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31

社會比較(social comparisons)

不知道是時代風氣,還是過了青春期才會開始注意到這類消息。我發現最近幾年有關私密肌保養的產品與廣告越來越多,在我小的時候似乎很少有這類的產品。

注重健康,保護身體當然沒什麼不對,但這些廣告卻塑造不符合現實的身體意象,想要影響觀眾對身體的審美。比如強調私密肌的顏色,要粉紅要白才是健康,才會吸引人(伴侶)。而且不能有異味,甚至要發出香氣(玫瑰花香)。

只能說這類的廣告抓住人類的比較心理。我們善於與他人比較,尤其是廣告中所提及的議題,不像身高體重這些特徵一目了然。你很難知道別人私密肌的顏色與香氣,不知道正常或優良的私密肌該長什麼樣子。

我們只好聽憑廣告的描述,儘管廣告塑造的完美私密肌相當少見,還是會讓我們緊張兮兮,深怕自己不符合標準,私密肌不夠白,不夠香,在多數的假想敵中敗下陣來(OOO因為私密肌很水嫩,讓他跟男友更佳恩愛)。最後,我們選擇妥協,試著用產品來改善自己的狀況。

心理學家 Leon Festinger 提出社會比較理論(social comparison theory)來說明人類與他人比較的心理機制。社會比較理論認為人類都想要正確認識自己,正確評估自己的意見與能力是人類的動機之一。因為這有助於調整自尊,降低不確定性。

起初,我們會透過成績等客觀的標準來認識自己,但有些時候,我們無法用這些方式來評估意見與能力,因此,我們便會與他人排排站,透過社會比較(social comparison),來評估自己的好壞,找到定位。

Festinger 認為人類會優先和相似性高的人做比較,我們會因為個人目標將相似性聚焦到不同的面向,包括年紀相近、同性別、相同的學歷、同樣興趣等等,甚至是具有相同獨特特徵的人,更可能當成比較對象,比如樂壇上,少有會唱海豚音的歌手,這樣的歌手會拿彼此來比較,因為這樣的比較才有共同的基準,才有意義。一個滑板高手,實在沒有必要跟對滑板沒興趣的路人比較滑板能力,因為他無法透過與路人比較,來確定滑板能力的程度。

這表示如果我們和差異過大,極不相似的人比較,即使他頗有就,也不會讓我們的自尊受傷,因為我們知道彼此根本不是同一個世界的人,我們不會跟富二代比較開什麼車,就算他開了百萬名車,我們也會一笑置之。

後續的研究還發現,人類與他人比較有兩種形式,分別是向上比較(downward comparisons)與向下比較(upward comparisons)。

當我們對自己的能力頗有自信,我們會找出比自己能力更優秀的人,試著與他們比較,衡量彼此的差距,秤秤自己的斤兩。心理學家認為,我們透過向上比較來看清現實,同時向上比較有激勵的作用,如果你是某個競技項目的選手,你把偶像或技高一籌的競爭對手的照片貼在每天都看得到的地方,自然會激勵你努力向上。

向上比較有時候也會讓人感到挫折,覺得平平是同樣年紀、或同樣性別、或同樣經歷的他人,怎麼能力與成就差那麼多,有可能讓人灰心喪志,選擇忽略比較對象。

不過,我們為了維持自尊,提升幸福感,有時候會刻意向下比較,找來比自己還差的人當作對手,藉此告訴自己,其實自己還不錯。Wood、Taylor 和 Lichtman在一項對乳癌的調查研究發現,罹患乳癌的病患會把其他更嚴重、更不幸的患者拿來與自己比較,讓心情與情緒能夠得到調適。

無論是向上或向下比較,都是我們希望能提升對自己的看法,提升自尊。這個機制,心理學家稱為自我提升(self-enhancement)。有時候人類為了自我提升,不惜扭曲或忽略比較過程的訊息,比如你向上比較時,發現隔壁同學的成績總是比你更好,你可能極不願意承認他的腦袋比你聰明,因此你會找來其他訊息,比如他家很有錢,老師偏袒他等原因,來解釋他之所以表現比你還要好的結果,藉此維持自尊。

社會比較在現在的社會很常看到,滑開臉書,滑開 IG ,裡頭與你年紀相仿的人,做著跟你不一樣的事,他們事業有成,生活有品味,而且長得比你還好看。你很想知道為什麼差不多的年紀,他的生活過得比你還好,於是你把這些人當成比較對象,卻又無法做到跟他們一樣,於是感到很挫折。

男性與女性都會社會比較,但女性在生活中更常看到比較對象,廣告商刻意找來與消費者年齡、職業或生活背景相似的人來現身說法,讓女性在廣告裡看到這些跟自己差不多,卻比自己還美、還瘦、還白、還成功的案例,讓女性們焦慮不已。

研究指出女性比起男性更容易拿不切實際的高標準來要求自己(或折磨自己),因此若他們越常留意社群媒體上的廣告,他們就越容易感到悶悶不樂,覺得自己與主流社會的標準頗有差距。這些社群媒體上的廣告,影響女性的自尊與對自己的看法。社群媒體流行之後,這個現象已然變成嚴重的問題。

雖然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但社會比較,只有當你需要對自己有正確認識的時候,才來評估、比較可能較為適切。如果你是個常打羽球的人,已稱霸你家附近的運動場,擊敗許多好手,這時候,為了讓自己知道天外有天,你應該試著與其他高手比較
,才能對自己的羽球技術有更切實的認識。

除此之外,記得減少廣告商或他人意見無故在你身上的標準,符合這些標準只會引來莫名的不適,而且沒有意義。

Note:

1. 自我提升(self-enhancement)也翻作自我膨脹、自我拉抬或自我增強。

2021/07/30

戰或逃反應(fight-or-flight response)

想像兩種情境,你在大草原上有獅子向你衝過來,跟你在馬路上有柴犬向你衝過來,你會有什麼反應?在草原上,你可能先跑再說,但在馬路上可就不同了,雖然柴犬凶神惡煞(而且可愛),你會站在原地,打算用腳踹開牠;甚至反過來追牠。柴犬的典型反應是,牠會趕緊剎車,然後攻守易位,反過來被你追。

儘管面對威脅或有害刺激,生物的反應有千百種:裝死、變色、吐墨、斷尾、噴屎、變臉等等,簡直目眩神迷,但生理學家 Walter Cannon 認為萬變不離其宗,這些反應可以簡化成兩個的大方向,就是戰鬥或逃跑,簡稱戰或逃反應(fight-or-flight response)。

這個洞見幫了心理學家很多忙,他們借用 Cannon 的觀點來描述複雜的人類行為,人類對面威脅刺激時的初期,幾乎是用戰鬥或逃跑來回應刺激。乍看之下,這是兩個機會相等的選項,只看個體如何選擇。但一般而言,人類面對威脅有很高的機率會優先選擇逃跑,無路可退或覺得情況可控才會投入戰鬥。這個反應的不對稱性,讓生物能夠對威脅快速反應。別多想了,再想就要被吃掉了。

只是,後續的研究發現,戰或逃的反應流程,其實還需要多加一個步驟,把流程升級成 2.0 版。生物在選擇如何反應之前,會先凍結(freezing)一下,他們會先被威脅嚇到傻眼,得花極短暫的時間思自己應該如何應對。你一定看過貓咪躲在車子底下,突然被你發現的表情,牠們全身緊張,肢體僵硬,像一張拉滿的弓,因應情況隨時蓄勢待發。

