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衍一點的回答,你會說:坐上去,腳踩就前進了。答得認真一點,你可能會用分解動作說明,從坐上椅墊,到腳踩踏板後保持平衡,最後騎動腳踏車了。
事實是,假如我不會騎腳踏車,就算照你說的做,仍舊無法順利騎腳踏車。同樣的狀況,也會發生在游泳,彈吉他、溜滑板。
中華職棒永遠的四號陳金鋒的回答更是貼切。他是常擊出全壘打的超級強棒,有次比賽過後,記者問陳金鋒打出全壘打的訣竅,他只回答四個字,卻成為棒球界的經典語錄。陳金鋒說:
球來就打。四個字,一切盡在不言中,陳金鋒看似沒有回答,卻什麼都說了。顯然,有些記憶可以具體說出來,有些則不能,騎腳踏車、游泳、打全壘打就是說不出來的那種,我們確實能夠拆解動作逐一說明,但依然沒有辦法說清楚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即便擁有跟陳金鋒一樣的身高,使用一樣的球棒,擺出一樣的揮棒姿勢,還是無法擊出全壘打。
人類的記憶抽像難以捉摸,因此心理學家發展出許多種對人類的記憶的分類方式。其中,心理學家依照能否主動提取記憶內容,大略將記憶分成兩大類。一種叫做外顯記憶外顯記憶(explicit memory) ,一種叫做內隱記憶(implicit memory),兩者都是長期記憶。
外顯記憶,又叫作陳述性記憶(declarative memory),是指能夠主動提取內容的記憶類型,我們通常會有意識、有企圖,能覺察自己正在使用外顯記憶的內容,也就是說,你會明確感受到獲取內容,記下內容與回憶內容的過程。
從外顯記憶的別稱,你能猜到,它泛指能夠說得出內容的記憶類型,包括事實性的訊息、經驗與概念,可以說任何跟「什麼」有關的記憶內容,都是外顯記憶的範圍。
依照這個標準,外顯記憶之下,又再分成兩種類型,一種叫做語意記憶(semantic memory),就是一般的事實性知識、抽象的學理與觀念。與個人的經驗無關,比如中國第一任皇帝是秦始皇,全世界最大的動物是藍鯨。
另一種外顯記憶的類型是情節記憶(episodic memory),它通常牽涉時間與事件的演進,與個人的生命經驗有關,像是你上大學的第一天在做什麼,或是你被提分手的過程,都是情節記憶。無論是語意記憶,還是情節記憶都符合外顯記憶的定義,人們能夠有意識地主動提取,而且說得出來。
內隱記憶,又叫作非陳述性記憶(nondeclarative memory),與外顯記憶相反,它牽涉到人類無意識的記憶過程,人無法意識到內隱記憶的存取過程,然而它卻會深深影響人類的認知與行為。
內隱記憶也下分幾種類型。最常見的是程序性記憶(procedural memory),像是各種技巧、技術與習慣等等牽涉到「如何」執行系列動作的記憶內容,都算是程序性記憶的內容。打撞球、穿搭、製作簡報都算。
話說回來,請原諒陳金鋒吧,他不是賣弄玄虛,或是刻意藏招。全壘打是一種技巧,除非親身實踐,記住那種感覺,否則說再多聽再多依舊無法真的記住。
心理學家研究長期記憶受損的失憶症患者,他們很容易忘掉學過的事情。心理學家教他們玩河內塔的解謎遊戲,失憶症患者在研究的第一天學習解河內塔的技巧之後,儘管在第二天,他們宣稱自己沒有從玩過,也沒有看過河內塔(他們忘掉了),可是後續解謎的過程中,患者解謎的速度顯然比之前還要快,而且能正確解開,這些發現都表示程序性記憶與外顯記憶(陳述性記憶)是不同。
除此之外,內隱記憶還包括促發(priming)、古典制約以及適應、習慣化等非連結學習(nonassociative learning)。比較值得一提的是促發效果(priming effect),它是指先前出現過的刺激,會影響人類之後思考與行為的現象。心理學家 Warrington 和 Weiskrantz,找來失憶症患者與正常人來做字詞辨識,研究不同記憶類型的差異。
這個研究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會先給研究的參與者看一張單字表,上頭有蜂蜜、蘋果、醫生、手套之類的單字。看完過後,到了第二階段,實驗者會請參與者完成詞彙填空,像是「蜂_」、「手_」而挖空的題目裡面,有一些詞彙是之前沒出現過的,像是「火_」、「草_」。
照理來說,參與者應該能夠順利寫出第一階段有看過的單字,因為這些單字算是一種提醒,能協助他們完成字彙填空。結果確實如預期,一般人就不用說了,就連失憶症的患者在第二階段也能順利填上先前有看過的詞彙,表現跟一般人差不多。
神奇的是第三個階段。實驗者給參與者一張新的單字表,裡頭包括第一階段出現過的單字和一些新的單字,並且要他們「認出」哪些單字是它在第一階段有看過的。相比第二階段,第三階段顯然比較輕鬆。
但是失憶症患者在第三階段的表現遠低於一般人。失憶症的患者明明在第二階段能夠順利寫出先前有看過的單字,但第三階段居然認不出它們?這就顯得很奇怪。心理學家認為,這可能是因為第二階段與第三階段使用到不同的記憶類型。儘管失憶症患者自覺沒有記住第一階段的單字(結果影響第三階段的表現),但這些單字其實還是有進入它們的腦中,並在第二階段協助它們填寫單字。
心理學家依照記憶的特性做出的分類,表面上看起來很理論性,然而,腦科學的證據指出,外顯記憶跟內隱記憶運作時,確實動用到不同的腦區。外顯記憶跟海馬迴有關,而內隱記憶較多會使用海馬迴以外的腦區,像是小腦、基底核等等,因為內隱記憶所影響的技巧與動作,通常需要多個腦區彼此配合才能記下,並順利運作。
而且外顯記憶與內隱記憶在運作上也有明顯的差別。我們必須對內容作較深度的處理或重複許多次,才能記住外顯記憶的內容,壞消息是,就算如此,也無法一次記住太多內容,想想從前念書的時候,你對歷史課本還有英文單字表感到頭痛,就是為我們的外顯記憶的能力有限。
同時,外顯記憶很容易受到無關訊息的干擾或隨時間消逝,影響記憶效率,就算你千辛萬苦記下來了,只要一陣子沒碰,依舊會忘記,相對來說,內隱記憶比較沒有這方面的問題,它不容易受到記憶量與無關因素的干擾,而且只要記住,幾乎永遠不會忘掉。
說到這點,我小時候剛學會騎腳踏車的瞬間,完全沒有感到一絲喜悅。而是告訴自己明天要繼續騎車,以免自己忘掉如何騎腳踏車。事實是,只要學會怎麼騎,中間就算隔了很長一段時間沒碰腳踏車,一坐上車子,依舊能順利騎車。感謝內隱記憶。
Note:
1. 外顯記憶,又叫作述說記憶、宣告記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