叫作述說記憶宣告記憶。

2021/12/24

雞尾酒會效應(cocktail party effect)

逛夜市的時候,如果你跟朋友在人群裡走散,即使現場充斥叫賣聲、聊天聲或一旁的電價正放著俗濫的流行音樂,你還是可以輕易聽到你的朋友在人群叫你的名字。為什麼夜市這麼吵,我們還可以聽到朋友的聲音呢?

心理家 Colin Cherry 認為,這種現象雞尾酒會效應(cocktail party effect),它是一種選擇性的聽覺現象,人類可以篩掉環境的噪音與無關的訊息,從中注意到特定的刺激內容。就如同在吵雜的雞尾酒派對上,人們依然能夠輕易聽到有人在叫自己的聲音。

Cherry 起初會注意到這個現象,是因為他發現機場塔台的擴音器會同時播放許多機師回報的訊息,可想而知,訊息量很大而且很亂,塔台人員當然聽得相當吃力,但還是可以從中聽出重要的訊息,但塔台人員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Cherry 叫這個問題為雞尾酒派對問題)

為了研究塔台人員的聽力問題,Cherry 設計雙耳分聽作業(dichotic listening task)來檢視人類選擇性聽力的特性。他要求實驗的參與者戴上耳機,然而耳機經過特殊設計,會同時在兩耳撥放不同的訊息。想像一下,你的左耳會聽到小紅帽的故事,右耳則聽見三隻小豬的故事。

接著,Cherry 要求參與者跟聽(shadowing)特定耳朵聽到的訊息,就是聽到什麼訊息就大聲唸出來。比如聽到左耳的訊息正說著:「從前有個小女孩總是帶著紅色的帽子」,那麼參與者就要跟著唸一樣的句子。得提醒你的是,聽到這個句子的同時,參與者的右耳,正聽到介紹三隻小隻各自的性格,所以想要順利跟聽特定耳朵的訊息,應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Cherry 發現大部分的參與者都能順利跟聽,也就是說,其實人類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特定的耳朵上。這還不是最驚人的發現。神奇的是,當參與者專心聽特定耳朵的訊息時,儘管無法聽到另一耳朵具體而言在說什麼,但是依然能注意到另一隻耳朵的訊息有些變化,比如語速變快、從男聲變女聲、從英文變成德文、甚至中間參雜自己的名字,參與者都能注意到,並且迅速將注意力轉移到另一隻耳朵上。

這個發現說明雞尾酒會效應的背後的原理,是人類注意特定事物的同時,不是關閉其它訊息進入到我們的認知系統中(就是你的腦子裡)。

對此,心理學家 Anne Treisman 認為,人類的認知系統,是像個過濾器的處理模型,能篩選出有用的訊息,淡化無關的雜訊,所以注意力不是有跟沒有的是非問題,而是程度問題,我們多少還是會注意到雜訊,尤其當雜訊的內容與我們有關時,我們就會特別注意。

人類對聲音訊息的處理可能在意識之外,大腦的運作機制遠超出我們的想像,隨時幫你把關訊息,讓你能把注意力用在重要的線索上。

完形心理學家很早就發現人類的視知覺,傾向迅速從環境中辨識主體背景(figure-ground)的關係。看出主體之後,剩餘的是事物全是背景。從前國中在班上,拼命盯著自己喜歡的人看,剩下的同學瞬間變成了背景,就是這個意思。

雞尾酒會效應就像是主體背景的聽覺版,一旦我們在環境中聽到與我們有關或相當重要的訊息,其它的事物都會變成背景,模糊失焦掉,讓我們專心聽見主體。

日本綜藝節目就很懂應用雞尾酒會效應的機制,有集節目內容是如何瞬間叫醒熟睡中的男友?女友喊著男友的名字、搖他、捏他,甚至發出噪音都沒有用,結果最有效的方式居然是拿起男友的手機,小聲地說:
「親愛的,我要看你的簡訊囉。」
聽到這句話,男友睡得再沉,也會瞬間起床搶回手機。因為簡訊裡的訊息對男友來說太重要了,他的大腦實在難以忽略。

就算你沒有叫醒伴侶的困擾。疫情過後,線上會議的機會越來越多,如何在七嘴八舌的討論會議中,聽到對方的訊息,變得相當重要,沒有人敢要求老闆與上司,同樣的話講個兩三遍。

想在線上會議聽見對方的話,最簡單的方式,當然是請對方提高音量,蓋過其它噪音,可是主管與同事在唇槍舌劍的同時,不太可能打斷他們。

這時你也許可以試著緊跟著對方說話的特性,比如娃娃音、鼻音、結巴、特殊的語助詞、聲音好聽,這些說話的慣性,都能讓你從雜訊中辨識出對方的內容。或者聽聲音的同時,看著對方的嘴型,也能夠順利聽到對方在說什麼。

生活中還有許多地方能應用雞尾酒會效應,比如要讓消費者一眼就在眾多的資訊裡看見廣告,廣告商必須先尋找消費者的痛點,因為這是消費者最在意,最看重的訊息。

以賣生髮水來說,只要在廣告上放上頭髮稀疏的照片,有相關困擾的人就會在茫茫的訊息中一眼看到廣告。所以講對方想聽的話,講對方聽得懂的話,講對方覺得重要的話,都能夠順利拉攏對方的注意力。

Note:

1. 雞尾酒會效應,也稱為雞尾酒會現象(cocktail party phenomenon)。

2021/12/23

儀式感(sense of ritual)

已經不只聽過一個女性朋友說生活一定要有儀式感(sense of ritual)。有人每天早上固定手沖一杯熱美式,當作工作前的暖身。也有情侶每天互道早安晚安,少了這個,彷彿一天未曾開始或結束。

到了特殊節日,必須認真地挑選禮物,回家後細心包裝。冬至要吃幾顆湯圓,雖然早在十歲以前就知道「吃一顆湯圓長一歲」的說法是個不切實際的謊言。除夕要守歲。過年要包紅包。情人節或結婚紀念日,就得精心安排約會流程,在高檔餐廳吃飯,互送巧克力與鮮花。

這些活動想追求的就是儀式感,少了儀式感,節日就跟尋常日子一樣,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我們做了這麼多來招喚儀式感,那究竟什麼是儀式感?

儀式感是做出儀式行為(ritualistic behavior、ceremonial act)之後所產生的感受,
而儀式行為最初與宗教活動的儀式(ritual)有關。通常在宗教祭祀中,神職人員與信徒會做出特定的行為,來與神靈溝通祈求庇佑。這就是儀式。

到日本神社拜拜,要先拍兩下手。在臺灣,進宮廟拜拜,有固定參拜的動線與順序,先拜主神,再拜副神。儀式沒有具體的好處(你不會因此拿到錢),卻具有深邃的宗教含意與心理意義。

心理學上,心理學家認為儀式(ritual)是一系列有固定順序的象徵行為、姿勢或話語,內容通常是重複的動作,而且缺乏直接的目的與實質用途。將泡好茶的茶壺在茶具上順時針旋轉三圈,客觀上並不會讓茶變得更好喝,但這麼做會,讓品茶這件事變得更有趣,提升心理的富足。

如果你對心理學家的定義不太滿意,覺得太過模糊,與生活缺乏連結,也許《小王子》可以成為儀式感不錯的註腳與出處,當書中的小王子問狐狸什麼是儀式?狐狸說:「它就是讓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讓某個時刻與其它時刻不同」

或者用村上春樹的話來說:「儀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它讓我們對在意的事情心懷敬畏,讓我們銘記和珍惜生活。」

說這麼多,儀式感可以說是一種生活態度,用心看待日常的每件小事。同時,讓我們的生活成為真正的生活, 不再是苟且求生的生存。帶有儀式感的生活,充滿人味,是真正活過的證明。

話雖如此,儀式感看起來只是種沒有實質產出的生活態度,但儀式感具有重要的心理功能,並非毫無意義的浪漫。心理學家認為人類做出儀式行為,是為了對抗日常生活不可控制的焦慮,拿回控制感與人生主動權的因應機制。這個行為,可大可小,而且可能隨著文化有所差異,但儀式行為的大小與效果不一定成正比,

人類學家 Bronislaw Malinowski 探訪新幾內亞的特羅布里恩群島,發現島上的漁民在出海捕魚之前,會仔細繪製獨木舟的顏色,抹上黑色白色與紅色。 Malinowski 認為漁民幫獨木舟塗上特定的顏色,就是在創造儀式感,讓他們能夠面對不可控制的太平洋。

面對瞬息萬變,不可預測的球場,美國大聯盟的職棒選手鈴木一朗選擇每次揮棒打擊,先拿著球棒畫圓,指向中外野,再拉拉袖子。這麼做,彷彿球場上的一切都變得操之在己,也讓他安定不少,專心放手打擊。

如同 Malinowski 觀察的漁民與鈴木一朗,我們每天正式上班之前,會先擦擦桌子與電腦,翻一翻手邊的資料,東摸摸西摸摸,這些看似沒有意義的動作,讓人先從穩定掌控的事物開始暖身,再開始著手處理無法預測的事物。

儀式行為還能減少焦慮,甚至幫助我們挺過艱難的人生時刻。當人們失去所愛,意味生命正處於失控狀態,研究發現儀式行為能減少失去所愛的悲傷,度過人生的低潮。心理學家要逝去所愛的參與者持續做出儀式行為,結果不管這些行為是過去早已存在的習慣,還是重新建立,都能舒緩參與者失去所愛的痛苦。

人與人之間可以藉由團體的儀式行為,增進彼此的連結與情感。球迷拿著類似的加油道具在看臺上做出波浪舞,喊出特定的聲響。社團成員定期舉辦活動聚一聚,裡頭還有些行為是社團才懂得姿勢與話語,都是彼此有深厚連結的證明。你也許不會穿著應援服,整天往球場跑,但儀式感在生活中無所不在。

如果你有伴侶,見面時用祕密的方式擁抱牽手,甚至睡前固定說的甜言蜜都,能你們的感情更穩定,因為這是專屬於你們的儀式行為,是這段感情存在的證明。這在遠距離戀愛上更為重要。

在家庭裡,儀式感也很重要。認真為孩子準備生日,能讓孩子學會懂得經營生命中每個時刻。每年固定時間拍下全家福照片,規劃家庭旅遊,或小到每天睡前唸一則床頭故事,在額頭輕吻一下,這些充滿儀式感的瞬間,都能成為孩子日後難忘的生命經驗,並且提升幸福感。

別再小看日常生活中平淡無奇的小事。過節送禮,用精美的禮物紙包裝好,儘管最後都會被撕開拆掉,但有些事做與不做,確實有很大的不同。營造儀式感,是主動與生活創造連結,不准許自己做一個生命的旁觀者。

2021/12/22

聚光燈效應(spotlight effect)

你曾不曾在路上採到屎,走錯電扶梯,開會講錯話?OK,就算沒有遇到,類似的多少也碰過。當下,一定尷尬到無地自容,而且事後回家在床上感到後悔而輾轉難眠。後悔的點常常不是自己犯的錯有多嚴重,而是覺得自己的蠢樣都被別人看到了,相當丟臉。

康奈爾大學心理學教授 Thomas Gilovich 和 Kenneth Savitsky 指出,人類傾向放大自己的糗事,覺得全世界的人都看見了,這可能跟人類注意力的特性有關,是一種普遍的錯覺,認知的偏差,稱為聚光燈效應(spotlight effect)。意思是人們容易高估自己受到他人關注的程度。就像有盞隱形的聚光燈隨時打在自己身上,受到眾人的注目。

Gilovich 和 Savitsky 起初是想了解人類對尷尬的感受,進而發現聚光燈效應。他們設計一個實驗來檢驗尷尬的機制,實驗相當生活化,如果你曾在大家玩 Dress Code 的當天,沒有被通知要穿什麼,結果就你最特別,那麼,他們的實驗你一定會感同身受。

他們找來一些參與者參加活動,卻故意謊稱報到時間,導致參與者一定會遲到。接著,實驗者表示,遲到的人必須接受懲罰,便要求參與者穿上醜爆的T恤,上面印有美國老牌(過氣)歌手 Barry Manilow 的照片,照片很大,除非恥力爆表,否則不會無緣無故穿在身上,在街頭亂晃。

可是,參與者畢竟遲到了,只好硬著頭皮接受懲罰,穿上醜T,前往另一個教室參加活動。教室裡,其他參與者已經集合完畢。穿上醜T的參與者進到教室不久,台上的老師(你知道的,就是實驗者的暗樁)便叫住他,當著大眾的面告訴參與者,他的進度已經落後太多,無法參與,可能要請他離開去參加別的研究。

現場的畫面可想而知。當老師特別點名某個人,全班的目光都聚集中在那個人身上。這下好了,參與者尷尬到爆,大家都看到招搖的醜T了,好險那時候沒有智慧型手機或以圖搜圖,否則大家可能拿起手機來找找醜T上的照片到底是誰。

儘管一波三折而且尷尬到爆,穿醜T的參與者還是離開教室,要去參加別的實驗。才離開沒多久,便被另一名實驗者叫住,問了一些關於短期記憶的問題,其中夾雜一道關鍵問題:
你覺得剛才教室裡,有多少人注意到你身上的醜T,而且還能講出上頭歌手的名字?
結果,平均而言,參與者認為教室裡有將近一半(45%)的人會注意到自己身上的醜T,事實上,經過事後調查,教室只有四分之一(23%)的人有注意到參與者的醜T。也就是說,參與者傾向高估別人對自己的關注程度,但評估與事實相差甚遠。

而且,評估還跟尷尬的程度有關,如果剛穿上醜T就直奔活動教室,尷尬在高點的時候,最容易覺得其他人都發現自己很醜;但穿上醜T隔了 15 分鐘再進活動教室,就會比較不覺得他人都在看自己。

人類過度關注自我,可不是什麼新鮮論調。發展心理學家很早就指出,人類在青春期,認知功能大幅進步的副作用,就是能自由設想他人在想什麼,以至於覺得隨時都有一群假想觀眾(imaginary audience)在關注自己。

所以青少年很愛面子,偶像包袱很重,不輕易在他人面前做一些損及形象與自尊的事。如果你想懲罰青少年,最好的辦法可能不是體罰,而是讓他們當眾出糗。

假想觀眾的問題,會隨著人類進入成年期而逐漸減少,但它不會消失,而是看狀況「復發」,一旦做出蠢事,又會覺得別人都在看自己。除此之外,人類有洞悉錯覺(illusion of transparency)的問題,容易高估別人知道我們內心狀態的程度,當你的心裡有疙瘩,為某件事情擔憂時,會覺得好像其他人都知道自己的心事。作賊心虛就是洞悉錯覺的好例子。

有些學者認為聚光燈效應背後的原理,可以用定錨效應來解釋。當一個人進入社會情境,容易過度看重自己的情緒與在他人面前形象,形成人際知覺上的參考點(錨點),所以,當人們在判斷別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時候,會受到錨點的影響,使判斷失準。

舉個例子,假如你今天在路上犯蠢,覺得自己很丟臉,覺得尬感指數有 90 分,當你在判斷旁人怎麼看看待你的時候,會受到 90 分的參考點所影響,因而高估別人眼中的自己丟臉的程度,像是尬感指數落在 70 分左右,事實是,別人眼中的你尬感指數只有 30 分。

這些理論都能說明為什麼聚光燈效應會影響人類的對自已的關注程度,撇除心理學原理,人們總忘了一個簡單的道理,雖然我們都認為自己是人生的主角,世界的中心,但對其他人來說卻不是如此。大家都忙得很,你不是名人明星,根本沒有人在意你怎麼過生活。

