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30

心向作用(mental set)

請思考下面這個看起來跟心理學無關的問題:

在田徑比賽中,A跑贏了第二名的B,請問現在A是第幾名?
心理學家認為,人類的思考與行為深受個人主觀期望的影響。他們用定勢或設定(set)來指稱人類腦中的一組期望。預期設定出於習慣、心態、慾望、文化風俗或其他動機而形成,會影響我們的反應的偏好。就像跑步之前,已經擬定路徑,一但開始跑步,就只不自主往那個方向前進。

預期設定有許多形式,人類在知覺外在環境的刺激時,常因主觀預期而改變,稱為知覺定勢(perceptual set)。知覺定勢讓我們傾向用特定的方式來覺察外界的刺激,想像你跟朋友約在捷運站碰面,你先到了,如果這時遠方有個人向你揮手,你可能想不都沒有想,就舉起你的手來回應對方,但對方其實只是路人,正在跟其他人招手。

因為你預期你的朋友會來找你,所以對環境中任何相關的線索都會特別敏感,與你姓名、綽號很像似的聲音,盯著你看的人,甚至跟你朋友外型與穿搭很像的人,都會引起你直覺上的反應(常常因此認錯人),一但出現這些刺激,你便可能直接反應。

知覺定勢的影響力遍及不同感官。像是我們肚子餓的時候,容易聞到空氣中食物的香味。當有人跟你說番茄濃湯好像壞掉了,你覺得湯的味道好像的怪怪的。背後的原理,都是人類高層次認知歷程,影響知覺經驗有關。

尤其我們對模糊訊息更容易跟隨預期做解讀。臉書與 Line 剛推出來的時候,「已讀」的功能困擾許多人,對方看了你的訊息,卻遲遲不回應,你便很難確認對方的反應與真實態度。面對這種態勢不明的狀況,傳訊息的人(比如你)往往會使用自己的預期做解讀,假如你預期正在跟對方吵架或討厭對方,便傾向認為對方已讀你是生氣了或者跟你冷戰。

話說回來,上面的問題你的回答是第一名嗎?其實A跑過B之後,他目前處於第二名。許多人會以為是第一名,因為直覺上來說,通常贏過第二名的人是第一名,我們我們會有這種思考慣性影響我們的回答。

所以,人類的預期設定,也可能影響我們解決問題的過程,心理學家稱為心向作用(mental set),是一種慣性的思考框架。心向作用有助於我們更快解決問題,但有時會適得其反,限制我們看待問題的角度或忽略客觀條件,只拘泥於慣用的解法,結果大大降低解決問題的效率。

心向作用發生在我們面對問題到解決問題的之間,從我們如何理解問題,表徵(呈現)問題到找尋解決方法的每個步驟中,都有它的影子。要減少心向作用,就必須放下腦中的預期,敞開心胸接受任何觀點,考量每種選項之後,解決問題的方法就多了起來,不在糾結於某個點。

想想我們都曾急著找出弄丟的錢包鑰匙,這時旁人好心提醒我們剛剛放在鞋櫃上,有時,我們還會堅持不可能在那個那裡,而去找別的地方,結果繞了一圈真的在鞋櫃上。這類思考上的鬼打牆與鬼遮眼,就是心向作用搞的鬼。

Note:

1. 心向作用,也有人翻成心理定勢。

2. 知覺定勢,也叫做知覺預期(perceptual expectancy)。

2. 與心向這個有關的還有反應心向(response set),是指學生或接受測驗的人,偏好用特定的方式回答,比如是非題都回答是。

2021/11/29

閃光燈記憶(flashbulb memory)

我高中補習班英文老師的求婚場景相當特別,他是在麥當勞被男友求婚的。他說儘管是在麥當勞,但男友下跪的瞬間,仍讓他感動不已,最後哭得唏哩嘩啦。

也許他原本設想在浪漫的海灘或迷人的夜景前落淚,可見讓人落淚其實不是地點或氣氛,而是對方的作為,他說永遠記得當時麥當勞的背景音樂是聯合公園的《In The End》,這個巧合的暗喻,到底在說他將結束戀愛階段,步入婚姻,還是感情生活終將結束不得而知。

你有沒有樣我的英文老師一樣,有著一段鮮明的回憶?記憶場景中的每個細節都歷歷在目,你甚至還能清楚點名周遭環境裡的每個細節,包括你當下的情緒、感受與想法?心理學家 Roger Brown 和 James Kulik 用閃光燈記憶(flashbulb memory)來稱呼這類記憶類型,它指的是人類經歷重大的生命事件,比如失戀、失業、中大獎、地震、聽到國際大事件時,能把當下大量的細節記得更久更牢的現象,它不同於一般的記憶模糊易逝,而是像用相機快拍下來的全景照片,讓人久久難以忘記。

Colegrove 曾在 1899 年時跟 179 人會談,詢問當時的民眾,聽到美國總統林肯遭人刺殺時的相關回憶,結果有 127人能清楚說出他們在何時何地獲得林肯總統被人刺殺的消息,以及他們當時正在做什麼。以臺灣來說,如果你稍有年紀,一定還會記得 921 大地震那天晚上,你與家人必避難時的種種細節。這些記憶與經驗都極具個人性,可以說你體驗到的感受,會大大影響你的記憶表現,所以有心理學家認為閃光燈記憶,是自傳式記憶(autobiographic memory)的其中一種類型。

目前有許多說模型來解釋閃光燈記憶的現象,有些心理學家認為閃光燈記憶跟人類的情緒與驚訝狀態有關,這是因為當我們記憶的內容中含有情緒的線索時,會讓認知系統在編寫記憶時,可以納入更多訊息,有助日後提取相關的資訊。

大腦的結構證據也顯示,人類大腦的情緒處理中心杏仁核,與處理節情回憶的腦區海馬迴,兩者在大腦的腦區位置很相近,所以當杏仁核興奮活躍的時候(就是你怕的要死或百感交集的時候),會影響周遭的海馬迴同時運作,因此產生相關的記憶。因此,帶有情緒的訊息,人類相對起來比較容易記得。你應該還記得第一天上國高中,學校的環境與天氣如何吧?就是閃光燈回憶。

心理學家一度認為閃光燈記憶跟一般的記憶類型大不相同,它不僅精確,能存下許多細節,而且歷久彌新,不太容易遭人遺忘。然而,後續許多研究都指出閃光燈記的構想與研究證據充滿爭議,有些研究發現,一個人的閃光燈記憶,也可能隨時間消逝而改變內容,這些都指出閃光燈記憶跟一般的記憶類型無異,並沒有特別精確。

雖然閃光燈記憶充滿爭議,但我們確實都有一段段深刻的回憶,它與日常平凡無奇的回憶不同,裡頭充滿驚奇,難過或開心。想忘也忘掉。

2021/11/28

憂鬱(depression)vs. 焦慮(anxiety)

憂鬱(depression)與焦慮(anxiety)是兩個讓人容易混淆的概念,許多人無法很明確區分兩者。有人說,憂鬱是擔心已經發生的事,而焦慮則是擔心未發生的事。

憂鬱與焦慮的差異,在於憂鬱是一種情緒狀態,而且跟一個人思考方式有關。可以說,憂鬱這種情緒,常起於不理性的想法與思考內容,造成一個人過度擔心某件事,而心情低落:擔心自己未來沒有競爭力、擔心伴侶不再愛我、擔心外貌。

有時這些擔心並沒有根據,事實是別人覺得你很美,仍舊愛著你。不合理的高標準,常是過分擔心的人給自己的負擔。一旦受過引導,或經過別中生命事件調整想法,便可能改善憂鬱的情況。

雖然一個人對人處事的的思考方式會影響心情,但心理學家也發現,憂鬱與人類大腦裡的特定化學物質也有關係。最常見的像是血清素(serotonin),當腦中的血清素濃度越高,通常一個人的心情會較穩定,甚至感到愉快。所以臨床上,會使用藥物控制憂鬱,背後的機制就是增加腦內神經對血清素的吸收效率。

焦慮比較像是一種經驗,對客戶報告之前,腹部莫名的緊張,是大家都有過的感受,心理學家認為,焦慮具有特定的生理基礎,引起焦慮的原因與人類因應威脅情境的交感神經系統太過敏感而過度活躍有關。

交感神經系統是人體自動自發的神經網絡,一旦它覺察環境有具有威脅與壓力,便會啟動,同時也調整你的身體進入戒備狀態,你的心跳、血壓、血流都會加速,全身發熱、冒汗,就像暖好身隨時都能跑百米依樣。想想你跟蟑螂、老鼠、毛毛蜘蛛共處一室時的反應,就知道交感神經系統都你開啟的是哪類生理反應。

交感神經自動自發,即使你命令自己的身體不要過度反應,也無法有效控制,反應仍舊持續,直到你的身體覺察威脅或警報已經解除為止,相關的反應才會舒緩下來。如果你過去在某些情境下感受到威脅,身體便會記住,下次當你預期又要面對那個情境的時候,明明還沒發生,你的交感神經便會提前做出反應,讓你處於緊戒狀態,這就是太過敏感的結果。

原本考試卷只是白紙黑字,不刺人也不咬人,遇火成灰的東西,但自從上頭的分數會決定師長父母對我們的反應之後,我們面對考試卷便會焦慮起來。如果學生時代的事,你已不復記憶。那麼,想想你第一次在上司或董事面前報告出糗,下次每當被上司指派報告季度成效時,你可能三四天都睡不著覺,這就是焦慮。自動自發,強而有力。你很難直接改變交感神經的生理機制,要它不反應,只能學習與它共處,利用額外的肌肉放鬆技術,在你緊張焦慮的時候,應援你,舒緩你的反應。

我們已經不像古老的祖先,在大草原上隨時要擔心其他猛獸的突襲,現在社會中,讓人感到威脅的來源,常常是超出我們的能力與掌控之外的事情。所以,做好計畫、提升能力都能減緩焦慮。在考場上,不會感覺到焦慮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沒念書的人,因為不在乎結果,考試自然無法威脅他們;一種是已經把書讀好讀滿的人,他們甚至有點興奮,巴不得趕快考試,讓大家瞧瞧他們讀書的成果。

這篇文章裡所說的憂鬱,跟憂鬱症的憂鬱不是同一個概念。這裡只是想釐清憂鬱跟焦慮的差異,儘管兩者有時可能一同出現,心情低落的同時,也感到焦躁不安,然而心理學家仍透過生理機制與引發的反應區分兩者。

2021/11/27

自我知覺理論(self-perception theory)

尋找炮友關係似乎變得習以為常,有些人刻意為之。無論炮友起初是兩個人一起約跑步,還是到其中一方家看貓咪後空翻或 Netflix,最後達成共識發生關係。據說,炮友是一種約定關係,各取所需,只求肉體交流,不談感情,兩個只約好固定一段時間變出來安慰彼此,其餘都不過問。

不過,常有人企圖打破約定,想從炮友關係變成真情人,就是俗稱的「暈船」。既然都說好了,而且也沒有什麼感情基礎,沒有吃飯、沒有約會、沒有噓寒問暖、不瞭解彼此的心事與煩惱,見面就是直奔 Hotel 或小套房,何來感情,到底有什麼好暈的呢?

心理學家 Daryl Bem 對一個人的真實態度與行為的關係相當感興趣,一般來說我們普遍相信態度可以預測,甚至影響行為。如果公開發表你偏好A政黨的發現,對方陣營的支持者,對你的態度可能部會太友善,因為他認為你對A政黨的態度,會在選舉日當天投票給A政黨推派出來的候選人。

Bem 做了一個研究,來檢驗態度與行為的關係,這個研究其實是個致敬之作,過去心理學家 Leon Festinger 和 Merrill Carlsmith 為了檢驗態度與行為的衝突,也曾做過類似的實驗。Bem 的復刻研究要參與者扮演觀察者聽錄音帶。錄音帶主要是一個男子興高采烈地講著他轉無聊積木的任務有多有趣,一半的參與者聽到這名男子最後領到 20 元美金作為酬勞,剩下一半的參與者,則會聽到男子領到 1 元美金。

接著,Bem 要參與者評估男子對轉積木這個任務的真實態度。結果發現,平均而言,聽到男子轉積木領 1 元的參與者比聽到領 20 元的參與者,更傾向認為男子是打從真心享受轉無聊積木的過程。你可能會想說,噢!拜託!別自欺欺人了。就好像跟我說苦瓜是甜的一樣,積木真的很無聊,怎麼可能會有趣?況且他拿的錢還比較少。

Bem 認為,這是因為我們在解釋他人的行為時,通常會尋找內在與外在的原因。身為旁觀者,參與者不知道男子轉積木時的真實感受,只能從外在的因素做判斷,當參與者聽到男子領 20 元,會認為男子這麼興高采烈說轉積木的過程,是因為有 20 元可領,錢就是強而有力的原因。

但聽到男子領 1 元的參與者,並沒有強烈的外部原因來為解釋男子為什麼覺得轉積木很有趣,在尋找不到原因的情況下,參與者會使用其他行為作為推論的線索,既然男子說的這麼興高采烈,一定是他真心覺得轉無聊積木很有趣。Bem 因此提出自我知覺理論(self-perception theory)構想,說明人類在對自己態度、意見不明確的時候,會透過觀察自己過去的外顯行為,來回推自己態度。

自我知覺理論指出一個違反直覺的結論,人類不一定透過自身的想法、偏好、情緒等內在因素來產生態度,進而做出行為。有時關係是相反的,人類是觀察自己過去的行為來產生態度。你可能是過去投給A政黨過,所以覺得自己支持A政黨,而不是因為A政黨真的提出相對較好的政見。

這就提醒我們,當你跟一個人關係相當曖昧,而其實你不知道自己喜不喜歡對方的時候,別隨便搭應跟人家出遊或做一些越軌的事(你知道的,就是過度的肢體連結)。假如對方有天按耐不住,突然跟你告白或被迫表態,這時你會怎麼評斷這段感情?

