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5

懲罰(punishment)

一名學生在課堂上吵鬧,老師可能會體罰他,甚至當眾甩他巴掌。把層級放大,政府透過設立法律,訂下某些行為的懲戒規則,降低人民做出特定行為的頻率。這背後都跟懲罰(punishment)的概念有關。

心理學家認為懲罰泛指能夠降低人類或動物做出特定行為的方法,包括給對方不想要的刺激,像拳打腳踢、罵髒話、拿針刺他都算,當對方知道做出特定行為之後,會招致不想要的結果,就會減少特定行為的頻率。

而且根據不同的方式,懲罰可以分成正向懲罰(positive punishment)與負向懲罰(negative punishment)。正向懲罰是給予不想要的刺激,作為懲罰手段。我們對正向懲罰都很熟悉,父母的打罵所引起身心上的疼痛,IG上網友的酸言酸語、老師體罰半蹲時,身體上不舒服的感覺都算。

一旦某人做出特定行為之後,如果會迎來這類刺激,對方後續便會減少作出特定行為。你在街上找人搭訕要電話,要了幾次都遭對方冷落或翻白眼,你大概就沒什麼勇氣在繼續,甚至會社交冷感一陣子。

而負向懲罰則是移走想要的東西,像是錢、自由、冷氣與晚餐。當對方做出特定行為之後,會被扣薪水,扣零用錢或者禁足,他就會少做特定行為。

操作制約的理論裡,懲罰常與增強一起討論,兩者似乎是一體兩面,一個增加行為的頻率,一個減少行為出現的頻率。然而,懲罰與增強兩者是不對等的關係。人類在接受懲罰後,所產生的學習效果又快又有效,只要老師賞一次學生巴掌,學生之後在上堂課就不會再說話。

要用增強來讓學生不要在課堂上說話,則要用上許多次,才會有用,想想從前老師在上課好說歹說,笑臉迎人,要大家不要說話,學生起初會降低音量,但一會兒開始嘰嘰喳喳,直到老師翻臉拍桌。

除此之外,懲罰能在短時間內,消除辛辛苦苦透過增強所建立起來的行為。有個男同學叫做展陽,他不愛讀書,老師不斷利誘與鼓勵,增強他讀書的行為,好不容易把他的成績拉上來。直到某次考試,展陽表現失常,回家被爸媽罵,而這一頓罵可能又讓展陽不想念書了,深怕下次考不好,又要被罵。先前老師透過增強,在展陽身上建立起來的讀書習慣,就這樣減少效用。

懲罰與增強的學習效果完全不對等,懲罰的效用明顯較強。人類與動物對疼痛與不好的感受相當敏感,因為這種感覺攸關生死,所以會特別在意,容易讓人學到引起負向感受的刺激與特定行為的關連。

懲罰雖然立即見效,然而,懲罰不只會造成學習結果,還連帶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比如,懲罰所造成的行為改變,並非出於對方的認同,而是害怕被打,所以容易有抵抗與不甘的心態,而且會讓對方產生害怕的生理反應,像是心跳加速、莫名焦慮等等。

心理學家還發現,長期接受懲罰與體罰的孩子,會產生心理創傷,情緒與自尊也較普通孩子低落。也因如此,過往的打罵教育已經過時,有陣子臺灣很強調愛的教育,其實就是利用提倡用增強取代懲罰,長期來看,鼓勵比打罵對孩子來說要更有用。

Note:

1. 懲罰也翻成處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