當你告白失敗、被客戶打槍、被公司解雇,都會不經意的把自己的問題放到大,以全世界的人都看見你正處於人生的低谷,而且聚光燈效應在社群與網路時代的影響有增無減,你在網路上做蠢事,依然會受到聚光燈效應的影響。

就說說我朋友吧,他在 IG 或臉書發個文章照片都斟詞酌句想個半天,不然就是修圖修到面目全非,力求完美全上。無非是要營造良好的人際形象。儘管大家不是隨時都掛在線上,經由演算法,發文也不一定會出現在其他朋友的畫面上,加上看到且記得的人又更少了。

在網路上,除非被炎上或霸凌,不然一般人不會太在意你的糗事。明知如此,但只要我們主觀認為被許多人看到,依舊會為了網路上的醜照或錯字焦慮很久。

因此,破除聚光燈效應,減少受到聚光燈效應的影響,是我們在網路走跳需要學習的功課。首先,了解聚光燈效應的內容與原理很有幫助,讓你能理性告訴自己,把過多的注意力放在不對的地方上。除此之外,如果能適時轉移注意力(去忙別的事),也能減少不必要的時間鑽牛角尖。

Note:

1. 聚光燈效應也稱作焦點效應。

2021/12/21

第一印象(first impression)

現在在你眼前突然出現一個人,你覺得你自己能夠在短時間內看出對方是怎麼樣的人嗎?假如你玩過交友軟體,就知道識人的重要性,還會想方設法給對方留下好的第一印象(first impression),增加配對的成功率。

心理學家認為第一印象是指兩個人第一見面所形成的印象。容易受到見面當下的目的、狀態與環境所影響,不只是對方在你的認知系統裡留下高矮胖瘦之類的心像(mental image),還包括你對對方性格、行為方式的整體概念。同時,我們會對別人的第一印象產生正向或負向的評價,偷偷預測對方的個性以及行為方式。一般而言,人類很不善於覺察別人說的謊或表情底下的真實意義,但只要你經驗夠多,之後認識新的人,就會有越多想法,比不經世事的人看得更準。

英國臨床心理學家 Linda Blair 曾指出,人類在初次見面時,只要用七秒的時間就會在心中建立第一印象。七秒法則的說法,你一定不陌生。然而,真相可能比傳言讓人更震驚,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發現,人類對一張陌生的臉孔形成判斷的時間只要 100 毫秒,也就是十分之一秒。

換句話說,人類對他人形成第一印象的時間可能不到一秒鐘。當然,從網路交友到 LINE 上的搭訕閒聊通通適用。可以說,人類在幾乎一閃而過的瞬間,就能形成判斷,看來,大家在交友軟體上左滑右滑留下想互動的對象,是有經過大腦思考的結果。

人類能快速形成判斷,原因在於我們是從許多面向來形成第一印象:性別、種族、文化、口音,訊息豐富到讓你想不看到都難。以說話內容來說吧,講話很白目的人,你對它的印象顯而易見。但一個人說好話,不代表他就是正人君子,他說話時的語氣也需要考慮進來。當對方讚美你很聰明或你很可愛,卻夾帶不誠懇的語氣,你多少會知道他來者不善,而且對如此的偽善者印象更差。

除了言語談話,外表,穿著等非語言線索我們一樣不會放過。說得明白些,就是你的膚況髮質到身上穿的衣服褲子,甚至是脖子上戴的小配件都會說話。它們不小心就出賣你,洩露你的身家背景。人類即使不說話,卻無時不刻在傳遞訊息。

可是,辨識正確,看出一個好人真的是好人不是比較重要。為何我們不好好與人相處,再統整出正確的印象與判斷?人類到底在猴急什麼,帶著錯誤的第一印象與人互動,不是相當吃虧嗎?它還可能讓你錯過真愛,珍奧斯丁的小說《傲慢與偏見》一直紅到現在,不斷翻拍,不是沒有原因的。

依照演化心理學的理論,人類快速對他人形成判斷,對人類的生存至關重要。許多研究指出,人類會在初次見面時,快速對他人的各種特徵形成判斷,同時對兩種特徵的判斷更加快速,一個是信任感(trustworthiness),一個是吸引力(attractiveness)。

想想你高三那年,第一次背著父母晚上跑去夜店玩,你必須要在短時間內知道在場的人裡面,誰看起來最可靠,值得信任,不會把你灌醉騙去賣掉。所以,演化到現在,能快速判斷誰值得信任,誰比較有吸引力(吸引力在演化的角度來看,意味著比較健康),就能有生存適應上的優勢,這條原則同時影響我們判斷其他特徵。

從前神經大條,在人際知覺上慢半拍的祖先們在演化的過程中被淘汰,而剩下的祖先,就是對人際線索就許敏銳度的人,儘管他們快速的判斷可能出錯,但總比沒有判斷更好。

雖說有些特徵比較重要,但特徵出現的順序也很重要,它甚至影響我們評估之後出現的特徵。說下去之前,我必須先介紹兩個人,一個叫志雄,一個叫志強,怕你覺得他們的名字太復古,姑且叫他們A跟B吧。請你看完他們兩個人的性格,說說你對他們的感覺或印象:
A:聰明、勤勞、衝動、吹毛求疵、固執和忌妒
B:忌妒、固執、吹毛求疵、衝動、勤勞和聰明
我想你可能看到B的性格描述,就知道我在玩什麼把戲。事實上這是心理學家 Solomon Asch 曾做過的經典實驗。他想要說明,性格出現的順序會大大影響人們的印象。Asch 把A跟B的性格特徵,分別給不同組別的參與者看,結果不出所料,客觀來說,A跟B的性格完全一樣。但平均而言,大家都對A的印象比較好,對B的印象比較差。

原因在於一開始出現聰明勤勞的特質,會影響參與者解讀後續的性格特徵,一旦你覺得某個人很不錯,就算他有些不好的特徵,你也會把他解讀成好的,像是把固執解讀成堅持到底,忌妒解讀成競爭心。看完 Asch 的實驗,原來攏長與繁瑣的面試流程其實大可不必,因為面試的前幾分鐘,基本上就已經決定面試的結果,美上加美,強者越強,這就是知名的月暈效應

月暈效應指出面試官會被應徵者的正向特質給迷住,過度解讀應徵者剩下的特質,傾向覺得剩下的特質比照辦理(名校畢業的求職者什麼都好棒棒)。但它的影響,不完全是正確的,認知心理學家 Daniel Kahneman 就曾在他的著作《快思慢想》裡,指出月暈效應嚴重性。他表示月暈效應增加了第一印象的比重,導致後續出現的性格特徵,對印象形成已經沒有什麼影響力。顯然是人際知覺上的偏誤

所以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在聯誼交友,面試,提著禮物去件伴侶的家長都相當重要。你可能要問,該怎麼留下好的第一印象?有哪些要素或行事法則?外表乾淨整齊,言談得體的老生常談我想我可以略過,只能說,最好能事前弄清楚你的「客群」想要看見什麼,並投其所好,比較有機會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一旦給對方留下不好的第一印象,就很難改變,這個問題說明為什麼大家會認真打扮,力拼好的印象。因為事後要改變第一印象,絕對比你一開始花時間營造形象,要來得費力許多。這背後有幾個機制在運作。專門研究人類記憶的心理學家 Hermann Ebbinghaus 指出人類記憶的表現,會跟記憶內容出現的位置有關。

一開始出現的訊息,人類相對於後續的訊息,而會記得最久最牢,這個現象叫做初始效應(primary effect)。因此,往後你想起這個人的時候,比起其他訊息,你更容易想到第一印象,連帶影響你與他的互動。而且,人類對他人的特徵,不是等比例照單全收,而是對不同的特徵,有不同的權重。像是你申請就讀中文系,校方會看重你在學測聯考的國文成績,反而不太看數學。同樣的道理,研究發現,人類傾向給第一印象比較高的權重,雖然你會獲得某個人的其他特徵,但因為不同加權,導至第一印象的影響力比較大。

形成穩定的第一印象,就算看到對方表現出違反第一印象的行為或性格,我們還是很改變第一印象。因為,人類本來就有信念維持(belief perseverance)的傾向。簡單來說,就是堅持自己腦中的信念,有時到反骨的程度,遇到越多的反例越堅持。

穩定的第一印象會形成判斷事情的基準點,形塑後續的性格。如同我們在 Asch 的實驗中看見到,第一印象會影響人類詮釋之後接收到的性格。而且要改變基準點很難,因為它是你一無所有的時候,所形成的比較參考。

這很常發生在你買東西的時候。

假如你想買一支新型電動牙刷,而你對價格毫無概念,我想你會上網查查,結果電動牙刷要價 990 元。這時你到實體店面購買,老闆跟你說網路的價格是水貨牙刷,官方的訂價是1200 元,通常我們不會輕易聽從老闆的話,而是堅持起初的價格,轉身就走。

說到這裡,第一印象簡直到了陰魂不散的地步,而且它並非像鬼魂一樣虛幻飄渺,還可能成為真實。自我實證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指出,如果我們帶有第一印象的成見與他人互動,儘管第一印象並非事實,最後也可能因為行為方式的些微差異,使對方調整行為與想法,而符合第一印象。

開學第一天,你偶然聽到某個同學是文青掛,雖然這並非事實,你在跟他互動時,會拼命找一些文青的話題尬聊,久而久之對方會以為你喜歡這些話題,便只跟你聊文藝電影跟太宰治,這時,你就會想,對方果然是文青。

真是一場誤會。

不知道你看完,是打算開啟穿搭網拍的頁面,還是口條訓練的網站?第一印象相當重要,在第一秒短兵相接的時候立見分曉,但只要有心,你就能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經營完善就能讓後續的相處省下很多力氣。

2021/12/20

戴口罩變好看?心理學家揭露原因!想盡各種穿搭,不如口罩百搭!

新冠肺炎爆發後,每個人都必須戴上口罩。眼尖的人發現,戴上口罩之後,大家似乎變美、變漂亮、變好看了(男生也有變帥啦)。這當然不是我亂說或少部分人的感受。美國整形外科學會官方出版的學術雜誌《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在 2020 年八月號裡頭,有篇相關研究叫做《Beauty and the Mask》 ,直接指出口罩與美貌的關係。

這個研究請近 500 位參與者為戴上口罩前後的人臉素材打分數,平均而言,參與者傾向認為有戴上口罩的人臉比沒戴的還要好看,而且如果原本長得不好看,戴上口罩之後,好看的程度上升最多。

這篇文章的作者表示,雖然人類的眼睛是我們判斷美醜的關鍵因素,但其它五官的和諧與對稱程度也會影響美醜的判斷。當一個人戴上口罩之後,我們容易覺得他的臉孔比較和諧與對稱,因此好看程度因此上升。然而,牽涉到知覺與外表吸引力的議題,心理學家當然也有話說。

整體不等於部分的總和


完形心理學家專門研究人類的視知覺,他們發現許多有用的知覺法則,其中響叮噹的招牌原則就是「整體不等於部分的總和」。心理學家的意思是,我們不會在《蒙娜麗莎》面前,努力辨識每道筆觸、線條與顏色,最後把每個部分加總起來,才能看懂《蒙娜麗莎》,體會到她的美。

人類是用整體的角度來知覺外界事物,你看《蒙娜麗莎》就是用組織完整的畫作來理解,而不是破碎的線條與顏料。儘管有些部分被遮住或缺失,仍然不會妨礙人類辨識。你可以做個測試,在紙上畫幾個類似戒指之類帶有缺口的形狀,拿給身旁的人看看,問他們看他什麼。他們大多會說幾個圓,而不是幾枚戒指。

完形心理學家認為,人類的大腦不會放任缺口,傾向將缺口補上,以便於理解,所以我們會看到圓,而非看到戒指,這種知覺原則叫做封閉律(law of closure)。因為日常生活中,完整的事物遠多於帶有缺口的物品,所以我們會自動把缺口補上,再用完整的概念理解。

同樣的道理,當人類面對被口罩遮住的臉孔時,會動用腦中的人臉資料庫,再依照經驗法則將口罩底下的部分補上。這同時給了想像力運作的空間,口罩拿下來之前,每個人都可以對裡頭的面貌投射自己的想像。

如同小說家不用過分描述人物的外貌細節,只要寫出高大挺拔,雙眼靈動,皮膚白皙,剩下交給讀者就行,我們會把自己心目中的外貌套到角色身上。因此,補上的素材極為關鍵,只要補得好,自然會覺得戴上口罩的人長得很好看。至於如何補跟補什麼?則要看人腦中的人臉素材庫與相關的臉孔線索。

人臉資料庫


人類大腦中顳葉與枕葉的交會處,有個地方叫做梭狀回(fusiform gyrus)。上頭有專門處理人臉的辨識區(fusiform face area)。人類從小到大看過的無數臉孔,每一張臉都會存進在這個位置。梭狀回等於人類腦中的臉孔資料庫,也是自動自發的人臉辨識系統。

當你看路上看到前任伴侶,還在半信半疑之際,大腦就會從梭狀回中,找出前任臉孔的主要特徵,協助你辨識。所以,我們初見被口罩遮住的臉孔,除非還有其他可供參考的外貌特徵,大腦便會依照經驗法則,直接使用梭狀回的人臉原型(prototype),來腦補口罩底下的樣貌。不到一秒的時間,對方可能的樣子已經在你腦中完成。

人臉原型是梭狀回裡頭眾多人臉的平均樣貌。它有個特性,就是容易淡化極端的特徵,像是顴骨太高,嘴巴太寬,總之,長得很太美或長得太醜等極端的特徵都會被淡化處理,因為這些在生活相對少見,我們常遇到,都是普普通通不好不壞的人臉。因此,只要眼睛或其他臉部特徵不要長得太差,加上腦補上去的平均臉孔,就容易讓人覺得戴上口罩的臉長得還不錯。

而且,如果你的臉上還有其它讓人覺得好看的線索,像是髮型、膚色、眼睛、額頭高度與年齡等各種細微資訊,其他人便會從梭狀回裡提取一張最接近的臉孔做為填補的素材,把你補成好看的臉。好消息是,除了你本身的外表,戴上口罩就能提供幾個看似貌美的線索。

口罩能提供貌美的線索


戴上口罩,雖然遮住大半張臉,卻能提供一些讓他人覺得好看的線索。口罩上緣遮住的地方,大略是整張臉最寬的位置,依照大腦人臉資料庫的經驗法則,我們容易想像對方臉頰的輪廓,會從口罩上緣遮住的地方開始往下巴縮小,同時也會假設這個部分是對稱的,形成鵝蛋臉,因為這是最常見的臉型。

以現在的審美觀來看,鵝蛋臉當然會幫外貌加了好多分。加上預設的對稱性,能幫嘴歪臉斜的人遮了不少醜。一般而言,口罩為了有效防護,都做得比普通人的臉還大,有了口罩的陪襯與對比,人臉看起來更小,我們還會把口罩上方固定的鐵絲捏成鼻梁的形狀,這會讓鼻子看起來更挺更突出。鵝蛋臉、對稱、臉小、鼻樑高挺,人類一旦擷取這些貌美的線索,如同前面所說,更容易順藤摸瓜進行腦補,把對方的想成好看的樣子。

美貌只是機率的遊戲


我們將臉分成眼睛鼻子跟嘴巴三個部分,假設每個部分天生長得好看的機率是 1/10 (這樣算樂觀還悲觀?)。在沒戴口罩的情況下,想做個外貌出眾的人,你的眼睛鼻子嘴巴都必須要長得好看,才有機會被說長得好看,難度很高。人很容易放大缺點,就算有人這三個部分的兩個還生得不錯,也可能因為剩下一個部分長得太差,而不被認為好看。比如一個人的眼睛鼻子很好看,卻因為嘴歪或牙齒凌亂而被認為不好看。