你可能無法聽從真心,前面已經說過,你不知道對他的情感態度,或者還有些猶豫的點,總之,態度不太明確。根據自我知覺理論,這時你會開始反躬自省,想想自己過去與對方的互動,你想到的是什麼?你們兩個一起單獨電影、一起吃火鍋、一起看夜景、在網路上聊到深夜,甚至還有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雖然你們之間,無名無分,但這些事情,不都是情侶才會做的事嗎?

因此,你可能從你過去與對方的互動判斷,你「應該」是喜歡他,畢竟你們之間的互動都跟情侶沒兩樣了不是嗎?我的意思是,並不是說做出這些行為不好,或是單存行為判斷情感不對。而是從過往的觀點,我們通常相信心動了才會做出像情侶的行為,而現在的情況是,心理學告訴你,不不不,有可能反過來,你做了曖昧的行為之後,才來反推自己其實熱戀心動中。

話說回來,為什麼陷入(固定)炮友關係的兩個人(通常不會超過兩個人吧?),往往傳出有人暈船想確定關係,修成正果的事情。因為,人類會從自己的行為推論態度,既然炮友們都已經發生肉體關係,說不愛有點說不過去吧,就算不到愛,總該有點點喜歡吧。

比起情感態度不明確或交炮友,朋友與情侶之間冷戰可能更常發生,有時我們起初與對方吵架,只是單純因為一件事不想跟對方說話,想說鬧他一下子作為懲罰。隨著時間過去,你不跟對方說話的行為可能逐漸影響你的態度,讓你「越想越氣」,真的生起氣來,最後冷戰越吵越長。所以當你想跟對方吵架時,也許該設個停損時間,只要超過時間,不論什麼原因,都要試著主動與對方和好,才不會越吵越長。

2021.11.28

2021/11/26

過度辯證效應(overjustification effect)

心理學家除了好奇人類怎麼想,也想了解人為什麼那麼做出特定的行為。他們認為人類的行為背後,大略受到兩種動機所推動,一種是出於好奇、興趣、個人尊嚴甚至只是單純想做而做,這類動機叫做內在動機。

有時,人類比較現實,利益取向,看到事物有好的結果或獎勵才做,這種受到外部誘因與酬賞,而引發行為的動機類型,叫做外在動機。為獎學金念書的學生,或生平無大志,上班只為了領薪水的上班族,都屬於此類。

這兩種動機的區分相當重要,問問偵辦刑事案件的刑警就知道,當他們逮捕到殺人犯之後,一定會想方設法弄清楚兇嫌的犯案動機。兇嫌出於何種動機殺人,將影響他被判刑類型的長短。

為了錢、情感糾紛等外在動機而殺人,似乎情有可原,人被錢逼急的時候,很可能會失去理智;但因為好玩、好奇之類的內在動機而殺人,便會讓人感到不寒而慄,因為一般人心中根本不會有這麼念頭。

心理學家發現,當人出於內在動機做一件事,通常可以堅持到底,而且做得更好,想想你可能鑽研過一款遊戲的各種玩法或秘技;花一個下午把街舞的每個拍點都做到位,即便根本沒人會驗收,事後還會感到心滿意足,覺得很有成就感。

內在動機的觀點深深影響教育的形式,我們應該聽任學生的興趣,讓他們依循自己的內在動機學習。重要的是,對於他們探索,深究興趣的結果,也不該用誇張的禮物與獎金讚賞他們,有時,有時這麼做反而會適得其反,抹殺他們的內在動機。

這是怎麼回事?

心理學家認為,過度獎勵不一定會增加一個人的內在動機,還能可能會引發過度辯證效應(overjustification effect)。它是指當一個人的內在動機與外在酬賞產生連結,反而會降地內在動機的過程,簡單來說,就是動機偏移了,從自願做,變成為了獎賞而做。

心理學家 Edward Deci 和他的同事在早期做過一個研究,來說明過度辯證效應的機制。他們找來小孩來解謎,你可以想像是數學或益智遊戲之類的題目。小孩分成兩組,一組實驗組,一組是控制組。實驗為期三天,控制組在這三天只有單純解謎,就算答對了,不會獲得任何酬賞與獎勵,研究者則會觀察小孩解謎的意願與堅持時間(你知道的益智題目很燒腦)。

而實驗組的小孩,在第一天答對題目時,同樣沒有獲得任何酬賞與獎勵。不過,到了第二天,每當小孩答對解開題目,就能獲得獎賞。第三天則又回到無獎徵答的情況。結果,Deci 發現,實驗組的小孩在第二天,明顯興致高昂,願意花筆控制組更多時間來解題。不過,好景不常,到了第三天,一旦小孩知道,解開也沒有好處,解題的意願明顯下降,而且堅持時間也少於控制組。

研究者認為,過度辯證的運作機制,可能與自我知覺有關。人類在不清楚自己的意見與偏好時,會透過觀察過去的行為來判斷自己的。當一個小孩原本因為長大想當太空人,對自然科感興趣而拼命念書時,如果師長使用獎學金來利誘小孩讀書的行為,便可能讓小孩在事後傾向認為自己讀書是為了錢,或是看重錢與讀書的關係,畢竟錢相當醒目而具體。未來讀書假如沒有辦法順利獲得獎學金,他讀書的動機便會大幅下降,也就是說,小孩過度解讀自己讀書背後的動機,用外在的獎學金來取代對自然原理的好奇心。這也是為什麼過度辯證,叫做「過度」辯證的原因。

除了學生與上班族,運動選手也是苦於過度辯證效應的一群人,當他們領到大把比賽獎金之後,如果某陣子比賽結果不如預期或領不到獎金,他們是否還有動機追求登峰造極的體能境界?當你發現有個人發自內心想把某件事做好,請你在一旁靜觀,就算他完成了,給他祝賀與讚美,致過豐厚的獎金與禮物,也許該適可而止,因為過多的獎勵,可能會抑制他們發自內心的熱情。

Note:

1. 過度辯證效應也翻成過度辯護效應。

2021/11/25

懲罰(punishment)

一名學生在課堂上吵鬧,老師可能會體罰他,甚至當眾甩他巴掌。把層級放大,政府透過設立法律,訂下某些行為的懲戒規則,降低人民做出特定行為的頻率。這背後都跟懲罰(punishment)的概念有關。

心理學家認為懲罰泛指能夠降低人類或動物做出特定行為的方法,包括給對方不想要的刺激,像拳打腳踢、罵髒話、拿針刺他都算,當對方知道做出特定行為之後,會招致不想要的結果,就會減少特定行為的頻率。

而且根據不同的方式,懲罰可以分成正向懲罰(positive punishment)與負向懲罰(negative punishment)。正向懲罰是給予不想要的刺激,作為懲罰手段。我們對正向懲罰都很熟悉,父母的打罵所引起身心上的疼痛,IG上網友的酸言酸語、老師體罰半蹲時,身體上不舒服的感覺都算。

一旦某人做出特定行為之後,如果會迎來這類刺激,對方後續便會減少作出特定行為。你在街上找人搭訕要電話,要了幾次都遭對方冷落或翻白眼,你大概就沒什麼勇氣在繼續,甚至會社交冷感一陣子。

而負向懲罰則是移走想要的東西,像是錢、自由、冷氣與晚餐。當對方做出特定行為之後,會被扣薪水,扣零用錢或者禁足,他就會少做特定行為。

操作制約的理論裡,懲罰常與增強一起討論,兩者似乎是一體兩面,一個增加行為的頻率,一個減少行為出現的頻率。然而,懲罰與增強兩者是不對等的關係。人類在接受懲罰後,所產生的學習效果又快又有效,只要老師賞一次學生巴掌,學生之後在上堂課就不會再說話。

要用增強來讓學生不要在課堂上說話,則要用上許多次,才會有用,想想從前老師在上課好說歹說,笑臉迎人,要大家不要說話,學生起初會降低音量,但一會兒開始嘰嘰喳喳,直到老師翻臉拍桌。

除此之外,懲罰能在短時間內,消除辛辛苦苦透過增強所建立起來的行為。有個男同學叫做展陽,他不愛讀書,老師不斷利誘與鼓勵,增強他讀書的行為,好不容易把他的成績拉上來。直到某次考試,展陽表現失常,回家被爸媽罵,而這一頓罵可能又讓展陽不想念書了,深怕下次考不好,又要被罵。先前老師透過增強,在展陽身上建立起來的讀書習慣,就這樣減少效用。

懲罰與增強的學習效果完全不對等,懲罰的效用明顯較強。人類與動物對疼痛與不好的感受相當敏感,因為這種感覺攸關生死,所以會特別在意,容易讓人學到引起負向感受的刺激與特定行為的關連。

懲罰雖然立即見效,然而,懲罰不只會造成學習結果,還連帶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比如,懲罰所造成的行為改變,並非出於對方的認同,而是害怕被打,所以容易有抵抗與不甘的心態,而且會讓對方產生害怕的生理反應,像是心跳加速、莫名焦慮等等。

心理學家還發現,長期接受懲罰與體罰的孩子,會產生心理創傷,情緒與自尊也較普通孩子低落。也因如此,過往的打罵教育已經過時,有陣子臺灣很強調愛的教育,其實就是利用提倡用增強取代懲罰,長期來看,鼓勵比打罵對孩子來說要更有用。

Note:

1. 懲罰也翻成處罰。

2021/11/24

增強(reinforcement)

假想你現在有一個很皮的弟弟,整天不念書,只會鬧事(希望這真的只是假想)。現在你爸媽給你一個任務,就是要你教弟弟乖乖念書,你會怎麼做?你可能想到用獎勵的方式,誘使你弟弟念書,你跟他約定只要他開始唸書,就會給他糖果。雖然,現在的小孩不是糖果餅乾可以打發的,但確實是不錯的想法。

至少心理學家 Edward Thorndike 會同意你的想法,因為這類鼓勵人類行為的原理,最早是由他提出理論性的描述,他稱為效果率(law of effect)。他將貓咪關在他精心設計的迷籠裡,迷籠就是一般的寵物籠,只是開關很特殊,貓咪在裡頭無法輕易跑出來。Thorndike 在迷籠外頭擺上貓咪喜愛的食物,貓籠受到激勵開始嘗試打開迷籠,幾次之後,牠可愛的手手在某個角度下偶然打開迷籠,順利跑到外面吃到食物。

Thorndike 發現,貓咪受到食物的影響,更快學會打開迷籠的訣竅,也就是說,動物做出某個行為,能夠獲得想要的後果,那動物往後就會增加做出特定行為的頻率,所以效果率也許翻成後果率更為貼切。

行為學派的心理學家 B. F. Skinner,讀到效果率的概念,便深受感召,他應用效果率,提出操作制約的想法,並且再發展出各種更細緻的制約形式。在操作制約的理論裡,任何能增加特定行為後續出現頻率的機制,便稱為增強(reinforcement),所以你企圖利用糖果來增加弟弟讀書的頻率,就是一種增強。

增強要有效,必須要有強大的誘因,心理學家稱這類誘因為為稱強物(reinforcer),顯然,痛苦的讀完書,只拿到糖果餅乾,弟弟可能不買帳,因次你必須弄清楚弟弟到底最想要什麼?PS5、Switch 還是玩其他遊戲,也許這些增強物便能增強弟弟讀書的頻率。

如果你沒有錢買 PS5,心理學家還發現要達到增強的結果,可以透過兩種方式,同時也形成兩種不同的增強類型,分別為正向增強(passive reinforcement)與負向增強(negative reinforcement)。正向增強是利用給予誘因或強大增強物為手段來達到增強效果,你拿 PS5 誘使弟弟讀書便是正向增強,但你沒有錢的話,也許該考慮負向增強。

負向增強則是利用移除令人不愉快的狀態來達到增強效果。現在是夏天的話,你便跟弟弟約定,只要他肯乖乖念書,你就准許他打開冷氣來吹,開冷氣能移走弟弟不想要的熱空氣,讓他感到舒適。換句話說,讀書便能獲得舒適的狀態,因此能達到增強的作用。如果冷氣對他沒什麼誘因,就跟爸媽商量解除弟弟長久以來的禁足規定吧。

增強相當簡明好用,我們幾乎每天都會用上,補習班利用獎學金讓學生埋頭苦讀,自然是應用增強的原理。如果你已經告別學生時期,邁入中年,考試早就與你無關,也可以在辛苦努力節食減肥一個禮拜之後,吃一塊雞排來犒賞自己,增強一下自己的減肥行為吧(?)。

Note:

1. 增強也翻作強化。

2021/11/23

正念(mindfulness)

請你拿出紙筆,給自己一分鐘的時間,寫下這段時間內任何跑到你腦中的念頭,一閃即逝的想法也可以。如果你照著做,你很可能會發現一分鐘內跑進我們腦中的想法可真多,即便我坐在筆電前寫這文章,我腦中卻同時有三四個跟這篇文章無關的想法,像是明天的計畫,或十年前的某一天晚上發生的事種種種種。

