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3

以退為進法、留面子效應(door-in-the-face technique)

你現在走在臺北西門町的街頭,突然有一對男女走過來,看起來一副學生樣,還穿著高中制服。他們表明是某間高中的吉他社公關,這個禮拜六下午,是他們社團的期末成發表演,現在正在賣表演門票,一張 150 元,你要買一張嗎?

OK,我知道你在想什麼,雖然聽現場的吉他表現很有趣,可是得花上寶貴的週末時間,重要的是還要花錢。所以你直接拒絕。

「如果你不想買票,那買我們的公關贊助小物巧克力棒如何?一條才 10 塊。」

正當你要轉身走人的時候,面前的學生又說話了。請你靜下心想想這個畫面,請問你會買巧克力棒嗎?

不曉得你的回答是什麼?社會心理學家 Robert Cialdini 買了,還買了兩條。順帶一提,他是專門研究說服與影響力的專家。上面的例子,是他在《影響力》這本書裡,分享的親身經歷。雖然他面對的狀況,是童子軍賣馬戲團票不成,而轉賣巧克力棒。但換湯不換藥,依舊讓人買單。

無論是高中吉他社的公關,還是 12 歲的童子軍,他們都使用相同的銷售方法,叫做以退為進法(door-in-the-face technique)。這個方法在生活上相當常見,而且我們幾乎習慣到沒有自覺。這個方法充分把握人性,發揮強大的影響力。

那什麼是以退為進法?

以退為進法是一種順從的技巧,利用請求的順序改變他人的行為,具體流程是先提出一個較大,對方一定會拒絕的請求(有時候有點離譜),接著再提出一個較小的請求。通常對方答應第二個請求的機會會提升。

同樣是順從技巧,登門檻效應是先提出一個較小的請求,再提出大的請求。而以退為進法正好與他相反,然而無論順序為何,兩者同樣有效。

Cialdini 手拿著兩條根本不想吃的巧克力,看著童子軍離去的背影。他在想為什麼自己會買下巧克力呢?為了解釋這個現象,他設計場域實驗來檢驗以退為進法的影響力。

Cialdini 請他的研究助理假裝成「青少年輔導計畫」的代表,到大學裡隨機詢問學生:
「願不願意花一天的時間陪一群少年犯逛動物園?」
雖然活動是出於善心與愛心,但沒有報酬還要花費自己的時間,可想而知,多數的學生都選擇拒絕,只有 17 %的人答應。

接著,研究員執行第二階段。他們又隨機詢問另外一群學生,這次他們把問題分成兩個階段提出,也就是使用以退為進法。他們先問學生:
「你願不願意每個星期撥出兩個小時當少年犯的輔導員,並持續兩年?」
在沒有任何好處的前提下,這個請求當然相當離譜。不過,第一個請求本來就是設計成讓人拒絕的請求,等學生拒絕過後,研究人員再提出陪一群少年犯逛動物園的請求(如同第一階段的請求)。

結果,學生答應的機率大幅提升,從原本的 17%提升到 50%左右,增加將近三倍。

從這個實驗中,就可以見識到以退為進法的威力。心理學家認為以退為進法背後主要有兩種解釋,都是善用人類深根柢故的心理特性,一個叫做對比效應(contrast effect),一個叫做互惠(reciprocity)

在離譜的請求之後,如果在聽到一個較小的請求,第二個請求聽起就會顯得比較小而且合理,兩者相對比之下,人們比較容易接受。物品與請求的好壞,往往是比較出來的,所以先提出一個大的請求,就能把第二個的請求放在特定的框架底下,引導人們思考。

除此之外,當拒絕第一個請求之後,通常他人會不好意思再拒絕第二次。Cialdini 指出在社會情境的規範裡,人類會預設假如對方讓步了,無論是基於禮貌,還是種種微妙的人際智慧,我們也有義務讓步,這是一種回報讓步的心理機制。

因為不斷拒絕他人,無形之中會損及他人的自尊與面子,所以為了保留情面,我們不會拒絕兩次。也因此答應請求。因為以退為進法是給他人留面子所產生的效果,所以又稱為「留面子效應」。

看完心理學的解釋,以退為進法雖然很好用,但也不是提出越誇張的請求越好。研究指出,若是一開始的請求大到不近情理,反而無法造成以退為進的效果。

因為以退為進法的核心在於讓對方感覺到你是在所有可行的選項裡,從比較大的請求,退讓到比較小的請求。如果一開始的請求相當無理,對方自然不會感受到你的誠意以及心中的糾結之處,也無所謂退讓,所以也沒有退讓的必要,便會果斷拒絕。

以退為進法的腳步走過菜市場與百貨公司,可說無處不在。店家往往先把商品的價格,訂得比實際價格多出許多,然後透過討價還價的過程,逐步「讓利」給消費者,還擺出面有難色的表情,假裝自己吃虧,再提出比較便宜的價格,藉此影響消費者的判斷。

比如一件 3000 元的皮衣,老闆一陣為難之後,勉強賣你 2500 元,嘴巴還唸唸有詞像在抱怨。

消費者一看到價格出現落差,加上看到老闆面有難色的情況下,通常會掏錢買單。更神奇的事,研究指出,消費者不僅覺得物超所值,還對價格相當滿意,絲毫不覺得自己掉入老闆設下的陷阱。深信自己是努力爭取,才獲得這麼便宜的價格。

假如你是很有經驗的消費者,當然對老闆這段戲碼瞭若指掌。反觀房屋仲介,則可在無形之中使用以退為進法,默默影響買客。

據說房仲手上都有幾套賣不掉的爛房子,從屋齡、屋況、地段等客觀因素,房仲當然知道這些房子幾乎賣不出去。

事實是他們還真的不想賣出去,因為這些房子能用來襯托其他房子。

除了專門買房投資的投資客,否則一般上班族只能利用假日花上一整天的時間來看房,這時看房子的順序相當重要。

房仲會先提供幾套準備好的爛房子給買客看,可想而知,買客不會滿意。不過沒關係,房仲心知肚明,就等著買客拒絕。接著房仲會開始帶看符合市場行情的房子,這些房子的水準普通,各種條件都在行情內。如果買客一開始直接看到,只會覺得中規中矩,沒什麼亮眼之處。

然而,有了前面爛房子的比對與襯托,買客會覺得這些普通房子相當好,便容易動心。加上房仲陪看一整天相當辛苦,一直讓步到最後,買客容易降低標準,覺得這些普通房子就可以了,再吹毛求疵下去有點不盡情理,準備進一步約屋主談談。經過房仲這番操作,普通房子賣出去的機會也比較高。

從商品與房仲的例子,以退為進法在生活中有很多應用。

看到這裡,如果你正打算使用以退為進法,這裡有幾點建議,也許對你有幫助。記得在使用之前,先留下討價還價的空間,也就是先想想,你要退讓到什麼程度,並好好安排退讓的劇本。

我知道手上手上拿著劇本的人,通常會都迫不及待希望一切照著劇本走,但以退為進法的成功關鍵在於不要太快讓步,也不要無所謂一直讓步,這會顯得讓步很廉價,必須要表現很為難的樣子,此外,讓步最高段的技巧是,將主動權交給對方,給對方說話,動方有動作、有讓步,你才讓步。

舉例來說,假如你要賣一台售價 1800 元的吸塵器,而跟對方報價 2000 元。對方聽到價格面有難色,開始顧左右而言他。這時,別先著亮出底牌,請先一切如常跟對方繼續交談下去,最後再繞回價格上,詢問對方要不要買。

當對方藉故推拖或轉身想走的時候,你才面有難色地說,實在很不得已,但可以算他九折價,這時對方有可能就以 1800 元的價格馬下吸塵器,這比直接提出價格的方式要好得多。

當然,你懂得用,表示別人也行,說不定年節期間你去年過大街逛一圈就中了兩三次招術。那要如何避免以退為進法呢?