因此凍結時的評估過程相當重要。首先,行為者會先解讀迎面而來的柴犬究竟是不懷好意,還是來討抱抱。一旦人類緊張、身體受傷以及過去有類似的負向經驗,就容易將模糊的訊息往負向、懷有敵意的方向解讀。把別人皺眉當做不耐煩,把沉默當作冷暴力。這類敵意歸因(hostile attribution)方式也無可厚非,為了保護自己,人類得先做好最壞的打算,先假設對方具有攻擊性。

當發現來者不善,行為者如果覺得對威脅的知覺控制感(perceived control)很高,自以為情境可控,已 hold 住全場,他就會投入戰鬥,想辦法處理,因為十拿九穩,大概是自己贏;但如果知覺控制感很低,他們會夾著一條隱形的尾巴逃跑,直到退無可退,才投入戰鬥。

確認好刺激的意義,不論後續是戰鬥或逃跑,人類的反應過程都相當迅速,有時甚至在你的意識與思考之外,這全賴人類生理系統兵分兩路調整身體的狀態。

當具有威脅的刺激進入感官,它會先引發杏仁核(amygdala),這個人類情緒中樞產生反應,讓人類對威脅感到壓力、焦慮或情緒,提醒人類拉響警鈴。

接著威脅訊息帶動下視丘(hypothalamus)發出兩道指令,要腦下垂體(pituitary gland)作用,影響內分泌腺體分泌賀爾蒙協助處理威脅。結果人體會分泌腎上腺素(epinephrine)等多樣賀爾蒙,就是讓你在大地震時,能獨自把保險箱扛出家門的化學物質。你的身體現在很亢奮,充滿能量,隨時能夠應戰。

同一時間,下視丘也會動員自律神經系統(autonomic nervous system)。當自律神經系統接到來自大腦的威脅訊息,它會自動調整心跳、呼吸與瞳孔大小等等,讓身體隨時能夠做出反應。這些生理系統已經演化成反應迅速的連動機制,部分過程甚至不到一秒,那些身體反應太慢的祖先,早已被演化的洪水沖到看不到的歷史邊角。

戰或逃反應,最早是生理學家用來描述生物面對威脅的生理反應,後來,因為簡單明瞭,直奔行為核心,心理學家借來應用到許多情境。比如面對他人的排擠或霸凌的威脅,人類會如何反應?究竟是起身宣戰,聯合其他人反過來排擠,還是選擇逃出群體,甚至降低身段討好。這無法簡單給出答案,要看社會情境裡還有什麼線索,行為者本身的經驗與認知方式,都可能讓行為者做出不同反應。

Note:

1. 戰或逃反應,更精準來說是戰或逃或凍結反應(fight-flight-or-freeze response),它還有許多名稱比如過度激發反應(hyperarousal)或急性壓力反應(acute stress response)。

2021/07/29

壓力(stress)

壓力(stress)跟泡麵一樣,是個褒貶不一的詞。它具有明顯的壞處,但也有些不為人知的好處。

心理學家認為,壓力是人類面對壓力源(stressor)的反應過程。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壓力源,它通常表示某種威脅、挑戰或擾人的阻礙。快要結束的戀情、考試、親友對你適婚年齡的指教、有口臭的上司、下午的簡報,甚至壓力源只是你對某件事的想像。你覺得朋友聯合起來排擠你,就可能造成壓力。

壓力源之所以會對我們有重大的影響,是因為我們看重它。你越在意考試的結果或上司的評價,壓力源的影響就越大。好吧,我道歉,也許你不是為了上司的評價,而是為了下個月初還能順利領到薪水。

對自己的期望也會讓人感到壓力,所以重要賽事的運動場上,教練都會勉勵選手平常心
,不要把勝負得失看得太重。除此之外,我們會感到壓力,還有可能是我們手足無措,不知道怎麼面對某個情況(通常沒遇過)。我們覺得控制感很低,害怕自己無法所善處理。

面對這些壓力源,你的身心需要花費能量對抗它,直到壓力源消失為止。一旦你受到壓力的刺激,比如聽到你的上司說:「明天給我一份除臭襪的分析報告」你的大腦便會拉起警報,要你的身體的各路系統準備上工。

你的生理系統會讓你血流加快,加速分泌賀爾蒙,你會感覺緊張、焦慮與煩躁,因為你不知道你最後究竟能不能克服這個壓力源。你的內心狀態也會受到許多衝擊,睡覺時會不斷想到沒有克服壓力源過後的負向結果,或情緒不穩定,容易理智斷線。

但這種懸而不決的壓力時刻,有個很大的好處是它會在我們身後時時緊盯,推我們一把
,要我們集中能量克服挑戰。運動員因為適度的壓力而表現更好,你因為成績壓力上課更加專心。

人類面對壓力最常引起戰或逃的反應(fight-or-flight response)。如果你評估情況,認為這個壓力源可以處理,那你會投入戰鬥,處理問題,直到克服壓力源。或者你認為這個壓力源實在太困難,自己目前沒有能力解決。你會選擇逃避,直接耍廢裝死,反正不面對,至少不會整天緊張兮兮,影響生活,準備好再出發。這時候你就會相信新垣結衣演的都是真的;軍事上的「轉進」不再是政治口號,而是能落實於生活的反應方式。

只是在我們奮力向前拚搏的,究竟是一條漫漫長路還是羊腸短徑,得視情況而定。心理學家將壓力分成急性壓力(acute stress)與慢性壓力(chronic stress)兩種。

急性壓力強度大但持續時間短,舉凡親人過世、車禍意外、臨時插隊的案子非得你熬夜趕工等等,這類壓力通常不會持續太久。慢性壓力則是強度小而持續時間長,像是罹患慢性病,有怪癖的鄰居習慣每天大清晨把晨間新聞大聲放出來,擾人睡眠,真是謝謝他幫我們在睡夢中提前預習。雖然不是什麼嚴重影響生活的事,但長此以往,還是很煩人


急性壓力來得又快又猛,有時讓人措手不及,生命產生重大變故。但研究發現慢性壓力比起急性壓力,對人的身心健康有更大的負向影響。因為它持續時間很長,你的身心每天都要花力氣來處理它,尤其是這些隱微的壓力源實在很難避免。我實在很同情住在火車軌道或高速公路旁的居民,他們每天都要忍受巨大的噪音折磨,希望他們有扇品質良好的氣密窗。

長期處於慢性壓力的人,免疫系統與新陳代謝的表現都會下降,影響人類對疾病的抵抗程度,這裡的疾病不只是生理上的疾病,像是感冒、心臟病還有癌症等等,它也可能引起重度憂鬱症、焦慮症等心理疾病。

壓力好壞參半,根據不同角度與特徵,能分成正向壓力與負向壓力,有很多時候,其實取決於個人對壓力的解讀。像是結婚生子這類喜事,有幸福美滿也有辛苦忍耐的部分。除了保持樂觀,用不同的角度看待生活的挑戰,學會因應(coping)壓力與壓力管理(stress management),也能讓我們與壓力共處,繼續走下去。

Note:

1. 壓力源也叫做壓力事件。

2. 新垣結衣演過一部戲叫做《逃避雖可恥但有用》。

2021/07/28

自尊(self-esteem)

電影《鐵達尼號》有一幕,男主角傑克站在船頭對無盡的海洋大喊:「我是世界之王!」心理學家在銀幕的這一側,感動到痛哭流涕,因為傑克幫心理學家省下千言萬語和案牘勞形的公關文宣,向大眾說出人類對自我看法的本質。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主角,地球簡直為我轉動。這些對自己看法的總和,便形成自尊(self-esteem)。