心理學家認為人類的精神與注意力有限,實在無法一次處理這麼多事,加上腦中有太多念頭會讓大腦不堪負荷,也可能讓人形成莫名的焦慮感,覺得還有很多事情還沒做完而影響當下的狀態。麻省理工的分子生物學博士 Jon Kabat-Zinn,它偶然接觸到佛教冥想禪修的概念,讓他體驗到專注於當下經驗的狀態,能有效減少心中的雜念,達到減壓的效果。他取用冥想的核心概念,去除宗教儀式的部分,變成一種內定,降低壓力的方法,叫做正念療法。

正念(mindfulness),也有人叫它覺察,這個字的定義依照不同研究領域而有不同意思,有些人覺得它是一種心理狀態,有些人則認為是一套放鬆或內觀技巧,說白了就是專注覺察當下心理狀態的過程,不帶任何批判與情緒,專心經驗各種思緒,所以正念也可以說成是一種提升專注力的訓練。有時,我們真的太貪心也太心急,急著想對腦中各種想法做出反應。可是,我們的注意力與能力有限,做專心做好手邊的事,已經很不容易,實在沒有必要貪求,每件事都要處理完成。

1979 年,Kabat-Zinn 在麻薩諸塞大學醫學院開設的正念課課程,包括禪修、身體覺察、瑜珈、行為探索等等的環節。而後,經過大量研究之後,心理家與腦科學家逐漸對正念改觀,認為正念確實對人類身心有許多正向的影響,臨床心理學家將正念融入改善認知的心理治療當中,減輕個案的壓力與焦慮;腦科學家則發現,過正念訓練的人大腦的相關的神經元比較活躍。

如果你有注意力容易飄散,腦中有太多念頭的困擾,正好奇如何執行正念,這裡提供一種簡單的練習方式:從專注於自己的呼吸開始。將你的注意力集中在你的呼吸上,只關注這件事,其它的事一概不想,一開始你會覺得很吃力,腦中有許多思緒,甚至擔心自己也太奢侈浪費時間了,還有許多代辦事項得做,沒時間在這裡打禪。不過,你會漸入佳境。

我們起初的目標不多,只要十分鐘,要求自己專注十分鐘就算成功了。直到能穩定在十分鐘內,專注於當下的狀態之後,再開始延長時間,若訓練成後,便能隨時讓自己的心緒靜定下來,不再煩躁不安。

也許受到冥想禪受的影響,東方人可能覺得正念跟佛教有關,而覺得息以為常,沒有多少動機想了解,然而,正念的觀念在西方卻相當盛行,連 Google 與 Apple 都將正念當作內訓的課程之一。現在,如果你有 Apple Watch 甚至,可以在上面下載正念 app,協助你在家做正念練習。

2021/11/22

漲價了還能讓你笑著買單?麥當勞做到了!

麥當勞又公告漲價了。一次調漲 29 項產品的價格,雖然漲幅不大,多付七塊,買個點心好像也不過分,但頻頻漲價的結果頗為可觀。想著自己下次到麥當勞點餐,大概只能茫然拿著菜單,看著過去平價的雞塊、蛋捲冰淇淋,都不再平易近人。

漲價是每家企業都會遇到的老問題。該漲,還是不該漲?以成本、通貨膨脹來說自然是該漲價,但顧客假如不買單,最後東西賣不出去,虧損的反而是老闆。試探性調漲自然是行不通,這麼做,只會被當成沒有商譽的企業,甚至會讓顧客往後面對調漲時選擇觀望,看看是不是調漲過後,又會調整回來。

所以調漲是不能回頭的決定,必須一矢中的,該怎麼漲價讓顧客的痛感最少,逐漸接受新的價格,就很考驗企業的行銷策略與定價技巧。對於這點,我覺得麥當勞做得不錯。

一開始,宣布漲價的時間點就相當重要,如果顧客在都沒什麼錢的時候,走到商家看到漲價的通知,只會覺得落井下石,產生負面的情緒。對於長賈的時間點,麥當勞就選得很好,在疫情穩定下來,經濟似乎準備復甦的時候宣布調漲。

民眾已經多個月沒有出國,沒有深度旅遊,大多在自家周圍活動,荷包潛沉已久,不敢說裡頭盆滿缽滿,至少有些餘裕,面對調漲時,比較不會產生較差的心情,而影響消費。

麥當勞最高明的策略是在推出調漲的同時,還推出振興活動:加一元多一件,各種百元優惠餐,表面上是在推動優惠促進買氣,調漲後讓買氣不至於退燒,但這背後有更深層的心理學含意。究竟是誰允許麥當勞能調高價格的?不是原物料缺乏,不是通貨膨脹,說來說去很可能就是顧客,就是你。

社會心理學家發現,人類有時候其實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有什麼態度,有何種意見,往往是面對一個需要下決定的時候,才會透過自己過去做過的行為來判斷自己的喜好與態度。請你花一分鐘的時間思考下面的問題:

你是不是果粉?

對於這個問題,你會怎麼思考?你也許不會在第一時間就說出自己是或不是,而是想想自己用蘋果商品的比率,有使用手機蘋果的嗎?有使用蘋果的筆電?有使用蘋果的手錶?如果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你就會認為自己是個果粉,然而,如果只有部分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就不會這麼篤定。

人類的態度與偏好有部分是受到自己過去的行為所說服,也許沒有人比中國共產黨更了解這個原理。他們要求戰俘寫下支持共產黨的理由,而且還把寫下來的文章拿給其他戰俘傳閱。寫文章表面上不血不刃,沒有嚴刑拷打,卻是擊潰戰俘忠誠心的傑出棋步。

研究發現,這些戰俘儘管起初不認同共產黨的理念,但寫下支持共產黨的理由之後,這項行為會產生自我說服的效果,最後他們抵抗共產黨的幅度變小了,甚至開始認同共產黨的理念。

自我說服的關鍵在於行為。

麥當勞的無痛漲價術,就是讓你願意在漲價之後,至少到店內消費一次。這次消費行為顯得重要,因為它會影響你往後對麥當勞商品的態度。當下次以人要找你吃麥當勞,你心裡頭糾結的程度會少很多,因為你會想起你曾在漲價後買過,如果你真的覺得貴,你理當不會買,既然買了(不管是不是因為優惠而買),就是覺得麥當勞目前的價格可以接受。最後,你還是會跟朋友買勁辣雞腿堡來吃。

顧客乖乖買單,麥當勞又漲價成功了。

2021/11/21

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

有時人類也搞不太懂自己在想什麼。下班下課後,跟暗戀的對象一起走在暗巷裡,明明巴不得牽起對方的手,把自己的心事全講出來,卻仍舊拐彎抹角,深怕毀了自己在對方心裡的形象。在餐桌上,恨不得直接用手拿起雞腿啃,但還是能乖乖依序使用刀叉,慢慢刨下肉片,小口小口地吃。這類本能與偶像包袱的拉扯,時不時在我們心中上演。


心理學家 Sigmund Freud 倒對衝突的人性見怪不怪,他提出心理分析理論,將人類的性格分成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個部分。Freud 認為,三個我會依照年齡逐漸發展出來,而且依照心理分析理論,每個人都不是那麼單純,心中總有三個我在協調或打架。

我們出生時便具有本我,它是潛意識的能量來源,是行為的本能動力,無時無刻都想滿足性與攻擊的慾望。本我的行事風格相當自私,凡事依循享樂原則(pleasure principle),它讓人類依循本能行事,只聽憑自己的慾望,所以嬰兒非常不受控,想吃就要吃,想睡就要睡,追求舒適感,不容片刻等待。如果旁人不依照他們的意思,嬰兒便會大哭大鬧。結果就是,父母得隨時伺候在一旁,否則自己也很難一覺到天亮。

隨著年紀漸長,嬰兒到了二三歲左右,會逐漸從本我分化,發展出自我。這時,嬰兒開始擁有自我意識,能夠區分自己與他人是不同的個體,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同時,人類不可能處處都依循自己的慾望行事,還得懂得考量客觀環境中有什麼必須注意的條件,何時該聽從本能的慾望,何時該向現實低頭妥協,否則就等著被打被罵。

Freud 認為隨機應變的自我,行事依循現實原則(reality principle),依照現實條件有限度的展現本我的慾望,讓自已的慾望有限度有條件地獲得滿足。

四五歲左右,兒童會內化同性父母或師長的道德價值觀,變成自己道德觀的一部份,作為往後行事的判斷標準。這些標準,會隨著不同的社會文化而有不同的樣貌,然而,超我依據道德原則(moral principle)或理想原則(idealistic principle)行事,反應人類的高尚期待,一種理想化的自我,期許自己超凡入聖。也因如此,對人類的行為有強大的約束力。

超我能說明,為什麼即使沒有人在看,我們仍舊不偷不搶,不會霸佔掉在地上的錢包,因為我們心中有道約束言行的枷鎖,效果比法律更強,讓人類遵守,而非只聽從本能行事。

三個我彼此制衡,因此,人類任何行為都得經過一段糾結的過程。起初,你行動的念頭,是受到本我的本能衝動所驅使,可是你心中有另一股聲音在提醒你,留意行為後果與行為本身有無符合道德規範。如果沒有,你便會開始猶豫,希望不要違背自己的道德價值觀。本我與自我發生衝突,讓人有強烈的焦慮感,而自我最後會依照現實環境中的客觀條件,來盡可能滿足本我與超我之間的落差。

想像你在 Habibi Macaron 裡,看著五顏六色的馬卡龍,這時,你胃袋空空,於是你的本我便會支使你直接拿起馬卡龍來吃,肚子餓嘛,吃下去多舒服。但巧的是,你的口袋也空空,就算你很灑脫,購物順序跟一般人不大相同,也無法先上車後補票。

就在此時,超我便會依照道德與法律觀念來控制住本我的食慾衝動,兩個我便僵持不下之際,自我便會現身,依照客觀環境來協調兩者,既然沒錢買馬卡龍來吃,而且肚子又很餓,只好稍微忍耐,回家打開冰箱挖東西來吃。如此一來,既沒有違背超我對自己的期待,也讓本我的慾望獲得適度的釋放。

Freud 曾以冰山做比喻,自我是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塊,它清晰易見,是人類能意識到的部分,而本我是深埋在海面底下的大塊冰塊,它不僅無法從表面看見,而且不成比例的大小,讓本我具有巨大的影響力。超我則是介於兩者之間,有部分出現在海面,有部分沉於海底。

如果你不曾搭過看過鐵達尼號,不了解冰山的外觀,也別擔心,Freud 不只是心理學大師,也是比喻大師。他還說過,本我就像馬車前方的馬匹,總隨著自己的本能行事,想去哪就去哪,力量強大,整輛馬車被牠拖著走。而超我就像控制馬隻行為的馬軛,避免馬隻猛烈奔跑或跑錯方向,最後決定方向的是騎在馬匹身上的馬伕,也就是自我。它依照現實要求的情況下,盡可能滿足本我的欲求。

Freud 的三個我,雖然只是理論的性格結構,並不存在實體,卻生動描繪人類心理,讓我們能理解人類性格結構的關係是什麼,深深影響性格心理學的發展。

2021/11/20

二級制約(second-order conditioning)

分手後究竟要不要把與前任有關的物品、照片通通丟掉,眼不見為淨?還是只要心如止水,不會影響自己,就算不丟掉也沒有差。

人在談戀愛之後,原本平凡無奇的東西可能因為與你愛的人發生連結,而產生獨特的意義。這些東西不再平淡無奇,你現在看到它,都會讓你想到你的愛人,讓你心跳加速,激發戀愛腦。而且這個物品還可能感染其他物品,讓你其他的東西也會想讓你產生戀愛腦。

舉個例子,假如你有個男友,你看到他都會不自主地臉紅心跳,剛巧他是個香水控,但他不只對你專情,連對香水的氣味也是如此,固定只用淡雅的無花果香。每次他把你擁在懷裡,你都可以聞到無花果香水的味道四溢。幾次之後,聞到這個味道,就會讓你馬上想起男友,進而心跳加速。

有一天,你跟男友借來他的無花果香水,噴灑到你的圍巾、毛衣或其他物品上。久而久之,儘管這些東西不是你男友的,他們一起同框亮相的機會也少之少,但每當你穿戴噴了香水的圍巾與毛衣,就會不自主想起你的男友,心跳也忙了起來。

這種類似睹物思人或愛屋及烏的效果,就是心理學上的二級制約(second-order conditioning)。古典制約指出,我們可以把引起動物先天生理反應的刺激,與後天的中性刺激作配對連結,動物便能學會中性刺激新的意義。

心理學家發現,我們利用動物學會中性刺激不同的意義之後,能夠再疊加上一層制約關係,也就是將另一個中性刺激,與制約刺激(原本的中性刺激)再次配對連結,讓新的中性刺激產生制約刺激的效果。

就像原本你聞到無花果香味的香水,不會有任何反應,只是單純覺得很香,但無花果香水與男友總是一起出現,聞到香水就好像男友接著會出現,這時無花果香水對你來具有不同的意義。

這時候,如果有新的物品與無花果香水產生連結關係,一樣能勾起人想到男友。圍巾與毛衣就有這樣的效果,戴上圍巾,總是會讓人想起香水或貞的聞到香水,而聞到香水會讓人想起男友,而心跳加速。