當你發覺拒絕對方之後,他還進一步提出請求,而且這個請求,你仍舊不想要時,請直接拒絕。雖然你多少會感到人際規範上的壓力,但記得,這些壓力是你給自己的!你沒有義務遵守,除非你跟對方很要好,否則斷然拒絕也不會怎麼樣。起初會感覺怪怪的,但日久就會習慣。

如果你真的不想吃巧克力棒,不應該為了對方多問一個問題就花錢購買。

Note:

1. 以退為進法,又叫做留面子效應、門在臉上效應、漫天要價法、拆屋效應和破天窗效應。關於後面兩種說法,是出自中國小說家魯迅的書《無聲的中國》,書中寫到「中國人的性情總是喜歡調和、折衷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說在這裡開一個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天窗了。」

2022/01/22

登門檻效應、得寸進尺法(foot-in-the-door technique)

你看完這篇文章,可能之後走到大賣場或百貨公司都像如臨大敵。

大賣場、百貨公司的試用品與試吃物,簡直是人群裡的魚鉤,釣起消費者購買更多的商品。

不曉得你有沒有發現,一旦接受推銷員的試用品,便很難拒絕後續的推銷,整個流程彷彿順水推舟滑下溜滑梯,不知不覺就買了產品。所以消費者現在都養成一個習慣,沒有必買的決心,就不要試用。

這股魔力不只出現在試用,只要你停下來隨意聽聽推銷員的「解說」與「介紹」,或者進去店家稍微晃晃,都會讓你有股壓力,好像非買不可。

說來奇怪,人類原本不會隨意答應別人的要求,如果要求的內容很複雜,門檻又高,比如用自己的辛苦錢,買一個沒什麼作用的商品,更是難上加難。

但社會心理學家發現,如果先提出一個較小又容易做到的請求,就容易打破僵局,讓他人無法拒絕。這個現象叫做登門檻效應(foot-in-the-door technique),也叫做得寸進尺術,是推銷員的秘訣。

登門檻效應是一種順從技巧,就是提出請求,讓他人改變行為或答應請求的技術。具體的流程是把請求分成兩個階段提出。第一個階段先提出一個較小,容易讓人答應的請求,接著再提出真正的請求。平均來說,這麼做可以提升他人答應真正請求的機率。小小的請求,就像衝鋒陷的前鋒,幫你攻破他人防衛的壁壘深溝。

心理學家 Jonathan Freedman 和 Scott Fraser,為了驗證登門檻效應的威力。來到加州某處住宅區,做了一項經典的心理學實驗。他們請研究人員打扮成宣傳交通安全的義工,再社區裡挨家挨戶詢問一個問題:

能在你家前院草坪上,立一塊「小心駕駛」的公益告示牌嗎?

為了具體說明,義工拿出告示牌的照片,照片裡頭的告示牌大到把房子都擋住了。可想而知,沒有人會想把這種龐然巨物擺在自己家門口有礙觀瞻。結果,全社區只有 17% 的人答應(嫌草坪太大?)。

然而,心理學家發現,如果在提出真正的要求之前(架設超大告示牌),先提出一個小小的要求,會讓情況改觀。他們請義工先詢問屋主願不願意在草坪上插上大約八公分的迷你告示牌,上頭寫著「做一個安全的駕駛人」,面對這個請求,幾乎所有人都答應了。看上去相當合理,八公分實在很小。

兩個禮拜之後,交通安全義工又回到原處,詢問屋主能否設立超大告示牌?結果,草坪插著迷你告示牌的屋主裏頭,居然有 76% 都答應了。這表示,事先讓人答應較小的請求,可以提升他人接受真正請求的機率,哪怕真正的請求聽起來有些離譜。

這個實驗還有 2.0 版。

流程大致與先前一樣,都是利用登門檻效應的原理,只是這次義工先提出的小要求,是請住戶簽名支持「保護加州的美麗環境」的請願書。維持家園美麗,當然不會有人拒絕,所以幾乎所有社區的住戶都答應了。

兩個禮拜之後,義工回到原處,詢問簽了環境請願書的屋主們,可不可以把巨大的交通告示牌架設在前庭的草坪上。結果依然有超過一半的屋主答應。

這相當神奇,就算前後兩個問題顯然沒有關係,登門檻效應仍舊有效。

心理學家認為,登門檻效應之所以有效,部分原因是人類有時候不知道該如何行為,因此,他們會觀察自己先前的行為,把選擇權交給先前的自己。

以前的自己怎麼做,現在就跟著做,心想既然先前我已經答應你的要求了,表示還不賴,那就照做吧。這種機制叫做自我知覺。

而且自我知覺的過程中,甚至產生會產生認知失調,改變對自己的看法與對事情的態度。在告示白的實驗中,屋主原本對交通安全沒有有特別明顯的偏好,但因為他們先前已經答應聯署環保請願,會讓屋主們自覺是個正直的好公民,沒有理由拒絕宣導交通安全。結果就是,他們會改變對交通安全相關活動的看法,覺得這個想法棒極了。

除此之外,登門檻效應跟人類維持一致性形象以及信守承諾有關,既然先前已經答應人家,如果現在拒絕,會顯得前後不一,有損形象。沒有人會想在他人面前留下前後不一的印象。

畢竟這類壞名聲,會讓自己很難在社會立足,在江湖上走跳。所以頭都洗了,就會洗到最後。所以,人類礙於人情壓力與社會,通常也不會狠心拒絕別人。

依照理論,登門檻效應在特定條件下效果最大。首先,提出要求的人,前後不能改變,因為登門檻效應的原理在於給予承諾,我們只會信守對同一個人的承諾,如果換了一個人,意味著沒有承諾過。此外,前後提出的要求,越有關聯,對方答應的機率會更高。

有陣子臺北街頭很常出現騎著摩托車,隨處向路人借錢的人。從過程來看,他們根本是沒有拿學位的心理學家,深知人性的脆弱之處。

他們會先把你攔下來,詢問附近的手機行或加油站,希望你為他指路。當你好心為他指路,就表示你上鉤了。

這時他會把問題升高,問你可不可以借他手機打個電話跟家人連絡,同時表明自己正在出差,之後會雙倍奉還電話費。接著,他撥電話,開始跟電話那頭吐苦水,說錢包被偷,人困在外縣市之類的慘況。

當然,站在一旁的你,可沒有耳聾,一切都聽得一清二楚。掛上電話之後,他不斷感激你,並在對話尾聲順勢提出真正的請求:他身上沒有半毛錢,能不能借他一點?還裝模作樣跟你要電話號碼,表示之後一定雙倍奉還。

你覺得你會掏出錢包借他錢嗎?