心理學家認為自尊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評價,包含你的行為、成就或其它總總所帶來的價值感的整體評估。自尊與自我概念(self-concept)不同,你可以對自己有一個信念與既定的形象,這是自我概念,但你認為這個信念是好是壞,對它的感受,則是自尊。如果你對自己的評價還不錯,那你就是擁有正向自尊(positive self-esteem)或高自尊(high self-esteem),反之亦然。

自尊大略有兩種形式,一種很像長久穩定的特質,不大變動。你一定遇過自視甚高的同事與長輩,他們對自己的評價很高,若你開他玩笑,他反而會生氣,因為他可能會覺得你在貶低他們對自己的自我價值感。

自尊的另一種形式則會隨著狀態改變(state self-esteem)。你最近考不好,伴侶突然提分手,玩手遊被國中生慘電並嘲笑,都可能讓你在人生長河中的短暫時光中懷疑自我,直到時間沖淡一切,或忘掉這些不愉快的事,甚是隔天你就遇上什麼好事,又將自尊往上提升。

但這兩個形式並不衝突,你是一個高自尊的人,即使受到負向事件的打擊,與他人相比,你的自尊仍在高點,在相對高檔的狀態上下起伏。

自尊是人類行為的重要動機之一,也是人願意活下去的動力。心理學家發現,人類有維持自尊的動機,即使你的自尊不高,你還是有動機要它別再往下掉,否則你實在無顏面對自己,要把浴室洗手台上的鏡子拆掉。

人類為了維持自尊,會做出許多對應的行為,它甚至可以說是人類除了食慾與性慾之外最重要的動機,只是常被人所忽略。比如當你被網路酸民圍剿,你會選擇忽略或無視對方的話,除非到迫不得已,人很難主動承認自己犯錯或具有某個缺點,因為這會威脅到自尊。

你也會與表現良好的團體做連結,來提升自尊,假如你是OO大學的校友,儘管你藉藉無名,但剛巧你學校最近出了新科諾貝爾獎得主,你可能會逢人就說你是OO大學的校友,跟團體攀關係來提升自尊,彷彿戴上桂冠的是自己。

自尊同時影響人類許多表現,這個心理學上的概念能夠預測許多事,比如快不快樂,在校成績,對婚姻或親密關係的滿意程度,都跟自尊很有關係。因為一個人對自己的看法,將會影響他如何與其它人相處。

研究發現,高自尊的人生活較規律,在困難的問題中堅持更久,想努力找出解答(即使根本沒有正確答案),而低自尊的人容易以低落的自我價值,來為耍廢找藉口。他們更常放棄,常說「我就是對社會沒貢獻」的人,更可能不願意去找工作。聽起來當個高自尊的人似乎較好,但研究發現高自尊的人在面對失敗或威脅到自尊的忍耐度較差,很容易爆走甚至產生攻擊行為。

所以自尊高比較好還是低比較好呢?先把這個問題擺在一旁吧。你的自尊有沒有辦法如實反映你的狀態也許更值得注意。誠實評估自己的價值,很多時候你比你想的對世界還要有貢獻與影響力。

Note:

1. 我是世界之王!(I'm the king of the world!)。

2021/07/27

記憶(memory)

記憶(memory)是認知的基礎,它能夠讓人在腦中再現已經消失的物理刺激。說白了就是你沒有事先記住一些東西,根本無法思考,思考就是將你儲存起來的訊息再提取出來組織與處理,最後產生一些判斷與動作。比如你腦中已經記得哪些詞彙是髒話,現在你發現有人對你說出這些詞彙了,你判斷他正在罵你,所以你決定揮對方一拳。

記憶飄渺不定而且相當抽象,今天還記得的事也許明天就忘記了,這也表示它很難研究。心理家們做了許多嘗試,想捕捉記憶的實體。起初心理學研究人類的記憶能力,看什麼時候人類的記憶能力最好,什麼時候最差忘掉最多。

直到電腦發明以後,心理學家用電腦的運作流程做比喻,來模擬記憶的處理過程,並提出許多記憶模型,最常見的是 Richard Atkinson 和 Richard Shiffrin 的多重儲存模型(multi-store model)。

多重儲存模型記憶分成三個部分,由感覺記憶(sensory memory)到短期記憶(short-term memory),最後再到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心理學家搶來導演的攝影機,將人類的記憶流程放大對焦,再緩緩移動鏡頭,呈現給我們看整個過程。

從人類耍廢發呆,利用感官接受到一個物理刺激的那一刻開始討論起,直到最後將外界的刺激記在腦中,往後即使物理刺激已經消失,當人類有需要,仍然可以在腦中重現。

感覺記憶


你在路上看到一隻狗跑過去,這隻狗透過你的眼睛進到你的大腦。現在你閉上眼睛隱約還看到的那隻狗,毛色看起來有點髒,腿動得很快。突然有個人從你的背後拍你,你嚇了一跳,猛然回頭,這時候你便想不起剛才那隻狗了。

感覺記憶是人類記憶歷程中的第一步。人類透過感官,將外界得物理刺激從由具象轉變成抽象的內容,這個過程叫做編碼(encoding)。也就是將物理世界的一條狗,轉化成狗的圖像,暫存在你的腦海中,很像我們把數學課本上的 1+1 ,打到電腦上,現在電腦銀幕上也出現一個 1+1 的符號。

眼睛,耳朵、鼻子、舌頭、皮膚各種感決器官都能帶給人類感覺記憶,它們接受物理刺激之後,引起我們短暫的抽象經驗,這些經驗便是感覺記憶。

感覺記憶數量龐雜,而且持續時間很短,大約數秒的時間,如果你稍不注意,感覺記憶便會流逝消失。即使你正專注地看著這段文字(我希望是如此),各種感覺仍舊會進入你的的認知系統中,比如門外的腳步聲,空氣溫度,房間的味道等等。

只是人類會將注意力集中在有興趣的記憶內容(通常是視覺與聽覺),並花費力氣把他們保留在腦中,當我們越常處理這些內容,它們越有可能儲存到我們的記憶系統中。

短期記憶


感謝導演的攝影機,讓我們現在可以倒帶。假設你看到狗的當下,沒有人拍你一下,狗迅速跑出你的視線之外。但你對這隻狗很感興趣,可能跟你將來打算買的狗種差不多,於是你在走回家的路上不斷回想剛才那隻狗跑過去的畫面。

心理學家認為,當我們對感覺記憶投入注意力之後,便可以將感覺記憶的持續時間延長,變成短期記憶,直到我們注意力中斷為止,所以你不斷努力回想,盡可能把剛才那隻狗保留在你的腦海中。

短期記憶很像一個平台,雖然它可以盛放刺激內容,讓它們保留在你的腦海中,但這個平台的容量有限,一般人都無法一次保留太多資訊。

後來有一些心理學家主張將短期記憶不只是一個被動承接刺激的平台,它還有主動提取整合訊息的機制,就像個手術台,因此他們認為應該以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的概念來取代原本的短期記憶。