分手後究竟要不要把前任有關的物品丟掉?依照二級制約的理論,假如你看到任何與他有關的物品與照片都會難過,而這些物品與照片,又和原本無關的事物又產生連結配對,即使只是單純擺在一起,也可能產生制約連結的效果。擺在它照片旁邊的總是某個髮箍或鏡子,現在,你看到那個髮箍又會想到他了。這簡直是擴大災情。所以有關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

Note:

1. 二級制約也叫做次級制約,或叫做高階制約(higher-order conditioning)。

2021/11/19

潛在學習(latent learning)

我們家去年收留一隻野貓,牠很聰明,即使偷跑出門遛達,不管多遠,還是懂得自己回家,有時我和家人覺得牠的行為比較像狗,甚至想訓練牠玩你丟我撿的把戲。假如你今天真的有一隻狗,你要訓練他撿回你拋出的東西回來,常見的方式是當牠把東西咬回來時,餵牠喜歡吃牠的東西,摸摸並讚美牠。狗不笨,牠們懂你在獎勵牠。下次你拋東西出去,牠便會奮力向前衝。

相同的教學原理,補習班還用在學生身上。當學生考了好成績,補習班會提供禮物、獎學金,準備盛大的頒獎典禮,滿足學生的榮譽感,這些都會鼓勵學生,繼續埋頭苦讀,力求下次考到好成績。

過去有一段時間,心理學家深信制約的學習原理包括古典制約操作制約,深深影響動物的所有學習行為。他們認為,想要人類學習某個行為,必須提供適當的刺激或誘因,沒有這些做適當的引導,人類看不出好處,便沒有動機學會。

然而, 心理學家 Edward Tolman,可能覺得人類不會現實,總是斤斤計較行為的結果。他認為人類學習的過程,不一定需要受到刺激或誘因(精確的名稱叫做增強物)的激發,這跟當時心理學界的主流聲音背道而馳。

Tolman 養了一些老鼠作為研究對象,要牠們走相同的迷宮。這些老鼠總共分成三組,第一組是單純走迷宮,老鼠東摸摸西聞聞,平均而言,都花了一點時間才走出迷宮。第二組老鼠面對的環境比較優渥,Tolman 在迷宮的終點擺了一塊起司,你知道的,用來獎勵辛苦翻山越嶺的老鼠。幾天下來,第一組的老鼠成長的速度有限,他們還是得花許多時間才能走出迷宮,而領有獎勵的老鼠,則越走越快,學習狀況良好。

到目前為止,一切都合情合理,就像領到獎學金的學生,突然愛上讀書這檔事,回家廢寢忘食地拼命用功。拿到起司的老鼠也會努力學習更快迷宮,巴不得在下一個轉角就看到自己喜歡的起司;而沒有激勵的老鼠則沒什麼動機。

神奇的是,第三組老鼠可說是前兩組的綜合版。一開始 Tolman 讓這組老鼠單純只走迷宮,可以想見,表現不會太好,彷彿第一組老鼠的翻版。但是,中間幾次嘗試,Tolman 在終點放起司,想不到這些老鼠進步神速,先前辛苦走過的路其實都沒有白費,成為往後進步的基礎。 Tolman 認為老鼠一開始走迷宮雖然沒有獲得獎勵,但是他的大腦可沒閒著,而是把這些經驗記下來,在腦中形成心智地圖(cognitive map),引導老鼠走迷宮。所以,動物一定要獲得獎勵才會事情嗎?不見得。

Tolman 找出動物學習的重要拼圖,他稱這種學習方式為潛在學習(latent learning),泛指那些沒有經過刺激或連結的學習過程,這類學習方式顯示動物的想法,預期與想像等認知因素,在學習的過程也參與其中。想想有些學生,就算不拿獎學金,沒有增強物,他們哪天想開(或想不開)就開始念書。所以我們可以憑空學會許多事,並不用事事都需要依靠學習的結果,來影響我們學習的成效。

2021/11/18

自由聯想(free association)

現在開始一個小小的測驗,請你毫無顧忌地說出此刻浮現在你腦海裡的任何念頭或想法,無論多低級或多下流都請你說出來,並持續一分鐘左右。好吧,如果你還有顧忌,或聽到自己的聲音跟別人說奇怪的話頗為尷尬,那麼你也可以寫下來。

上面這個流程就是心理分析的創始人 Sigmund Freud 用來探索病人的潛意識的時候,所使用的技術,叫做自由聯想(free association)。Freud 認為人類的潛意識很難被當事人(比如說你自己)覺察,所以需要使用特殊的方式來探索它。一個人意識清楚的時候,會盡可能控制潛意識的想法與衝動,所以人在精神狀態好的時候,言行舉止都很正常。

Freud 發現,一個人精神狀態不好或處於非正常的意識狀態時,潛意識就可能流露出來。他依據這個原理,嘗試過用催眠解夢來探索病患的潛意識,因為人在催眠狀態與熟睡時,意識相當薄弱,但是有些人不適用於這兩種方式,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被催眠或記得昨晚作夢的內容。加上,人在意識清楚的時候,才能想起真正重要的記憶。

Freud 使用自由聯想時,會讓病人躺在諮商室裡一張花色特殊的躺椅上(花色不是重點,但這張躺椅很有名),躺椅上點綴幾顆軟軟的抱枕。而 Freud 則坐在一旁,手拿紙筆,面向另一側,不跟病人有眼神接觸,避免干擾病人聯想。

病人開始隨意說話,接著便進入觀察重點。每當病人說關鍵字句,帶有情緒或停頓,更精確的說是產生移情(transference)、投射(projection)與抵抗(resistance)時,Freud 便會記錄下來,甚至請病人就剛才說到停頓的地方,再更深入聊聊。這些都是潛意識發生衝突時的明確徵兆。

整個過程,Freud 沒有任何預設也不帶任何審查與批判。所以自由聯想的目的不是為了找出特定的回答與回憶內容,而是隨著談話內容自由連結,讓心理治療師與病人是一起發現潛意識的衝突內容。

在心理分析的理論中,潛意識的表達方式相當特殊,可以說人類任何言行舉止都包含潛意識的訊息,只是我們無法辨識它的意思。而聯想(association)本來就是心理學裡的基本概念,Freud 的創見在於他認為聯想的關聯,除了字句表面的關係,可能含隱含潛意識的涵義。所以自由聯想在心理分析的治療方法中,是很重要的環節,相關的諮商學派也很看重自由聯想的技術,它讓心理分析師知道病人的潛意識究竟想傳達什麼訊息,當心理分析師將這些訊息帶到意識層面,讓病人頓悟理解,才能夠面對真正的問題,並解決這些衝突。

不過,心理學界一直以來,對自由聯想的分析抱持許多疑問。究竟何種談話內容表示什麼潛意識的意義,連專業的心理分析師也難有共識,因為他們可能牽涉到分析師個人的經驗與主觀詮釋。除此之外,分析流派有許多分支,大家對潛意識的意義各持不同的看法,更不提他們的看法不見得能穩定獲得客觀檢驗的支持。

Note:

1. 心理分析(psycholanalysis)又翻作精神分析。

2021/11/17

習得(acquisition)與消除(extinction)

假如你現在是個大學生,而且鬼迷心竅,一時忘了自己的專業,改行主修愛情。看到系上的同學博岳就臉紅心跳,毛髮豎立。可是,生活總不如人意,你們系上人多,大家很少共修同一堂課或在同間教室裡,唯一有機會看見博岳的時間,是每個禮拜四晚上,系上的共同活動,那時大家還得穿系服出席。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每到了禮拜四早上出門前,你換上系服都特別開心,因為穿上系服就表示今天可以看到你心愛的博岳了。完全忘了被系學會強迫花了 950 元,買了一件圖案很醜的 T-shirt,當初還抱怨好長一振。現在你對系服完全改觀,看到系福就會臉紅,巴不得每天都可以穿上它。

我們出生在這個世界上,環境中的物體對我們來說主要可以分成兩種。其中一種我們看到會直覺產生生理反應,叫做非制約刺激,像是食物、閃電、巨大的聲音等等,遇到這些刺激,我們想到不用想就會流口水,冒汗,心跳加速,全身發癢。出生沒多久的小孩看到食物也會動念想吃,我們對非制約刺激與生俱來就有反應。

另外一種,起初與我們沒有什麼關係,對我們而言,沒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叫做中性刺激,直到他與非制約刺激反覆一起出現,我們就逐漸了解中性刺激,可能有點意思,具有獨特的意義,因為他與非制約刺激有關。就像你穿上系服的當下,就能預知晚點就能看到博岳一樣。博岳是非制約刺激,你想都不用想就對他有心動的感覺,而系服則是中性刺激。

發現物體間的連結關係,是人類學習的方式之一,叫做古典制約。生理學家 Ivan Pavlov 在研究狗的消化系統時發現這件事。系服對你來說,本來只是可有可無的東西,某款鞋子,某家店甚至某支筆起初也一樣平淡無奇。可是,當我們深愛的人穿過,去過或用過,這些東西就有了獨特的意義,因為看見它們,就好像看見我們深愛的人。這是連結制約的作用,威力十分強大。

我們原本對某個事物沒有什麼感覺,直到某個瞬間了解到它的意義。了解它與其它事物具有關聯的瞬間,叫做習得(acquisition)。我們習得之後,便知道兩個物體總是一起出現,能夠預測量一個事物,就像系服能預測博岳。

如果連結的配對個過程中,開始不穩定,哪天你穿上系服,再也看不到博岳了,那系服對你來說,就只是一件普通的衣服,因為它的存在與博岳會不會出現在你身旁一點關係也沒有了,這時穿上系服你也開心不起來。Pavlov 稱呼這個過程叫做消除(extinction)。

人類就這樣透過經驗,不斷找出引發我們直覺反應的刺激,與其它無關的刺激的關聯,而賦予萬事萬事屬於自己的獨特意義。

2021/11/16

專家(expert) vs. 新手(novice)

古諺說,君子立常志,小人常立志。我顯然是小人。每當我新接觸一樣活動或技能,看到厲害的前輩精彩的表現,像是麻將、羽球、泛舟、彈三弦琴,都立志要把它學好。於是,我找來書,上網蒐集教學影片,雄心萬丈開始學習之後,才發覺異常吃力,進入撞牆期。

儘管愛因斯坦說:「專家只不過是一隻訓練有素的狗」,卻也說明專家(expert)的可貴之處,他們長年蹲點,對某個領域有大量的知識、經驗與技巧,甚至不為人知的眉角與冷知識,它們都能如數家珍地娓娓道來。怪不得,專家能輕鬆勝過三心兩意(如我)的新手們(novice)。

心理學家對專家與新手的差異相當好奇。起初,他們為了方便研究討論,找來西洋棋手來做相關的研究,因為西洋棋的專業內容,比較容易用系統的方式看出兩者差異。而後,他們開始研究各領域的專家與新手,發現這兩者之間確實都在一些共通的差異點。

專家在基本功方面明顯比新手還要紮實,他們對於基本技巧的熟練程度,已經達到自動化的水準,不用多想就能流暢表現,如此,便有餘力來思考其他影響表現的因素。從某個角度看來,專家都是解決某些特定問題的高手,面對同樣的問題,專家在表徵問題上與新手明顯不同,新手常執著於問題表現的陳述,被文字、圖案等訊息給限制,而專家除了表面的陳述,還能聽出潛台詞,釐清與問題無關的雜訊,只辨識訊息中重要的特徵(pattern),因此能直接處理問題的核心。

隨著不同界定問題的方式,專家還能使用不同的解決方法,大幅度提升解決問題的速度。加上專家在某個領域上具有豐富的知識與經驗,他們不像新手,不只知識量稀少,而且破碎不全;專家腦中的知識,量多而且相當細緻,除此之外,經由長年的經驗與整理,專家的知識已獲得良好的組織,形成組塊(chunking),大大減少記憶時的費力程度,有利於隨時提取,還能觸類旁通。這讓專家能迅速提出各種解決問題的策略。

策略稀少已經很吃虧了,更糟的是,心理學家 J.H. Larkin 研究發現,新手使用的策略往往不得要領,方向錯誤,常由未知的結果與假設來回推現況,嘗試縮小兩者間的差距,然而,過程中不免費時費時不斷嘗試。專家則順勢而為,有憑有據,從手上現有的工具與條件,逐漸推導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將情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減少嘗試錯誤的時間,同時縮小現況與目標的差距。

以投資估票來說,股票新手光是弄懂大量商業用語就已經相當吃力,更別說區別出哪個用語比較重要。反觀專家,不僅能說出各個專業術語,而且還會同時考量到大局觀,配合產業趨勢與整體經濟概況來決定要使用那些觀察指標,這些都能讓專家在投資活動上能將問題處理的更細緻,自然獲得較好的報酬。

比較這麼多,都在說明專家腦中的系統跟新手顯然不是同一個層級。這些深厚的底子實在沒有捷徑,除了常聽到的一萬個小時定律與刻意練習,花時間整理學會的知識,深思知識與問題的關係,來獲得專於於自己的體悟,都是成為專家的必經過程。我也該結束討論,繼續躲起來專心練功了。

2021/11/15

自發恢復(spontaneous recovery)

害怕打雷閃電應該是很多人小時候共有的經驗。父母對孩子耳提面命,打雷時要遮住肚子,不然會被雷公偷走肚臍。結果小孩看到閃電時變得相當忙碌,不僅要摀住雙耳,避免被緊接而來的巨大雷聲嚇到,還得打點自己的穿著,不要露出肚臍。