調查發現,真的有部分的人會借他。如果今天他劈頭就借錢,成效可能很差,但如果他在你接二連三提供幫助之後,才提出這個請求,你會面對很大的形象壓力,不借錢會讓你跟前面的人設不符。有些人便會屈服壓力,選擇借錢。

登門檻效應無處不在,從賣場的試用品,推銷人員,路上隨機借錢的人,連填寫網站的資料頁面,都可能暗藏玄機。研究發現,如果將資料分成兩三個頁面,比起一次呈現落落成的表格,使用者更可能乖乖依序填完表單。

這簡直無處不烽火,為了避免被影響,這裡就要教你如何避免登門檻效應。

首先,要學會拒絕。達文西說:「開始就拒絕,比事後想反悔容易。」如果能在一開始就懂得拒絕,能大大降低受到登門檻效應影響的機會。

其實拒絕別人沒什麼好奇怪的,一開始,確實會感到莫名的壓力,看著對方歉疚的表情,扭曲的眉頭,實在很過不去。但是記住,對於自己不需要的東西,你有權利拒絕。

就算你無法拒絕,也別輕易答應或給予承諾,哪怕只是瑣碎無關緊要的事情(還記得環保請願書跟巨大告示牌吧),如果你不小心答應對方,要記住別死守一致性或顧及形象而難以推辭。

維持形象是個幻覺。

先前你答應的時候,有你的考量;事後你想拒絕,也有你的考量。此一時。彼一時。應該就事論事,不可以混為一談。堅持自己的底線,超過底線就該拒絕,沒有商討的空間。想拒絕的時候就拒絕吧!

最後,我覺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記得登門檻效應的原理。一旦你發現對方在玩弄登門檻效應,你便會想果斷拒絕,避免被人套路。當好人的前提是,我們自己先不被人愚弄。

專門研究說服與順從的心理學家 Robert Cialdini,在他著名的《影響力》一書裡不僅介紹各種讓人順從的言語技巧,包括這裡說的登門檻效應,還大方分享多年來研究的成果,說他如何避免登門檻效應的方法,簡單來講,請相信直覺,聽從你身體的訊號。

我們的身體是數萬年演化之後的精緻儀器,對可能的潛在威脅相當敏銳,有時你的大腦還沒察覺到,身體就已經有了反應。Cialdini 說,每當他聽到別人的話語過後,如果胃部翻攪,下腹很感覺很悶,他就知道這句話很很奇怪,必須趕緊閃人或果斷拒絕。

我現在都聽從 Cialdini 的建議:身體覺得怪,就是真的怪。

當然,生活中你也不總是被動防守的一方,登門檻效應相當好用,如果你想借錢,拉保險,請室友冒著寒風幫你買宵夜,別再傻傻地直球對決,要善用心理學的原理,懂得說話的藝術,拐個彎與對方纏鬥,慢慢逼近核心,一切就像溫水煮青蛙。

最後,對方會答應你的要求,而且可能從頭到尾都沒有發現你施了什麼魔法。

1.  登門檻效應,又叫做腳在門檻內效應、得寸進尺法。

2022/01/21

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

你正聽著鹽酥雞在油鍋裡滋滋作響,鼻子已經聞到香味。

你在想,老闆到底要不要把鹽酥雞撈起來調味打包了。現在是晚上十點半。你可是糾結好久才決定跑出來買鹽酥雞當宵夜。

當然,你沒忘記你在減肥,但是畢竟肚子餓嘛!又不常吃宵夜,你平常可是嚴格節食的人,加上今天是週末......

人類有時候會做出違反自己態度的行為,像是理智上知道應該要節食,不能吃鹹酥雞,但身體卻很誠實,默默走到鹽酥雞攤點了炸物。而且,事後還不斷為自己的行為找藉口,試圖合理化一切。之前許下的承諾,訂下的戒律,通通拋到腦後。

這其實很正常。

心理學家認為,人類有保持認知一致的需求。人類腦中的各種想法,必須彼此平衡,產生和諧的狀態,一旦人類發現自己腦中的想法相當違和(明明在減肥,卻吃鹽酥雞),便有動機調整想法,讓腦中的認知恢復和諧共處。這個過程叫做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

最早發現這件事的人,是心理學家 Leon Festinger。他在 1954 年和其他兩位心理學家 Henry Riecken 跟 Stanley Schachter 為了研究信仰外星人的宗教團體如何面對落空的預言,偷偷裝成虔誠的信眾,混入團體中體驗神蹟。

這個宗教團體叫作探索者(The Seekers),他們相信 1954 年 12 月 21 號晚上零點,地球的海水會高升,淹沒全世界。唯一的解決辦法,是相信薩納德(Sanander)神靈才能得救。參加團體的信徒們對此深信不移。

然而,這類末世預言相當多,沒什麼新意,過去預言的結果全都沒有發生。諾斯特拉達穆斯就是苦主之一。 Festinger 等人當然知道預言一定不會成真,但他們想知道,這些深信預言的虔誠信眾,發現預言落空時,會有什麼反應。

結果相當令人意外,信徒會變得更虔誠。

到了 12 月 21 號晚上零點。過了一陣子,一切依舊如常。開始有信眾發現預言落空了,不過他們不是質疑薩納德的神力,而是相信信徒們捨棄世俗的個人利益,全心祈福而感動神靈,才讓全世界倖免於難。只差沒喊出:「感謝薩納德解救全世界,我等必當永世追隨。」

Festinger 等人利用上廁所的空檔,輪流記下在團體中的所見所聞,把這段事蹟,寫成《當預言落空》(When Prophecy Fails)這本書。Festinger 認為信眾們堅信錯誤的預言,還幫預言找藉口辯解的過程,是一種認知失調的反應,能讓心理不協調的狀態好受一點。他把這個概念發展成認知失調理論(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認知失調是指人類的腦中存在兩個衝突的認知,或行為與認知有衝突時。如果衝突危及自尊,便會產生生理上的緊張狀態,這就是認知失調的典型症狀,這裡的認知泛指想法、態度、觀念、感覺、價值觀、信念與行為等等。

人類感受到認知失調,會採取一些手段來調適,消除緊張,讓自己更舒服一點,主要有三種方法,第一,人類會拒絕一個認知,強化留下來的認知。第二,加入新的資訊來讓認知和諧。第三,改變行為,讓認知間恢復一致。

讓我們回到鹽酥雞攤。

當你在鹽酥雞與減肥之間天人交戰的時候。你有三種方式自我說服。舉例來說,你可能太想吃鹽酥雞了,因此拒絕減肥計畫在腦中浮現,而且肚子餓會睡不著,造成失眠,失眠反而會變更胖。這可不行,所以還是吃吧。