有了工作記憶這張手術台,人類可以對上頭的刺激做各種處理與操作。你可以想像剛才那隻狗毛色潔白的時候長什麼樣子,或者它再大隻一點會長什麼樣子,而且人類不只可以拿接受到的刺激放到平台上,還可以提取原本就儲存的資訊,放到平台上處理。
723 × 591=?
如果我現在要你心算這個題目,你會在心中寫出一道算式,並開始計算。雖然很吃力,但還在你能負荷的範圍內。你如何做到的?你當然要先記得這些數字是什麼意思,還記得乘號是什麼,最後計算的每個步驟與訣竅你也沒還給小學老師,因此你算得出來。

無論是短期記憶還是工作記憶,當人反覆處理平台上相同的內容時,這些內容就有可能被人類儲存(storage)起來,放便在之後需要時可以提取(retrieval)出來,放到平台上。

長期記憶


當短期記憶的內容被儲存起來,就表示它進入到長期記憶之中。長期記憶很像一個大倉庫,許多研究指出,這個倉庫理論上沒有容量的限制,只有你有本事放進去,它都能保留。

只是提取倉庫裡的物品會稍嫌複雜,因為先放進倉庫的資訊會被堆在最裡面,並被後來放進的資訊給擋住,因此當你進到倉庫裡想找什麼訊息的時候,很容易找不到。要嘛東西太多,你昏頭轉向,根本不知從何找起,要嘛訊息太像,彼此干擾,讓你拿錯東西。

所以有時候你想一個要想很久,才能想起來,這時候就像物品放在倉庫的深處,你找不太到,或太像的物品堆在一起,你不知道那拿哪一個。心理學家建議要定期整理你的倉庫,比如將你學過的東西用你熟悉的方式組織整理,下次你要到倉庫拿東西的時候便會順利很多。或者你透過複習事先將倉庫深處的物品拿到門口,你有需要時便能輕鬆拿取。

Note:

1. 多重儲存模型也以提出者的名稱命名 ,叫做:Atkinson–Shiffrin memory model。

2021/07/26

母群(population)與樣本(simple)

心理學家從統計學家身上學到許多事,現在心理學的研究結果,有很大部分都是使用統計學的方法所得到的結論。

統計學家關心的事,其實和國中男生好奇暗戀的女生究竟喜不喜歡自己差不多。比如景翔要如何確定在教室另一側的子韻究竟喜不喜歡自己呢?

如果子韻的一言一行很常提到某個人,很有可能是他很在意這個人。所以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隨時留意子韻的行為:看他跟朋友聊天的時候有沒有談到景翔。臉書上有沒有寫到景翔。夜深人靜的時候有沒有想著景翔,然後滑開景翔的 IG 看一看。他在放學的路上有沒有把其他男同學認成景翔。或者景翔在的地方,他有沒有笑得更頻繁......好,你應該懂我的意思了。

如果有辦法知道子韻的所有行為,那景翔自然就能輕易從中判斷什麼時候要買好鮮花禮物準備告白,甚至連告白的橋段都可以省了,直接牽起子韻的手。

現實是,景翔做不倒。他只能在子韻來學校的時後,偷偷觀察子韻的言行,而且觀察到的數量還很有限。要從這些少的可憐的訊息中判斷子韻究竟喜不喜歡自己。

子祥並不孤單,統計學家也有一樣的煩惱。統計學家好奇各種議題,舉凡身高、體重、一週多少錢吃垃圾食物、性經驗次數、生殖器長短、私下看A片的時間(希望你不是公開看)。他們劃分出一群想研究,深感興趣的對象群體,這個群體就叫做母群(population)。

但統計學家的財力與時間有限,不太可能找來母群中所有的個體來做調查,因此他們只好從母群抽選一些個體當作樣本(simple)來觀察,再從樣本的回答與特性推論母群的情況。

比如全臺灣高中生,一個月裡有多少次離家出走的想法。母群相當明確,就是正在就讀臺灣高中的人,但統計學家不可能開車環島,逐一問過每一位高中生,加上有些學生足不出戶或蹺課成性,根本找不到人。所以他們只好從這些高中生裡面選出一些人來當樣本,再從樣本的回答,合理推論全臺灣高中生的情況。

聽起來相當耳熟。景翔對子韻的所有行為相當好奇,這些行為就是母群。但景翔不可能觀察到子韻的所有行為(請不要跟蹤或爬到人家家裡的窗戶外面偷看),只能用相當有偏頗的觀察當作樣本,也就是子韻上學時候的表現,來推論他在其它時候的行為。

這種推論需要技術,統計學家想盡辦法減少樣本推論母群時所產生時的誤差,尤其是當你手中的樣本數與母群差異過大,會讓推論不成立,像是你看到某個女生對你笑過幾次,就以為對方愛上自己了,說不定他剩下的時間更常對另一個男生笑。這時,統計學家會建議你增加觀察的樣本數量,當你的觀察樣本越多,越接近母群,自然更能得到真實的情況(即便真時的情況你不見得能接受)。

有時候觀察的數量不是重點,而是要用對方法抽出代表性樣本(representative sample),這些樣本更能反映母群體的特性。比如子韻在臉書上的文字內容與最常偷看誰的 IG 都是能彰顯他喜歡誰的代表性行為,觀察這些行為或許才是重點。

許多人告白失敗,是因為只觀察到少數或特定的行為,就過度推論對方的心意。現在景翔已掌握要領,忙著安裝「誰在看我 IG」那一類的 APP 。我們就別再打擾他。

Note:

1. 母群裡的個體不一定要是人,比如商業上的研究對象,常常是企業。

2. 母群有時候也翻作母體。

2021/07/25

選擇超載(choice overload)

夏天到了,我上網找哪裡能買到適合自己的短褲,結果看了幾個 Youtuber 的穿搭介紹,我反而不知道那買哪一件了。

心理學家發現如果消費者買肥皂時,架上只有三四個品牌,他們可以很快就做出決定,而且購買過程相當愉快。一但消費者發現架上的擺著各式各樣的肥皂,反而無從選起,感到壓力與困惑,最後甚至不買了。

這類選擇過載(choice overload),在資訊發達的今天更為常見。心理學家Avni Shah 和 George Wolford 描述選項多寡與滿意度高低呈倒U的關係,適量的選項能帶給人最大的滿意度。當選項過少甚至沒有選擇,人類會感到很低的滿意度,因為即使做出選擇,也像是被迫。而當選項過多,又會讓人迷惘、困惑,覺得相當焦慮。心理學家 Barry Schwartz 稱人們選擇過多的苦惱為選擇的煎熬(tyranny of choice)。

選擇過多確實對人有許多壞處,這裡有個前提是,所有選項能提供的價值差不多,才會讓人為難。如果價格相當,一塊肥皂大一塊肥皂小,消費者考量CP值,當然會選大的。難就難在,價格差不多,功效差不多,品牌也都聽過,這種情況底下,選擇過載的重量就會壓在你的肩上。

最明顯的壞處是,你不知道哪個選項是最好的,基於不想吃虧的心態,你必然會開始比較,無論是根據客觀標準還是你心裡的標準,選項很多的情況下,從頭到尾比完一輪相當浪費時間。

你站在開架專櫃前一臉茫然,拍拍臉對自己說:「OK,我不用選最好的,我只要剛好,別吃虧買錯就好」。但不想踩雷,預想買錯買貴的風險與結果同時深深影響我們,深怕自己沒有仔細比較,就怕自己買錯東西,買了這個就擔心那個。你不會想把不適合自己膚質的化妝品擦在臉上。此時你又開始困惑,搔搔頭,心想我們究竟要如何因應選擇超載?