儘管是易受驚嚇的年紀,聰明小孩如果在某年夏季,密集的雷陣雨過後,會發現一個簡明的事實,就是每次閃電過後不會都打雷。久而久之,小孩看到閃電不再手忙腳亂。但來年的夏天,小孩冷不及防地看見閃電時,仍然會不由自主伸出手要摀住耳朵。這種明明已經消失的反應,又突然重現的現象叫做自發恢復(spontaneous recovery)。

要將自發恢復說清楚,就得牽出生理學家 Pavlov 那隻出了名的狗。Pavlov 在研究狗的消化系統時,發現古典制約的學習原理。他在狗看見肉之前,先搖動鈴鐺發出聲音,接著在端上肉,狗狗吃得津津有味。重複這個過程幾次之後,狗狗只要聽到鈴聲,明明還沒端上肉,就會開始流口水,彷彿肉就在眼前。

有時候 Pavlov 會惡整一下狗狗,搖完鈴鐺,並沒有端上肉。只聞樓梯響幾次之後,狗狗聽到鈴聲,會逐漸減少流口水的量,最後甚至不流了,因為現在鈴聲和肉似乎沒有關係了。Pavlov 稱呼這個過程為消弱(extinction)。

然而,Pavlov 發現對鈴聲產生消弱的狗狗,過了幾個禮拜之後,如果突然又聽到鈴聲。居然又開始流口水了。Pavlov 認為狗狗不是真的覺得鈴聲和肉沒有關係了,而是抑制自己對鈴聲的反應,如果移動到新的情境,或間隔一段時間之後,制約反應依舊會再度展現,這就是自發恢復的機制。

如同我們小時候看到閃電不是真的不害怕,而是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緒,要自己冷靜,告訴自己不是所有閃電過後都會打雷,而且就算打雷,待在室內根本不會怎麼樣(肚臍依舊完好無缺)。可是,如果習慣閃電之後沒有打雷,過了一陣子,偶然再看見閃電,還是會不自主手出雙手摀住耳朵。

你分手後多久會忘掉對方呢?這裡的遺忘是看到與他相關的物品與照片,不再有任何情緒與生理反應(我這邊說的是心跳加速)。分手過了一陣子,也許你覺得自己已經調適得很好,完全走出來了,現在,看到聽到與前任有關的任何東西,都不再有悸動。

心理學家也許不這麼認為,根據自發恢復的原理,你可能只是努力抑制自己的反應,分手許多年後的某一天或在異鄉的某個街角,當你突然聽到對方的消息時,你的身體依然不自主產生反應。這是許多小說的情節,也是為何分手多年後,老情人舊情復燃的原因。

2021/11/14

心理測驗(psychological testing)

 下面是曾經出現在命理節目上的題目,請你用 10 秒想一下自己的答案。

下雨天你走在路上,地板到處都是積水,突然有輛車開過去,把地上的水濺起來,你覺得濺起來的水花主要弄濕你身體得哪個部分?頭。胸口與腹部。鞋子。
這道題目能測出你當下性飢渴的程度,答案在本文的最後。無論你在臉書上,或翻開雜誌報紙都很容易看到類似這種心理測驗的題目。只要你有心要了解自己,舉凡你的個性、愛情觀、工作類型、人際關係與愛吃醋的程度,都可以從這些測驗裡找到答案。

這點可能讓心理學家很不以為然,畢竟找出人類潛在的特徵(unobserved constructs)是他們的老本行,現在別人搶了飯碗,當然忿忿不平。

心理學家對人類的特徵很感興趣,但這些特徵往往很抽象難以觀察,像是你的智力、興趣、潛力或擇偶偏好,可是他們不會用看似跟結果沒有關係的顏色、圖案、器物與情境來打發你,而是製作有信度與效度的心理測驗(psychological testing)來測量某個特徵的程度。

要測量性飢渴不是不行,但是題目需要真的能捕捉到性飢渴。我們實在很難從「覺得水會濺到身體哪個部位」看出與性飢渴的關聯。臉書與社群上充斥這類測驗,要你從三樣水果中選出一個,來看看你是不是花心的人。這顯然不合理。

如果有心理學的理論指出,攻擊性強的人通常沒有耐性、沒什麼朋友,並且有虐待動物的傾向,那麼測量一個人在這些項目上的程度,來推論攻擊性顯然就合理多了。

也因如此,正式的心理測驗的題目,往往平淡許多,甚至看到題目就能猜到它想要測量那些概念。你可以作假,不老實回答,來捉弄施測者,但如果你真的想了解自己,誠實回答自然是上策。

除了要有心理學的理論為基礎,發展測驗的過程可不容易。心理學家得先找一大群人類測驗形成常模(norm),這是必要建立的比較基準。以最有名的智力測驗來說,製作單位得先找幾萬個人來施測,整理出測驗結果的分佈。

如果大部分的人都落在 85 分到 115 分之間,那之後有人做了相同的測驗後,得到 101 分,我們就可以知道,他的智力跟大部分的人相同。所以,心理測驗一定程度上是比較而來的,它反映人類在某個特性上相對的高低,而且施測者需要對得分與測驗結果詳加說明。

千辛萬苦製作出心理測驗之後,施測的過程與計分的方式也要盡可能統一一致,旁除可能影響測驗結果的因素。如果你邊滑臉書邊吃蘋果,你在剛才測量花心的題目上,就很有可能選擇蘋果,因為你正在吃。

心理測驗依據不同目標下分許多類型,最常見的是成就測驗(achievement tests)與性向測驗(aptitude tests)這兩種大類。成就測驗的目標是要測量受測者在某個能力上目前的程度。

在接受臺灣升學制度的學生一定在熟悉不過,上學時每天的考試期就是成就測驗,它想測量你對目前為止在某個科目上的了解程度如何。依照這個標準,基測、會考、學力測驗與 TOEIC 都是在成就測驗。

性向測驗則是測量一個人潛能,包括性格、興趣與智力,測驗的結果能用來預測受測者未來的表現。在智力測驗得分上,遠比別人高的人,心理學家會預期,他的學習表現會較好,只要花一點時間就能弄懂剛學的知識,而且未來在學業與就業上的結果都會比其他人優秀(理論上如此,雖然實際的結果不是這樣)。

雜誌與報紙上的心理測驗,充其量只是好玩,是場遊戲,這些題目通常缺乏理論基礎與比較的常模。儘管你常覺得雜誌上的測驗超準,根本在說你,其實這很可能都只是巴南效應(巴納姆效應)的助攻,人類本來就傾向認同正向或模糊的描述。

經過一番解釋後,如果你還對性飢渴的題目念念不忘,好吧,選頭的人性飢渴的指數是 10 %,身體與腹部是 99 %,而鞋子是 55%。最後,我想我應該道個歉。希望這篇文章不會將低你看雜誌時玩心理測驗的樂趣。

2021/11/13

自動化歷程(automatic processing)

每次看奧運之類的體育賽事,來到體操項目都讓我驚嘆不已,究竟要怎麼做,才能一氣呵成完成高難度的動作。認知心理學家認為,人類做事的時候,都需要投入注意力,只是用多用少的差別。有些事情比較簡單,層級較低,像吃飯喝水這些你習以為常的小事,就不會花上太多注意力。

儘管每個人的注意力配額有限,只要不超過注意力容量的上限,你可以同時做很多事,比如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還跟旁邊的人聊天。但你不太可能一邊玩數獨一邊思考晚餐要吃什麼,縱然可以,解數獨的效率也會大幅降低。

除了事情本身很簡單,人類對事情很熟悉能減少使用注意力。這是運動選手的秘密,也是專家的秘密。不管什麼運動項目,選手平常練習時除了訓練高難度的動作,最重要的是要把動作練到自動化處理(automatic processing)。他們每天花上大量的時間,練習枯燥且重複的動作,就是為了把某個動作練到不經思考就能執行,因為一旦稍有猶豫,行雲流水的動作就會出錯。

專家跟新手,最大的差異之一在於專家對於某個領域的基本功相當熟練,我們常聽到的基本功紮實,說得就是將動作或技巧訓練到自動化,看起來毫不費力。知名 NBA 籃球三分射手 Stephen Curry 從雙手拿球,到瞄準射出三分球,只要 0.4 秒,而且命中率仍然相當高。一般人光把球拿穩,就得花上一兩秒,更何況還得加上瞄準出手的時間。

為何 Curry 能花這麼少的時間?全在於他對射籃的動作太熟悉了,他想都不用想,就能出手射籃。將基本動作訓練到自動化,專家的大腦就有多餘的注意力來執行更高層級的認知活動,像是思考戰術、彈琴時的情緒、比賽時的大局觀等等。專家能充分享受某項技藝的樂趣,看起來從容自得,而不像新手,光應付基本動作就疲於奔命。

自動化的優勢,是大量的練習會讓相關的身體部位與大腦神經元形成肌肉記憶(muscle memory),意思是你的肌肉會幫助你記得動作。這就是為什麼一旦我們跌跌撞撞學會騎腳踏車或游泳之後,我們再也不會忘掉,因為肌肉記憶牽涉到人類認知系統中一種特別的記憶類型叫做程序性記憶(procedure memory),這種記憶類型與動作技能有關,而且學會就能進入到長期記憶裡,終身難忘。

自動化歷程就像一組設定好的思考方式與動作,一旦開始,就很難停止,非得等到動作完成為止。然而,只要稍有遲疑的念頭,順暢的動作便會中斷。想想體操選手佔滿止滑粉站上鞍馬或單槓,擺好姿勢後開始,便一路暢通直到動作完成,整個過程最好心無旁鶩,稍有遲疑便可能阻礙流暢的動作。

如果你現在正打算學習某個領域的技能與知識,但光是要弄懂相關的術語就覺得異常辛苦,先別太快放棄,那只是你還沒跟知識混熟到自動化的程度,套一句我以前吉他老師的經典名言:「你的手還不是你的手」。請持續每天接觸,直到某天,你會發現自己在使用相關的知識時會省力許多,到時,你才能開始享受某個領域的樂趣。

Note:

1. 自動化歷程的原文也可以是 automaticity。

2. 程序性記憶,又叫作內隱記憶(implicit memory)。

2021/11/12

認知資源(cognitive resource)

我常常一心多用,一個網頁瀏覽器開了數十個分頁,東摸摸西摸摸,看了一個網頁沒多久就切到另一個網頁逛逛,這是好奇心旺盛的緣故,然而卻不是一個好習慣。

心理學家是另類的比喻大師,常要為抽象的心理學理論,想個具象的比喻讓人理解。他們認為人類的認知系統就像有顆電池在供應能量,叫做認知資源(cognitive resource)。

認知資源的定義,是利用分配資源的概念,來說明認知系統的運作。舉凡我們日常生活中要做的事,打手遊、找錢、想分手的台詞、計算今天花了多少錢,選擇喝珍奶還是多多綠等等,都需要耗費認知資源,只是用多用少而以,它讓我們可以執行許多事。

然而,用電池做比喻,表示認知資源的容量(capacity)有限,如果某個工作需要消耗或佔用較多的認知資源,像是算微積分或理解高深的經濟學理論,你就沒有多餘的資源做別的事。當然,你是可以做的,只是效果會很差,而且更可能兩頭空。

關於這點,問問新學會開車的人就知道,當他們千辛萬苦拿到駕照之後,開車上路時,需要全神貫注,別人要找他說話,他還會要對方安靜,因為開車對新手來說是件認知負荷(cognitive load)很大的事,使用大量的認知資源,實在沒有餘力聊天吃東西。

心理學家還發現,認知資源有個體差異,有些人先天認知能力就比較強,容量很大,還懂得使用各種認知技巧,減少大腦的負擔,就算同時處理兩件事,效果依然很棒;有些人光做一件事就很吃力了,做兩件事自然慘不忍睹,對於後者,我們只能說老兄老姊,別貪心了,還是專心做一件事情吧!

可別因此沮喪,因為認知能力可以透過訓練來改善。除了認知資源本身的容量以外,你對事情熟不熟悉也很重要,如果你對事情相當熟練,認知系統就不用消耗太多認知資源來做事。你看一些老司機,能夠一邊開車,還能一邊聊天吃零食,這是因為開老司機對開車相當熟練,已經到自動化的程度,想都不用想就能做好,自然有餘裕處理其它的事。

如果你先天條件不佳,認知資源總不太夠,那麼你需要大量接觸你該做的事,長久下來就不會覺得很燒腦。更神奇的事,研究發現,人類的認知資源與生理上的能量,如葡萄糖等,在某種程度是相通的。當你覺得很累的時候,你的大腦就無法思考太深入複雜的事情,這時候如果你睡個覺、吃塊甜食能補充糖分,認知資源獲得恢復,你的思考能力也恢復正常了。

認知資源有限,所以不要一心多用的忠告是真的。別再一邊玩手遊,一邊跟伴侶聊天了,因為遊戲已經佔去你大部分的認知資源,當伴侶在跟你抱怨很雷的同事,或不知道在交往周年時,要選哪間餐廳慶祝時,你實在無法說出什麼高品質的回應,只會讓人覺得你在敷衍。

Note:

1. 認知資源也叫做認知容量(cognitive capacity)。

2021/11/11

躍出效應(popout effect)

假如有天你很不幸發生車禍住院了。躺在病床上,你隱約只記得,車禍當下對方有下車查看他的車,便肇事逃逸。警方調閱監視器,勉強找出當時有經過車禍路段的幾名車主,請且要你指認。你有信心能指認出對方嗎?