或者,加入新的資訊,像是這禮拜的節食量很充足。吃點宵夜也不會超過規劃的熱量。甚至改變行為,乾脆不吃了,繼續維持減肥計畫。現在,你知道每次吃宵夜的曲折心路了。

認知失調聽起來像是自律神經失調、免疫系統失調,似乎需要就醫治療才能恢復,其實不是如此。認知失調不是心理疾患,就定義來說,它只是單純的認知不和諧,沒有很嚴重的負向症狀。人類會主動想辦法解決,讓認知恢復平衡。

為了更具體研究認知失調的歷程,Leon Festinger 和 Merrill Carlsmith 找來參與者到實驗室裡轉積木。對,你沒看錯,就是轉機木,而且是無聊到爆那種,一轉就是一個小時。

這個實驗的主要流程就在參與者轉積木中度過。接者,請他們填寫問卷,評估對這個研究的態度,像是有不有趣,好不好之類之類。

想也知道不有趣。

不過,這個實驗重要的環節從這時候才開始。心理學家假裝詢問參與者能不能幫個忙,欺騙下一個參加者說這個研究很有趣。當參與者略有遲疑,心理學家便拉開錢包,準備打賞酬謝。其中一半的人,領了 1 元美金作為獎勵;剩下的人,領了 20 元美金。

當參加者說完謊,這時心理學家會再調查一次參與者對研究的態度。結果心理學家發現。領 20 元的參與者,對這個研究的評價跟之前差不多,還是覺得這個研究很無聊,一點都不有趣。

但神奇的事,那些領 1 元的參與者卻在說謊之後的調查中,表示這個研究有趣極了。順帶一提,這是他們真實的態度,沒有做假。

心理學家認為,領 1 元的參與者在過程中經驗到認知失調,他們很難說服自己,只拿 1 元就開口騙人,拿錢辦事不該這麼廉價,所以他們會調整認知,說服自己轉積木有其有趣之處,一點也不無聊。

這種狀況稱為辯證不足(insufficient justification),參與者沒有足夠的理由為自己的行為辯解,所以傾向調整態度,讓認知與行為一致。

反觀拿 20 元的人,他們說謊騙人的理由充足,為 20 塊美金說謊,確實是拿錢辦事的好理由,所以這些人較少發生認知失調,而改變對實驗的態度。

後續的研究發現,在三種情況下,人類很容易發生認知失調。

首先,就是上面提到的辨證不足,當行為之後沒有獲得充足的酬賞,人類便可能調整態度,為自己的行為辯解,覺得自己是真心喜歡這個行為。因為如果沒有高報酬,自己又不喜歡做,那麼做出行為的人會顯得很矛盾。

如果你為人父母,想管教你的小孩,就該好好記得辨證不足給我們的啟示。當你要求小孩乖乖讀書或閉上嘴不要吵鬧,如果他們照做了,此時,你不應該給他們太大的酬賞(100元或好吃的草莓蛋糕),而是略施小惠,給個 10 元意思意思一下。

這時小孩會產生認知失調,進而自我說服,覺得自己是打從真心喜歡讀書,讀書有趣極了,因為只為 10 元,就乖乖坐在椅子上看書而放棄玩手遊,實在說不過去。

第二種認知失調的形式,叫做決策後失調(postdecision dissonance)。意思是做完選擇或決定之後,人類會產生認知失調。做出選擇後,人類可能會發現所選的事物有缺點,而其他的選擇有優點。意識到自己居然選到差的,放掉好的,會讓人感到很違和,產生認知失調。

然而,既然已做出選擇,表示無法改變。所以人類為了緩解認知失調,會傾盡全力說服自己做了一個很好的選擇,拼命尋找所選事物的優點或者大幅改變對選項的態度,覺得它棒極了。

如果選擇不好,自己怎麼會選它呢?不可能!不可能!與此同時,也會盡力尋找其他選項的缺點,說服自己沒選它真是太明智了。

決策後失調能用來解釋戀愛後的鬼遮眼,當我們從所有潛在對象裡選擇其中一個交往,表示拒絕其他人。這時,我們便會放大自己伴侶的優點,並尋找其他人的缺點,才能說服自己獨具慧眼,萬裡挑一的選擇是正確的。

心理學家 Robert Knox 和 James Inskter 發現,賭馬場中的觀眾也有決策後失調的狀況。在外頭排隊準備買票下注的人,通常認為所有馬匹贏得冠軍的機會差不多。

反觀已經下注買好票,在看台上等待馬兒開跑的觀眾,會大大高估自己下注的馬匹贏得冠軍的機會。他們如果不這樣說服自己,便會坐立難安。

《伊索寓言》裡,那隻在葡萄樹底下的狐狸,為什麼會告訴自己樹上牠吃不到的葡萄很酸了呢。答案很簡單,因為這樣牠內心會比較舒坦。

人類自己認錯真的很難,他們寧願自欺,也不願承認自己判斷錯誤。

最後一種認知失調的形式,叫做勞力辯證(effort justification)。它是指人類會為了自己的付出與努力改變態度。

同樣的布朗尼蛋糕,排了 30 分鐘的隊才買到,跟朋友主動請你吃,我們通常會覺得前面的布朗尼比較好吃,因為如果它不好吃,會顯得浪費 30 中排隊的自己有點傻。

不曉得你的電腦裡有沒有存取免費的線上課程,或書架上放著免費的書籍。通常這些東西,我們很少真的會拿出來使用,反而是付了錢的課程會認真看完,而且覺得內容很優質。

原因很簡單,因為你付了錢,付了成本,理當會說服自己這很值得,否則會感到強烈的認知失調。

勞力辯證可以說是讓人陷入愛情死胡同的元凶之一。如果我們愛著一個人很久,拼命付出卻沒有獲得結果,我們通常不會換一個人,反而是覺得對方真的太棒了,而繼續愛下去。

背後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已經付出太多,為了對自己的付出有個交代,便在心裡提高對方的優點與價值,讓一切顯得很值得。然後繼續付出下去。
可怕的惡性循環。

醒醒吧!我們似乎忘了一個簡單的道理,付出與努力,有時候與結果沒有關係。

認知失調的各種形式,在生活中很常出現,尤其在商業行商上更是如此。像是商品試吃試用,就是很典型的認知失調。想想看,為何商家會不計成本先讓你試用一下產品?