所以,以機率上來說,眼睛、鼻子跟嘴巴同時都長得好看的機率是 1/10 × 1/10 × 1/10,大約是千分之一,相對困難。然而,戴上口罩之後,別人評斷外貌標準只剩眼睛,機率則高出許多,眼睛長得好看,只要 1/10 的機會。如此一來,好看的人數自然變多了。

這是最壞的年代,也是最好的年代。戴口罩很悶很不方便,而且辛苦化妝的結果別人也看不到,但口罩能在短時間內提升外表吸引力。短期內,戴口罩還會是我們日常的一部分,與其討厭口罩,不如想想戴口罩除了防疫之外,還有什麼好處與樂趣。

Note:

1. 這篇文章除了參考《Beauty and the Mask》,也參考《戴口罩好像變美了? 原來是大腦的錯覺》,裡頭中國醫藥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簡惠玲教授的說法。

2021/12/19

單眼線索(monocular cue)vs. 雙眼線索(binocular cue)

我小時候立志當個漫畫家,畫了一陣子之後發現,我與別人作品相差很多,別人的畫栩栩如生,我的卻相當平板。長大後才知道,魔鬼藏在細節,關鍵在於陰影與線條的關係,掌握光影與線條的人,才能掌握畫。畫家深知如何在平面製造深度的訣竅,這點比心理學家強多了,也比心理學家早了三四百年就知道。

心理學家向藝術家求教。他們把畫家在平面上製造出深度的細節整理出來,叫做繪圖線索(pictorial cues)。同時,心理學家普遍認為,畫家之所以能在平面上騙過人眼,是因為人類覺察物體的遠近與深度時,是像個偵探尋找各種相關的線索。當線索越豐富,人類對距離得判斷就越準確。

經過心理學家的研究,這類讓人類判斷深度知覺的線索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單眼線索(monocular cue)一種是雙眼線索(binocular cue)。單眼線索就是只需要依靠一隻眼睛就能覺察到深度遠近的線索,同理,雙眼線索,則是必須要依靠兩隻眼睛才能覺察深度的相關線索。

而畫家所秘密就在於單眼線索,只要善用單眼線索,就能在平面上製造深度與立體感。但雙眼線索因為有兩隻眼睛合作解讀物體的距離,自然比較一隻眼睛的判斷來得準確。我將兩種線索常見的類型整理在下面,說不定你的畫技能瞬間成長好幾級。

單眼線索


1. 調節、調適(accommodation)。


人類看到外界事物的關鍵,就是讓光線進入到眼睛之後,正確聚焦在視網膜。整個過程需要眼球裡的睫狀肌(ciliary muscle)來調整水晶體(lens)。水晶體是一塊圓滑的透明玻璃,它的表面光滑有曲度,當光線通過時會產生折射,影響對焦的結果。

想想你用手機或相機拍照時,有時會失焦,照片看起來就會不清晰,這就是光線通過鏡頭之後,沒有正確聚焦在感官元件上(這就是相機的視網膜)的結果。

當物體靠近時,水晶體會變得比較矮胖凸起,而當物體遠離,水晶體會變得比較長扁。睫狀肌會將調整水晶體的訊息同步告訴大腦,所以一旦水晶體變矮胖,大腦就知道眼前的物體可能離自己比較近。

不過,睫狀肌的調節作用,只有在幾公尺的範圍內有效,當物體在遠處,水晶體的變化不大(都聚焦在無限遠),大腦就無法有效判斷遠近了。

2. 絕對大小(absolute size)


當光線照射到物體,反射到眼睛,並在視網膜上聚焦後。即使我們不知道物體的實際大小,仍然可以依照視網膜上投射的物體大小,來判斷物體與我們的距離。

一般而言,人類傾向認為視網膜上投影越大的物體,離自己越近,投影越小的物體,離自己越遠。這是利用近大遠小的原理來反推物體的距離。但是,只有一個物體時,我們只能單憑主觀的感覺來判斷現在物體究竟算大還是算小。

3. 相對大小(relative size)


有時,視網膜上的投影大小,不是那麼可靠,如果同時含有其他物體可供參考比較,我們對物體遠近的判斷,便會更加精準。當環境中有兩個物體,我們至少能依靠視網膜上的投影,知道兩個物體之間,誰離比較近,誰離比較遠。當眼前的物體數量變越,這個原理依然適用。

4. 熟悉大小(familiar size


利用相對大小來判斷物體的遠近有時難免會出錯,畢竟我們不知道物體的真實大小。可是,當我們至少知道畫面中某個物體的真實大小時,便能使用這個物體來定位,推測其他物體的真實大小,再利用視網膜上近大遠小的關係來推論距離。

所以,當你知道某個物體的真實大小時,變有助你判斷距離。假設你有個 190 公分的朋友,他現在在你眼前看起來很小隻,你便會推論可能是他站得比較遠的關係。反過來說,如果有個號稱 160 的朋友,看起來很巨大,也只是他比較靠近得關係。

順帶一提,熟悉大小雖然以助於讓我們判斷距離,卻也可能產生一些錯覺。知名的月球錯覺,變指出當月球在地平線上起的時候,我們會覺得比較大,而當月球升到高空時,我們會覺得比較小。這背後的原因是,月球剛升起的時候,很靠近熟悉的建築物,你會利用建築物來推斷月球的大小與距離,影響你對月球大小得判斷。

5. 重疊(interposition)、疊加(superposition)、遮擋(occlusion)


確定物體在視網膜上的大小之後,我們還可以利用物體的相對關係,來推論遠近。一個簡單的方式就是重疊。原理相當簡單,物體A如果能把物體B擋住,表示物體A距離觀察點(也就是你看過去的地方)會比較近,而物體B離你比較遠。

6. 線性透視、直線透視(linear perspective)、收斂線索(perspective convergence)


我們看到的畫面裡,如果含有鐵道、街道之類的平行物體,線性透視的線索就相當好用。我們鳥瞰鐵道或街道,它們是兩條平行線,可是如果你站在鐵軌中央看過去,兩條鐵軌會隨著距離越遠越靠近,最後在地平線上交匯成一個點,所以,平行的物體如果收斂匯聚成一個點,我們就能反推,這個點離我們比較遠。

線性透視的特徵,也是西洋美術裡很常提到的透視技法,它讓原本平面的事物,具有深度與立體感。此外,線性透視不一定只出現在鐵軌街道之類的事物,像是你家的門,原本是長方形,當你打開門到約 45 度角的位置,你再平視門,客觀來說,這個時候,門在你視網膜上的投影是平行四邊形,你可以利用門的輪廓線指向門軸的線索,推論出門把離你比較近,門軸離比較遠。

7. 質地梯度、結構級差(texture gradient)


我們看到的畫面裡如果有階梯、台階或山坡之類的層級物,當階梯的紋理相清楚,而且階梯之間很稀疏,表示這個的地方離我們比較近,而階梯密集,看起來比較小塊,則表示這裡離我們比較遠。也就是說,物體在視網膜上的大小及密度,會影響我們對距離的判斷。

如果你有爬山的習慣,對質地梯度一定不陌生。面對突然陡上的階梯或山坡,可能會讓你腿軟,因為遠處的階梯看起來密密麻麻顯得很多,對心理上造成不小的壓力。質地梯度便是根據這個經驗原理,看起來密度高的物體,照理來說也會離我們比較遠。

8. 明亮和陰影(light and shadow)


光線照到物體上時,會因為物體表面的質地產生不同程度的反光。除了材質會影響反光的亮度,物體本身的遠近也會影響亮度,依照日常經驗,當物體離我們越近,反光的強度越強,而物體離我們越遠反光的強度越弱,甚至變暗。由此可知,在沒有其他可參考的訊息之下,一個看起明亮,能夠清楚看見質地、輪廓的物體,我們傾向判斷比較近,而看不清楚,甚至有點灰暗的東西,我們會覺得它在遠處。

9. 空氣透視、大氣透視(atmosphere perspective)


依照明亮與陰影的原理,當一個物體裡我們越遠,我們越難看清楚它表現的紋理與細節。想像你站在臺北 101 一樓看這棟建築物,上頭片塊窗戶你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換個場景到陽明山上,你雖然也能看見 101 ,但它不只變小,連清晰度也變低了,即使你用望遠鏡看過去,大樓上的細節紋路、顏色與輪廓都變得灰濛濛,無法看得很清楚。

因為 101 和陽明山中間,雖然沒什麼障礙物,但其實裡頭包含許多空氣的粉塵與髒汙,一旦距離拉長,累加起來的髒污就相當可觀,嚴重影響我們的能見度。所以,根據經驗法則,當人類無法看清楚物體表現的細節紋路時,我們會傾向認定這個物體離我們比較遠,看得清楚的事物,我們會覺得比較近。

10. 高度線索(height cue)、相對高度(relative height)


高度線索源自於我們的日常經驗,我們習慣看藍天白雲太陽月亮星星在我們眼前的上方,這些物體距離我們相當遙遠,而建築物,路人,汽車任何你每天都會接觸到的物體,通常在畫面下方。根據這個習慣,當一個物體在人類的視野下方時,我們會傾向判斷它離我們比較近,而在畫面的上方時,我們則判斷它比較遠。

11. 運動視差(motion parallax)、相對移動速度(relative motion)


移動中的物體投影在視網膜上,會因為距離,而影響在視網膜上的移動速度。想想坐火車或捷運時,看看車窗外的物體如何移動,就知道運動視差想表達什麼。我們在行駛的火車上看看窗外的風景,會發現遠處的風景移動的比較慢,甚至是靜止的,近處的風景則移動比較快。

這是因為近處的風景在視網膜上的投影面積較大,移動一點點我們就會覺察到,反觀遠處的風景在視網膜上的投影面積較大,因此,它要移動很多,我們才會覺得它有在移動。依照這原理,我們看到移動快速的物體,會傾向認為它離我們比較近。

雙眼線索


1. 雙眼輻合、雙眼匯聚、視軸輻合(binocular convergence)


人類的雙眼在看物體時,兩眼的視線匯聚合在物體上,而聚合的角度會隨著物體的遠近產生改變,因此,大腦可以依照兩隻眼睛距合的角度來判斷物體的遠近。說個極端的例子就是鬥雞眼,當我們把物體拿到眼前,如果你想看清楚,兩眼(黑眼球)會拼命往鼻樑移動,形成鬥雞眼;當你把物體拿遠,眼睛則會回到正常的角度。

所以兩眼視線的夾角可以告訴大腦遠近相關的訊息,當夾角越大,物體離我們越近,夾角越小物體離我們越遠。同時,雙眼輻合只有在物體距離我們十公尺左右的範圍內,才有良好的效果,一旦物體相當遙遠,雙眼的角度接近於平行,大腦便無法很精準判斷距離,而需要依靠其他的線索。

2. 雙眼視差(binocular disparity)、網膜像差(retinal disparity)


人類的雙眼間有五公分左右的眼距,兩隻眼睛雖然看到差不多的畫面,其實細節和角度上還是有些不同,形成視差或像差(視網膜上的些微差異)。做個簡單的測試,拿一筆舉在你的左眼正前方,接著眨右眼用左眼看筆,再反過來眨左眼用右眼看筆,兩眼所看到的畫面會些微的不同,當你把筆拿得越近,效果越明顯。

大腦便是擷取左右眼所接收的兩個畫面,產生雙眼視象融合(binocular fusion),計算畫面中物體的真實距離,同時讓畫面產生立體感(stereopsis)。因此,產生視差便能輕易產生立體感,也是人類知覺到立體感的關鍵。

Note:

1. 單眼線索,也稱作單眼深度線索(monocular depth cue),同理,雙眼線索,也稱作眼深度線索(binocular depth cue)。

2021/12/18

深度知覺(depth perception)

我有懼高症,是很嚴重的那種。有陣子街頭藝人很流行在馬路上繪製 3D 立體畫,我明明知道腳下踩的是紮實的地板,站在上頭還是感到很不舒服。這全是因為大腦接受到畫裡的深度訊息,告訴我就快掉下去了,這裡很危險。

人類的感官除了接受外界刺激,大腦也會依照經驗與知識來詮釋刺激形成知覺。其中有關空間的知覺,叫做深度知覺(depth perception),它能幫助人類覺察長寬高的三維立體空間與深淺遠近的距離。

在這層意義底下,其實耳朵的聽覺也能協助判斷深度。我們能聽出一口井具有深度。爬山時在山頂大吼,利用回聲來感受群山的遼闊。也別忘了,我們看電影很懂得享受,如果可以選擇,當然優先使用杜比環繞音響,聲音聽起來更聲歷其境。所以聽覺也是判斷深度的方式之一。

然而,說到深度知覺,心理學家討論最多的是視覺。當外界刺激投影到每一隻眼睛的視網膜上,雖然是平面的圖像,但因為圖像裡含有許多深度線索(depth cues),人類就是透過解讀深度線索來判斷物體的深淺遠近。

心理學家將深度線索分成兩大類,一種是單眼線索,它只要依靠一隻眼睛也能覺察。你遮住一隻眼睛,也能看出大合照裡面,站在後排被擋住的人,離你比較遠,像這樣利用重疊的特性來推斷遠近,就是一種單眼的深度線索。

另一種是雙眼線索,它利用兩隻眼睛才能覺察到。人類的兩隻眼睛中間大約有五公分的眼距,這讓兩隻眼睛看到幾乎一樣的畫面,卻有些微的不同。大腦便可以利用兩隻眼睛看到的畫面來反推距離,同時兩眼聚焦的角度,也能讓人評估與物體的距離。

街頭畫家就是掌握深度線索的原理,利用陰影、線條與距離等細節來欺騙觀眾的雙眼與大腦,讓我們以為平面的事物具有深度。

深度知覺的能力人類可不是天生就有。嬰兒剛出生沒多久,眼睛已經成型,就如同你現在照鏡子看見的眼球,但內部視神經在大腦中的運作路徑還沒有完全成熟,所以,一般來說小嬰兒都是大近視(順帶一提連顏色也看不太到),只能看到模糊的景象,除非刺激靠近,否則他們根本看不楚。

嬰兒與環境互動,接受大量的刺激之後,眼睛會逐漸發展出正常的功能。一月左右的小嬰兒,眼睛還無法良好的聚焦,所以沒有很精準的深度知覺,只能利用視野中的大小來判斷物體的相對位置,物體遠離會變模糊,接近會變清楚,並留意到環境中明顯在移動的物體,當物體要非常接近,幾乎要撞上自己的同時,他們也懂得眨眼保護眼睛。

直到兩三個左右,嬰兒能坐起來,懂得開始利用雙眼線索來判斷深度,但仍不夠準確,這項能力會隨著嬰兒接受到的刺激變多,有了爬行移動的經驗之後,便會發展出完整的深度知覺,而且隨著爬行經驗越豐富,越能增進深度知覺。

心理學家發展一些工具來研究人類的深度知覺。以嬰兒來說,心理學家 Eleanor Gibson 和 Richard Walk 發明一種叫做視覺懸崖或稱為視崖(visual cliff)的裝置,來測驗嬰兒的深度知覺。

外觀上,視崖就像一張長方形的大桌子,分成兩半,一半舖上棋盤狀的桌巾,另一半則是透明的玻璃。玻璃底下的地毯花色跟桌巾是同款的棋盤花色。意思是,如果你用上帝視角由上往下看,會看見充滿棋盤花色的長方形。實則視崖中間有明顯的深度落差。

施測時,把嬰兒抱上桌子有舖桌巾一邊,再請媽媽在玻璃的那邊拍手引誘嬰兒爬行過去。當嬰兒爬到視崖的中間時就是關鍵時刻,如果嬰兒還沒有發展出深度知覺,那他們會忽視玻璃底下的落差,不斷向前爬。