指認犯人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警察把嫌疑犯的照片拿到你面前時,你一眼就能認出照片裡哪一個是真正的犯人;另一種模式則是,你仔細看過每張照片,先將最不可能的人選刪除,重複這個動作,直到最後選出與腦海最相似的人選。

研究發現,第一種模式的決策速度相當快,遠高於第二種,目擊者幾乎沒有經過思考,就自動認出犯人。而且當警察詢問為什麼的時候,使用第一種模式的人通常表示自己說不出為什麼,單純是對方的臉在照片群特別搶眼。

心理學家發現,人類能夠在大量視覺刺激裡,一眼辨識出最特別,最違和,與眾不同的刺激。這個現象叫做躍出效應(popout effect)。一群男生中的女生。喪禮當中在笑的人。一大堆橫線中的直線。我們幾乎能一眼就看到,彷彿他們自動跳到我們眼前一樣。

躍出效應與人類視覺搜尋(visual search)的機制有關。有些知覺心理學家主張,人類在辨識周遭環境的事物時,會優先找出物體的特徵(feature),特徵有許多類型,像是物體直線橫向的輪廓、顏色、質地、亮度等等。人類的大腦辨識各個特徵之後,再將特徵組織起來,完成辨識物體的過程。

人類在開始辨識物體特徵時,如果發現某個物體跟周遭物體的特徵有明顯的不同,能馬上找出來,不用跑完全部的辨識過程。這項優勢,省略許多辨識與思考的時間,讓我們幾乎一眼就能看到誰最特別。躍出效應的效果相當鮮明,讓目擊者在指認犯人時充滿自信,深信一定自己對犯人的臉印象深刻,所以指認的過程幾乎簡單到理所當然。

故事還沒有結束,心理學家比較辨識人臉與辨識物體的速度,同樣是躍出效應,人類在辨識人臉上的速度快得出奇。這樣心理學家猜想,也許躍出效應還有層級之分,有些躍出效應牽涉到更高階的認知歷程

比起從一堆柳丁中看出有顆蘋果,在一群面無表情的人臉當中辨識出有人在生氣,顯然是後者比較嚴重,讓人可以預先從前在的鬥爭中逃離,這件事甚至攸關性命(沒有人想乖乖站著被打),人類因此演化出更高明的策略來辨識人臉以及臉上的情緒

然而,近期的研究卻指出,躍出效應看似明確有力,卻阻礙目擊者不曾懷疑過自己指認。有的時候,警察提供的照片裡,其實沒有真正的犯人,但目擊者同樣會在一群人臉當中,迅速辨識出一個與真正犯人相似的臉孔。這個不幸的人只因為長得與犯人相似,就平白無故遭人定罪。所以,應用躍出效應來指認犯人,恐怕不是一個好策略。


Note:

1. 躍出效應,又叫做突出效應或躍出現象(popout phenomenon)。

2021/11/10

改變視盲(change blindness)

有些人看劇看電影的重點,跟一般觀眾很不一樣,他們會找出劇中不合場理之處,比如在古裝劇中找出現代的器物,或是道具擺放的位置前後不一致,還很有心地將發現匯集成影片,放到網路上。

每次看到這種影片,都覺得這些人很厲害,因為心理學家發現,人類普遍有改變視盲(change blindness)的問題,人類很難覺察視覺刺激前後的微小變化。而這些愛找電影碴的人,明顯少有改變視盲的問題。

心理學家 Daniel Simons 曾做過一個實驗,檢測一般人會不會留意周遭的環境的改變。他請一名研究同謀,手拿地圖到路上找人問路,當路人開始說明方向時,心理學家安排從兩人身後來了一群搬家工人,搬著大片的門板刻意穿過兩人,把兩個人暫時隔開。這時,原本問路的同謀會和其中一名搬家工人交換,然後繼續假裝問路,來看看路人有沒有發現問路的人改變了。

結果有將近三分之一的路人沒有發現問路的人改變了,仍舊盡責的解說方向。當然,也有人發現問路的人改變了,氣得轉身就走,他們可能不想上歡樂嚇嚇叫之類的整人節目。

雖然,發現問路的人改變再正常不過,畢竟發現在你面前不是同一個人,相當理所當然。但問題是為何有部分得人沒有發現?心理學家認為這是改變視盲在作祟。人類在多數的情況底下,很少留意環境中的改變。

產生改變視盲的原因,有很大部分在於人類的注意力有限,我們只能將注意力放在環境中重點,像是路人一心想指出正確的路,其餘的部分就不會花太多力氣注意。腦科學的研究指出,人類的大腦在接受到眼睛傳來的訊號時,相關腦區的容量有限,無法在短時間內建立完整的心像,只會記下重點或鮮明的部分,其他細節則省略不記。

所以當眨眼或短暫隔離過後,人類無法有效察覺視覺訊息裡的小變化。而且,就算沒有短暫的隔絕,人類同樣難以避免改變視盲的影響,我們很難察覺發生在眼前的逐步變化。比如我們必須要花上一陣子才會發現海水正在漲潮或退潮,抬頭看天上的星星,需要花上一到兩個小時才能察覺星星正在移動。

除此之外,心理學家還發現年齡也會影響改變視盲。研究指出,比起年輕人,年紀大的人因為感官隨著年紀增長,而降低功能與運作效率,需要花比較多時間才能發現環境中的變化。因此產生改變視盲的機會就越高。同樣來自於生理因素的還有人類如果使用心理藥物(酒精、毒品),使人類的感官功能下降,同樣比較容易產生改變視盲。

不過想想改變視盲讓我們想有一些好處,如果我們相當精明,連場景中的微小變化都能發現,那麼我們就能輕易看出戲劇與電影的破綻,覺得前後幕明顯不連貫,我們其實知道電影的每一幕有時候根本不是在同一個時間點拍攝的,仔細看的話,光線與場景有些許不同,但卻樂於被戲劇的場務人員愚弄,選擇在觀影的當下,根本不會去留意,而是投入故事本身,享受劇情的樂趣。

Note:

1. 改變視盲也就做變化盲視。

2021/11/09

不注意視盲(inattentional blindness)

幾乎所有厲害的魔術師,都是心理學家,好吧,我修正,都是知覺心理學家。當魔術師說:「仔細看」或「注意看」之類的話,並用手指引導你的視線到某的地方,那裡往往不是魔術的重點,在你不注意的地方,有些事正在發生,巧妙讓魔術完成。魔術師深知,眼見不一定為憑,人類是在看,卻沒有看到重點。

早在世上第一個魔術發明之際,魔術師便知曉人類觀看事物上的盲點。雖然遲了幾步,心理學家 Daniel Simons 和 Christopher Chabris 嘗試用實驗證明這件事。 他們把六個人分成兩隊,分別穿上黑白兩種顏色的隊服,並且開始傳球。然後將傳球的過程拍成影片,在研究室裡播放,要參與者觀看影片,並數白隊球員傳球的次數。其實數傳球只是名目,影片真正的目的是要測試參與者有沒有注意到傳球過程中,從人群裡穿過的大猩猩。

這隻大猩猩是人扮的,牠大搖大擺穿越人群,到畫面中間時還會擂動胸膛。所以無論是大猩猩出現場景中的違和感,或是牠本身的動作,都足以引起注意,簡單來說就是,你不可能沒有看到。然而,大部分認真數傳球數的參與者,都沒有注意到大猩猩出現在畫面了,而且看了影片的回播,都相當驚訝,心想,天啊!我剛才怎麼會沒看到。

Simons 和 Chabris 稱呼這個現象為不注意視盲(inattentional blindness),泛指人類在不注意的狀態下,容易忽略眼前出乎意料卻顯而易見的事物。心理學家認為,人之所以會忽略眼前事物,跟人類的知覺流程有關。

讓我們逐步分析,首先,外界環境中需要有個物體出現。這個物體本身顯不顯眼,會直接影響人類注意到的可能性。這滿好理解的。如果大猩猩全身裝滿 LED 燈還自帶乾冰排場,我們想不注意都很難。

順帶一提,這裡的顯眼程度,不只是物理上的顯眼。當物體與我們有關,對我們的大腦來說就越顯眼,當然更可能注意到,像是在嘈雜的夜店,我們能馬上聽到有人在叫自己,是因為名字對我們來相當重要,通常有人叫住你,就是有心訊息要告訴你。因此,反過來說,當刺激與你無關,你就越不容易注意到,想來也是,誰會沒是在心裡頭記得大猩猩。

儘管外界的物體相當搶眼,但人類在覺察外界訊息時,會動用大腦中認知資源,這是一種虛擬的電池,我們費心處理事情時都會用上。所以當我們處理某個任務(數傳球數、想著曖昧對象無心的話、擔心持有的股票下跌),腦中的認知資源會全力供應,因此,沒有額外的資源,能讓我們處理其它知覺訊息了。結果就是,我們只能留意畫面中自己想看的重點,就像參與者為了數數,兩眼緊盯著球不放,無法留心與球無關的事。

不過,這跟一個人處理事情的熟練程度有關,比如你是個老司機,要你開車邊唱歌、邊喝飲料,甚至與車上的其它人玩字詞接龍根本不是問題,因為開車對你來說相當熟悉,已經熟練到能進入自動化的程度。做一件事能想都不用想,會大大減少認知資源的消耗,你腦中的電池便能挪作他用,讓你更有餘裕留意周遭出現的事物,要看見大猩猩也不會是難事。

除此之外,我們在留意周遭環境時,會稍稍預期哪些事物會出現,同時排除其它選項。到圖書館,就會預想看到書本、學生或館員。到健身房,大概會看到器材、更衣室與運動的人。所以當你知道要數球,會預設畫面中的一切都合情合理,實在很難想像會有大猩猩走過。同樣的道理,如果你已經預期到有大猩猩要出現,就會特別留意,便能輕易看見。

大猩猩的影片在心理學界相當知名,Simons 和 Chabris 還將相關的研究結果與理論寫成書,叫做《為何你沒有看見大猩猩?》(The Invisible Gorilla)。現在你仍可以在 Youtube 上找到注意力測試的影片,來體驗看不到大猩猩的過程。啊!很抱歉,由於我前面大爆雷,你現在想看不到影片中的大猩猩都很難,不過,Simons 後續還推出大猩猩影片 2.0 ,你可以再挑戰一次。看看是你的注意力強大,還是心理學家的安排比較巧妙。

心理學家用實驗說明,人類看見事物的關鍵,不只在於眼睛有睜開,還得考量是否有投入注意力。如果沒有投入注意力,睜眼跟閉眼差不了多少。有時車禍的肇事者宣稱自己沒有看到被害者,除了被害者位在視覺的死角,也有可能是肇事者正看遠處的黃燈,想趕著過去,沒有餘力注意到周遭環境。

不注意視盲還給我們一些啟示。當你的伴侶正在追韓劇,玩 Switch,就別再拉著他問你今天哪裡不一樣?他的大腦正忙,可能不適合玩生活版的大家來找碴。

Note:

1. 不注意視盲,又叫做不注意盲,非注意視盲或知覺視盲(perceptual blindness)

2021/11/08

夢(dream)

現在的電影技術相當前衛,不只畫面 3D 立體,如果再加點錢,座椅還會搖會晃,遇到見血或下雨的情節,座椅甚至還有噴濺效果,刺激觀眾的肌膚,讓人深入情境。但這些需要電影票與挑選套餐的流程,都比不上做夢(dream)來得真實。

心理學家 Calvin Hall 和 Van De Castle 曾研究五萬個以上的夢,他們發現夢的內容大多高度視覺化,人類會在夢裡看到許多顯明的彩色畫面在轉換(黑白少很多)。而且夢的情節常帶有強烈的情緒,負面比正面的還多,最常見的是恐懼跟害怕。夢的情節有明確的目的性,說到這點,你對被人追趕,要逃離某人追殺的夢境一定不陌生。雖然夢的情節設計不太完美,場景之間的轉換往往不合常理,但作夢的人當下不會發覺,就這樣一路奔逃,直到無處可躲,便會驚醒。

剛從惡夢中醒來,我們心有餘悸,有時迫不及待跟旁人說說,以減緩焦慮或尋求安慰。有時幸運,做夢起來還記得,有時,睡醒過一陣子,便再怎麼樣也想不起來夢的內容,只知道自己做了個怪夢。作夢似假似真,除了讓我們免費看場 4D 的電影,影響我們的睡眠品質之外,似乎也沒有什麼實際的功能。

人類睡著之後的意識狀態,實在太神秘了,不禁讓人想問為什麼人會做夢。各路心理學家提出理論來解釋作夢的功能。Sigmund Freud 認為人類為了滿足現實生活中無法獲得的願望,便透過夢境短暫滿足自己,同時減緩焦慮。他的意思是,偶爾夢到自己坐擁金山銀山,可以讓身無分文的人,不至於懷憂喪志。

有些心理學家則認為人類作夢的原因,是大腦為了修復神經元,把常用的保留下來,汰除不常用的。也有人認為做夢是大腦要整理記憶,協助記憶凝固,而重溫白天發生的事,這也印證有些人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說法。研究發現,學習相同的內容,有睡過覺而且做夢的人,事後的記憶表現明顯比較好。甚至有些心理學家認為做夢是為了預演人生,再夢境裡先練習。