因為我們試用的過程,表示我們從千千萬萬的產品中,選擇用了某個產品。事後回想起來,我們可能會自我說服,大概是這個產品比較優,所以才會使用。除此之外,我們花了時間與成本使用,相較於其他產品,自然會對某個產品有比較高的評價。

廣告商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他們在網路上放送各種讓人坐立不安的標題,讓我們想點進網站一探究竟。看看這個標題:
「我每天躺著吃零食耍廢,兩個月後居然瘦了兩公斤」

這種說法會明顯會引起認知失調。如果是你正在辛苦節食,揮汗運動,只為了減肥,趕在好友的婚禮前,能穿下精心挑選的洋裝,一定覺得很不服氣,心想:怎麼可能!於是,進到網站,準備揭開廣告商的謊言。

賓果!廣告商達到目的了。

因為,他們就是要讓你進到網站,看到商品與其他資訊。

認知失調理論是講求認知保持一致性與平衡的理論,它能解釋人類之所以會改變態度與自我說服的現象。當認知失調的結果越重要,或嚴重危及到自尊,我們便有強烈的動機調整認知,改變態度,來舒緩內心的緊張。

也就是說,如果你不在意吃鹽酥雞會變胖,你便不會感到認知失調。

Note:

1. 認知失調,也叫做認知失諧,認知不協調。

2022/01/14

破窗效應(broken windows theory)

如果你住在得追垃圾車的公寓或華廈,或著根本就是個租屋族,下班後累得要死還要趕垃圾車倒垃圾,有時加班太晚,根本沒辦法倒。這時,你有沒有想過會把自家的垃圾,拿去公園或公家機關的公共垃圾桶丟。

如果你曾經注意過,這些地方的垃圾桶簡直慘不忍睹,常常堆滿許多私人垃圾,有些民眾看垃圾桶滿了,還不放過,直接放到垃圾桶旁的地上,等清潔工收走。到底是名眾素質太差,還是缺乏道德素養?

也許都不是,而是跟一扇破掉的窗戶有關。

1969 年,心理學家 Philip Zimbardo 身體力行,想要用實驗的方式來驗證破窗效應。他把兩輛外型一樣的車(研究經費充裕?),分別停放在加州帕羅奧圖,治安良好的社區,與紐約布魯克林區,這裡的治安很差。

起初,對於停在帕羅奧圖的汽車Zimbardo 拆掉它的車牌,打開車頂棚。結果那輛車在停放當天,就被人偷走了。反觀布魯克林區的汽車,儘管治安很差,但還完好無損停在原處一週左右。接著,Zimbardo 拿槌子敲破停在布魯克林區的車子,車窗破了一個洞之之後,過沒多久,這輛車也被偷了。

犯罪學家 James Wilson和 George Kelling ,以 Zimbardo的研究為基礎,發展相關的理論,他們在於 1982年的《大西洋月刊》刊載的一篇叫作《破窗》(Broken Windows)的文章。

他們在文章裡,用一棟帶有破窗的建築物為例。指出如果破掉的窗戶沒被修好,要不了多久,可能會引發建築物裡有更多窗戶遭人破壞,甚至引起犯罪行為,像是佔據空屋、縱火、亂丟垃圾之類。這就是破窗效應,也叫做破窗理論(broken windows theory)。

破窗效應的意思是,如果放任環境中負面跡象,儘管跡象微小:隨手丟垃圾、塗鴉、言行舉止很差,都可能誘使其他人模仿,造成更多更大的負面行為。就 Wilson和 Kelling 的觀察,現實社會裡破窗效應通常會經歷幾個階段。

首先,社區開始出現失序的現象,亂塗鴉、雖手亂丟的空酒瓶,有奇怪的人出入,半夜有爭吵聲等等,這些現象有些很小,不容易察覺,但如果能被察覺,部分居民會因此搬離社區(先知?)。

接著,留在社區的居民,因為擔心自身安全,對社區內的事物與變化開始視而不見,避免惹事生非。從這裡開始,監控社區的力量與規範大幅下降。可想而知,治安跟著變差。

之後,演變成進一步的惡性循環,有更多居民搬走,留下來的居民變得冷漠,甚至躲在家裡,沒必要的話就避免外出,如此又讓社區的監控力降到低點,引來有心人與潛在的罪犯進入社區,產生犯罪案件。

破窗效應背後的心理學機制,牽涉到「第一扇破窗」的重要性。它是惡化的起點,常是一件「小事情」,容易遭人忽略,但卻對人心起了重要的影響,因為它讓我們意識到可以怎麼行為。

人類往往是依照所處環境中的常模(norm)來行為。就像我們去圖書館不會高聲說話,因為圖書館給人的常模印象,就是不能大聲說話,以免干擾到其他讀書的人。除非有人做,才會引發旁邊的人大聲說話。第一個出頭的人,會為環境設下新的常模,形成示範作用。

建築物裡的第一扇破窗,就是很明顯的提醒物,暗示這個環境的常模,是可以隨意對待公共物品也不會怎麼樣,因此,小惡行會誘發人類犯罪。想想我們去高檔餐廳,面對乾淨有品味的用餐空間,連行為都變得相當講究,說話輕聲細語,用完餐還會自動把餐盤餐具擺放整齊,如果到熱炒店就不是這樣。全是常模環境規範行為的關係。

環境線索給人的暗示與誘導不只這些,它還會讓人模仿與從眾。當人們看到有人已經做了某些行為,似乎暗示自己也行,反正看起來不會怎麼樣。隨著行為的人數變多,後續便會產生一連串的模仿效應,讓行為的數量更多,程度更劇烈。看看公廁裡,前面的民眾如果不珍惜衛生紙,後面的民眾往往會把衛生紙長長拉出,拖到地上,隨意對待。縱容不良的行為,

當負面的小訊號出現,而且沒有減少的跡象,似乎告訴人們這裡的缺乏有力的監控,默許更大的犯罪行為。當人們知道自己的言行受到監控時,不會隨意做出脫序的行為,畢竟我們還有社會形象與法律責任在規範我們,而在缺乏監控的環境裡(天不知、地不知,你不知,只有我知),人類就會展現真自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除了提醒作用,破窗效應可能會讓人有耍廢心理與聽任的態度。如果一天早上,你過得很糟,睡過頭,而且工作上白忙一場,浪費許多時間,到了下午你會打起精神,繼續堅持下去嗎?還是想說今天就乾脆放掉今天,讓自己放一天假,明天重新開始?

一遇到些微不如意,人類的動機就不容易像當初那麼雄心萬丈,反過來如果一切順心,周遭美美的,會讓人想用心呵護,努力不讓環境遭到破壞。破窗效應讓人對環境感到頹喪,對未來悲觀,失去維護良好品質的心思。

在現實生活裡,如果出現微小的髒亂或失序,比如亂丟垃圾、插隊、飆車無人管,就可能引發更大的犯罪行為,所以警方與執法單位,對微小的犯罪行為應該不能縱容。生活上很是如此,舉例來說,家裡廚房的洗手台,衣櫃、廁所,大到學校、職場,都能看到破窗效應的影響。

環境裡的行為規範,容易由小而大產生蝴蝶效應,魔鬼藏在細節哩,小事才是關鍵。當學生與員工很常遲到,東西亂擺不好好歸位,說話沒有禮貌,縱容空間髒亂,這些都可能造成更多不良的行為,像是霸凌、排擠的風氣,影響學習成效與工作效率。

George Kelling 和 Catherine Coles,認為想避免破窗效應,就要及時修補破掉的窗戶。警察應該嚴辦微小的犯罪行為,別輕易容忍,能改則改,這會引起良好的正向循環,有效減少犯罪率。甚至及早關注潛在犯罪分子、有不良紀錄的青少年,這些都能防患於未然。