而發展出深度知覺的嬰兒,則會停在桌巾邊緣,不敢再往前爬,甚至表現出恐懼,因為他知道花色雖然看起來一樣,但前後具有明顯的落差,為了避免自己掉下去,他們會停下來。

平均而言,六個月大的嬰兒就懂得避免爬到視崖的深測,基本上,最晚到九個月左右,所有的正常嬰兒都能通過視崖的測驗,表示人類到了這個年齡都已發展出深度知覺。發展成熟的深度知覺可以限制兒童的活動範圍。讓他們讓而避開高低落差的危險。

一般人都能順利發展出深度知覺,然而,深度知覺的敏感性具有個體差異。有些人對遠近空間的判斷能力較好。如果你想具體知道這方面的能力,得使用專業的深度知覺測驗儀(depth perception apparatus),來檢測兩眼視差的最小辨識閾限,簡單來說就是測量你兩隻眼睛對焦的能耐。

這很講求天生的眼睛構造,但對特定職業上來說相當重要,因為深度知覺是他們必備的能力,像是跳水選手,賽車車手,擊劍手,籃球員,炮兵(拿破崙的深度知覺可能異於常人,據說他只要聽到敵方炮響聲的大小與方向,就能準確預測炮彈落下的位置),想想他們如果缺乏深度的感知,就無法勝任。

當然,深度知覺不只是特定職業才能享受的福利,除了立體畫,3D 電影裡頭充滿大量的深度線索,讓我們能在平面的投影布幕上,看到伸手可及的真實世界。

2021/12/17

月暈效應(halo effect)

如果你是正準備找新工作的上班族或要申請學校的學生,這篇文章對你來說應該還滿有爆點的,因為我將揭一下面試官的老底。

傳統的面試流程,就是你面前會坐一排的面試官,讀著你的履歷,並問你幾個官樣問題,頂多有時候會有些毫無相干的延伸與閒聊。整個流程用不到半個小時,卻能決定你往後幾年的命運。這類面試的機制頗為神秘,即使你的條件符合工作需求,最後仍有可能不被錄取。

別太難過,這有只是你沒有掌握面試官評估的心理。

心理學家發現人類對他人形成印象的過程,不是依照加法的機制運作,我們不是像算數學一樣,對某個人的優缺點加加減減,最後統整得到一個總分,再依照分數形成印象。我們會用第一印象或一個最突出的特徵作為基準點,再去詮釋一個人剩下的特徵。

心理學家 Edward Thorndike 最早提出這個現象,並稱為月暈效應(halo effect)。月暈效應指出,人類對他人形成印象時,有以偏概全的特性,是從局部的特徵,逐漸擴展到其他特徵。Thorndike 用月暈做比喻,是取自宗教人物背後常見的光暈,讓這些人物看起來更加神聖。

念書的時候,老師常指定成績好的學生當班長或參加各種比賽,認為成績好的學生在品行或其他行為上同樣表現優異,但事實可能正好相反,成績好的學生在其他方面不見得一定比較優異。

顯然,月暈效應讓人所形成的印象並不客觀,而有很多的主觀成分,所以它是一種認知偏誤知覺扭曲。但是,反過善用月暈效應能讓你在面試場合大加分。面試官通常沒有那麼多的時間與精力,鉅細靡遺地了解你的背景跟經歷,他們會使用你一項最具代表性的特徵,像是高學歷、美貌或獨門的專長來快速理解你。

如果你是名校出生,那麼面試官可能會認為你在解決問題、創造力與人際關係上應該也表現不錯,意思是說他在沒有完全了解你情況下,就對你形成不錯的印象,這些印象甚至超出你真正的能力。

你可能心想,OK,我沒有名校的背景,那我只參加單純以考試分勝負的工作總可以了吧?可別以為月暈效應只會出現在面對面的訪問面試,老師改考卷同樣難免受到影響。

在改申論題的時候,如果學生在考卷前段的題目回答得很差,甚至亂答,會讓閱卷老師主觀認定這個學生的程度低下,態度不良,總之,腦袋裡沒什麼東西。儘管在後半部的題目學生認真回答,老師可能因為主觀的偏好,提高給分標準,而給學生較低的分數。

而且月暈效應範圍所及,不只面試考試這麼簡單,舉凡行銷、教育、愛情等人際關係都會受到月暈效應的影響。兩個相同內容物的東西,一個外表包裝精緻,一個平淡無奇,消費者傾購買包裝精緻的商品,就算要花比較多錢仍然如此,因為包裝精緻讓人直覺想到內裝物的品質應該也很棒。

各大廠牌自然深知這點,所以他們無所不用其極,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找來名人或外表好看的人來代言拍廣告,提高消費者對品牌的好印象,企圖讓良好的品牌形象,外溢到對商品的印象。

心理學家 Richard Nisbett 和 Timothy DeCamp Wilson 想驗證月暈效應對人際關係的影響。他們招募大學生作為參與者,並且分成兩組。每一組各看兩部教學影片,其實這兩部影片裡面的老師都是同一個人,只是在影片一操著英國腔,影片二操著愛爾蘭腔。

兩組參與者看到的教課內容完全一樣,只是一組的影片裡的老師說話很溫暖,一組說話很冷漠。事後,研究者請參與者幫影片裡的老師打分數。平均來說,看到溫暖老師影片的參與者,比較喜歡老師,給老師比較高分。這看起來相當理所當然。

令人意外的是,這些學生喜歡老師的話,同時也會覺得老師的其他特徵很棒,像是老師的外型、說話習慣甚至是口音。所以,人類在知覺他人的客觀特徵時,常帶有主觀的感受。只要有某個特徵好,剩下的特徵也會連帶加分。

月暈效應的運作原理跟人類的知覺與認知機制有關。人類偏好用少量的特徵,來類推他人的整體印象,是因為這麼做,能減少認知負荷,能偷懶則偷懶,畢竟大腦還有許多事情要做。儘管只覺察到局部與少量特徵,人類仍會用腦中相關的知識,比如刻板印象來腦補,形成整體的知覺。

人類覺察外界刺激的時候,傾向用整體的方式來理解,像是你看蘋果的時候,不會只看到圓圓的輪廓,紅色,光線在果皮的反射光,而是用整體的角度來知覺蘋果。所以你看到的是一顆完整的蘋果,而非局部。這個原理也適用在人類的其他形成他人的印象上。加上我們回憶的表現,容易受到初始效應的影響,傾向只記得一開始接受到的少量特徵,當我們要回想他人的印象容易提取一開始接收到的特徵。

除此之外,心理學家認為,人類推敲他人特徵時,是依循內隱人格理論(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的預測,這個理論認為人類某些特質與行為有高度相關。比如溫柔、有耐性跟孝順這三個特質描述應該是同一組的特徵,因為我們很難想像一個人很孝順,但缺乏耐性,所以當我們知道某人有耐性,即便對方沒有言明,我們也會順理成章推論對方應該是個溫柔或孝順的人。

現在,我們知道月暈效應運作的機制,希望下次面試時不要再受其害,那麼要如何避免月暈效應呢?不只是你,連你的主管也不希望自己單憑毫無根據的印象,就把不適當的人選,招募進公司釀成災難。要改善月暈效應可以從面試的一些流程調整起。

整場面試中,面試官最好不要知道應徵者的姓名與性別,甚至連臉也別看不到,一切以能力做判斷標準,把造成月暈效應的因素降低。面試的問題要事先擬定好,題目的內容涉及的層面要夠廣,並且盡可能提升題目數,才能有效減少個別項目對面試結果的干擾。每位應徵者應該要被問相同的問題,並且用同一套標準計分。

面試時間要盡可能拉長。當時間加長,就有更多機會認識應徵者不同的面向,可以的話,最好增加面試官的人數,還可以找幾位沒有利害關係的第三方人士來協助面試,這些都能有效減少主觀印象對面試結果的影響。

雖然,我們不是天天投履歷換工作,也不是在人力資源部門就任的員工,但熟悉改善月暈效應的基本原則,能有效降低我們在受到主觀印象的干擾,減少對他人的成見

Note:

1. 月暈效應,又稱為光環效應,暈輪效應與成見效應。

2021/12/16

需求特徵、要求特徵、訴求特性(demand characteristics)

如果你覺得剛學會說話得小孩子是全世界好奇心最強的生物,整天嘰嘰喳喳問個不停,那麼緊接在後的,不會是你家的貓,而是參加心理學研究的參與者(participants)。

參與者就是參與研究的人,有時候也叫做受試者(subject)。參與者的狀況頗需同情,而且值得仔細說說。他們通常是為了大學必修課的額外加分,或是想要賺取研究費,甚至單純是求知慾旺盛,對研究主題深感興趣便前來參加。

參與者其實不太知道心理學家的研究在做什麼,所以打從他們踏進研究室的那一刻開始,好奇心旺盛的參與者,便會開始猜測研究的目的。即便所有研究的實驗者,在研究開始之前,都會跟參與者稍稍說明實驗的目的與流程(有的時候不是說實話),但參與者可不會全盤接受,可能是心理學這門學科容易讓人感覺似乎處處都別具用心,所以參與者五官全開,感覺的雷達變得相當敏銳,不想錯過絲毫的線索。

參與者的想法很好懂,如果依靠蛛絲馬跡猜中實驗者真正的目的與意圖,那他們便能在研究中,贏過實驗者好彰顯自己的才智,或變成乖乖配合研究不會犯錯的好寶寶,以免毀了研究。這些表現,都可能博得實驗者的讚美:「你做得很棒」、「我從沒看過這種反應」、「你的表現很特別」、「你的想法很奇特」。

反過來說,如果參與者心腸壞一點,猜中研究的目的之後,便能讓他刻意做出與實驗者預期相反的表現,來破壞研究,可能是參與研究另類的樂趣。總之,提前猜中研究的目的(研究的最後實驗者都會解說研究的真正目的),對參與者相當有吸引力,他們可能樂此不疲。可是,這些都會讓參與者的表現刻意符合他們心中猜想的目的,而影響研究結果。

參與者與實驗者的關係相當微妙,一般來說實驗者會盡可能保持中立客觀,不要讓參與者發現研究的目的與理論假設,減少對實驗的影響,如此參與者在研究中的表現才會接近自然反應,表示參與者只受到獨變項的效果所影響。

但是,實驗者也是人,有時候他們可能會有意無意透露些許的暗示與期待。心理學家 Martin Orne 叫這些因素為需求特徵(demand characteristics),指的是實驗者透過與實驗無關的暗示,影響參與者,讓他們做出符合實驗者期待的反應。比如手勢、命令式的語氣、神秘的微笑、拍拍肩膀加油打氣,有時只是單純在旁邊觀看,什麼都沒做,就可能影響參與者的反應(它還有個正式名稱叫做霍桑效應)。

假如有個心理學家開發新型的情緒調節劑,吃下去能減緩情緒低落的情況。這新藥上市前,得經過嚴格的實驗藥檢。最基本的方式,是找來願意試藥的參與者。並且將他們分成兩組,一組吃藥,一組沒吃,看看一段時間之後,這兩組人在情緒與生理反應上是否有差異。

一旦吃藥的參與者試後真的在情緒指標上,比沒吃藥得控制組來得好(情緒更正向),那們情緒調節劑便有機會通過測試。這種簡單的邏輯,實驗者自然懂,而且研究結果牽涉到他的學術表現或藥廠的商業利益。

想來事關重大,有些實驗者很難用平常心面對,因此在與吃藥的參與者互動時,不自覺變得健談起來,而且面露微笑,還會幫參與者拍拍肩,加油打氣,光是這些看似無謂的動作,就可能讓參與者感到激勵,而減少的實驗結果的有效性。這便是需求特徵運作的方式。

需求特徵是一種實驗者預期效應或實驗者偏誤(experimenter bias),在心理學的研究上的意義重大。心理學家研究的對象是人,心理學家自己也是人,兩者都不可能像機器一樣毫無情緒動機。如果不好好控制需求特徵對心理學研究的影響,便會讓心理學的研究大打折扣。

那麼要如何避免需求特徵的影響?

這可以從實驗者本人、實驗流程與實驗內容下手。首先,實驗者當然要先要求自己潔身自好,不要透露過多與實驗無關的訊息或語帶玄機引導參與者,秉持這種心態,公平客觀對待實驗組與控制組。並且好好把實驗前得指導語說清楚,講明白,不要有模糊的空間,讓參與者猜測或亂想。

研究過程中,減少實驗者與參與者不必要的互動與接觸,如果要做得絕一點,還可以採用雙盲程序,讓完全不知道研究目的與實驗組別的代理人,幫實驗者執行研究,都是能有效減少需求特徵的方法。

如果研究的目的很容易被參與者猜中,那麼就有必要適時的欺騙,使用假的研究素材,力求參與者反應自然,也可以在檢測依變項的題目或事後問卷中,埋藏偵測型的題目,看看參與者有沒有猜出實驗目的。如果有,那麼這名參與者的反應就有偏誤,不能納進最後的資料裡做分析。

Note:

1. 需求特徵有許多中文翻譯,有時翻成要求特徵,有時翻成訴求特性,不管是哪個似乎都無法讓人很直覺理解它的意思,所以我將我能查到得翻譯都放在標題,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2021/12/15

霍桑效應(Hawthorne effect)

1924 年,美國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廠房,是當時頗為先進的工廠,專門製造電話繼電器。ok,我知道你手上正拿著最新一代的 iPhone,大概不知道什麼是繼電器,想像一下,就是以前電話內部的零件。

儘管霍桑廠房的員工下班後享有不錯的娛樂設施、醫療福利還有養老金,但他們仍然感到不滿,導致生產效率低落。當時生產電器用品,不像現在有機械工廠全面自動化,多數的生產過程還需要仰賴人力,因此員工的生產效率對公司的營收影響很大。

因此,任何能提升員工產生力的方法與因素,公司都很願意嘗試改善。他們與美國國家科學院合作,把廠房做為實驗場所,想研究有什麼因素回提升員工產能。這是心理學史上有名的系列實驗之一,實驗有兩個時期,總共進行八年左右。

國家科學院的研究小組想來想去,覺得工廠燈光的亮度會不會提升員工的生產效率?這個想法背後的理論是燈光越亮,可以減少疲勞感,而增加員工的生產率。乍聽之下還算合理,如果你曾在燈色昏暗的網咖打過一個下午的網路遊戲,就知道燈光對視力的重要性。不僅眼睛痠痛,讓人想走去隔壁藥房買瓶葉黃素,打玩遊戲之後還會全身疲累。更何況這些員工可不是在玩網路遊戲,而是工作,可想而知過程更無聊。

然而,研究結果發現,燈光的亮度與員工的生產效率沒有關係,更準確一點說,起初員工的產能確實隨著燈光亮度而提升,但過了一定的亮度門檻之後,無論把燈光調暗或調亮,對員工的產能都沒有影響。

雖然實驗結果不如預期,但西方電子公司認為這個議題值得深入研究,於是找來當時哈佛大學的企管系教授 Elton Mayo、Fritz Roethlisberger 和 William Dickson 等人來接手。1927 年起, Mayo 接手實驗繼續做下去。現在,霍桑實驗進到第二時期。

Mayo 選定六名女性員工組成工作小組,觀察他們的工作表現,經過四個階段的實驗,結果 Mayo 發現薪水、福利、照明設備、工作的時數與休息時間都和產量無關。反而是被挑選出來參與實驗的光榮感、員工之間的凝聚力與上司的和藹態度,才是影響員工增加產能的原因。

心理學家 Henry Landsberger 把 Mayo 等人的研究發現稱為霍桑效應(Hawthorne effect),泛指人類意識到自己被他人觀察之後,會改變行為的傾向。顯然,從 Mayo 的實驗中可以知道,比起改善周遭環境,提升滿意度,促進工作情緒的心理因素更可能影響員工的工作效率。

