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0

互惠(reciprocity)

小時候與家人在年節逛百貨時,長輩總要我不要靠近提供試吃的攤位,有時候沒有試吃,光是有熱情招呼的店員,就讓家人受不了,紛紛將我帶遠。他們的理論是:沒有要買,就不要過去看。長大後回想,覺得長輩真是民間的心理學家,早早就看出互惠(reciprocity)對人的行為有重大的影響力。

互惠是指一個人接受他人給自己好處之後,再提供好處,回報他人的行為。受到互惠的影響,無形之中,人與人就會形成一種正向循環,彼此互助。互惠的由來已久,從知恩圖報與投桃報李的古訓中,我們就能略窺一二。

心理學家認為互惠是演化的結果,能增加人類生存的機率。比如古時候的大草原上,有個人出門打獵收穫甚豐,將一些食物分給他的鄰居。哪天這個人手氣不好或身體不適,沒有食物可吃,鄰居們為了回報他先前的慷慨,會將一些食物分給他,這個人就能夠順利活下去。

因此,長久下來,人類在互動的過程中便形成一種默契或常規:受人幫忙,哪天就有義務幫回去。而且有利於形成互助的人際網路。

當然,有些人只願受人幫助,而不願幫助他人,因為這會減少自己費力獲取的資源,但旁人也不是傻蛋,面對這樣只受不予、忘恩負義的人,一兩次尚可原諒,但日子一久,群體中的其他人會看清楚他的為人,不會再傻傻幫助他。

少了別人的幫助,這樣的人存活的可能較低,容易被自然淘汰,他的基因也不會保留下來,所以我們都是那些慷慨遠祖的孫子們。

心理學家 Dennis Regan 針對互惠作了一項研究中。他安排一位同謀扮演參與者,名字叫做 Joe,與真正的參與者互動。在研究過程中,Joe 會中途離開跑去買飲料,回來後假裝順便幫參與者買了一瓶蘇打汽水,揚言請他喝。

研究結束後,Joe 與參與者閒聊,自稱自己是賣彩券的,並問參與者可不可以幫忙買一張彩券。結果有收到蘇打汽水的參與者,大多會買彩券。而且事後評估發現,參與者會不會買彩券,完全取決於互惠的影響,跟參與者喜不喜歡 Joe 這個人沒有關係。

互惠的影響力很大,是人際互動的原則之一。它所引起的回報通常具有對等性。你花了兩個小時幫朋友搬家,他回請你吃吃到飽,你會覺得受之無愧,因為搬家的勞動與吃到飽的價值近乎相等;但如果你的朋友買一隻最新的 iPhone 送你,酬謝你搬家的辛勞,你會覺得怪怪的,可能會直接拒絕對方的好意,乾脆不收,因為他的回饋跟你的付出不成比例。

除此之外,接受好處的一方,如果預想以後不打算回報或與對方聯絡,面對他人的好意,他們也會直接拒絕免得產生莫名的虧欠感。

最常見的情況是一個男生送認識沒多久的女生很貴重的禮物,像是名牌香水、百朵玫瑰或愛馬仕包。女生收到的當下,通常會覺得壓力很大,彷彿收下,男生之後的要求,自己就有義務答應作為回報,而且女生的心裡會充滿虧欠感,讓關係失衡。

所以女生面對這種情況,通常會直接拒絕,免於自己陷入互惠的關係中(友善提醒:如果你遇到的女生沒有表現出不適,而且覺得當之無愧,那你要擔心的人可能就是你自己了)。

以後收到保養品的試用包、店員提供試吃、免費服務,在體驗之前,最好抱著已經要買的心情,因為一旦受到他人的好處,哪怕只有一點,我們就會陷入互惠的關係之中,勢必要有所回報。

互惠是做人處世的第一條鐵則,衡量一個人有無社會化的標準,我們不想在他人的面前當個忘恩負義,厚顏無恥甚至是白目的人,這股維護顏面的力量推動我們報恩。心理學家還發現,有些人能巧妙的利用互惠的力量,來讓他人順從(compliance)自己的要求,像 Regan 研究中的 Joe 只花了幾十元,就讓參與者願意掏出幾百塊買一張獲益機會渺茫的彩券。

Note:

1. 互惠,又叫作互惠性、互惠原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