別以為防堵犯罪是公家機關的事,跟自己沒有關係,它背後的破窗效應就是在說你那凌亂不堪的房間!當衣服亂成一團攤在床上,就好好把它摺好收好,否則只會越積越多。還有廚房洗手台裡的髒碗盤,記得在少少的時候就趕快洗起來放,後面來的人,看到乾淨洗手台,便不會再把髒碗盤丟下就走人。

2022/01/11

如何自學心理學?10個要點提升效率,翻開普心不再一片茫然

你可能對人充滿興趣,想學習心理學來了解人。或者你正因為某個問題困擾自己很久,像是交不到朋友,東西賣不掉,情緒低落,打算自學心理學解決。甚至,你現在手上就拿著心理學的書,打算開始念。卻不知道怎麼念比較快上手。

我從大學念心理,研究所念心理,到現在依舊有閱讀心理學書籍的習慣。我也曾面對心理學課本苦思。如果你是第一次學習心理學,而且打算自學,下面跟你分享十點建議,能有效提升你學習心理學的效率,看完這時點仔細想想之後,再開始自學吧,我認為能大大減少你犯錯或走彎路的時間。

1、心理學可以自學嗎?


有人說心理學不能自學,原因是領域太多太雜,很容易迷失方向,或者訪間說法太多,實踐錯誤的知識。對於這點,我覺得需要看領域,以及看你想學到什麼程度。

心理學確實有許多分支,只要能在學習之前,釐清並整理好領域的關係,我想不至於迷失方向。如果,你自學心理學的目的,只是想對心理學理論有通盤的了解,自學是可行的。

不可否認,有些應用心理學的專業,像是心理治療、諮商晤談等技巧,當然要有專業的心理師帶領,從實做中學習會比較恰當,這類的心理學技巧自然不適合自學。

然而,相比專業的心理治療技術,有些改善生活品質的心理學知識,比如改善失眠的心理學技巧就滿適合自學實踐。人類失眠的原因大致上有生理與心理的原因,有些國內臨床心理學家,也針對心因性失眠提供專門的解決辦法,來改善失眠。像這類知識與技術,便可以跟著相關的專注與影片在家實作練習,試著改善自己的問題。

2、領域分支很多,難以進入狀況


初學心理學,最大的困難通常是心理學的領域與分支很多,難以進入狀況。許多人雄心萬丈找來一本專業的心理學課本,像是普通心理學等導論型書籍來讀,原本期待可以學到這種人性的秘密。

結果發現心理學的領域很多:生理認知情緒動機記憶性格、諮商、心理健康、心理病理,甚至還有統計學,每個章節之間討論的主題差異很大,似乎沒有連貫性。努力一陣子還是一頭霧水,不知道自己底底在學什麼。

我會建議想要有系統了解專業心理學知識,最好先稍微了解一下心理學的發展歷史。這些老前輩走過的軌跡,絕對值得你一看。其實,一百年前的人,跟現在一樣對周遭的人一樣充滿好奇,他們也會想知道人為什麼會劈腿,為什麼會什麼會突然發脾氣,所以他們提出各種理論來解釋常見的人類活動。只是

就算你不想了解歷史,看看目錄,上網找找心理學各領域之間的差異,都對你自學,減少迷惘的時間。

當你概略了解心理學有哪些領域分支,大多在討論什麼議題時,可以選出幾個你特別感興趣的領域來研究即可,也許可以翻翻心理學導論型書籍相關的章節,或直接學找專注來讀,都是比較可行,不會讓人想放棄的作法。

心理學領域非常多,起初學習的時候,不用企圖要全部都了解,先從有興趣,能保持學習動機即可。

3、目標不明確


可以說,只要跟人有關的活動,都有心理學家在研究。然而,也沒有必要全部都了解,所以在自學之前,應該先問問自己學習心理學的目的是什麼?

是為了準備考心理學系、考心理學研究所?還是為了認識自己,了解潛能?或是想要應用心理學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上的難題,幫助身邊的人?

釐清自學的目標相當重要,就像你走進書店裡有太多種類的書,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要找哪類型的書,就會被書海淹沒,產生選擇障礙,全部的書都想看的結果,就是沒有一本書能夠讀得進去。

4、閱讀正確的書


好了,現在你知道心理學有很多領域,也釐清自己的目標。自學心理學最有效率而且省時的方式便是看書,書上的知識幾乎是歸納心理學家的研究結果而得出的結論。

因此,你最好選擇一本符合你學習目標的心理學書籍。這本書必須具有專業性,而且跟得上時代。像是心理學系大一的入門用書,就很適合有系統性的學習。OK,我知道你會覺得它很厚而且很無聊,除非自認天選之人,認為學習心理學是你的天命,普通人實在不會無聊沒事拿起來應啃。

對於這點,建議你可以找一本簡短的導讀書籍來看,然而,因為心理、兩性的書籍眾多,在這裡分享幾個選書的標準。閱讀之前,先看看作者的學經歷,如果作者本身不是心理學專業背景,通常無法期待他能說出專業的知識,除非他有特殊的實務經歷。

接著,再看看書中對於心理學知識的解釋,有沒有附上心理學的術語名稱(包括英文原名)、研究名稱與年份,這些訊息都有利於之後能夠延伸查詢相關的訊息,也確保作者的說法是有憑有據。

如果沒有,你可能要對作者的說法有所保留。也別忘了看看書籍的書版年份,心理學是門科學,越新的出版年份,才能確保書中的知識是來自最新的研究發現。

有時候針對同一個現象的解釋會完全不同,容易讓人困惑,所以,如果你還有餘力,記得多看多比較相似領域的書籍,交叉比對看看結論是否一致,如果不同就得比較雙方提供的說法與證據,評估誰比較合理。

總之,選擇適當且正確的入門書籍,才能學到正確的知識。

5、學習的順序


找到正確合適的書籍之後,學習心理學的順序相當重要,如果弄錯順序不僅事倍功半,還會浪費許多時間。針對一個現象,理論型的心理學家幾乎可以找到各式各樣的延伸問題,不斷探究下去,有些書籍更進一步討論相關的情況。然而,對初學者而言沒有必要琢磨太深,只要抓到最核心的概念即可。

因此,學習順序建議先建立大局觀,再補充細節,也就是先知道知識點的結論,理解相關的理論與術語的含意,再來認識相關的研究如何進行以及一些實例。

除此之外,從淺入深學習,如果你發現一本書太厚或太難以理解,你應該要先找一本導讀型的書來讀,這種書通常口吻輕鬆,輕薄短小,不會有太多負擔。如果你發現你在念心理學的書很難進入狀況,有可能是你沒有相關的基本概念,自然覺得吃力,這時你應該先從你能理解的書開始讀起,或著先將你學習過的東西弄熟,別操之過急。

一定程度上,心理學可以跳著學,也就是說,你找來任何一本心理學書籍,能夠翻開任意一個章節,直接閱讀。因為心理學討論的主題通常很具象,而且符合我們日常生活經驗,容易想像,大多能進入狀況。

如果你使用這種閱讀順序,途中遇到不懂的解釋(可能是先前章節的內容),你大可直接跳過,繼續閱讀你感興趣的部分。再依照這個順序逐步把書唸完,也是一種學習方式。

6、理論、術語、效應們


翻開心理學的書,通常會看到一些術語、OO理論或XX效應。這些術語不是心理學家為了賣弄高深而故意使用,他們是為了統一概念,方便討論,才訂術語的專門用法。

學習心理學,你應該適時整理你念到的術語與理論,試著比較它們之間的關係與差異,或者問問自己懂不懂某個術語的意思。心理學家使用的術語通常很淺白,而且都有他們的原因,比如「成熟」(maturation)就是一個術語,跟我們口語的成熟的意思幾乎一樣。

如果某天你發現,術語的負荷量已經超過腦力的極限,建議你就該先放下書本,專心複習你先前學到的術語即可,這些是你往後學習的基礎。如同上一點所說,學習的順序很重要,循序漸進,才能從容不迫,保持動機與熱情。

7、哪裡可以學心理學?