人類只要發現有別人在觀察自己,心理受到關心與重視,就會增加情緒,而有動機改變行為。無論員工是為了塑造個人形象、自尊還是單純有偶像包袱,他人目光就是有這種力量。一個簡單的道理,你在家吃雞腿的吃相,跟在外面餐廳的吃相不會一樣,畢竟在外頭有許多人看,你不會直接大嚼雞腿。

並不是說改善工作環境的軟硬體設備不會提升工作效率,如果你是平面設計師,公司的電腦還在用 Photoshop 第一版,你可能會氣到想離職。但是真正提升員工效率的關鍵,在於員工要對工作環境感到滿意,這個心理會大大提升員工的工作士氣。

自從霍桑實驗之後,公司對員工的管理獲得許多改善。過去公司的管理方式,把員工當成機器,忽略員工也是個人,有些心理需要滿足。在 Mayo 實驗裡,其中有個實驗安排員工受訪,讓他們有機會給公司建議,指出公司的優點與缺點,結果發現讓員工有宣洩的管道,抒發己見,員工的工作效率也能獲得改善。

霍桑研究執行了八年,最後因為經濟大蕭條而中止。但關於霍桑效應的影用與研究,至今仍沒有停歇。比如後續的研究發現,霍桑效應也可能出現在實驗中,成為一種實驗者效應。

通常嚴謹的實驗會盡可能控制好所有影響實驗因果推論的因素,只留下獨變項。實驗者透過操弄獨變項,觀察對依變項的效果,來推論獨變項與依變項的因果關係。理想的情況下,依變項只受到獨變項的影響,我們便能肯定獨變項的效果。

然而,除了獨變項所引起的效果,實驗者可能透過某些隱微的方式(正式名稱叫做要求特徵),來影響參與者在依變項上的表現。比如參與者單純知道有人觀察自己,他們就有動機表現得更好。所以無法很肯定實驗中,依變項的變化真的只來自獨變項的影響,還是來自參與者的心理作用。這件事對實驗結果的因果推論影響頗大,所以實驗者會盡力避免實驗受到或桑效應的影響。

霍桑效應影響的幅員廣闊,還可能在學校教育裡出現。如果一個老師發展新的教學方式,而另一名老師採用舊的教法,並比較兩者的教學效果。儘管學期末可能會發現,接受新教法的學生考得比較好,還是無法完全確定是教案與教學方法良好的結果。

通常採用新教法的老師,比較有熱誠,別以為學生只是在台下打瞌睡的人,他們很容易受到老師的熱情感染,影響學習動機。加上在確定新教法有效之前,全校大概只有一兩個班級採用新教法,接受這些班級的學生自然獲得較多得關注。根據或桑效應,學生一旦知道自己接受的教育方式與別人不同,就可能影響他們的學習表現。

說來說去,霍桑效應本來就是從改善工作績效的實驗中發現,當然最常拿來解釋公司的管理現象。老闆無法單純用薪水與福利來激勵員工,員工想要從工作中得到的不只這些。員工還需要成就感,需要與人的交流,所以提供員工間的互動,關心員工的心理狀態與情緒,才是增加產能最根本的做法。

Note:

1. 霍桑效應,也翻成被試效應、胡桑效應、霍索恩效應。

2021/12/14

峰終定律(peak-end rule)

現在花一點時間想想那些你可能不願再想起的事情,比如你過去的戀情。請你想一下你對過去每段戀情的感受是如何?最好你能把它寫下來。如果你現在沒什麼想法或往事已成雲煙,去翻翻以前的臉書或 IG,看看分手關頭你是怎麼評價你的戀情的。

你可能會說前任是個爛人,後悔當初真不該浪費時間認識或者無限懷念某段戀情。但我們是怎麼決定一段戀情的好壞?一般而言,我們認為對經驗的印象,是取決於經驗帶給我們整體的效用(utility)有多少,也就是快樂、難過或任何你想到的性質,在這段經驗裡的總和越多,對我們的影響力就越大,越容易讓人留下印象。

假如可以選擇,我們通常偏好能帶給我們最多快樂量的經驗,討厭帶給我最多不是的經驗,所以以效用的角度來看,人類都是精打細算的雜貨店老闆,只進能帶來最多利潤的貨物。

然而,認知心理學家 Daniel Kahneman 發現,人性可能不是如此,至少人類對經驗的記憶不是此運作。他在《快思慢想》裡指出人類對經驗的記憶常依循峰終定律(peak-end rule)。峰終定律是指人類對經驗的感受與印象,主要由經驗裡的高峰(peak)與結尾(end)所決定,高峰是情緒或體驗最強烈的時刻,各種正面與負面的情緒都算,結尾則是經驗結束時的感受。他還指出經驗的長度不會影響我們對經驗的記憶。

為了驗證這個想法,Kahneman 和 Barbara Fredrickson、Charles Schreiber、
Donald Redelmeier,一起設計研究檢驗人類對經驗的記憶。而且這個研究還有個令人玩味的名稱,叫做「添上美好的結尾,就能讓人願意承受更多的痛苦」。

這個研究有三個階段。他們先要求參與者把一隻手放到 14 度的冷水裡 60 秒。順帶一提,心理學家基於研究道德,如果他們在研究中想讓人感到痛苦,不能拿把刀對參與者又割又剮,通常會用溫度很低的水代替,製造不適的感受。

第一階段結束之後,接者,實驗者再要求同一名參與者,把另一隻手放入相同溫度的水裡 60 秒,但是這一次,實驗者會在 60 秒過後會加入溫水,讓水溫升高到 15 度,並持續 30 秒。到這裡第二階段結束。所以,這個階段共有 90 秒。

最後,心理學家會詢問參與者,第三階段他們可以自由選擇重做一次先前兩個階段,他們會想選擇哪一個:
1. 手放到 14 度的水裡 60 秒?
2. 手放進 14 度的水裡 60 秒, 最後 30 秒水溫變 15 度(總共 90 秒)?
結果八成的參與者選擇2。參與者的偏好,讓心理學家大感意外。

考量到整段經驗,2會讓參與者體驗到比較久的冷水,所以1和2相比,顯然2帶來不舒服感受的總量會比1還要多,對追求效用的人來說,不太可能選2。然而,大多數的人卻願意選2。

Kahneman 認為參與者顯然是受到峰終定律的影響。量化分析1與2會發現,1的高峰與結尾都是 14 度,所以兩者的總和平均還是 14 度;而2的高峰與結尾,分別是 14 度與 15 度,兩者的總和平均是 14.5 度。依據峰終定律,人類是用片段的記憶來評估經驗,參與者對2的印象會停留在 14.5 度,雖然差異不大,但溫度略高,自然體驗比較好。這就是為什麼儘管2的不適感較多,多數參與者仍願意選擇2。

從這個研究我們就可以初步發現,經驗的長短不是重點,就算時間增加,讓整體不適感的總量相當高,只要最後有一個稍好或不錯的結尾,人類似乎拉回選擇忽略過去種種的不適,調回印象分數。

同樣的原理。Kahneman 等人還做了一個噪音的版本。他讓兩組參與者戴上耳機,收聽音量大到讓人不適的噪音。兩組參與者都聽到的同樣音量的噪音。第一組聽完,研究就結束,第二組聽完,還會再聽一段比較弱的噪音。

如果我們去計算兩組參與者聽到噪音的總量,第二組的參與者聽到更多的噪音,應該比第一組感覺更痛苦,但研究結束時,Kahneman 詢問兩組參與者是否願意繼續參加實驗?結果,再一次,同樣是第二組參與者比較多人有意願繼續。我想你應該有猜到。

所以,人類對經驗的回憶,不是採用對整體經驗的總合平均來形成印象,而是傾向偷懶,偏好使用捷思法,只採取經驗中的高峰與結果,來代表整體經驗,所以它是一種代表性捷思,同時也是有偏頗的經驗。

人類之所以對經驗的高峰與結果有偏好,是因為人類的記憶本來就偏好帶有強烈情緒的內容,這類經驗人類很容易記得。加上依據新近效應,人類比較能記住經驗終最後發生的事,這些原理,都能解釋為什麼終峰定律能夠成立。

這麼說來,只要將好的經驗放對位置,就能洗掉中間又長又糟的體驗。沒錯,而且早有人發現這件事,並且把它應用到各大賣場裡。峰終定律在商業管理界相當知名,但以消費者經驗的角度來說,卻是惡名昭彰。

以 IKEA 來說吧,賣場不僅大,還規劃得宛如迷宮,你想找個燈具或收納盒,要找上半天,還有人曾在裡頭迷路。IKEA 不是平白無故想刁難消費者,它們是想技術性讓你逛到原本不會遇見的家具。對 IKEA 來說,有看有機會,沒看沒機會,只要讓你多看一件商品,你就有機會購買。

不斷塞產品或型錄的做法,會留給消費者不好的印象,因此他們在賣場動線上做了手腳。可是,動線崎嶇的賣場,可能把消費者惹怒,難道 IKEA不怕消費者跑走嗎?話是這麼說沒錯,但消費者者在店裡頭也會被美得冒泡得家具展示間震懾,或對某個物品愛不釋手,甚至被物超所值的價俱們弄到選擇障礙。這些美好的經驗也不少。

所以,逛 IKEA 正向與負向的經驗都有,它們都是 IKEA 經驗裡的高峰,但 IKEA 最聰明的地方,是在你離開賣場前來個大反攻。他們在出口處巧妙安排販售十元一隻的冰淇淋。搶到便宜又滿嘴甜滋滋美妙體驗,就是消費者離開 IKEA 的最後印象。依照峰終定律,冰淇淋的美好將大大扶正你對 IKEA的整體印象。

迪士尼樂園的煙火秀。星巴克寫上姓名的咖啡杯。買到不良品,優良的售後服務。這些搶攻尾盤的商業策略,就是懂得使用者經驗的老闆所規畫出來。可別以為峰終定律只是商人們老謀深算的把戲。承認吧,走電影院,當有人問你心得得時候,你根本沒有從頭到尾仔細想過電影內容的好壞,而是直接依照對劇情高潮與結尾的印象來對電影評論一番。問十個剛看完電影的人有什麼想法,多數人的心得都是繞著結局打轉,談不出什麼高見或新鮮事。

回到我們那些年代遙遠的戀情。

我們對戀情的回憶,大多不是與他吃飯時,他會幫你貼心擦去筷子上的灰塵,再忙也要抽空陪你這種年深月久的日常回憶。而是這段戀情有什麼似糖如蜜或撕心裂肺的時刻,再調和分手時的種種,所得出來的結果。

如果你現在正在煩惱怎麼提分手,又想往後在情場或情路留下好名聲讓人打聽,那麼你最好在分手時維持好形象,就算無法說好聽話,也別惡言相向。而且盡可能當面把話說清楚,別只丟下一句話就結束關係,或者直接人間蒸發。前面三年五年,用心經營情感就算再怎麼美好,也可能被這種爆爛的分手方式給毀了。往後別人想起你,大概不會有多好的評價。

第一印象決定往後別人如何跟你互動,而最後的印象,則大大影響關係結束之後,別人想起你的樣子。

Note:

1. 峰終定律,也稱為峰終效應、「頂峰—結尾」原則。

2021/12/13

生的本能(life instinct)vs. 死的本能(death instinct)

如果現在找來幾個人寫下他們的的願望,你會發現大部分的人可能會寫下衣食無缺、發大財或找個愛自己的人安穩過一生之類的願望。我們的願望大多什麼了不起,就是好好活著,如此而已。這也是推動我們行為的一股動力,追求更好的生活,活得更好,活得更久。

但心理分析的創始人 Sigmund Freud ,發現事情可能不是如此。Freud 目睹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因戰受傷的士兵以及種種人類彼此屠殺毀滅的殘酷訊息。他心裡頭出現一個念頭,如果人類的人生宿願是為了好好活著,那麼為什麼人類會出現攻擊,傷害彼此,甚至傷害自己的行為?這個想法深深影響 Freud,讓他發現心理分析理論的限制,便著手調整。

Freud 原本認為人類大部分的言行舉止,深受生的本能(life instinct)所驅動。生的本能又稱為原慾(libido、eros),是一種性的本能與衝動,生命能量的來源。讓人追求生存,繁衍和其他與生殖相關的行為,同時也延伸出食慾、享樂、平安發育等等多樣的生存慾望。在心理分析裡,生的本能是相當重要的內在力量,幾乎推動人類做出所有行為。

然而,Freud 認為除了生的本能之外,人體內可能還有一種相反的本能存在。這股能量超越人類追求享樂愛惜生命的本性。他在《超越享樂原則》這本書裡,稱它為為死的本能(death instinct、thanatos),這是一種攻擊驅力, 讓個體從有機體回到無機、無生命的狀態,也就是朝向死亡與自我毀滅的驅力。

Freud 認為死的本能也是人類生存最基本的動力之一,它影響人類展現攻擊,重複性強迫行為與自我毀滅相關的行為。當時這個概念在心理學界引發極大的爭議,因為這和我們對人性的觀察不符,人類傾向趨樂避苦,相當看重自己的生命,怎麼會有動力,讓自己陷於危險之中呢?怎麼說都不合理。

Freud 提出解釋,他認為死的本能平時埋藏在潛意識之中,並不是隨時都會展現,加上為了對抗死的本能,人類的性格結構因此發展出生的本能,控制日常的言行舉止,讓死的本能以各種形式偽裝起來或者減弱不輕易展現。

只有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比如當人面臨極大焦慮壓力的時候,死的本能才會作用,它主要有兩種展現方向,一般而言,向外作用到客體上,展現出攻擊他人等侵略行為,但有時,死的本能會向內攻擊自己,讓自我回歸平靜,這是一種人類展現回歸子宮的願望,常聽到的自責自傷與自殺都是如此。

Freud 受到 19 世紀自然科學,機械動力思潮的影響,藉此嘗試調和兩股本能的關係。他假設人體就像一台蒸汽火車,體內有類似水蒸氣與熱的能量在流動,形成一個能量系統,推動人類行為。

當水蒸氣受到阻礙或抑制,會循找出口宣洩,那些激烈跳動的滾水茶壺蓋,我們都不陌生。生的本能與死的本能也是如此,如果表現本能的某個管道受阻礙,就會尋求其它阻力更小的管道釋放,甚至彼此轉化,以達到宣洩的目的。

Freud 假設人體內的本能能量是有限的,但是,如同自然科學的能量不滅定律,我們搬家時,移動冰箱的力氣沒有消失,只是在摩擦的過程中,轉化成熱能,散失在空氣中。死的本能並不是沒有展現,它只是轉化成生的本能作用。

性與攻擊,兩股本能與驅力,存在於本我的人格結構中,屬於潛意識的一部分。讓原本主導心裡分析的單一本能論,轉變成雙重本能理論( dual instinct theory),成為心理分析理論的主要動力架構。

對 Freud 來說,性與攻擊是人類的本能,是我們不用學習就會的事。後天教育教我們的,只是該如何在適當且正確的時機,適度地釋放能量,或將能量引導到眾人能夠接受的方向。所以我們的一言一行,終將一輩子受到這兩股本能的影響。

Note:

1. 《超越享樂原則》(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ple)。

2021/12/12

華生問題、四卡問題(Wason selection task)

心理學家除了常用線段錯覺為難一般民眾,還設計出一些答對率很低的困難問題來側是人類的通性。下面這個問題在心理學界非常有名,他是認知心理學家 Peter Cathcart Wason 首先提出的,因此叫作華生問題(Wason selection task)。Wason 把參與者找來研究室,在桌上放上四張卡片,並詢問下面的問題,你可以挑戰看看:
現在桌上有四張卡片,每張卡片都有兩面,其中一面是數字,另一面是顏色。現在桌上你看到得到的卡片分別是3、8、紅色跟棕色。現在你要把哪一張卡片翻面,才能驗證偶數卡片的背面必定是紅色?
原始版本中的問題,數字背後是英文的母音與子音字母,怕你跟字母因不熟,所以我找來了顏色的版本。首先,你當然不只能翻一張卡片,可以多翻幾張,但是這個問題的價值在於,你能不能翻最少張卡,就能驗證題目裡的宣稱?現在你經過十分鐘的思索,你覺得應該翻哪幾張卡片呢?
 