生理學家在這方面比較務實,他們使用腦電儀紀錄人類睡著之後的大腦狀態。結果發現,從睡著開始,大腦的電波變化有固定的模式,大略有五個階段,其中一種叫做快速眼動睡眠(rapid eye movement)的階段,簡稱 REM 睡眠,人類在 REM 睡眠階段時,眼皮底下的眼睛會不斷的亂動,如果這個時候把人叫醒,他們往往會說自己正在做夢,也就是說,REM 睡眠與做夢息息相關。

因此,生理心理學家 Allan Hobson 和 Robert McCarley 提出的激發合成理論(activation-synthesis hypothesis)來解釋作夢的原理。這個理論認為,人類在睡著過後,大腦各腦區的神經元會不自主的亂放電,而前額葉等比較理性的腦區會對放電的結果提出合理的解釋,這就是夢。

比如你腦中儲存馬、公園與下雨天的腦區剛好在你睡覺的時候放電了,這時你的夢裡會出現在三個東西,但這三個東西這樣隨機出現大腦實在不明白,便開始編故事,也許是公園正下的大雨,你為了躲雨,便騎上馬,快速奔離公園,想找個落角處躲雨。

聽起來頗不浪漫,但現在的生理心理學家普遍認為,做夢只是大腦對神經元隨機放電的詮釋,像給了編劇素材之後,編出一個合理的故事。所以,夢似乎只是生理現象的副產品。如果問現代的心理學家做夢代表什麼意思?也許他們傾向回答:不代表什麼。

2021/11/07

解夢(dream interpretation)

西元前三千年的某天早上,治理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國王從惡夢中驚醒,儘管他已經逃離詭異的夢境情節,全身上下沒受半點傷,但他仍舊緊張兮兮,趕緊找來他的內政官員們前來諮詢,請他們解夢。就算相差數千年,同樣的場景也發生在古埃及與古中國。

夢的內容鮮明到虛實難辨,古代人大多認為夢的是神靈與人溝通的管道,是種神諭或神啟。然而,神明又不肯明言,人們只好循著夢裡的各種跡象來猜測神靈的意思。中國明代的陳士元,寫了《夢占逸旨》這是一本談解夢的書,裡面將夢分門別類,列出解夢時的準則。《周公解夢》這本民間流傳的解夢書更貼心,不管你是夢見車禍、死亡、火災、黑貓、不倫戀,夢裡出現的各種符號或事物,你都可以翻書查詢,了解夢境的意義。

有陣子臺灣民間很流行買樂透彩,大家想中大獎,卻對於隨機出現的數字真的沒轍,開始尋求各種獲得數字的方法,有人便想到從夢裡尋找。夢到鵝,就是簽 2 ,夢到有人死就簽 4 ,夢到狗就簽 9。千百個人這麼做,總會有一兩個人因夢致富,夢境的力量,獲得眾人肯定。這只是倖存者偏誤,簽彩虧錢的人還是居多。

傳統上的解夢,大多預設夢境類似於預言,能為人們指點迷津。了解夢裡頭出現的事物有何意義,便能論斷夢的吉凶與指引。可是,除了像尋夢簽彩而中大獎的人一樣,過度強調個案,人們還常依照自己的好惡解夢,即使夢到很糟糕的內容,也會用「用夢是現實的相反」來安慰自己,當夢到好事則照單全收。這類帶明顯動機的推理方式,有意的解讀,讓解夢始終缺乏一貫的原則。

1900 年前幾年,奧地利的心理學家 Sigmund Freud 認真記錄分析自己的夢。他發現夢的內容其實有跡可循,裡頭的人物、物品與場景,不會超出個人的經驗之外,也就是人無法夢到不曾接觸過的東西,當然,夢裡總會出現你沒看過的事物,但它們只是舊內容的拼湊加總。

Freud 將分析夢境的結論寫成《夢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這本書,讓他從此爆紅。 Freud 的心理分析理論主張,夢境是潛意識趁人類睡著,意識薄弱的時候,將訊息傳達出來,這些內容往往帶有讓人焦慮的成分,所以潛意識會將訊息包裝過,用迂迴的方式讓人知道。

Freud 認為夢境的內容與情節,是潛意識語言的顯性內容(manifest content),它往往不是表面的意思,而有隱含更深層的內隱意義(latent meaning)。簡單來說,你夢到的馬不是馬,而是潛意識將雄性氣概包裝成馬的樣子,在你的夢裡出現。如果夢裡的馬跌傷了或躍步高飛,可能表示最近你感覺的你雄性氣概受到威脅,或者直線上升,氣場爆棚。

當然,心理分析的解夢,沒有這麼簡單,但原理大致如此,心理分析師就像翻譯員,將夢境的內容翻譯成人話,讓個案了解。對 Freud 來說,解析夢的重點在於分析夢境內容背後的潛意識語言,所以解夢不是分析預言,而是解讀個人潛意識想傳達的訊息,可能是一個人焦慮的來源或深埋在心底的願望,所有的夢境都有意義,都是潛意識想說的話,絕非偶然出現。解夢也從江湖術士的鐵板神算,變成一門有原則可循的學問,叫夢的心理學。

Freud 對解夢的想法影響許多人,除了他的弟子 Carl Jung ,還啟發藝術界,這些藝術家轉而從夢裡尋求創作靈感,形成超現實主義的藝術運動,相關的文學、繪畫與電影作品看似不合常理,實則是向夢境致敬。

現在的心理學採用嚴謹的科學方法,大多認為 Freud 的潛意識與解夢方式太過含糊不清,對同一個物體的分析,有時甚至會有相反的意思。讓解夢的方式難以依循。加上近代腦科學的理論,認為夢其實是神經元隨機放電後的產物,並沒有其他特殊的意義。因此,現在的心理學較少採用 Freud 對夢的理解。不過,有些心理學家或心理師仍然應用心理分析的解夢技術到臨床實務上,協助個案探索自我的焦慮與潛在的心理困擾。

2021/11/06

歧視、差別待遇(discrimination)

瑞典服裝品牌 H&M 曾在官網型錄上犯下嚴重的種族歧視(discrimination)。他們請來一名黑人男孩作為模特兒,身一件淡綠色的連帽 T-shirt 。看起來就跟一般的服飾銷售頁沒兩樣。然而,這件連帽 T-shirt 上卻印著「叢林中最酷的猴子」(coolest monkey in the jungle),似乎在暗中嘲諷,惹來黑人族群的不滿。儘管官方事後道歉,表示沒有歧視的意思,民眾仍不領情,覺得沒有誠意,進而引發抗議活動,甚至破壞 H&M 在南非的實體門市。

寫紅哈利波特的知名小說家 J. K. Rowling ,曾兩次公開表達歧視跨性別者的立場,他堅持使用「有月經的人」來指稱女性,這種說法顯然將誇性別者(有男性轉變為女性)排除在外,有歧視之嫌。引來大量撻伐,有人揚言抵制看他寫的小說。

歧視(discrimination)這個字原本的意思是區別出你我,心理學家給歧視下的定義是人們基於他人的特徵與身分歸屬,而做出的負向行為,這些行為常隱含差別待遇。人們產生歧視的原因常涉及身分歸屬的刻板印象與態度,讓人做出的不公不義的負向行為。

H&M 和 J. K. Rowling 的案例各自反映心理學家特別關注的歧視類型:種族主義(racism)與性別主義(sexism)。以性別主義來說,我們從小從長輩親友媒體身上,學到各種有關性別的想法,這些想法深深影響我們的思考方式。男生要用藍色,女生要用紅色。男生要讀理科,女生要讀文科。男生要勇敢不能哭,女生要體貼善解人意,連坐姿都都不放過,兩腿間的角度過大,等同敗壞門面。

男生就該如何,女生就該如何的觀念深植人心。一旦男生當護理師,女生當CEO,這類違反性別刻板印象的行為,可能讓某些人感到不協調,渾身不自在,因為這與他們的認知有衝突。他們會對違反期待的人產生不甚友善的態度與情感,甚至做出歧視行為。到最後,同一件事情,還可能已照性別發展出兩種標準。

比如說工作領薪水,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狀況相當常見,至於為何明明做一樣的工作,女生卻領較少的錢,不得而知。也許是認為男生看起來比較專業,認真;而女生來做就顯得沒有說服力,老闆因此不願多給點錢。

而且雙重標準無所不在,女性在工作難以升遷,政界與學術圈較少女性,都是顯而易見的事實。所以有學者用玻璃天花板來描述女性們面對的困境,這個世界似乎存在一道看不見的門檻,讓女性難以越過。在性別平等觀念較高的國家裡也是如此,只是程度較少,但歧視與偏見依舊存在。

歧視是許多社會不公的基礎。在臺灣,原住民、新住民、省籍情結常被拿來開玩笑做成地獄哏,像是原住民穿露背裝,會變成後空番的笑話,都會助長歧視與偏見。

讓人沮喪的是,心理學家發現,歧視他人的人通常握有較多資源,他們為了維護自身的資源與權力,因此對他人懷有惡意,打壓他人,來避免受到威脅。他們往往不覺得自己有歧視,這與選擇性知覺有關,畢竟受到歧視的人會感到傷害與損失(等你發現與你執行一樣專案的同事,薪水居然領的比你多,你大概吞不下這口氣),自然會特別留意這樣的現象;反過來看,歧視他人的人因為不會面對這類難題,因而覺得世界公平美好。

刻板印象偏見與歧視,三者互相影響,偏見與歧視,是從錯誤的信念而來。因此,心理學家認為,要減少歧視。最根本的辦法是調整人類對特定群體的認知。有些美國人認為黑人或非裔民族個性暴力,喜歡偷竊,而且很笨,所以對他們懷有負向的態度。要破除這些迷思,才能讓人對彼此有正確的認識,最終有良性的互動。

2021/11/05

想要(wanting)vs. 喜歡(liking)

現在,假裝你在換桌聯誼,或任何可能被人身家調查的場合上。有個人問你週末的時候你想要(wanting)做些什麼。這時,你會怎麼回答?在家把 Netflix 上還沒看完的韓綜追完。爬山。露營烤肉。找間 bar 喝茫。去烏石港衝浪浮淺。好的,無論你的回答是什麼,請你列下來。

接者,對方又問你,周末時你喜歡(liking)做什麼?你本來打算回答,但細想一下,深覺彼此是不是陷入尬聊了。這個問題跟上個問題不是差不多的意思嗎?基於禮貌,你可能會稍微重複了一下你剛才的回答,但心裡覺得莫名其妙。

別覺得對方很怪,一直以來,心理學家跟生理學家跟你差不多,都認為人類說想要做一件事或想要某個東西的時候,意同於喜歡,也就是你可以把上個句子的「想要」換成「喜歡」。我們從各種生活經驗中,學習到哪些事物對我們有較強的誘因凸顯性(incentive salience),誘因凸顯性有好有壞,如果一個會帶來愉悅的體驗,人類在後續就像毀接近它。就像一個人說他消夜想吃鹹酥雞,一定程度上他也是喜歡吃鹹酥雞的(有誰不喜歡?)。就是喜歡才想吃嘛,不是很合理嗎!

心理學家們甚至可以舉出大量的證據來說明,大腦中掌管享樂的酬賞系統(reward system),在我們想吃鹽酥雞跟正在吃鹽酥雞時,都會釋放化學物質多巴胺(dopamine)。

然而,密西根大學的心理學教授 Kent Berridge ,認為「想要」與「喜歡」有所不同,區別兩者的關鍵在於時機與生理基礎。想要是對愉悅經驗的預期,這時行為還沒有發生,只是這種期待感會產生渴望,讓人想採取相關的行動(半夜跑去炸物攤的衝動);而喜歡則是體驗到愉悅感當下的狀態。

Berridge 破壞老鼠大腦中酬賞系統,來看看老鼠的反應,依照過去的觀念,大腦無法產生多巴胺的老鼠,不會有想吃甜食的衝動也不會喜歡吃甜食。研究結果發現老鼠雖然不會主動去吃甜食,顯示他們確實不想要吃,但如果牠們因緣際會吃到甜食,可以透過牠們舔唇回味與享受的表情得知,牠們仍舊喜歡甜食,沉浸在甜食帶來的愉悅感。

所以想要與喜歡的生理基礎是不同的,想要與酬賞系統比較有關,而喜歡則受別種生理機制所影響。知道兩者的相對關係後,Berridge 做了一個更令人感到違和的實驗,他要老鼠接觸一根帶電的鐵棒,幾次接觸之後,老鼠會離鐵棒遠遠的。

可是,當 Berridge 操作老鼠的酬賞系統之後,老鼠會做出一個矛盾的行為,就是即使知道接近鐵棒會被電,仍不斷靠近鐵棒,對它又嗅又舔,被電完之後,又跑回來。所以享樂大略可以拆解成兩個階段,我們基於過去的經驗,對特定的愉悅感產生預期,因此有想要的感覺,接著我們採取行動,獲取能產生愉悅感的刺激後,體驗到愉悅。

一般來說,這兩個階段銜接正常,一路暢通,但對毒品、菸酒成癮的人來說卻不是如此。 Berridge 和 Terry Robinson 的刺激敏感化理論(incentive sensitization theory)認為,毒品與菸酒傷害他們腦中的酬賞系統,讓相關的神經過於敏感,只要他們稍稍接觸誘發渴望的刺激,像是粉末、針頭、藥味,酬賞系統都會小題大作,變得相當想要吸食毒品,儘管長久吸食毒品之後的耐藥性,吸食過後不見得會讓他們多快樂。失控的酬賞系統會持續數年至終生,有些人戒毒之後,又耐不住癮頭,部分與此有關。

