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7

挫折攻擊假說(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

我們每天或多或少活在充滿目標的行為裡,努力工作為了月初能領到薪水,或是未來能夠加薪、升職;照三餐節食,是為了控制體重。然而,我們的努力不見得會有相應的結果,求職不順,告白不成,連抽獎都沒有自己的份。我們往目標邁進,卻可能換來挫折與失落。這種無法達到目標的挫折感,一度是心理學家熱衷的主題。

耶魯大學人類關係學系的 John Dollard 和 Neal Miller 等五位學者,在 1939 年時,出版一本書叫作《挫折與攻擊》。裡頭從各種學理角度的研究,嘗試說明挫折與攻擊兩者有深遠的關係。

John Dollard 等人主張人類在達成目標的過程,如果遭到阻礙與干擾,會產生挫折感。挫折會讓人產生攻擊行為,而且每個攻擊行為都是受到挫折所引起。這個看法就是挫折攻擊假說(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的核心概念。

這就表示我們每年跨年寫下的年度目標,可能得再三小心,假如你訂下自己也無法完成的目標,事後只會讓自己備感挫折。對心理學家來說,挫折是引發一個人失控攻擊的關鍵因素,所以能免則免。

然而,書中的說明也許太過武斷,畢竟感到挫折的經驗大家都有,也不是每次感到挫折之後,都會出現攻擊行為。因此這本書,引來一些批評, Neal Miller 便在兩年後,整合大眾的批評,調整一下挫折攻擊假說的內容,推出 2.0 版,主要的概念是:挫折會產生許多可能結果,攻擊是其中一個。而且所有的攻擊行為之前,一定曾出現過挫折的經驗。

OK,2.0 版對挫折與攻擊的假設是有比較保守些。但故事還沒結束。1964 年時,心理學家 Leonard Berkowitz 又補充挫折攻擊假說的理論內涵,認為挫折能夠預測攻擊有些但書,就是人在感到挫折之後,環境周遭有明顯誘發攻擊的線索,別人挑釁、存在武器,如此人便更可能產生攻擊。

說來說去,為什麼心理學家們這麼執著挫折與攻擊的關係?這是因為,他們認為挫折感相當不好受,人在情感上會感到不適,為了尋求宣洩,排遣不悅,因而產生攻擊。加上通常挫折感會牽涉到一些明確的引發物,比如你努力加班三個月,下班後還事事為公司操勞,但老闆沒看見你的努力,既沒幫你升遷,也沒幫你加薪,得知真心換絕情,你想必非常挫折。

如果你打算洗手不幹了,你要嘛衝去老闆辦公室開罵,或者在求職天眼通、 PTT 與 LINE 群組放話重傷公司。就算你還想要這份工作,選擇隱忍,你心中的挫折感仍舊存在,這時候,便有可能遷怒於他人,找個代罪羔羊來出氣,回家無故跟家人鬧脾氣或踹狗,極端一點還有可能把攻擊的矛頭指向自己,選擇自傷自殘。

歷經多次刪修,挫折攻擊假說不是要告訴我們,當你的家人或朋友為了某件事感到挫折時,最好離他們遠一點,以免掃到颱風尾。心理學家是要指出,人類的攻擊行為,除了本能等生理因素之外,還有可能受到心理因素影響,我們可以藉由控制這些心理因素來減少攻擊行為的發生。

這麼多年來,挫折攻擊假說歷經多次調整,有些心理學家認為挫折與攻擊,有穩定的關係,可以以理論看待。有些心理學家則認為挫折與攻擊的關係還不穩定,兩者的關係仍舊只在假說的階段。也有人認為,挫折究竟能不能夠穩定預測攻擊,不是最重要的,而是這個假說提供一個思考框架與原則,讓我們在觀察攻擊行為時,能夠依循。

Note:

1.《挫折與攻擊》,原文書名為:《Frustration and Aggression》。

2. 挫折攻擊假說,也稱為挫折攻擊替代理論(frustration–aggression–displacement theor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