答案是翻動桌上8跟棕色的卡片。

如果你沒有答對,也別太難過,平均而言,這個問題只有不到 10% 的人能在第一次回答時就答對。要說清楚為什麼要檢查8跟棕色的卡片,不得不提邏輯學上的推導關係。首先,我們必須要先懂「若P則Q」的宣稱,以及相關的邏輯推論。

看到這裡,你一定希望我可以說人話,上面的「若P則Q」可以翻譯成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實例,姑且叫它戀愛原則:
戀愛原則:「如果男朋友整晚不接電話,那就表示他偷吃。」
這種句子聽起來很熟悉對吧?但我們要怎麼確認這種判斷男友忠誠度的標準能夠相信呢?

那就得看看是不是每次男朋友整晚不接電話的時候,都是在跟別的女人聊天(這裡假設他是異性戀,而且你有上帝視角,能夠全天候觀察男友),不然就是檢查他沒有偷吃的時候,都會接電話。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相信戀愛原則是真的。

這兩種情況在邏輯上稱「肯定前件」(modus ponens)與「否定後件」(modus tollens),是有效的邏輯規則。肯定前件的情況比較好理解,也就是檢查滿足條件之後,結果是不是一定會發生?如果是的話,表示沒有任何一個情境是滿足條件之後,結果不發生的情況,代表這個宣稱是真的。

否定後件則是檢查,結果沒有發生的情況之下,前面的條件是不是也都沒有發生,如果總是如此,我們就能夠斷定,條件與結果總是一起出現。

掌握邏輯規則之後,下面我們依照程序,逐步分析華生問題中每個選項可能的結果。我們可以先將宣稱轉化成條件句,也就是:
「如果卡片上的數字是偶數,那麼背面的顏色一定是紅色。」
當我們確定之後,一切都相當清楚。翻開3的卡片,背後無論是紅色還是棕色,都跟我們想要判斷的宣稱無關。因為,我們想驗證的宣稱並不討論奇數,所以翻開3的卡片無法提供什麼有用的資訊。而翻開8的卡片,則有用多了,因為它是我們關心的偶數,如果背後若是棕色,則可以驗證宣稱是錯的。

討論完數字面,我們來看一下顏色面。如果翻開紅色,背面是偶數,雖然能夠支持題目的宣稱,但仍然無法排除反例,也就是紅色翻面後還是有可能是奇數,而如果紅色的背面是奇數,我們也無法驗證宣稱是錯的。因為這個真相可能是偶數背後是紅色(如同題目所言),而奇數背後也是紅色。所以,翻開紅色存在許多很可能,無法幫助我們很準確判斷宣稱的真假。

而翻開棕色卡片,我們可以很肯定判斷宣稱的真假,一矢中的。因為棕色背後如果是偶數,我們就可以確定題目的宣稱必定是錯的。

華生問題困難的點在於,人類很容易在驗證問題上犯下驗證偏誤與配對偏誤(matching bias)。也是尋找大量的正例來支持自己的想法,檢查是不是檢查紅色的背後是不是偶數,然而,這類思路可能忽略反例,也就是紅色的背後也可能是奇數,因為題目並沒有排除,奇數背後是紅色的可能性。

如果你在上面的問題沒有答對,或者根本看不懂,也沒有關係,並不是你腦筋不靈光。心理學家發現,人類本來就很不擅長處理抽象的邏輯問題,而且,當這些問題放到生活情境的時候,人類就能得心應手,正確率大幅提升。看看下面的問題,這個問題是演化心理學家 Leda Cosmides 和 John 改良華生問題所提出的版本:
現在桌上有四張卡片,每張卡片都有兩面,其中一面年齡,另一面是飲料。現在桌上你看到得到的卡片分別是 16、25、可樂跟啤酒。現在你要把哪一張卡片翻面,才能驗證 18 歲以下的人不能喝酒?(也就是說數字低於 18 以下的卡片,後面一定是可樂)
我想這題就簡單多了,答案是翻開 16 跟啤酒的牌子,就能夠驗證題目的宣稱到底是真還是假。「路上喝酒的人,一定年滿 18 歲」我們對這個說法都很熟,簡單來說未成年不能喝酒抽菸嘛!你開心的話,要改成騎機車也行。總之,Cosmides 和 Tooby 的問題換成更具體的生活場景。你可以再嘗試一次,假設你現在是臨檢的警察,眼前四個人,在你時間有限的情況下,你要優先檢查哪幾個人來確定對方沒有犯法?
A:不知道幾歲,但手裡拿著台啤、百威或一瓶高粱的人。
B:不知道幾歲,但手裡拿著御茶園的人。
C:從白髮白鬚,看得出上年紀,手裡拿著不知道什麼飲料的人。
D:看上去是個未成年的小屁孩,手裡拿著不知道什麼飲料的人。
答案是要檢查A跟D,原因很簡單,因為只有拿酒的人跟未成年屁孩,才會違反相關的法條,其它人不會。再一次,這個臨檢問題在邏輯上,雖然跟華生問題是一樣的,但是顯然好懂很多。

心理學家依照華生問題的相關研究,對人類思考方式下了一個的結論,就是人類不擅長處理抽象邏,可是一旦情境轉換成我們熟悉的日常生活或擅長的領域,腦袋就會突然開竅,能做出正確判斷。

畢竟,我們的祖先在大草原上專門狩獵兔子與羚羊,草原上可不用處理什麼高深的數學與邏輯問題,一切實事求是,所以一路演化而來下來,我們的大腦不善於處理抽象的邏輯問題,反而偏好尋找情境背景中的線索,依照經驗下判斷。

希望華生問題不會讓你懷疑自己的智商,樂觀一點吧!真實生活中不會有人沒事拿著幾張卡片巴著你問,生活中都是真槍實彈,而你只要依靠經驗與常識就能輕易做判斷。

Note:

1. 華生問題,又叫做華生選擇作業,四卡問題(four-card problem)、華生的四卡問題(Wason's four card problem)。

2021/12/11

閘門控制理論(gate control theory of pain)

牙醫大概是大家常見的醫生中,最不討人喜歡的類型。他們常拿尖錐的鐵器在我們嘴裡鑽來鑽去,引發各種疼痛。每次走進牙科診所,都要繃緊神經,提心吊膽。直覺上,痛覺是很多人最不愛的感覺,然而,痛覺卻有相當重要的生理意義,它能告訴大腦身體目前哪裡出了狀況,是身體防禦與因應危險的機制。

疼痛起於外部物體刺激皮膚表面或深層的痛覺受器,這些神經將訊號一路傳到脊椎,再到腦幹、視丘,最後到大腦皮質,我們因此感受到痛覺經驗。上面說的,是痛覺神經傳導路徑,所以真正感知痛的部位,是我們的大腦,而不是傷口。這也是神經科學家判斷生物體有沒有感覺到疼痛的依據。

一般而言,我們都認為痛覺跟生理上有很強的關聯,可是痛覺的強度和刺激的強度不一定成正比,因為人類的認知情緒、甚至過去的經驗,與接受刺激當下的狀況,都可能影響疼痛的感知

加上,不是所有痛覺訊息都會順利傳送到大腦。心理學家 Ronald Melzack 和 Patrick Wall,提出閘門控制理論(gate control theory of pain)來說明這類現象。他們認為脊椎背角(dorsal horn)的神經系統有一些類似閘門的機制,平時這些閘門關閉,阻擋無關緊要的訊息。當痛覺訊息經由疼痛路徑傳到脊椎時,神經能依據不同狀況與條件來決定要不要打開閘門,如此控制痛覺訊號進出大腦,影響大腦感覺疼痛的程度。

研究發現這些閘門受到許多因素影響。除了原本的生理狀態,一個人的情緒與認知,都可能改變閘門的開關。比如當人感到憂鬱焦慮壓力時,閘門容易更打開。因為這些閘門本來就是幫助人類因應危險,所以當我們感到緊張焦慮時,等同於告訴身體現在處於危險狀態,身體自然會變得比較敏感,一點點痛覺都要放行通過,及早做出因應。

除此之外,身體會依照過去的經驗,判斷這波疼痛是否對身體有害,才決定要不要放行通過,如果身體判斷情況相當嚴重,就會打開閘門通知身體。當我們留意傷口,投入更多注意力時,也會讓閘門打開感到更疼痛。相反的,放鬆或分散注意力,就如同回到正常狀態,放下緊戒,則會讓閘門關閉。

閘門控制理論認為人類感覺到疼痛的關鍵機制,在於脊椎的閘門要不要放行,而閘門同時受到生理狀態還有心理因素所影響。跳脫以往我們認為痛覺是由單一因素的引發,這也說明疼痛是一種複合而複雜的感覺,常隨著不同的狀態而變動。

這麼說來,脊椎裡的閘門頗不受控,我們似乎無法主動控制它們,難道我們只能仰賴嗎啡或止痛劑來主動減緩疼痛嗎?這麼說倒也不是,我們可以利用一些方法來影響閘門,而且我們早已習以為常。

受傷時揉揉傷口或者小時候受傷,爸媽會幫你呼呼,這些行為都能促進閘門關閉,有效抑制疼痛。最早應用閘門關閉原理的人恐怕是中醫師,中醫裡的針灸就是利用類似控制閘門的方式來減緩疼痛。

分心也是一種好用的止痛策略,想想那些要幫你打針抽血的護理師,通常在針頭要接觸皮膚前的那一刻,都會跟出一句經典的臺詞:「深呼吸」。深呼系能否有效止痛尚未可知,但讓人暫時把注意力從打針上轉移到呼吸的動作,達到分心的效果卻是淺而易見。

現在你知道引發痛覺的因素有很多,疼痛的感知也深具個體差異,有些人比較耐痛,可能是他對痛覺較不敏感,也可能是他比較不在意痛覺。而且不是所有疼痛都令人討厭,有些輕微的疼痛反而會產生快感,問問愛吃辣的人就知道,他們吃辣是在追求痛覺所引發的快樂,或者有惡趣味的人,會利用疼痛來紓壓。對,我說的就是喜歡有人拿鞭子與皮打抽打自己的那些人。

Note:

1. 閘門控制理論,又稱為閘門控制機制、門閥控制理論、通道控制理論或痛覺閘門控制理論。

2021/12/10

大腦功能的側化(lateralization of brain function)

我下面要說一些擋人財路或可以視為踢館的發言。路上常看到「右腦開發」與「左腦開發」這類的課程與補習班,其實只是噱頭。

不用生理學家提醒,任何古代戰場的士兵,將敵軍的頭腦給剖開,都能清楚看到大腦就像一顆球,中間有條深深的裂溝將大腦分成兩側,翻開裂溝,大腦的中間有組織將兩側彼此相連。所以,人腦在外觀上,分成左右兩個半球(hemisphere),跟你在菜市場上看到的豬腦外型上差不多。

雖然人腦左右兩邊看起來相當類似,但一般而言,人類的大腦在生理結構上並不對稱,左腦半球會略大於右腦半球,而且左腦半球的神經纖維又多又長,連結各個腦區。除了生理解剖的不對稱性(anatomical asymmetiy),左右半腦在功能上也不對稱性,它們各自有擅長處理的功能,這個現象叫做側化(lateralization )。

第一個發現這件事的是法國的醫生 Pierre Paul Broca。他在 1861 年的時候,解剖失語症病人的大腦,這些病人無法說出流暢的句子,說話總是斷斷續續。結果 Broca 發現病人在左腦的額葉,靠近動作皮質區的地方有腦傷。

經過分析後,Broca 研判這個腦區可能是人類產生語言的關鍵腦區。事後證明 Broca 是對的,這個腦區因此以他為名,叫做布洛卡區(Broca’s area),而布洛卡區只出現在左半腦的額葉。

德國的醫生 Karl Wernicke 延續 Broca 的研究,他發現有些失語症的病人,雖然能流暢說化,但講話言不及義,不知所云。接過解剖後發現,這些病人並非布洛卡區受損,而是左側顳葉的後半部,有個專門處理語言理解的腦區,同樣會影響人類的語言功能。這個腦區便以他為名叫做威尼克區(Wernicke’s area)。

比起,Broca 和 Wernicke,生理心理學家 Roger Sperry 和他的學生 Michael Gazzaniga 做得更絕,他們直接將連接大腦兩個半球的胼胝體給切來(請原諒他們,一切除於不得),來檢驗大腦兩側的功能。這個有名的裂腦研究(split-brain research)發現更細緻的訊息。人類的右腦處理比較初階的語言功能,通常不涉及詞彙跟語法相關的功能;而這些功能主要由左腦處理。

從此,生理學家相信人類的左右半腦可能各有專精,至少在語言相關的功能,明顯是左腦在管事。在語言方面,左腦是優勢半腦,右腦則算從屬半腦。這麼說,並不表示人腦在處理語言的時候,完全仰賴左腦,而是左腦在處理語言上,能處理得又深入又快速,右腦相較之下較略為遜色。

不過,為什麼大腦不平均發展,兩個半腦都管語言,就像我們兩有顆腎臟,一顆出狀況至少還有一顆。人腦的功能之所以會側化發展,可能的原因是大腦將特定功能,集中在同一邊腦半球處理,可以增進運作的效率。而且,左右半腦在功能上,並非出生時就各司其職,而是受到後天的經驗所影響,逐步側化完成。

你可能好奇,那完成側化的具體時間在何時?這得看大腦神經發育的效率,跟一個人所接受到的後天經驗與環境有關。如果受到適當的刺激,便能加速大腦側化的過程。嬰兒大約在一歲左右的時候會形成慣用手,同時影響嬰兒的優勢腦半球。

自我檢測時間來了,如果你是右撇子,那你的語言優勢腦應該是在左腦,研究發現,右撇子的人約有九成是用左腦來產出語言(你現在知道能和別人講屁話是多麼不容易),這點就跟大多數的人一樣;那反過來說左撇子的人,語言的優勢腦就在右半球囉?其實並沒有,研究發現,即使是左撇子,大約有七成的人,語言的優勢腦仍在左腦。

雖然說人類左右兩個大腦半球似乎各有專精,就如同廣告招牌上的左腦開發課程只強調左腦的優勢,其實大腦半球在許多功能上都具有重疊,加上人類的行為相當複雜,生理心理學家普遍認為,高層次的認知功能,像是抽象推理、邏輯分析等能力,需要兩個半腦彼此合作才能完成,而且兩個半腦會透過胼胝體互通訊息(就是 Sperry 切開的部分 ),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你可能聽過左腦型、右腦型、藝術型、藝術腦、空間腦等等的說法與分類,這其實不是符合事實的描述,因為大腦兩個半球緊密相連,如果只開發一邊必定會帶動另一邊一同成長改變,大腦可是很任性,要練就整個腦一起練,分什麼左右,小孩子才做選擇。

Note:

1. 側化,是大腦功能側化的簡稱,也稱為偏側化、單側化、大腦功能的不對稱性(asymmetiy)或大腦半球專司化(hemispheric specialization)。

2021/12/09

蔡格尼克效應、竣業效應(Zeigarnik effect)

每次到早餐店或一些路邊攤點餐吃飯,根本在表演實境記憶秀。這類表演在從前馬戲團行走江湖的時候,是個知名的表演項目,棚中的記憶大師能絲毫不差地記住隨機洗亂的撲克牌順序,當然是整撲克牌,而不是幾張而已。