心理學家發現,如果一個人對選項相當熟悉,比如短褲達人,肥皂高手,在購買商品時自然不會被選擇的多寡所影響,反而能從中快速選出最好的選項。看到這裡,人似乎要訓練自己成為某方面的專家,才能避禍。

好消息是,就算不是達人,人也會依照品牌的知名度或容易想起的牌子來減少選項。這是很常見的方式。不知道哪款巧克力好吃,選有聽過的牌子就對了,敢把廣告打這麼大,品質一定不會太差。這也表示,事先有偏好與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比較不會受到選擇過載的影響。

當然,也有人花費大把時間在比較商品上,可是即使最後選出最優良的商品,商品多出來的效能與投入研究的時間早已不成正比,就看你有沒有時間、熱誠與個性。

沒有時間仔細比較的消費者自有一套保護的機制,他們會對自己的選擇形成認知失調,即使沒有研究比較,他們還是會努力說服自己,這個選擇是最棒的,其他的選擇看起來沒那麼好,降低害怕選錯的不適感。

最後,有些人很灑脫,乾脆放棄選擇,不買最大。

這個情況不只發生在開價專櫃或好事多的走廊上,也發生會在你的臉書與 IG 頁面,上頭充斥各種廣告與誘導貼文,紛紛宣稱自己提供的資訊最重要,錯過將影響一生:一生必看的十部電影、幫你成功加薪的八本書、下班後優先培養的六大技能。你為此很頭痛,時間有限,即使乖乖上了理財課,同樣的時間就不能拿來學習說話談吐。已分不清楚到底是自己太貪心,還是選項太多。

看到這裡,你稍稍能同理部分渣男渣女的處境,他們同時跟許多人曖昧,不輕易說交往的承諾。或許他們只是選擇超載的受害者,每個潛在的交往對象,他們都覺得很好,根本不知道跟誰在一起自己會最快樂。所以幹脆不選,同時保有各種可能,一切交由命運做選擇,最後誰沒走,就跟誰在一起。

我關掉所有穿搭的頻道,一想到所有褲款,我實際到現場試穿一輪,已不知道要花費多少時間,我就懶了起來。這真的需要極大的熱情,最後我努力說服自己,採取折衷方案,選出幾件順眼的短褲,下次逛街的時候一定要去試穿看看。做完選擇,多餘的選項突然煙消雲散,我的肩膀如釋重負,心情開始平靜起來。

Note:

1. 選擇過載(choice overload)也做 overchoice。

2021/07/24

歸因(attribution)

你現在是一位異性戀女生,有天你的男友從早上就未讀未回你的訊息一整天。你氣炸了,腦中冒出很多原因:我昨天說錯話了嗎?是不是他不愛我了?還是他移情別戀,整天跑去跟新歡鬼混,沒時間理我?還是他手機沒電?各種原因不斷冒出來。

上面的情況聽起來相當耳熟,在日常生活中頗為常見,你當然能自主延伸,代換成各種行為:女友為什麼要生氣?畢業多年的同學,找你喝咖啡是想拉保險,邀請你跟師父一起禪修,還是真的想敘舊?解讀他人行為的原因至關重要,嚴重一點,你的解讀可能會影響你的戀情走不走得下去,許多情侶都卡在這一關。

心理學家叫這個過程為歸因(attribution),也就是尋找行為背後的原因。我們都好奇別人行為背後的原因,因為這些原因會影響我們要怎麼跟對方互動。心理學家知道你的煩惱,他們提出有系統的歸因方法,幫助我們釐清狀況。

Fritz Heider 是第一個深入探討歸因歷程的心理學家,他認為對單次行為的歸因,分成內在歸因(internal attribution)與外在歸因(external attribution)兩個方向,也為之後的歸因理論奠定重要的基礎。

內在歸因是指行為者(就是你男友)出於個人內在的因素而做出行為,比如心情、意圖、動機、性格、特質、努力等內在穩定的部分,由於行為者一定程度上是行為的起因,所以需要為行為負責。

外在歸因則是指行為者受到情境等不可抗力的因素所影響,才產生行為,像是老闆的要求、工作任務、意外(突然衝出來的狗)、利誘(為錢而做)等等。聽起來很有受迫的味道,既然是出於情境所迫,也降低行為者需要為行為負責的程度。

好,我們現在知道推論行為有兩個方向,但問題是看到行為之後,究竟要往哪個方向做判斷?男友未讀未回,聽起來好像兩個方向都有可能,有什麼方法可以判別。心理學家認為,要看觀察到的是單次行為還是多次行為。

Edward JonesKeith Davis 提出相對推論理論(correspondent inference theory),這個理論認為我們能自問單次行為中的三個問題,來對行為做歸因,分別是:
可選擇性(choice
可預期性(expectancy)
行為結果的滿意程度(desirability)
男友可以自由選擇在假日要不要回女友的訊息嗎?顯然是。假日時間很多,但男友卻不願撥出一點時間回覆訊息,有很大的可能是他選擇不回。

那男友的行為有超乎正常的預期嗎?似乎是這這樣。過去男友在假日或多或少都會回覆訊息,今天突然不回,相當少見。

最後,這個行為的結果能產生多少種好處?如果行為能產生越多好處,男友就有各種動機作出行為,你自然很難知道男友究竟是出於個人意願還是情境所迫。

比如他省下回訊息的時間跟別的女生聊天、追劇、忙著巴結上司讓年終有著落、跑去烏石港衝浪。只你有很確定男友的行為和哪個好處有對應,你才能很明確推論男友行為的動機。但現在你無法很肯定。

儘管如此,情報已經足夠。在三個問題中,你有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朝向男友是出於內在歸因,像是他心情不好或刻意鬧脾氣,而不回訊息。這時候你就要確認為什麼他心情不好或跟你鬧脾氣了。

如果你很有耐性,不急著找男友談判,而是先偷偷觀察男友每次收到訊息的反應。幾個禮拜過去,你應該觀察到多次行為。這時 Harold Kelley 的共變理論(covariation model)就能派上用場。

共變理論認為觀察同一個人的多次行為之後,我們就能比較肯定推論對方行為背後的原因是出於自身的意圖還是情境影響。Kelley 認為歸因的過程中,要尋找三種資訊,再統整資訊做出判斷,分別是:
共識性(consensus
特殊性(distinctiveness
一致性(consistency
你試著在假日傳給別的男生朋友,人數越多越好,看看其他男生在假日是不是都很懶散?如果大部分男生都是如此,你大可輕輕放下男友的未讀未回,但如果別的男生很快就回你訊息,你就有很強的動機質疑男友為何不回你訊息。因為他的行為很可能是是出於內在動機,也就是他是故意的。

共識性是利用他人對相同刺激(你傳的訊息)的反應,來對比行為者的反應,如果行為者都跟大家差不多(很有共識),那就是常態,當中沒什麼個人的想法,但如果行為者跟大家不一樣,這時,行為往往是出於行為者的個人決定。

現在,你按兵不動,聯絡你男友的麻吉,要他們在假日也傳訊息給你男友,再叫麻吉回報男友的反應,結果男友連麻吉傳的訊息也都沒有回。從男友的反應你可以知道,他在假日很常不回人訊息,你不是被針對的特例。所以男友對你的回覆並沒有特殊性。

最後,你觀察男友在平日回訊息的狀況,結果發現他反而在平日的時候會回覆你的訊息,一到假日就不見人影,而且常常如此,這就表示男友的行為有高度的一致性。

整理一下狀況。

你發現大部分的男生在假日時都懶得開通訊軟體,自然不太回訊息,男友的行為與他人有高度共識性。而且男友除了對你,對其他人,也都不回訊息,因此,男友行為的特殊性很低。加上男友平日會回訊息,假日則不回,行為相當一致,男友的一致性很高。

