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你一定跟我一樣曾經有想揍某人的衝動,我想是人都有這種經驗。警察為此苦惱不已,他們必須利用命案現場的證物中推測兇手的犯案動機,究竟是哪個時刻,讓人產生殺機,終至動手殺人?這個過程永不止息,即使抓到嫌犯,警察仍努力拼湊犯案動機。
動機(motivation)是讓人類做出行為的推力,它往往帶有目的性。你在家裡做瑜珈的時候,突然很想喝春水堂的珍珠奶茶,於是出門去買。想要就去做,你每天都會遇到這樣的過程,早上你吃早餐,午休起床,實在太無聊,你會偷閒找個人聊天。動機的推力極強,很有主動性,讓行為者發起一個行為,並堅持下去,直到目標完成。
一直以來,心理學家好奇人類的動機究竟是從何而來?他們提出許多理論與區分不同類型的動機說明這件事,但困惑沒有比警察少。現在心裡家知道,人類的行為是許多動機同時競爭的結果,競爭勝出的動機會大大影響一個人的行為,但是即使特定行為勝出,你也不見得會去做特定的行為,因為動機之外環境的規範可以限制個體做出行為。
動機大致上是從身心上的匱乏狀態而來,有一部分的心理學家認為動機與需求(need)是一體兩面,解釋人有什麼需求,就等於解釋人會在什麼時間點有何種動機。心理學家 Abraham Maslow 站在這種立場,他提出的需求階層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認為人類的需求由低到高,逐一有生理、安全、愛與隸屬、自尊及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五個階層。
首先,人會受到基礎的生理需求引發動機,產生找尋食物的行為,再逐階到最後,尋找自己存在價值。因此衣食無虞的人,會想要受人敬重以及發揮自己的潛能,找尋自己對世界的貢獻與價值。需求階層理論的好處是它明確列出需求的關係,你可以想想身旁的同事正落在哪層需求,藉此預測他大部分行為背後的動機。
另一部分的心理學家則認為需求與動機是兩個獨立的概念,需求匱乏時,會引起人產生驅力(drive),這股驅力讓人有減少匱乏狀態的動機,進而引發行為。人都有飲食的需求,但只有在肚子很餓,生理匱乏狀態的情況下(胃袋空空、血糖低下),你才會有一股驅力讓你去找尋食物來吃,減少飲食的匱乏狀態。所以需求、驅力與動機儘管互相影響,但三者是不同的概念。
除了需求,心理學家發現人類的慾望(desire)、信念跟意圖也會產生動機,並對動機作出許多細緻的分類。你通常能藉由動機的名稱判斷它所影響的行為,比如親和動機(affiliation motivation)與成就動機(achievement motivation)等等。
研究發現智力測驗分數高於平均的學生,在學校的學業成績不見高於平均,一個原因是他可能沒有動機念書。就像龜兔賽跑裡的那隻兔子,有能力贏得比賽,卻沒有強烈的動機完成比賽。
人類的行為是許多動機同時競爭的結果,競爭勝出的動機會大大影響一個人的行為,但即使特定動機勝出,你也不見得會做出行為,因為動機之外,環境規範同時也會限制個體做出行為的可能。
動機的複雜之處在於,不同的動機可以造成相同的行為,肚子餓的人跟排遣無聊的人,都可能吃洋芋片;而相同的動機卻也可能造成不同的行為,一個想考好成績的學生,不見得會乖乖讀書考試,他也可能認真作弊考取高分。所以警察與檢察官在調查嫌犯的犯案動機時,會陷入兩難:為情、為錢、為仇都可能殺人,但一個有殺機的人,除了真的殺人,也可能只是到廟裡下蠱圖個心理上的勝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