早餐點的員工,不用紙筆劈哩趴啦念念有詞好幾個簡稱或代號,就能把客人的餐點全記住,每次看到都相當佩服。但深感佩服的不只有我,心理學家 Kurt Lewin 也是崇拜者之一,他發現餐廳的服務生比較容易記得還沒上菜的顧客點了些什麼,那些已經上過菜的顧客,點了什麼則忘得一乾二淨,可見,餐廳的服務生可能不知真的記下,而是暫時逼比自己記得。

Kurt Lewin的學生,俄國的心理學家 Bluma Zeigarnik 對這個現象特別有興趣,她找來一些參與者來實驗室做許多簡單的小任務,像串小珠珠與拼圖這類,大約有 22 種。她把參與者分成兩組,一組能順利完成所有任務,另一組則是在做些這任務到一半時,會遭刻意打斷,並且分配給他們新的任務。結果沒有完成任務的參與者,在事後被要求回憶所有任務時,表現明顯比順利完成所有任務的參與者,他們能回憶比較多任務。

Zeigarnik 因此下了一個結論:比起已經完成的事,人類比較容易記得尚未完成或遭到中斷的工作,而產生完成工作的動機。因為這些工作,還沒有完成,特別容易懸在人們的心頭,直到完成那一刻才會放下。這個現象便以 Zeigarnik 為名,稱為蔡加尼克效應Zeigarnik effect),也有人稱為峻業效應,表示人類有一心想把事情完成的傾向(竣業是完工的意思)。

蔡格尼克效應的原理,可能是開始工作或從事某個特定的任務之後,會引發人類生理與認知上的緊張,得隨時投入注意力,時時在腦海中盤旋與工作相關的內容,一刻不得閒。就算任務暫時因事中斷,認知的緊張仍會持續,人還是會想著工作,把它放在心上,也因而容易記著工作內容,不容易遺忘。直到完成工作,相關的認知緊張才會停止,剛才所說一連串的機制便會消失。

不過,後續的心理學家發現蔡格尼克效應有些限制,就是當在執行壓力太大的任務時,即時遭到中斷也不會產生蔡格尼克效應,甚至還有可能有反效果,讓人忘掉更多。

然而,蔡格尼克效應在生活上還是很常見。這也是為什麼從前當學生,考完試之後,考前所記下的內容也所剩無幾。你在 Netflix 上看到一半的韓劇或電影,你上班時會記掛著它,除了當中引人好奇的謎底,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為你還沒有看完。問問那些失眠的人在床上輾轉反側,是在想些什麼?大多跟一些未完成的代辦事項有關,深怕睡著會浪費掉工作的時間。還有那個你在青春期沒有結果的初戀,為什麼這在多年後仍然無法忘懷呢?

Note:

1. 蔡格尼克效應,又稱為蔡氏效應、蔡加尼克現象、竣業現象(Zeigarnik Phenomenon)。

2021/12/08

敵意性攻擊(hostile aggression)vs. 工具性攻擊(instrumental aggression)

心理學家認為人類的攻擊行為,大致上可以區分成兩種大類。第一種牽涉到情感與情緒,叫做敵意性攻擊(hostile aggression),攻擊者通常對特定對象帶有強烈的敵意,想傷害對方,讓對方受到肉體或心理上的痛苦,在情緒的最高點克制不住衝動而出手。你知道的,就像拳打腳踢這種。

有時和緩些,也會透過關係,來達到傷人的效果。國高中常出現的霸凌,聯合其他同學排擠特定同學的手段,也是敵意性攻擊的展現。攻擊者之所以如此,可能是他受到對方挑釁或遭受攻擊,為了保護自己,不得不反擊。同時,也有可能是針對對方先前的行為做出報復,或單純看對方不爽引發情緒。

另一種攻擊類型,比較目的導向,叫做工具性攻擊(instrumental aggression) 。攻擊者通常為了明確的目標而攻擊,藉此獲取資源或其他較為個人的實質利益,像是錢或地位。所以,就工具性攻擊來說,攻擊行為只是一種獲得目的的手段,並非真的想傷害他人,而且攻擊者通常會預謀,較有計畫性。

體育賽事上的火爆場面,足球員假摔出拐子,偷鏟對方的腳,最後甚至全場扭打成一團,這些倒也不是真的有多恨敵方的球員,而是為了能夠贏球,獲得獎盃與榮譽。攻擊只是獲勝的手段。

如果你覺得球場離你很遙遠,那假裝你現在是個上班族,每天早上都要趕公車。這天你不小心睡過頭,匆忙整理過後,來到公車站,這時候人潮早已大排長龍,隊伍後方的人,看你一路跑過來相當狼狽,笑了出來。你實在嚥不下這口氣,理智斷線,衝上前去用力推對方一下。這個舉動就是敵意性攻擊,它是因為你的情緒而產生,你對路人的嘲笑(一種隱蔽的攻擊),做出回擊。

這時,公車來了,你跟著路上擁擠上公車,結果好死不死,快車快滿了,你前方的人還在猶豫要不要上車,感覺在擠上去對裡面的人很抱歉。但你趕得要死,遲到一分鐘就得扣全勤獎金,一想到錢,你才不管什麼排隊順序了,搶著上公車,甚至還把前面猶豫不決的路人推開。

你這次推人,就不是因為情緒或怒氣作祟,而是為了上車,更遠的原因是避免被扣薪水,顯然是為了一個目標而做,所以是工具性攻擊。第一次推人只是單純宣洩情感,鄉抒發被人看扁,不爽的情緒;而第二次推人,具有侵略性,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與好處才做攻擊。

心理學家對人類的攻擊行為作出很多分類方式,這麼做的好處是讓我們知道攻擊的人背後的原因究竟為何,如果能有效控制,便能減少他攻擊他人的頻率。很容易情緒失控的人還動手打人的人,也許可以教他們情緒管控或放鬆,減少情緒引發攻擊的可能性。

Note:

1. 這裡所談的攻擊,很接近侵略行為。

2. 敵意性攻擊,又稱作敵對性攻擊或情緒性攻擊(emotional aggression)。

3. 工具性(instrumental) 這個字,在心理學上常常具有結果與目的有關的意義。比如操作制約又叫工具制約,是因為行為者透過行為的後果來學習。

2021/12/07

挫折攻擊假說(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

我們每天或多或少活在充滿目標的行為裡,努力工作為了月初能領到薪水,或是未來能夠加薪、升職;照三餐節食,是為了控制體重。然而,我們的努力不見得會有相應的結果,求職不順,告白不成,連抽獎都沒有自己的份。我們往目標邁進,卻可能換來挫折與失落。這種無法達到目標的挫折感,一度是心理學家熱衷的主題。

耶魯大學人類關係學系的 John Dollard 和 Neal Miller 等五位學者,在 1939 年時,出版一本書叫作《挫折與攻擊》。裡頭從各種學理角度的研究,嘗試說明挫折與攻擊兩者有深遠的關係。

John Dollard 等人主張人類在達成目標的過程,如果遭到阻礙與干擾,會產生挫折感。挫折會讓人產生攻擊行為,而且每個攻擊行為都是受到挫折所引起。這個看法就是挫折攻擊假說(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的核心概念。

這就表示我們每年跨年寫下的年度目標,可能得再三小心,假如你訂下自己也無法完成的目標,事後只會讓自己備感挫折。對心理學家來說,挫折是引發一個人失控攻擊的關鍵因素,所以能免則免。

然而,書中的說明也許太過武斷,畢竟感到挫折的經驗大家都有,也不是每次感到挫折之後,都會出現攻擊行為。因此這本書,引來一些批評, Neal Miller 便在兩年後,整合大眾的批評,調整一下挫折攻擊假說的內容,推出 2.0 版,主要的概念是:挫折會產生許多可能結果,攻擊是其中一個。而且所有的攻擊行為之前,一定曾出現過挫折的經驗。

OK,2.0 版對挫折與攻擊的假設是有比較保守些。但故事還沒結束。1964 年時,心理學家 Leonard Berkowitz 又補充挫折攻擊假說的理論內涵,認為挫折能夠預測攻擊有些但書,就是人在感到挫折之後,環境周遭有明顯誘發攻擊的線索,別人挑釁、存在武器,如此人便更可能產生攻擊。

說來說去,為什麼心理學家們這麼執著挫折與攻擊的關係?這是因為,他們認為挫折感相當不好受,人在情感上會感到不適,為了尋求宣洩,排遣不悅,因而產生攻擊。加上通常挫折感會牽涉到一些明確的引發物,比如你努力加班三個月,下班後還事事為公司操勞,但老闆沒看見你的努力,既沒幫你升遷,也沒幫你加薪,得知真心換絕情,你想必非常挫折。

如果你打算洗手不幹了,你要嘛衝去老闆辦公室開罵,或者在求職天眼通、 PTT 與 LINE 群組放話重傷公司。就算你還想要這份工作,選擇隱忍,你心中的挫折感仍舊存在,這時候,便有可能遷怒於他人,找個代罪羔羊來出氣,回家無故跟家人鬧脾氣或踹狗,極端一點還有可能把攻擊的矛頭指向自己,選擇自傷自殘。

歷經多次刪修,挫折攻擊假說不是要告訴我們,當你的家人或朋友為了某件事感到挫折時,最好離他們遠一點,以免掃到颱風尾。心理學家是要指出,人類的攻擊行為,除了本能等生理因素之外,還有可能受到心理因素影響,我們可以藉由控制這些心理因素來減少攻擊行為的發生。

這麼多年來,挫折攻擊假說歷經多次調整,有些心理學家認為挫折與攻擊,有穩定的關係,可以以理論看待。有些心理學家則認為挫折與攻擊的關係還不穩定,兩者的關係仍舊只在假說的階段。也有人認為,挫折究竟能不能夠穩定預測攻擊,不是最重要的,而是這個假說提供一個思考框架與原則,讓我們在觀察攻擊行為時,能夠依循。

Note:

1.《挫折與攻擊》,原文書名為:《Frustration and Aggression》。

2. 挫折攻擊假說,也稱為挫折攻擊替代理論(frustration–aggression–displacement theory)。

2021/12/06

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vs. 晶體智力 (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

心理學家 Raymond Cattell 大概是 PTT 八卦版上戰文理組的老前輩。1960年代,心理學家討論智力智商智慧聰明才智這類的話題,一定會提到一般性智力理論。這個理論認為人類智力的表現,能用一個代表性的 g 因素來衡量。意思是,假如你的 g 因素比另外一個人還要高,通常來說,你在學習、組織、解決問題等各項認知能力上都會表現得比他好。

不過, Cattell 懂統計,他利用因素分析的統計方法,分析與智力相關的研究結果。發現事有蹊翹,人類的認知運作方式,似乎可以分成兩個大類,所以,他在 g 因素之下,再細分出兩種智力類型,一個叫做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一個叫做晶體智力 (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

Cattell 認為流體智力的基礎,仰賴大腦神經的發展與成熟,而且受到先天遺傳所影響。這種像水流一樣,流進各項認知活動當中,成為人類認知能力的基礎。流體智力通常與學習、計算、理解速度、問題解決和抽象推理能力有關。因此,它較不受專業知識、文化與環境等後天經驗所影響。

研究指出,流體智力大約在青少年到成年初期,二十初頭歲達到高峰,至後開始下降。所以,青少年,年輕的成年人通常思慮清晰,反應迅速,而常聽到人過了一個年紀抱怨,腦袋不好使,一個簡單的問題也要想半天,不像年輕的時候反應很快。這類初老的現象,可能與流體智力衰退有關。

反觀晶體智力是人類逐步累積經驗的結果,經驗與知識越多,晶體智力越高,這些經驗大多是應用流體智力與環境互動所產生而來。心理學家拿水晶比喻,倒也切實,這類智力如同水晶一樣,會一塊一塊逐漸凝結變大,很像我們常說的人生智慧,需要經過大風大浪,有點年紀與人生閱歷才逐步提升。

晶體智力泛指透過後天經驗,如教育與生活經驗所形成的智力。包括常識、語文理解、字彙多寡、社交應退技巧(在年終尾牙餐聚上的上司周旋?)和掌握他人的情緒等等,這類應用腦中的知識來解決問題的應用能力。

晶體智力不只會隨著年齡緩緩上升,也不像流體智力有個明顯的發展頂峰,較不會因為老化而衰退,甚至在人生晚年依舊有上升的趨勢。兩者的成長幅度大約會在三十歲左右出現交叉,流體智力開始逐年衰退,而晶體智力逐年增加,這可能與右腦半球老化有關。

仔細看看,流體智力所涉及的能力,就像大眾普遍對理組學生的印象,講邏輯,重推理,不太在乎背誦性的知識;而晶體智力則像文組,隨著時間累積而獲得相關的專業知識。假如你身為文組,想逆天改命,透過後天訓練來提升流體智力也很困難。

心理學家普遍認為流體智力深受工作記憶影響,然而,許多研究都指出,經過工作記憶訓練課程的人,長期來看,並無法有效提升流體智力的表現,也就是說,流體智力似乎很難透過後天的訓練來提升。這也是目前研究流體與晶體智力的心理學家,所研究的重點,這是不是一項穩定的結論,讓文組的人還有機會變身成理組腦,就得看後續有沒有突破性的研究,或發展出有別以往的訓練方式。

Note:

1. 晶體智力,簡稱 gc ;流體智力,簡稱 gf

2. 晶體智力又稱為結晶智力、固定智力;流體智力又稱為流質智力。

2021/12/05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想像一下你現在站在籃球場上的三分線上,有個人要跟你單挑三分線投籃,一回合投十個,進籃數量多的贏,並且有獎金。你會跟你比嗎?無論你回答會或不會,剛才在你腦中應該閃過一陣評估,想想你能投進幾個,你覺得你能投進八九個,你大概會參戰,但如果低於五個,你便會拒絕。

上面的投籃比賽可以換成任何活動,刺繡、大胃王比賽、打手遊、解數獨、轉魔術方塊。心理學家 Albert Bandura 認為人會對生活中的各種任務與目標進行能力的評估,看看自己目前掌握的知識與技能,能夠達成目標的程度如何,他稱為自我效能(self-efficacy)。你覺得自己在三分線上投球進籃率很高,那你在三分線投籃的自我效能便很高。

一般而言,我們認為完成一件事,跟一個人的能力很有關係。要想手做一把椅子,你需要木匠的知識與技巧,然而,心理學家發現,能力固然重要,心態也不可少。一個人知覺到的自我效能感,是完成任務的關鍵性因素。有時,就算客觀上一個人具有某項能力,但當他主觀覺得自己作不到或目前的能力不足以完成任務,就可能讓他停滯不前或提早放棄。

自我效能感與一個人在困難任務中堅持的時間有關,而且讓人有較高的學習動力。特定領域的自我效能越高,會在這個領域相關的任務中堅持更久,並且樂於學習這個領域。如果你平時自許數學小達人,桌遊高手,網球老司機,你更可能在這項目上堅持更久,反觀如果你覺得自己很難完成某個任務,就容易提前放棄或拖延。

觀察以前在班上成績好的同學,常覺得他們對讀書樂此不疲感到不可思議。那是因為成績好的同學,對讀書考試的自我效能感很高,知道自己能做到,當然很樂意去做而成績不好的同學,大多選擇提前放棄,甚至拖到最後一刻才開始唸書,這是因為他們覺得念了,不一定有好成績,實在沒有動力去做。

這麼聽起來,無論是對教育、學習,工作時的表現,自我效能都是個好物,那要如何培養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有許多來源。人類評估某個能力的自我效能,會參考自己過去成功的經驗。如果你過去考數學、上台報告、跳肚皮舞都獲得正向的結果,自然會認為自己很善於這些活動,未來在遇到類似的活動時,便傾向認為自己能夠完成。