高度共識性,低度特殊與高度一致性,所以,你男友的行為受到情境影響的可能性較大,像是一到假日他就睡死,根本不想用手機;或是假日就開車跑去釣魚,想想雙手握滿魚桿,怎麼有餘裕拿出手機。你鬆了一口氣。

歸因理論適用於不同時機,當你有上有越多線索,自然能做出更精準的推論,就這點來說,共變理論的歸因歷程自然比相對推論理論更為合理。現在,你隨時可以拿起一把隱形的放大鏡檢視別人的行為。

Note:

1. 我真的有被以前同學邀請一起追隨師父禪修的經驗。

2. 內在歸因也叫做個人歸因(personal attribution)與性格歸因(dispositional attribution)。

3. 外在歸因也叫做情境歸因(situational attribution)。

2021/07/23

觀察學習(observational learning)

為人父母此生最吃驚的時刻之一,大概是第一次發現自己的小孩會說髒話或謊話。父母心想,這個小鬼到底是什麼時候學會這些的?

髒話與謊話意義非凡。
髒話具有社會性,能增加親切感,讓人更輕易融入群體,或者傳達攻擊性,嚇走一些擺擺架子的紙老虎。而謊言則需動用到更高階的認知能力,說謊的人必須設想被騙的人的思考內容,以及如何編織謊言,甚至還要編造更多謊言來圓謊。

總之,小孩適時適地,說出髒話與謊言,通常不是簡單的事。他們得察言觀色,知道要想與人拉近關係,就得說出通管密語:「靠北」、「幹」。或情況危急,已無路可退,只好編出謊言欺騙老師,好逃過一陣毒打(沒人會乖乖被打,即使知道說謊被抓,會被打得更慘)。

小孩當然不是憑空學會這些,他們往往是透過觀察學習(observational learning),也就是觀察身邊楷模(social model)的行為舉止,知道做什麼會有好處,做什麼會被處罰。

這些楷模,起初是人類童年中常出現的權威人物,像是父母與老師,所以如果你想要你的小孩乖乖讀書,你最好有閱讀習慣,而且是在他面前讀。如果你髒話不離口或舉止猥褻,哪天你的小孩突然如此,你不必太感意外。

等兒童長大,楷模會逐漸變成身邊的同學與朋友,比如班上成績前三名的常客、年紀輕輕卻交過許多伴侶的情聖或嘴裡叼根菸,衣服很有性格的流氓。這些楷模大多受人歡迎,得到眾人注目。青春期的人類要的不多,受到旁人的關注,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大的鼓勵,所以孩子會觀察這些人,學習他們的言談舉止,好獲得關注。

只是孩子會選誰當自己學習的幫樣?要看個人造化,因為這取決於孩子想獲得什麼客群的關注。如果孩子想交一個女友,那他就會學情聖同學講撩話,穿得蝦趴,懂得做出暖舉。

心理學家 Albert Bandura 認為,人類不如古典制約操作制約等傳統的學習機制所預期:學習者必須親身實踐,才能學會行為。在 Bandura 的眼中,高等認知能力的動物至少是一個例外,他們觀察楷模的行為,不用親身實踐,也能達到替代學習(vicarious learning)的效果。

因為認知能力,讓人類可以把觀察學習到的內容,儲存在認知系統中,並在恰當的時機表現出來。一個人即使從小電影學到對別人的耳朵吹氣可以撩撥情慾,也不會在捷運上這麼做,因為他知道行為的後果會讓他被抓去關。他只有在跟伴侶取樂的時候,才會做出這個行為。

Bandura 稱呼這個過程為建模(modeling),並指出觀察學習跟單純的模仿不一樣,模仿通常是對方做完行為之後,立刻重複對方的行為。而觀察學習,則是將行為記起來,並在環境許可或行為者有動機的時候才表現出來。

Bandura 用兒童與波波娃娃(Bobo doll)的系列實驗,來說明觀察學習在人類學習的影響。實驗中 Bandura 把兒童分成男女各半的三組,各組分別觀看一部影片。

影片中有個青少年與波波娃娃(保齡球形狀的充氣娃娃)獨處,並對波波娃娃拳打腳踢,拿槍恐嚇娃娃娃。只是三組兒童分別觀看不同版本的結局,一個版本,影片中的青少年最後獲得讚美與鼓勵,一個版本青少年最後被處罰,一個版本最後什麼事都沒發生。

結果觀看到青少年獲得讚美與鼓勵的兒童,之後在與波波娃娃獨處的時候,比起其他兩組的兒童更容易做出攻擊行為,而且行為舉止還與青少年頗為相似。觀看青少年受到處罰的兒童,即使與波波娃娃獨處,攻擊波波娃娃的行為明顯比其他兩組還要低。

這個實驗說明,兒童觀察到楷模行為的後果相當重要,當楷模獲得好結果,兒童會想要做出類似的行為來獲得好處,只是兒童不笨,他們會評估行為,審時度勢,避免自己獲得好處之前就受到懲罰。

觀察學習對心理學上的學習理論有重大的影響,它指出傳統學習理論的不足,在單純刺激與反應之間,加入認知的元素。行為者的期望、動機、對環境的判斷等等因素(不只人,還包括大鼠),也會深深影響人類的學習過程。而且,有時候只要在旁邊看就能學到東西。

現在你知道你要升國中的孩子深藏不露,他腦中可能存滿各種髒話與扯謊的技巧,在你轉過身看不見的時候學以致用。

2021/07/22

智力(intelligence)

智力(intelligence)大概是除了名牌包與瑪莎拉蒂之外,最常被人拿來炫耀的東西。這個詞在心理學家的眼中代表一個人解決問題或適應環境的能力,雖然定義頗為籠統,但也說明智力這個詞相當難解釋。

其實舉凡與解決問題有關的基礎能力,都涵蓋在智力的範圍內,包括學習能力,記憶力,處理問題的速度、正確率與品質好不好,而且解決問題的品質還得依照不同文化而定,同一個問題在不同文化底下往往有不一樣的正確答案。

想想你身處農業社會,就算你能用電腦做出精美的投影片介紹水稻的品種與相關知識,似乎也無用武之地,這個社會要的是能夠種出大量農作物的人才,如果你懂得掘道引水的工程與發明新肥料的技術,肯定會在這個社會扶搖直上。

說一個人智力高,頭腦聰明,還不能滿足心理學家,因為這最後可能只淪為形容詞的貪食蛇大賽,一個超級無敵聰明的人比一個很聰明的人還要聰明。心理學家普遍認為智力測驗(intelligence test)是捕捉一個人智力的好方法,讓抽象的智力,變成客觀具體的數值。

不過智力測驗的分數究竟代表什麼意思,心理學家們也爭論不休。因為智力的內涵不一而足,因此心理學家們發展出各種理論來描述智力是什麼。心理學家 Charles Spearman 認為人類智力可以分成兩個因素,分別是一般性因素(general factor)與特殊性因素(special factor)。前者簡稱 G 因素,是智力的核心,也是決定一個人解決日常問題的能力。所以如果能用智力測驗捕捉一個人的 G 因素,就能測得這個人的智力高低。