如果你不是會乖乖坐在椅子上看書的類型,除了看書,其實還有許多方法能讓你學心理學。國內外的大學都有開放免費的線上心理學課程,有些課名叫做普通心理學。只要上網找找通常都能找到。

你可以跟著課上的教授,一堂一堂學習,有了基本概念之後,再回頭看書會更有效率,或著搭配書本跟著教授一起學。但要注意的是,這些課程有些年代久遠,需要注意知識的新鮮度。心理學是一門知識更新速度相對快速的學科,每隔幾年,就有些理論調整細節或出現新的理論。

如果你為了考心理系轉學考,考心理學研究所、心輔所這類,那麼我會很推薦上線上課程(如果你有空,當然也可以直接去大學旁聽)。因為,看相同一本課本,有教授或老師在一旁詮釋課本上的意思,能讓你更容易了解裡面的內容。

除了書本與線上課程,講座、工作坊、活動營都是可以嘗試的學習方式。心理學雖然充斥許多理論,但它的應用性很強。訪間不定期會舉辦心理學相關的講座與工作坊,你都可以參加看看。

透過老師手把手帶你實踐心理學的技巧(比如在心情緊張的時候,放鬆自己的肌肉),會讓你學起來更踏實。

8、實踐知識,嘗試與生活連結


心理學的知識大多是心理學家對我們日常生活的某個現象研究的結果。所以你不只能在工作坊上應用心理學的知識,也能用在生活中。

每學到一個心理學知識,就試著把它用在生活上吧,要嘛改善某個問題(失眠、手機滑太久、交不到女友?),要嘛試著對你感到奇怪的現象提出心理學的解釋。

當心理學家告訴你,人類擇偶或交朋友其實或多或少會看一個人的外表,如果你有交友困擾,或許你可以改變你的外在,換個穿搭來增加你的人緣。要記住,了解與內化知識最快的方式,就是輸出,把它用在自己身上,能大大加深對術語的體會。

9、找人跟你討論


如果你有機會,能找個有心理學背景的人與你聊聊你學習的內容,自然能提升你學習的效率(喂!如果有就不用自學了?)。儘管你可能找不到相關背景的人與你交流,你還是可以跟你身旁的朋友分享討論你學到的心理學知識。

怎麼說呢?

初學心理學的人,有時會太看重心理學的知識,不小心變成線性思考,覺得只要符合理論的條件,人類就一定會依照理論的預期做出相對應的反應或行為。但人很複雜,心理學家只是歸納出人類行為背後的可能原因,就算真的符合理論的條件,也只是特定行為反應出現的機會比較高,而不是一定會出現。

當有一個人與你討論的時候,他可能順勢指出理論怪怪的地方,甚至提供其它解釋。對心理學來說,在相同現象上,有越多不同的解釋(當然要合理),都能成為養分,同時,它的回饋也能讓你想得更全面。

10、別忘了思考學到的內容


心理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但這也是它尷尬的地方。幾乎有一定人生經驗的人,都能對人類的行為與思想做出評論。心理學家與一般人最大的不同,在於他們對人的觀察是以客觀的科學證據作為基礎,而不是主觀的臆測。

然而,書店充斥許多似是而非的心靈勵志書籍、雞湯文、兩性專家的散文、流行心理學等書籍,裡頭的說法大多兩面討好,沒有定見,不然就是用個人軼事與特例,對人類的行為下了強烈的結論。雖然有些書籍確實在討論心理學的知識與理論,只是討論太過單薄,推論很不嚴謹,也不適合全盤吸收書上的知識。

因此,無論是對於大眾心理學或是較正式的書,你都應該保持批判思考,尋找作者的說法是不是有客觀的正確支持?有沒有符合一般人的直覺,你對他的說法能不能夠想到反例?

常常反思學習的內容,你比較不會被視似而非的說法打動。同時,當你對某個現象有特定的解釋,儘管遇到反例或挑戰,也試著找出更多證據捍衛自己的立場,這些都能增加你對知識的理解。

2022/01/07

心理學入門:10分鐘念懂!初學心理學的疑問,答案都在這裡

這是一篇的心理學入門文章。如果你對心理學感到好奇,想要了解或者初學心理學,甚至想念心理學系、諮商輔導系、社工相關科系的人,這篇文章應該對你有幫助,能幫你快速弄懂心理學大致在做什麼,以及回答幾個大家對心理學常見的問題。

心理學是什麼?


起初,心理學是研究靈魂的學科。這裡的靈魂,跟人死後變成鬼魂的那個靈魂不太一樣,它泛指一種內在原型或精神。以前的人相信,人類的性格與行為跟附在身上的靈魂有關。所以心理學,就是研究內在的學科。

之後,心理學一路發展,脫離哲學的討論,採用科學方法來研究人類。因此現在的心理學家給了心理學的正式的定義:
研究人類心智處理與行為的科學。
這個定義的重點在於科學,使用科學方法之後,心理學家對人類的解釋,不再是憑直覺的說法,而是有憑有據,能夠供大家檢驗。多數的情況下,心理學家對人類提出的解釋,誤差很小,而且經得起檢驗。

這點比命理學家強多了。你可以翻翻去年的年度預言,看看命理學家說的事情到底發生過幾件,準確率如何。所以,心理學不是讀心術、占星術、算命、紫微斗數。都不是。也不是比一般人多談幾次戀愛就能對別人的感情指手劃腳,給出似是而非的建議。心理學是研究心智處理與行為的科學,它的解釋與術語通常很明確易懂,而且獲得客觀證據支持。

心理學在幹嘛?