因此,如果你想提升某個領域的自我效能感,必須先大量執行與特定領域相關的行為,不要在意一開始的失敗與挫折,甚至能用點外部獎賞做為激勵,堅持下去。當行為出現有成功的結果之後,便會開始良性循環,提升自我效能。

有時,就算我們過去沒有相關的經驗,依然可以透過觀察他人完成任務的過程與結果等替代性的經驗,來類推一下,評估自己能不能夠做到。在桌遊店玩桌遊時,有些人玩過某款桌遊,當他們開始示範,玩給旁邊的新手看,新手看看覺得這款桌遊根本太容易,自己一定能夠輕鬆打敗老手。

這就是透過觀察來產生自我效能感的過程,雖然新手通常是自我感覺良好,但自我效能會隨著觀察的經驗變多而增加。多看看 Youtube 上別人做菜的影片吧,這會讓你更有動機下廚。

Bandura 還觀察到,還別人的讚美與勸說,也能提升一個人的自我效能。某陣子大學校園裡流行各種歌唱比賽,假如你原本沒有興趣,想說參加只是當炮灰。這時你身邊的朋友們不斷勸進,表示你的歌喉很好,鼓勵你參賽,你對比賽的自我效能可能提升到爆棚,選擇站上舞台。

最後,自我效能同時受到一個人的生理與情緒狀態所影響。這滿好理解的,如果你感冒生病身體不適,就算你平常跑百米不到十秒,你也不會認為自己現在能夠如常發揮,所以調整個生心理狀態,對自我效能的評估很有幫助。

說到這裡,你或許有點混亂,覺得自我效能感只是換個名詞來說信心自尊。這裡必須澄清一下,自我效能和信心、自尊是不同的概念。自我效能專指一個人評估在特定情境(籃球場)下,達成任務(投進三分球)的能力,換成投籃機的投籃能力,那就是別種自我效能感了。

而自尊是一個人對自己整體或全面性的價值評估。高自尊的人,也可能在特定行為上自我效能感很低,一個簡單的例子是,大學教授普遍而言都是自尊心高的人(對自己的評價很好),當你請他們做菜的時候,他們也許會因為評估自己表現不佳而拒絕。

信心就更模糊了,它很口語,並非一個準確的詞,指的是一個人對某件事的信念強度,但具體而言所指的強度對象並沒有很精確,除此之外,自我效能感是評估目前的能力、知識與技巧,有多大的機率能夠完成某項任務,信心只是一個模糊的想法,沒有經過這類評估。

Bandura 的自我效能,在社會認知理論裡,是個重要的概念,它他說明一個人對自己能力的評估,深受旁人的影響,無論是透過觀察,還是受到他人的鼓勵。而且自我效能,不只涉及人類的行為、動機還可能提升一個人的心理健康與幸福感。高自我效能感的人樂於接受挑戰,並在克服挑戰的過程中獲得自我價值;而低自我價值感的人,留意自己缺乏的能力,因此逃避挑戰,遲遲不敢出手,所也無法有效提升能力與自我效能。

Note:

1. 自我效能,又稱為個人效能(personal efficacy)。

2. 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sense of self-efficacy

2021/12/04

素質壓力模式(diathesis-stress model)

從前的民眾大多務農做工,因此家裡生下四五個小孩,增添人力一點也不奇怪。當家裡的人數變多,每個小孩的體質便容易凸顯出來。每到感冒疾病流行的季節,爸媽就會擔心家中最體弱多病的孩子感染,頻頻幫他補身體,呼吸道弱就補呼吸道,反觀其他正常或強壯的孩子,則無須擔心太多。

這種我們習以為常,用來解釋生病的模式,也能適用到心理健康上,解釋人得到心理疾患的原因。心理學家 Paul Meehl 稱為素質壓力模式(diathesis-stress model)。這一種用來解釋壓力與心理疾患的理論,最早是用解釋思覺失調症的病理。

素質壓力模式假設一個人得到心理疾患,主要受到兩個因素影響,一個稱為素質(diathesis),可以將它理解成人類先天的體質,包括基因、生理、認知與性格上的因素。它源自希臘字詞,意思是弱點或易感性。

體質好的人,弱點少,五臟六腑,頭腦精神都很強壯,所以相比於體質不好的人,更能夠因應壓力。兩種人面對相同的壓力,素質高的人更能維持正常的心理狀態,不至於發病。

另一個因素則是壓力,就是你現在在腦中想到的那種日常的生活壓力事件:老闆同事很難相處,都把爛攤子丟給你;結婚後發現伴侶是爛隊友;或家裡隔壁住了一個奇怪的鄰居半夜很愛發出噪音,種種種種,這些惱人,影響正常生活的生命事件,都是這裡所說的壓力。

素質與壓力,表示先天與後天的因素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心理疾患則是兩者交互作用的結果。心理學家用杯子來比喻素質壓力模式的運作機制。假設杯子的高度是一個人罹患心理疾病的門檻,杯中的水是人在生理與心理上的壞東西,只要水超水杯溢出來,就會罹患心理疾病。

體質好的人,因為弱點少,易感性低,所以原本在杯子的水量很少,即便外部的壓力較大,等於額外倒入多餘的水到水杯裡,杯中的水也不會超過水杯門檻。同樣的道理,體質差的人,原本水杯裡的水就比較多,即使面對一點點外部壓力,等於倒入少量的水到水杯裡,也會讓水溢出杯子來。

而且每個人因為體質不同,會有不同的弱點。有些人無法承受較大的情緒波動,所以頻繁遇到影響情緒的壓力事件,他便可能得到情緒失調相關的心理疾患,像是憂鬱症。有些人先天交感神經系統比較敏感,頻頻遇到環境中讓人感到威脅的刺激,就可能誘發罹患焦慮症。你能想到的自殺、思覺失調症等,都能用素質壓力模式的概念解釋。

依照這個理論,如果你想維持心理健康,可能得從改善素質與壓力下手。素質這項先天因素,聽起來是穩定不變的,但心理學家認為,它其實可以透過調理與後天的努力改變,想想那些先天臉上容易出油長痘痘的痘痘肌,依然能夠依靠食物改善體質。遠離壓力事件

除了素質與壓力交互動作等主要機制之外,真實生活中,還存在許多其它因素,能幫人緩衝低素質與高壓力的影響,心理學家稱為保護因子(protective factors)。在水杯的比喻裡,保護因子就像把水杯的杯口加高,讓杯裡的水不容易溢出杯口,提升致病的門檻。

比如一個人雖然承受巨大的壓力,但身邊有許多親朋好友陪伴開導,他就能夠在高壓的事件中堅持下來,這就是社會支持的力量,其它保護因此還有依附的品質與類型、高自尊與思考策略等等。反過來說,心理學家認為環境中也有些讓人容易生病的危險因子(risk factor)。

至於危險因子有哪些,大體上來講說不外乎壓力、貧窮、生活習慣等等,但具體而言,得看是什麼疾患。比如焦慮症吧,焦慮症的基礎,是交感神經太過敏感,所以任何造成交感神經太過敏感的環境因素都能視為危險因子,應該要盡量避免接觸。

如果你發現你的腸胃不好,你在買外食就會特別注意餐廳的衛生與用料。如果你發現自己的爸爸跟爺爺都禿頭,自己是潛在的雄性禿人選,就會更照顧自己的頭皮,延緩掉髮的時間。先天不足,依然能靠後天補強。同理,依照素質壓力模式,如果你發現自己天不能在高壓的環境下專心工作,或很容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心情低落,這就表示你應該善選環境與工作,避免讓自己承受太大的壓力。有些人在高壓的環境下也許可以從容生活,不表示你也可以,因為每個人的體質都不一樣,我們應該避開自己的弱點,才讓生理與心理都能健康一些。

Note:

1. 素質壓力模式,如同上面說到的,因為素質這個字,義同於弱點與易感性,所以這個理論又叫做弱點壓力模式、脆弱壓力模式、易感壓力模式(vulnerability–stress model)。

2021/12/03

建構式記憶(reconstructive memory)

有時綜藝節目的特別來賓如果是夫妻或情侶,為求節目效果,會來個默契大考驗的橋段,考驗兩個人對熱戀時期的回憶有沒有出入。如果你的伴侶,常像節目主持人,喜歡跟你核對過去發生的事。那麼下面的討論,你最好仔細讀讀,也許有天能拯救你於感情危機也說不定。

要人完全記得過去發生的事,實在強人所難。因為人類的記憶能力,不像錄影機,能夠絲毫不差的錄放回播,反而比較像寫小說,依據手邊有的素材編出合理的內容。心理學家稱呼這種特性為建構式記憶(reconstructive memory)或記憶的建構性。

最早發現記憶的建構性,是心理學家 Frederic Bartlett。他找來英國的參與者做研究,請參與者閱讀一篇名為「魔鬼的戰爭」(war of the ghosts)的故事,故事情節沒什麼新奇之處,講述兩個印第安部落互相爭鬥,重點在於參與者閱讀完之後,Bartlett 會請參與者回憶故事的內容。

結果,Bartlett 發現,隨著閱讀與回憶的間隔時間越長,參與者忘掉的內容越多,而且會略過故事中他們不熟悉的元素(記得,參與者是英國人,對美國印地安文化自然不會太熟),或利用自己的基模,來詮釋讀到的故事內容,將故事中原本的內容用自己熟悉的概念來回憶,比如他們會將故事中的獨木舟(canoe),回憶成小船(boat)。參與者大多數回憶出來的內容,是帶有濃濃英式風味的印地安人生活,與原本客觀的內容相差很大,所以,Bartlet 認為回憶的本質是建構而非重映。

這個研究給了研究人類記憶的心理學家很大的啟發,表示人類會參考個人的經驗、文化、知識跟預期,並使用自己熟悉的基模或認知架構來將過去的記憶內容重新建構出來。

心理學家發現情況可能不只如此,除了個人經驗會影響建構記憶的過程,記憶的內容還可能受到外在的因素而改變。當代知名的認知心理學家,同時也是研究記憶的權威 Elizabeth Loftus,請參與者到研究室觀看紅色與藍色兩輛車相撞的車禍影片,並請他們再一個禮拜之後回來,參假回憶測驗。然而,Loftus 很巧妙地將參與者分成不同的組別,每個組別所接受到題目幾乎一樣,只有動詞不一樣,比如說像這樣:

請你回想一下紅色與藍色兩輛車撞得稀巴爛的時候,並評估他們的車速有多快?

別組的參與者讀到:

請你回想一下紅色與藍色兩輛車接觸的時候,並評估他們的車速有多快?

依此類推,共有五組。知道心理學家在動什麼主意了。Loftus 刻意改變題目裡的動詞,想看看參與者回憶的畫面與對車速的評估,會不會受到受到影響?兩輛車「撞得稀巴爛」跟兩輛車「接觸」,雖然客觀上來說都是發生車禍,但車禍的細節給人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結果,閱讀到最劇烈動詞的參與者比閱讀到最和緩動詞的參與者,對車速的評估多了將近 15 公里左右。Loftus,對人類的記憶下了一個結論:建構記憶的過程相當容易受到外在訊息的影響,而產生扭曲。改變動詞,改變問話的方式,改變語氣,都可能讓回憶的人建構出不同的記憶內容。

我們能因此指責人類專門製造虛假的記憶嗎?或許不該這麼悲觀,這些研究只是點明人類認知系統的運作方式。讓我們在評估自己與他人的記憶時,知道它的限制與特性,也會更加小心謹慎。

這點在法庭相當實用,採用目擊證人的說作為決定性的證據可能有待商榷,最好能交互比對其他客觀證據,而非仰賴目擊證人的片面之詞,畢竟目擊證人的記憶能不能夠反映過去發生過的事實不得而知。

Note:

1. 建構式記憶又翻成建構性記憶,記憶的建構性。

2021/12/02

交感神經系統(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你有沒有曾經聽到別人說了某句話讓你理智斷線?仔細回想,在你翻桌衝過去揍他之前,你明顯會先感覺到身體或耳後熱了起來,腹部有股奇怪的感覺在流動,呼吸心跳變快。終於,你忍不住這些感受,於是你衝過去。對方倒地。

生理家發現,人類的身體像一具精密的儀器,其中有一部分能依照你的意志做出行為,你把手舉起來或者往後退一步都算。而另一部分,可以說是偵測危險的裝置,全自動導航,一旦發現環境中有任何威脅性的刺激就會啟動,並開啟身體一系列的反應,你下令停也無法停止。

生理學家叫這個偵測危險的裝置為自律神經系統(autonomic nervous system),它是人體內負責快速傳遞訊號的部位,主要結構位於下視丘、腦幹與脊椎周遭。自律神經系統由兩個部分構成,一個叫做交感神經系統(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一個叫作副交感神經系統(para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兩者的關係彼此消長,一方運作的力道增加時,另一方同時會減弱,如此形成和諧的調節。

交感神經系統是偵測危險的核心。當它作用時,會引發某些生理特徵,我們的心跳、血流、血壓都會上升、瞳孔放大,腸胃減少蠕動等等,聽起來相當耳熟,好像是我們感到緊張或準備打架之前的身體狀態。沒錯,這些反應都是為了加速體內的能量分配,將氧氣與血糖快速運送到對抗外部威脅的重點部位,比如你的手腳與大腦。

面對獅子(壓力源)你的手腳顯然是最好用的抗敵工具,就算打不過獅子,至少還能跑,同時大腦也要保持專注,讓你能隨時留意獅子的動向;相比之下,腸胃系統與嘴巴顯然幫不上什麼忙。因此身體會降低這些部位的運作,減少無謂的能量消耗,將能量配發到手腳大腦等重點部位。

想想學生時代那些挑燈夜戰的晚上,你的交感神經系統收到大腦的通知:再不讀書可能會賠上前程,下令身體繃緊神經夾緊屁股,提起精神熬夜苦讀。可是,如果交感神經對門外的腳步聲,鄰居音量稍高的對話這類枝微末節的小事,都處處留意保持緊戒,便很令人困擾,甚至讓你徹夜難眠,這就是焦慮的來源。

人類感到焦慮,是交感神經運作的結果,它在你還搞不清楚狀況的時候,提前對周遭的環境做出反應,預先暖身,準備隨時做出行為。只是,有時交感神經太過敏感,在事情還沒有明確結果之前,便提前作用。這些特徵都表示交感神經系統過度活躍,一點風吹草動便產生緊戒。下週末要上台報告、比賽,你可能現在吃不下睡不著精神亢奮,覺得總有一件事懸在心上。

一旦威脅警報解除,副交感神經系統便會啟動,它能緩解交感神經系統的作用,降低生理反應程度,減少能量浪費。因此,吵架打架過後,你的呼吸心跳體溫會逐間和緩,你的身體會把能量儲存下來,不做無謂的浪費。

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的差別在於,交感神經引發抗威脅與壓力的生理反應,會消耗
體內的能量;而副交感神經系統舒緩過度的生理反應,將能量保留下來。

有時人類因為個人經驗、遺傳或生理功能退化,會造成自律神經失調(dysautonomia)你體內偵測危險的裝置出問題了!這表示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兩者無法有效協作,加上自律神經系統影響身體許多部位,從頭到腳都可能產生負向症狀:頭暈眼花、消化不良、心悸、睡眠品質很差、頻尿、胸悶、手腳冰冷等等。

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通常要使用藥物或心理治療來改善,或者學習肌肉放鬆的技術來訓練與壓力共處,並學分辨正確的壓力源,而非事事感到焦慮。心理學家對人類感到好奇的行為裡,有部分是交感神經系統運作的結果,所以了解交感神經,有助於預測人類會如何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