不過,只用 G 因素就代表你的智力,可能你會很不服氣,因為你多才多藝,轉魔術方塊很快,能用兩種樂器演奏孟德爾頌的曲子,超級會認路,交過超多情人,這些能力難道不能說明你很聰明嗎?甚至你一定認識數學很差,但詩詞曲賦樣樣精通的同學。可見 G 因素在跨能力的解釋上不太理想。

你並不孤單,心理學家 Howard Gardner 認為人類的智力不該只侷限在 G 因素,而是至少由語言、音樂、邏輯數學、空間、身體動作、內省、人際智力等七種能力所組成,而且不排除還有更多。智力測驗的分數應該由這幾種能力綜合起來做判斷。

智力是個迷人的概念,他能用來解釋與預測一個人的行為,我們期待智力高(智力測驗的成績高)的學生在學校的課業成績名列前茅,未來出社會有個不錯的工作,坐領高薪。

大量的研究都指出,智力不見得能有效預測學生在學校的學業表現,因為這中間還有許多內外在因素干擾學生讀書,比起成績,學生有沒有毅力或熱誠等等的內在動機,反而是影響學生學業表現的關鍵因素。同時,學生有一顆聰明的頭腦,不表示環境允許使用它,如果學生出生在經濟條件很差的家庭,不一定有餘力能夠專心唸書。

人們常美化智力帶來的種種好處,似乎只要智力高學任何事都能輕而易舉。事實是,智力高的人確實學習與處理資訊比較快,但正常人只要花多一些時間,也能做到差不多的成果。

2021/07/21

成熟(maturation)與學習(learning)

人類剛出生的時候,除了一些反射行為,幾乎什麼都不會。相較長頸鹿跟馬出生就會站立,人類嬰兒簡直就像白紙一張。可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嬰兒坐了起來,他們爬上爬下,甚至站立,走路,追趕跑跳碰,還懂得在教室的門上放板擦,惡整要進教室的老師。

心理學家認為人類學會做出某個行為與技能,透過成熟(maturation)與學習(learning)兩種機制。

成熟是指人類的生理隨著時間而產生的變化,只要嬰兒每天正常吃三餐睡覺,他的腿部肌肉自然會變得強壯,讓他能夠爬行,站立甚至走路。生理上的成熟能改變人類的行為,一個原本沒有能力做到的行為(腳不夠強壯),因為成熟而能夠做到。

學習則是指人類與環境互動後,造成行為與認知上的長久改變。小孩可以觀察教練投球,知道該麼投球才能將球投準,之後小孩投準的機率越來越高,現在要他投不準反而很難了。

或者你在喝下午茶的時候,聽你的好姊妹抱怨被渣男劈腿的經歷。現在你知道滿嘴屁話的男人不能相信,下次你在交友軟體上,對剛認識沒多久就油嘴滑舌的男人充滿戒心,你會優先往左滑,這個觀念根深柢固,深深影響你的想法與行為。

所以成熟是內部隨時間的自然變化,學習是人類與外部的刺激互動之後的結果。但這兩者也並非截然二分,而是彼此互相影響。

有個孩子想學騎腳踏車,雖然他的爸爸是國內業餘自行車車隊的破風手,但這個孩子的腿目前還不夠長,採不到地板,也不夠強壯,採不動踏板,唯有等到這個孩子的腿夠長夠有力之後,爸爸才有辦法教這個孩子學習騎腳踏車。

而且,當孩子學會騎腳踏車之後,如果每天都騎腳車上學,不斷刺激腿部的結果會讓他的雙腿長得又長又結實。學習的結果也能刺激生理上的成熟。

我們會說水果成熟了,可以摘下來吃,這除了說明果肉由酸轉甜適合人類的胃口之外,在生物上的意義是指這顆水果具有繁殖能力,果肉內的籽能夠再傳播出去,產生新的子代。人類的生理成熟也有這層意義,人類到了青春期,具有生殖能力,便達到成熟期(maturity)或性成熟。

不過成熟期只表示一個人具有繁衍下一代的能力,跟他是否具達到心理成熟是兩件事。心理成熟的人有明確的人生目標,深知生活的意義,行為舉止能符合所處文化的規範,在正確的時間地點做正確的事。不能在喪禮上大笑,要在婚禮上說祝福的話,別開低級玩笑。

要達到心理成熟,通常需要學習,學習對特定的刺激做出恰當反應,比如別人跟你打招呼的時候,最好回應對方,否則可能被當作怪人。

2021/07/20

結構(structure)與功能(function)

如果現在要你跟別人介紹一個新發明的產品,你會怎麼介紹起?

大致上有兩種可行的做法,一種是說明它的組成物,也就是把它拆解成其它人都認識的基本元素,並介紹這個產品是由哪些基本元素所組成。另一個方式則是說明它可以拿來做什麼,他能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什麼好處,可以解決什麼難題。

賈伯斯很懂這點,他在第一代 iPhone 的發表會上,說明 iPhone 是集結過去常見物品:電話、通訊錄、計算機、時鐘、隨身聽、指南針、信箱等等的一個集合物,這些基本的構成物搭家都很熟悉,所以可以讓第一次聽到 iPhone 的人馬上進入狀況,輕而易舉想像它是什麼。同時賈伯斯也介紹 iPhone 可以拿來做什麼,能解決生活的哪些難題,就算你不認識什麼是隨身聽,你至少知道這個叫 iPhone 的東西,可以讓你聽到 BTS 的歌聲。

你可以利用這兩種方式介紹各種物體,比如房子,手電筒,汽車等等。但心理學家比你辛苦多了,他們要向世界介紹相當難解釋的事物:意識。

早期心理學家研著重研究人類的意識,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人類的內在與認知歷程,他們想解釋人類的意識是什麼。

在美國本土有一個學派叫作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他們企圖向他人說明什麼是意識?結構主義的學者認為意識是由三種結構所組成:意象(image)、感覺 (sensation)與感情(feeling),這三種東西我們都不陌生,我們看到的畫面是意象,畫面伴隨的聲音或溫度感受是感覺,畫面的內容引起我們在內在感受的變化是感情。所以你要了解一個人的意識,就要問問它在受到某個刺激的時候,分別在這三個元素上經驗到什麼。

稍晚,美國本土興起另一個學派,叫作功能主義(functionism)。他們認為將東西拆解來介紹根本沒有回答到重點,應該要回答的是這個東西可以拿來做什麼?我們透過裝水來解且水盆,快速移動來了解汽車,擴大聲音來了解麥克風,所以要說明一個東西是什麼,就該介紹它的功能,它能夠做什麼。

功能主義的學者認為意識是幫助人類適應生活,我們的任何念頭,喜怒哀樂貪嗔癡,都有演化上的功能,引導我們的行為,最終適應生活。你生氣時猙獰的表情,可以嚇走打算踏入你地盤的鄰居,免去一場肉搏戰,至少讓你能夠看到明天的太陽。你在腦中有任何奇怪的念頭,其實一點都不奇怪,它都是演化的結果。

結構主義顯然受到自然科學的影響,化學家試圖找出構成物體的基本元素,如果國高中的化學課你還沒有忘記,化學元素表就是在告訴你世間最基本的元素有哪些,只要弄熟這些基本元素,你就能夠解釋世界萬物的組成。而功能主義深受達爾文的演化論的影響,強調任何器官都是生物體適應環境的結果,如果你聽過達爾文的演化論,長頸鹿的脖子你一定不陌生。

結構主義與功能主義在美國吵了起來,他們在爭論什麼是意識?雖然最後雙方都沒有贏,甚至在後來的心理學的學派浪潮中漸漸沒落,但直到現在,說明事物的結構與功能,仍舊是心理學家分析人類時兩種最基本的方式。

