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7

心理學入門:10分鐘念懂!初學心理學的疑問,答案都在這裡

這是一篇的心理學入門文章。如果你對心理學感到好奇,想要了解或者初學心理學,甚至想念心理學系、諮商輔導系、社工相關科系的人,這篇文章應該對你有幫助,能幫你快速弄懂心理學大致在做什麼,以及回答幾個大家對心理學常見的問題。

心理學是什麼?


起初,心理學是研究靈魂的學科。這裡的靈魂,跟人死後變成鬼魂的那個靈魂不太一樣,它泛指一種內在原型或精神。以前的人相信,人類的性格與行為跟附在身上的靈魂有關。所以心理學,就是研究內在的學科。

之後,心理學一路發展,脫離哲學的討論,採用科學方法來研究人類。因此現在的心理學家給了心理學的正式的定義:
研究人類心智處理與行為的科學。
這個定義的重點在於科學,使用科學方法之後,心理學家對人類的解釋,不再是憑直覺的說法,而是有憑有據,能夠供大家檢驗。多數的情況下,心理學家對人類提出的解釋,誤差很小,而且經得起檢驗。

這點比命理學家強多了。你可以翻翻去年的年度預言,看看命理學家說的事情到底發生過幾件,準確率如何。所以,心理學不是讀心術、占星術、算命、紫微斗數。都不是。也不是比一般人多談幾次戀愛就能對別人的感情指手劃腳,給出似是而非的建議。心理學是研究心智處理與行為的科學,它的解釋與術語通常很明確易懂,而且獲得客觀證據支持。

心理學在幹嘛?


心理學家對人類的心智處理與行為很感興趣,心智處理是我們的思考過程,或者更廣一點,所有內在經驗到的情緒、愛恨、生氣等等都算,外在行為則是大家都看得到的行為,包括走路、讀書、跳肚皮舞到跟老闆對嗆。

心理學家嘗試想了解大部分的人或者說人類常態的樣貌,因為這些知識就可以應用到大部分的人身上,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所以,心理學家提出許多理論,是為了解釋人為什麼會這麼想,為什麼會那麼做?你可能想知道,為什麼每次擤完鼻涕都都會想把衛生紙打開,看看自己鼻孔裡流出什麼東西,或者我們蹲在馬桶上努力幾分鐘之後,會不自主往馬桶裡瞧瞧努力的成果。人類究竟為什麼要做出這些行為呢。

對於這些問題,心理學家努力研究提出解釋。他們的目的與用意,多數是為了預測,進而幫助人類。當心理學的研究指出,人類承受巨大壓力的時候,工作與睡眠的品質會下降,甚至影響心理健康,心理學家便會建議我們應該適度抒發自己的壓力,避免讓自己承受過大的壓力太久。

心理學對人類的思考與行為提出解釋,再運用這些知識,解決人類生活上的問題,像是改善學習效率低落、避免一直滑手機、提升低下的心情等等。心理學不會讓你看懂朋友的心裡在想什麼(別相信美劇),但他們可讓你知道人類的想法與行為背後的解釋,了解這些解釋,你可以更懂人,懂得體諒與理解。

心理學的領域與分支


心理學家為了有系統了解人類,發展出許多心理學的類別,每種類別專門研究人類的某個面向。他們把注意力都放到特定的面向上,不代表他們不關心人類的其他面向,只是因為時間與精力有限,他們必續簡化討論,專心在特定的面向。

比如生理心理學家(或叫做生物心理學家)對人類的生理狀態如何影響思考與行為的過程很感興趣,他們從小至細胞(神經元)到體內的化學物質、大腦、甚至遺傳演化等等的議題都會研究。

你會發現生理心理學家討論的這些主題相當生物學,也因如此,他們比較少討論我們如何受到其他人的影響,我們的文化、社會結構如何影響我們的價值觀或行為,這些議題比較常是社會心理學家所關注的主題。

從這個比較,你應該能感受到不同領域的心理學家關心的領域相當不同。就算是大學心理學教授,不無法深入了解所有的心理學領域,他們通常只能選擇一兩個相關的領域做深入研究,並成為該領域的專家。

心理學的領域雖然很多,但大致上可以分成理論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兩種大類。理論心理學的目標是對人類的思考與行為提出一套經得起考驗的解釋與基礎理論。多數的情況下,心理學理論能解釋人類特定的行為。這類心理學領域包括:


而應用心理學則是將上面提到的理論心理學家研究出來的心理學知識,用來解決人類生活遇到的的問題,所以應用心理學討論的主題通常比較具體好懂,而且能明確看到成果。常見的包括下面幾類:


說到心理學通常大家通常會先想到心理健康與心理師,臨床心理師就是使用心理學理論的來解決具有心理困擾(比如失眠)的人,幫他們恢復成正常狀態。教育學家或老師就是應用心理學原理,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增加學生的學習動機。

犯罪心理學家則是用應用心理學理論減少犯為行為,或使罪犯出獄後改邪歸正。你會發現,應用心理學通常會使用在特定的環境與場域,並且解決那個場域裡的相關問題。

說了這麼多心理學領域,其實每個領域並非沒有交集。最期心理學界有個趨勢,各領域的心理學家開始合作,進一步探討人類的更複雜的心理變化。比如社會心理學家與生理心理學家合作,探討人類受到他人影響時,生理狀態如何變化。

心理學的學派


心理學除了有很多領域分支,心理學家們也分成許多派別,之所以會如此,通常是某位心理學家發現瞭解複雜人性的核心關鍵。比如創立心理分析學派的 Sigmund Freud,就認為瞭解人類的關鍵在於潛意識,所以心理分析學派的心理學家的研究重心在於探索人類的潛意識(這個大家應該有聽過)。

而行為學派則走極端路線,認為瞭解人類的關鍵在於行為,只要研究外顯行為就能了解人性的全貌。總之,心理學界各種學派林立,大家有各自的堅持,然而,發展到現在,各學派難以一派獨大,必須要彼此合作才能解釋人類身上各種複雜的現象。常見的心理學學派:


心理學家很懂人?


心理學確實是專門研究人類,然而,嘗試理解人類的學科也很多,比如經濟學家能利用供需原理相關的理論,解釋人類購物的行為與偏好。生物學家用生理學的原理,來了解人類的生理狀態。社會學家則是從社會結構,經濟階層,解析人類就業、婚姻與教育的差異。

這些都是了解人。

所以心理學是否特別懂人?在某些面向上確實如此,但也不完全是。如果你對人很感興趣,可以進一步想想,你感興趣的究竟是人的哪一個面向?也許你想要學找的答案心理學家可能無法好好回答。

心理學到底在學什麼?


心理學的核心是對人類各種思考與行為提出解釋,再利用解釋解決生活上的難題。它觸及的議題相當多元,從人的思考、行為、性格、情緒、動機、大腦結構、睡眠品質、飲食習慣、擇偶偏好、人際關係,都是心理學家的研究範圍(當然不只這些)。

可以說,只要你對人感興趣的議題,幾乎都可以在心理學中找到相關的討論。心理學可以讓你有系統學習關於人類這種面向的知識。除此之外,為了讓研究結果有客觀的憑據,心理學家會使用統計學的工具協助判斷。

人類是生物,所以心理學家提供的解釋,很大部分會使用到生物學的知識。加上,心理學是起初是在歐洲興起,在美國成熟,第一手的心理學知識都是用英文寫的。因此,學心理學要學統計與生物,同時英文最好不要太差,否則無法看懂第一手的心理學資料。心理學官方說法是理科,然而它的內容涵蓋人文與科學,可以說橫跨理組文組。

誰可以學心理學?


心理學門基礎的學科(雖然它之下還有更基礎的生物、化學、哲學),只有你有興趣便找書來了解。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市面上有許多大眾心理學或流行心理學的讀物,內容雖然有趣,卻不見得很嚴謹,因此看這類書籍的時候,必須多看多比較,才能學到正確的心理學知識。

如果你想有系統地學習心理學,最好能夠使用正規的心理學課本或心理學導讀書籍,概略了解之後,再針對自己有興趣的心理學領域,找專書來讀。但是,單純使用這種方法來學習,可能常常讀得很迷惘,甚至覺得領域很多,顯得雜亂無章。所以學習心理學之前,通常可以問問自己到底想解決生活上什麼問題?

帶著問題來學習心理學的人,會比較輕鬆愉快。比如交不到女友、學習效率很差、讓別人買你推出的產品、情緒低落到影響正常生活,當你帶著問題來學習心理學,會學得比較具體,而且更有動機,你能實際應用心理學的原理解決問題,能看到學習的效果。

Note:

1. 如果你對擤鼻涕與蹲馬桶的話題念念不忘,而且想知道原因,好吧,這裡告訴你,演化心理學家認為我們之所以會觀察自己的體液與排泄物,是因為想確認自己的生體狀態。有這些習慣的老祖先,比較容易存活下來,並把基因傳承下去(就是你我),因為他們能提早發現自己身體有異狀。反觀對自己的健康總是在狀況外的老前輩們,很容易因為健康問題而死亡,他們的基因也不容易演化到現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