2021/11/04

偏見(prejudice)

你現在正坐在捷運的座位上。到站,座位變空,一批新的乘客進來,現在你旁邊坐了一位新乘客。請你想一想,下面列的這些人當中,哪些作你隔壁的乘客,會讓你想要挪動屁股,換到別的座位上,甚至乾脆起身站著?雙條手臂滿是刺青的人、抱著小孩的女性、胖子、穿搭技巧很差的人、穿袈裟的和尚、美女。

其實,無論你選擇誰,都可能是受到偏見影響的結果。

心理學家認為,偏見是人們基於一個人所屬的團體、類別,而產生的情感與態度,通常是負向的,而且帶有敵意。我們對特定的團體與社會類別,多少都有刻板印象(stereotype),當我們對特定團體懷有負面刻板印象時,只要接觸到這個團體的成員,就會不自主對他產生負向的感受,儘管我們對這個人了解不深。

偏見的本意來自於預先判斷(prejudge)這個字。我們在極短的時間內對了解不深的人,產生強烈到近乎不合理的的感情,而且常常影響判斷。更糟的不只如此,性別、信仰、社會階級、年齡、宗教、種族,應有盡有,只要你能對人分類,就幾乎能找到對應的偏見。

社會大眾常對肥胖的人有偏見,覺得他們又懶又貪吃,自制力不佳,相當不討喜。研究指出,肥胖的人求職成功率確實較低,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大家對肥胖的人普遍沒有好感。就算對方身懷絕技,我們也沒有機會知道。除了胖子,我們對理當伸出援手的窮人與弱勢族群,也沒有友善到哪裡去。

偏見讓我們少了和他人認識接觸的機會,在相遇第一眼就把彼此隔開。都說人是群居動物,耐不住孤單寂寞,就這樣提前預判他人的好壞,不是有害交流嗎?

心理學家 Donald Campbell 的現實衝突理論(realistic conflict theory)認為,人類群體間存有利害衝突,彼此需要競爭有限的真實資源,所以對於非我族類的外團體成員,自然不會太友善,有時甚至伴隨歧視、差別待遇之類的負面行為,將資源優先分配內團體的成員。

Walter Stephan 和 Cookie Stephan 更悲觀了,他們提出的整合威脅理論(integrated threat theory)認為團體無論大小,只要知覺到來自外團體的威脅,不管資源是不是真的有限,都會對外團提產生偏見。這大多來自於群體間不同價值觀與世界觀的衝突,威脅到團體成員的身分認同,不同政黨與種族的仇視多源自於此。

顯然,沒有互動就先預設他人的立場有失公允,而且不夠客觀理性。心理學家發現,當我們對他人懷有偏見時,若能平心靜氣正常和對方相處互動,長久下來,能有效降低偏見。人在互動的過程中,會漸漸發現對方與自己想的不一樣,也有手腳俐落,動作勤快的胖子。當打破既定印象之後,人們就容易放下偏見。

內外團體之間的頻繁接觸,能有效降低偏見,是接觸假說(contact hypothesis)的核心,雖然還停留在假說的階段,卻是近期心理學家研究降低偏見的重點,已應用在很多地方。偏見來自於人們對彼此的誤解,隨著了解越多,誤解便會減少。

2021/11/03

成癮(addiction)

說到成癮(addiction)最先讓人想到的很可能是包尿布或傾家蕩產買毒品來吸的畫面。但自從網路興起,人們也可能成迷於社群網路、遊戲之中,變得手機不離手。

心理學家認為成癮的人,會有強迫獲取某些刺激的行為,儘管這些刺激會造成身心上的傷害,成癮的人依舊樂此不疲。讓人成癮的刺激,可能是海洛因、古柯鹼等心理藥物(就是毒品);也可能是手遊、賭博或任何你想到會讓人開心的事。

讓人成癮的刺激會激發人類中樞神經的酬賞系統(reward system),這個腦區是人類腦中分配獎賞的中心。當你完成工作、考試考高分,打手遊破關或是性愛,酬賞系統的神經元便會分泌大量的多巴胺,一種腦中的酬賞,使人身心愉快。

長久下來,人類為了再次體驗到愉悅的感受,會不段重複做出類似的行為,來獲得酬賞。遊戲設計公司深知這個道理,他們刻意安排遊戲的難度,不會容易到無趣,也不會困難到讓你感到挫折,而是比你的能力稍為高出一些。你需要動點腦,花點力氣才能破關的程度最誘人。

一旦你破關,就會感到成就感,酬賞系統開始工作。加上遊戲的時間很短,平均來說不到十分鐘就能獲得酬賞一次,你就這樣一次次被綁在手機上,熬夜打手遊直到太陽升起。

社群媒體臉書與 IG 背後的機制也是如此。我們在上頭發表自己的近況與經驗,有時能獲得讚或愛心,別小看這個小小的符號,他代表其他人的關注、目光與認同,對人類來說這可是莫大的鼓勵(尤其在孤單的夜裡),加上讚的數量顯而易見,讓人容易形成比較,比較後,又會形成新的成就感。現在,沒事做就得打開一下社群軟體,

心理學家認為成癮是一種生心理共同作用後產生的複合徵狀,無論是像吸毒一樣的藥物濫用,還是賭博、滑手機之類的行為成癮,都只是讓酬賞系統發生作用的媒介。

只是有些行為在生理的表現上比較強,有些比弱。而吸毒明顯是較強的那一個。人開始停止使用毒品之後,會產生戒斷(withdrawn)症狀,像是全身痠痛、無力、冒冷汗與想吐等等,都是停藥後可能引發的感受。

產生戒斷徵狀的人,會想要再繼續吸毒,一來可以獲得快感,二來可以減緩生理上不舒服的感受。這是生理依賴(physiological dependence)的表現,所以一旦毒品成癮,便難以戒除。除生理依賴,人也會對毒品產生心理依賴(psychological dependence),藉由吸毒以獲得快樂,來減緩焦慮,彌補生活上的空虛感。

雖然,並非每種讓人成癮的事物,都會像毒品一樣讓人停用的時候,產生不適的生理感受,但心理上的不適感也會讓人重複做出強迫行為,這就是為什麼某些人明知身無分文了,仍舊繼續下注,因為他的身活中恐怕找不到比賭博更大的樂趣了。

Note:

1. 成癮就是一般說的上癮。

2. 戒斷又翻成脫癮。

2021/11/02

信念偏誤(belief bias)

我曾認識一位心理學教授,他讀報時只看與自己政治立場相反的報紙。普通人這麼做早就看到跳腳,然而。這位心理學卻有獨特的見解,他說看與自己政治立場一致的報紙,頂多只能讓自己感覺良好,並無法獲得什麼有效的資訊。雖然你會認為這位教授很善於折磨自己,但他卻可能藉此避開信念偏誤(belief bias)的愚弄。

我們的生活中充斥大大小小的推論(或叫做推理),讓我們從已知的訊息,推論出未知的訊息。社論與名嘴從各大政要的演講中,推論出表面所沒有明說的訊息。一段推論是否正確可靠,除了結論正確,符合現實。推論的過程也要正確有效,如果推論的過程無效,即使結論正確,推論同樣是無效或不可靠的,好比空口說白話,說話沒有根據。

你可以試試下面的經典三段論證:
前提一:所有人都會死。
前提二:蘇格拉底是人。(你可以將蘇格拉底帶換成任何你討厭的人)
結論一:蘇格拉底會死。
我們從兩個正確的前提,推論出一個未知的結論,假設蘇格拉底現在還活著,我們便可以知道未來有一天,他會像過去所有人一樣死去。推論過程正確,結論也正確,所以這是一個有效推論。我們再來看下一個推論:
前提三:所有年輕的女性都很有野心。
前提四:所有年輕的女性都努力念書。
結論二:所有的年輕女性都很努力念書,因為他們都很有野心。
結論或許是正確的,然而因為前提三與前提四的因果關係,並無法從前提中得知,所以推論的過程無效,導致整個推論是無效的。可能需要再補充一個前提:「有野心的人都會努力念書」,如此,才會是一個有效的推論。我們的日常生活有各種與論證有關的訊息,但我們往往沒有很看重它。

心理學家發現,人類不會乖乖檢查推論的有效性,反而直接跳到結論。除了缺乏相關的能力之外,最大的原因是人類深受信念偏誤所影響,我們偏好從既有的信念、價值觀與知識來判斷一項推理結論的正確性。只要結論與我們的信念與價值觀相符,人類就容易忽略推理有沒有效,直接認為結論正確。所以假如今天是一名年輕女性或支持女性的人,讀到前面的推論範例,可能會認為結論二是有效推論。

人類的大腦本來就不擅於處理嚴謹的推論,而是講求實用主義,直覺上這條訊息對自己有用,便會採納接受,不會做更深入的思考。依據這個思路,心理學家確實發現,當論證討論的東西越抽象或充斥一對難以想像的術語,人類會直接評估結論,而非推論過程。現在你知道那些滿口術語的金融名嘴是怎麼回事。

而且時間也是一大因素。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以人類的腦力,只要能產出一個差不多的判斷,就已經謝天謝地,實在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心理學家還發現,影響人類接受推論結論的因素很可能不是信念偏誤,而是能不能想到反例或替代方案,而人在面對與自己立場不一致的訊息時,往往會努力尋找反例,不讓論證成立。

話說回來,為了避免信念偏誤,你現在有勇氣跟心理學教授一樣,逼迫自己只看立場相反的訊息嗎?

2021/11/01

序列位置效應(serial-position effect)

每次和朋友一起去看電影,看完後走出電影院,總會面對一個尷尬的問題:「你覺得這部電影好看嗎?」為了表現深度,大家都會勉強擠出一點內容來發表自己的見解。

常見的就是評論結尾。對一般觀眾來說,電影結尾通常會影響他對電影的評價,而忽略導演與編劇在劇情中的其他細節,比如角色的動機、轉場、事件的連接是否流暢合理等等。這不能怪觀眾,畢竟電影動輒兩小時起跳,又不能像小說一樣翻前幾頁重新釐清狀況。觀眾只能對腦中所剩無幾的記憶內容發表一下意見。

心理學家 Hermann Ebbinghaus 發現,大家都是善忘苦主,除了內容本身好不好記之外,記憶順序同樣是個重要關鍵。他以自己為研究對象,希望找到人類記憶的特徵。他發明許多無意義的單字像是 xskdhl、sidomees、ahshdjg 要自己依序背誦,並在事後看自己回憶的效率。

結果 Ebbinghaus 統整後發現,記憶內容出現的順序,會影響一個人回憶的效率,他稱這個現象為序列位置效應(serial-position effect)。序列位置效應通常發生在最先與最後出現的記憶內容上,分別稱為初始效應(primacy effect)與新近效應(recency effect)。

對於這點,你應該不陌生,每次看小說與電影時,通常開頭與結尾記你會記得最清楚,其餘中間的轉折則想不太起來。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開頭與結尾具有某些記憶上的優勢。

人類在記憶開頭的訊息時,通常精神狀況最好,沒有任何雜訊干擾,此時你只要知道電影的主角叫 Jack,是個需要下課兼差的窮學生,相當單純。而且往後劇情每提到一次 Jack,就能等於幫你一次複習,不用我說,複習自然能加強人類回憶的效率。相對於其他時間位置的訊息,一開始的訊息照理來說會被重複最多次,最可能進入到長期記憶中。因此,你想忘掉也很難。

而結尾的訊息,最大的優勢就是接近。如果你在路上搭訕一個人跟他要通訊軟體的帳號,他在說完的當下,你能毫無懸念的背誦出來,因為訊息剛消失不久,還暫存在工作記憶,所以大腦仍然記得。由此可知,消失的訊息距離回憶的時間越近,人類越容易想起。

此時,你可能會問,那中間的訊息去哪裡了?很遺憾,隨著時間過去,人類要記得訊息變多,而且彼此可能互相干擾,大腦會開始不堪負荷,無法記下太多中間的訊息,就這樣一路模模糊糊,來到訊息的尾聲,依靠時間接近的優勢,記得最後的訊息。

好奇心深重的人也許還會問,那初始效應與新近效應究竟誰的影響比較大?我想會這麼問,可能攸關你念書時的科目順序,把需要記憶的科目擺在對的位置,增加一些助力。一般來說兩者的效果差不多,幾乎平分秋色,對於這種情況,就得考量到其他因素了,比如情緒、精神狀況、記憶的動機,甚至是訊息呈現完之後有沒有干擾,這些因素都會同時影響回憶的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初始效應在人際關係有重大的影響力,在人際關係上初始效應與新近效應似乎有不對等的關係。我們都知道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它幾乎決定他人往後對你的評價與想法。第一印象的影響力來自於它非常難以忘記,多少是因為人類對他人的記憶,就如同一段有時間順序的事件在演進,在這段時間順訊中,人類顯然最難忘掉一開始的事件。所以,下次與新對象約會前,記得買件新西裝整裝完成再出發吧!坦腹東床已經是 1600 多年以前的事了。

Note:

1. 初始效應又翻成首因效應。

2. 新近效應又翻成時近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