心理學家對人類的心智處理與行為很感興趣,心智處理是我們的思考過程,或者更廣一點,所有內在經驗到的情緒、愛恨、生氣等等都算,外在行為則是大家都看得到的行為,包括走路、讀書、跳肚皮舞到跟老闆對嗆。

心理學家嘗試想了解大部分的人或者說人類常態的樣貌,因為這些知識就可以應用到大部分的人身上,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所以,心理學家提出許多理論,是為了解釋人為什麼會這麼想,為什麼會那麼做?你可能想知道,為什麼每次擤完鼻涕都都會想把衛生紙打開,看看自己鼻孔裡流出什麼東西,或者我們蹲在馬桶上努力幾分鐘之後,會不自主往馬桶裡瞧瞧努力的成果。人類究竟為什麼要做出這些行為呢。

對於這些問題,心理學家努力研究提出解釋。他們的目的與用意,多數是為了預測,進而幫助人類。當心理學的研究指出,人類承受巨大壓力的時候,工作與睡眠的品質會下降,甚至影響心理健康,心理學家便會建議我們應該適度抒發自己的壓力,避免讓自己承受過大的壓力太久。

心理學對人類的思考與行為提出解釋,再運用這些知識,解決人類生活上的問題,像是改善學習效率低落、避免一直滑手機、提升低下的心情等等。心理學不會讓你看懂朋友的心裡在想什麼(別相信美劇),但他們可讓你知道人類的想法與行為背後的解釋,了解這些解釋,你可以更懂人,懂得體諒與理解。

心理學的領域與分支


心理學家為了有系統了解人類,發展出許多心理學的類別,每種類別專門研究人類的某個面向。他們把注意力都放到特定的面向上,不代表他們不關心人類的其他面向,只是因為時間與精力有限,他們必續簡化討論,專心在特定的面向。

比如生理心理學家(或叫做生物心理學家)對人類的生理狀態如何影響思考與行為的過程很感興趣,他們從小至細胞(神經元)到體內的化學物質、大腦、甚至遺傳演化等等的議題都會研究。

你會發現生理心理學家討論的這些主題相當生物學,也因如此,他們比較少討論我們如何受到其他人的影響,我們的文化、社會結構如何影響我們的價值觀或行為,這些議題比較常是社會心理學家所關注的主題。

從這個比較,你應該能感受到不同領域的心理學家關心的領域相當不同。就算是大學心理學教授,不無法深入了解所有的心理學領域,他們通常只能選擇一兩個相關的領域做深入研究,並成為該領域的專家。

心理學的領域雖然很多,但大致上可以分成理論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兩種大類。理論心理學的目標是對人類的思考與行為提出一套經得起考驗的解釋與基礎理論。多數的情況下,心理學理論能解釋人類特定的行為。這類心理學領域包括:


而應用心理學則是將上面提到的理論心理學家研究出來的心理學知識,用來解決人類生活遇到的的問題,所以應用心理學討論的主題通常比較具體好懂,而且能明確看到成果。常見的包括下面幾類:


說到心理學通常大家通常會先想到心理健康與心理師,臨床心理師就是使用心理學理論的來解決具有心理困擾(比如失眠)的人,幫他們恢復成正常狀態。教育學家或老師就是應用心理學原理,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增加學生的學習動機。

犯罪心理學家則是用應用心理學理論減少犯為行為,或使罪犯出獄後改邪歸正。你會發現,應用心理學通常會使用在特定的環境與場域,並且解決那個場域裡的相關問題。

說了這麼多心理學領域,其實每個領域並非沒有交集。最期心理學界有個趨勢,各領域的心理學家開始合作,進一步探討人類的更複雜的心理變化。比如社會心理學家與生理心理學家合作,探討人類受到他人影響時,生理狀態如何變化。

心理學的學派


心理學除了有很多領域分支,心理學家們也分成許多派別,之所以會如此,通常是某位心理學家發現瞭解複雜人性的核心關鍵。比如創立心理分析學派的 Sigmund Freud,就認為瞭解人類的關鍵在於潛意識,所以心理分析學派的心理學家的研究重心在於探索人類的潛意識(這個大家應該有聽過)。

而行為學派則走極端路線,認為瞭解人類的關鍵在於行為,只要研究外顯行為就能了解人性的全貌。總之,心理學界各種學派林立,大家有各自的堅持,然而,發展到現在,各學派難以一派獨大,必須要彼此合作才能解釋人類身上各種複雜的現象。常見的心理學學派:


心理學家很懂人?


心理學確實是專門研究人類,然而,嘗試理解人類的學科也很多,比如經濟學家能利用供需原理相關的理論,解釋人類購物的行為與偏好。生物學家用生理學的原理,來了解人類的生理狀態。社會學家則是從社會結構,經濟階層,解析人類就業、婚姻與教育的差異。

這些都是了解人。

所以心理學是否特別懂人?在某些面向上確實如此,但也不完全是。如果你對人很感興趣,可以進一步想想,你感興趣的究竟是人的哪一個面向?也許你想要學找的答案心理學家可能無法好好回答。

心理學到底在學什麼?


心理學的核心是對人類各種思考與行為提出解釋,再利用解釋解決生活上的難題。它觸及的議題相當多元,從人的思考、行為、性格、情緒、動機、大腦結構、睡眠品質、飲食習慣、擇偶偏好、人際關係,都是心理學家的研究範圍(當然不只這些)。

可以說,只要你對人感興趣的議題,幾乎都可以在心理學中找到相關的討論。心理學可以讓你有系統學習關於人類這種面向的知識。除此之外,為了讓研究結果有客觀的憑據,心理學家會使用統計學的工具協助判斷。

人類是生物,所以心理學家提供的解釋,很大部分會使用到生物學的知識。加上,心理學是起初是在歐洲興起,在美國成熟,第一手的心理學知識都是用英文寫的。因此,學心理學要學統計與生物,同時英文最好不要太差,否則無法看懂第一手的心理學資料。心理學官方說法是理科,然而它的內容涵蓋人文與科學,可以說橫跨理組文組。

誰可以學心理學?


心理學門基礎的學科(雖然它之下還有更基礎的生物、化學、哲學),只有你有興趣便找書來了解。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市面上有許多大眾心理學或流行心理學的讀物,內容雖然有趣,卻不見得很嚴謹,因此看這類書籍的時候,必須多看多比較,才能學到正確的心理學知識。

如果你想有系統地學習心理學,最好能夠使用正規的心理學課本或心理學導讀書籍,概略了解之後,再針對自己有興趣的心理學領域,找專書來讀。但是,單純使用這種方法來學習,可能常常讀得很迷惘,甚至覺得領域很多,顯得雜亂無章。所以學習心理學之前,通常可以問問自己到底想解決生活上什麼問題?

帶著問題來學習心理學的人,會比較輕鬆愉快。比如交不到女友、學習效率很差、讓別人買你推出的產品、情緒低落到影響正常生活,當你帶著問題來學習心理學,會學得比較具體,而且更有動機,你能實際應用心理學的原理解決問題,能看到學習的效果。

Note:

1. 如果你對擤鼻涕與蹲馬桶的話題念念不忘,而且想知道原因,好吧,這裡告訴你,演化心理學家認為我們之所以會觀察自己的體液與排泄物,是因為想確認自己的生體狀態。有這些習慣的老祖先,比較容易存活下來,並把基因傳承下去(就是你我),因為他們能提早發現自己身體有異狀。反觀對自己的健康總是在狀況外的老前輩們,很容易因為健康問題而死亡,他們的基因也不容易演化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