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9

潛意識(unconscious)

現在,我想邀請你參加一分鐘的速速約會。你到圓桌旁坐下,一會,出現了另一個參與者,你們閒談聊一下,但一個話題都還沒講完,約會就結束了,畢竟是一場快速約會。

假如你們剛才聊天的話題圍繞參加活動的動機,除此之外,什麼都沒有聊。我現在要你說一下你對對方的印象?幾歲?聰不聰明?個性如何?做什麼工作?有很大的機會,你會說出一點東西(即便是用猜的),可是你是怎麼知道的?明明剛才聊天你都沒和對方聊這些事,甚至聊天的過程,你也沒想過。

心理學家認為,人類在處理或分析訊息的時候,有一部分是自己能夠意識(conscious)到的,像你知道現在正在讀這行字,以及這行字的意思;另一部分,則超出個人能夠意識的範圍之外,心理學家稱為潛意識(unconscious)。

潛意識的特色是自動化,而且即使你反躬自省,也無法察覺到潛意識的內容,它包括感覺、想法、記憶、慾望與動機,雖然我們無法經驗到潛意識,但理論上潛意識會引發人類的行為,倡導這類論調最知名的心理學家為 Sigmund Freud。Freud 認為人類的任何行為都是潛意識的展現,沒有行為是沒有意義的,比如我們常見的說錯話(slips of the tongue)與講笑話,都可能意有所指,而且言出於心。

儘管 Freud 不是第一個提出或發明潛意識的學者,但潛意識伴隨 Freud 的心理分析(psychoanalysis)理論聲名遠播,潛意識是心理分析的核心,是人類慾望與受壓抑想法的匯集地,甚至可以說幾乎所有心理分析的術語與概念都與潛意識脫不了關係。

在 Freud 的時代,心理學家們還在探討人類意識的本質與重要性,而 Freud 認為意識固然重要,但在意識背後的潛意識才是值得研究的對象,因為意識所處理的訊息內容,深受前意識所影響。每當我們意識薄弱的時候,潛意識便會跨過檢核,偷偷跑出來影響我們的思想與行為。包括突如其來的想法或每晚我們躺在床上失去意識,進入夢鄉後的所見所聞,都是潛意識的展現。

Freud 認為,夢就是潛意識在說話,反映人類潛在願望的真實樣貌。我們常不懂自己的夢,是因為一般人不懂潛意識的語言,因此要透過心理分析師,分析夢境的意義,翻譯內容,才能讓當事人知道自己潛意識到底想說什麼。

部分心理學家頗為排斥心理分析理論,因為心理分析所倡導的概念(比如戀母情結)相當難驗證,甚至無法否證(falsifiability)。但近期的認知心理學家發現確實有許多內容發生在人類的意識之外。你沒有處理訊息,但訊息卻會影響後續的行為。

在一個經典的研究中,心理學家在電影中穿插「吃爆米花」的文字圖片,因為畫面一閃而逝,觀眾其實沒有看到或看不清楚剛才閃過去的內容,但研究結果卻發現,有放映吃爆米花的戲院相較於沒有的戲院,爆米花的銷量明顯提升。雖然研究充滿爭議,有誇張之嫌,但認知心理學家目前普遍同意,這類刺激至少能影響到我們感覺與知覺,並稱呼這樣的訊息處理過程為閾下知覺(subliminal perception)。

現在心理學家提到潛意識的時候,通常有兩個意思,一個是依循心理分析理論的老路,通常表示與個人情緒、慾望、趨力(drive)與受壓抑的願望有關的潛意識,理解起來頗有人味,甚至有點人文氣息,畢竟我們都是血肉之軀,有七情六慾在正常不過。

潛意識的另一個意思,是指某個刺激超越人類感官的極限,像是快到看不見,卻仍然能夠影響人類後續的感受與想法,這類在意識與認知之外,悄然進行且高度自動化的處理歷程,都是現代心理學家口中所討論的潛意識。只不過,它聽起來頗為冷靜,不如心理分析的潛意識來得鮮明生動。

儘管潛意識充滿爭議,甚至有些心理學家與學者拒絕承認潛意識的概念,覺得潛意識只是意識處理的某種特殊形態,但我們確實很常在生活中經歷到自己也很難言明的時刻,轉瞬之間,還沒有意識到,某個念頭突然跑進腦中,沒有上下文,沒有因果關係。

Note:

1. 潛意識又翻作無意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