2021/07/19

變項(variable)

遊樂園與夜市有一種拳擊機的機台遊戲,你對著沙包用力揮拳,機台能計算你揮拳的力道,再轉化成對應的分數,讓你能跟別人比較。同時,你每次揮拳出來的力氣大小也會有些差異。

或許你會反駁,用力揮完第一拳,當然沒有力氣揮第二拳,但即使讓你吃飽喝足,休息完明天再揮一次,你也不太可能跟第一次揮出相同的數值,有可能更低,當然也有可能更高。因為你每天的狀態都不太一樣,這件事不只適用於你的力氣,也適用在你的其他特性。

心理學家用變項(variable)來指稱人類的某個特性(characteristic)與屬性(attribute),比如力氣、智力、數理能力、攻擊性、情緒等等。變項具有變動性,因為人不像機器或電腦,能有穩定的輸出,因此心理學家企圖用變項描繪人在某個屬性的範圍。

如果你常觀看球類比賽,有時球評會說某個球員今天的狀態不好或不在狀態上,意思是他沒有發揮平常的水準。這類的話頗微耳熟,那個常約你出門打球的球友,過去跟你勢均力敵,今天的比賽你卻把他電到懷疑人生。休息擦汗的時候,你心裡竊喜自己球技進步,他卻邊喝水邊跟你說他今天狀態不好,你聽了很不以為然,覺得他說這話簡直在找藉口,污辱你的進步。

不過心理學家會站在球友這邊,人類大多數的特性常變化不定,容易受到體力、精神狀態、情緒、動機、想不想上廁所等等的因素所影響,所以再怎麼厲害的球員(或其他職業),也有表現相對不好的時候。一個人在某個項目表項不好或不如以往,有可能只是他今天不想認真或把注意力用在別的地方上。

現在,你在遊樂場揮拳,結果發現你打拳擊機再怎麼差也能打出 120 磅,而你用盡全力能打出 170 磅,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你出拳的力氣大多落在這個範圍內。而另一個人,他的出拳力氣落在 80 磅到 110 磅之間。如果你跟這個人比賽的話,你應該能完勝他。因為你最差的出拳力道,都比他最佳的出全拳力道要來得高。

所以專家與體育選手,除了盡可能提升自己在某項能力的最大值,也會努力提升最小值。提升最小值的好處是,即使他的狀態不好,還是能表現得比其他人都好,或是降低表現失常的損失。

上面說的出拳磅數是觀察值(observation),是人類抽象特性在客觀的現實世界中所觀察到的對應數值。有時這個範圍過大,較不方便表達,心理學家會用平均數來代表一個人在某個變項上的狀況。A的攻擊性的平均得分是 6,B攻擊性平均得分是 3,心理學家會認為A相較於B更容易展現出攻擊傾向。變項雖然是描述人類會變動的特性,但它將這個特性限縮在某個範圍內,讓心理學家可以描述、比較、甚至是有系統性的討論。

Note:

1. 變項,也翻作「變數」、「變量」,從後面兩個翻譯可以看出,變項具有量化的特性。

2021/07/18

加分的難題

想像你是大學生正在修某一堂課,期末時課堂老師突然宣布你有個總成績的加分機會。
這個加分機會,有兩個方式供你選擇:
1. 加 2 分。
2. 加 6 分。

如果選加 6 分的人數超過這堂課總人數的 10% ,則沒有人會加到分。你選什麼加分方式只有老師看得到。
這道加分題是美國馬里蘭大學的心理學教授 Dylan Selterman ,在社會心理學的課堂期末時給學生的加分作業。看到這個加分題的時候,我笑了很久,覺得這種考驗學生的方式大概只心理學或經濟學教授才想得出來。

這道加分的難題顯然是囚犯困境(prisoner's dilemma)與公共財悲劇(tragedy of the commons)的期末成績版。它在生活中其實頗為常見。

有天你在好市多買條熱狗,想說加個酸菜提味。剛好你是個嗜酸菜狂,於是把店內免費提供的酸菜挖走半盒打包回家,這麼做雖然能滿足你個人對酸菜的喜好,但後面想吃酸菜的人有可能吃不到了,甚至好市多發現酸菜很快就被拿完,考慮到成本,一氣之下再也不提供酸菜了(你下次去也沒酸菜可拿)。因此這類難題可以簡化成:
對於一項有限的資源。

3. 大家選擇合作的話(拿取少量),則可以共享少量的利益。
4. 大家選擇自私的話(拿取很多),則沒有人可以享受利益。
難就難在於人性的自私。乍看之下乖乖選擇合作,儘管微薄,至少大家都有些好處可拿,但考量到人群中總有自私的人,為了利益拿取大量的資源。而原本乖乖合作的人,不想被自私的人利用,於是也做出自私的選擇,乾脆大家都沒有好處可拿。

囚犯困境困擾了經濟學家與心理學家很久,他們想知道有沒有辦法能在囚犯困境中勝出或不至於損失太大,經過大量的研究與實踐,發現確實有些原則可循。主要考量的點是你在未來會不會和困境中的其他人相處或者這道困境是不是一次性的選擇。

你在未來不會和困境中的其他人再相處,顯然選擇自私(不合作)的選項,是可行的,因為這個選項至少能保證你不會有損失(維持現狀),有時候還可以占到便宜,反正也不會再和其他人聯絡。依照這種想法,課堂上的學生期末之後也不會再見面,而且學生選的選項只有老師看得到,似乎選擇 2 . 才是個明智之舉,大不了大家都不要加分。

但如果未來還會與其他人相處,也就是說這個囚犯困境的選擇不只有一次,那你就得好好考慮你的選擇。因為當對方發現你第一次做了自私的選項,顯然會認清你的為人,他很可能在接下來的選擇中都做出自私的選項,不再合作。

心理學家與經濟學家認為多次的囚犯困境,最合適的應對方法是以牙還牙(tit for tat)。這個策略可以分成兩個階段,第一次先選擇合作,雖然有可能會被對方佔便宜,但至少可以看出對方的為人,後續的選擇則模仿對手上一輪的選擇,如果對手在第一次選擇不合作,那我們在第二次選擇的時候便選擇不合作,如果對手在第 N 次選擇合作,我們則在第 N+1 選擇合作。以此反覆下去,雖然不能保證個人能獲取最大的利益,但能將傷害減到做最低。

不過,心理學 Daniel Kahneman 對加分的難題可能不會那麼悲觀,他是當代研究決策心理的大師級人物。他提出的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認為,人在獲取的情境下,有風險規避(risk averse)的心理。想想以下的情境,你會選擇哪一個?
5. 100% 獲得 1000 元。
6. 50% 獲得 2000 元,50% 的機率獲得 0 元。
照理說,兩個選項的期望值(機率與結果的總和)都是 1000 元,選擇兩者的人數應該差不多,但研究發現人類傾向於選擇 5.,因為即使 6. 有機會可以獲得兩倍的錢,也有機會什麼都沒有。Kahneman 認為,人類對可能的後悔與損失會產生恐懼,而偏好確定的選項。 因此,對於成績已經及格的人來說,實在沒有必要冒險選擇 2. ,因為這個選項有一定的機會無法加到分,選擇 1. 至少能確定成績會錦上添花。

現在你又年輕好幾歲,回到大學時代的課堂上,你正眉頭深鎖思考著到底誰會選帶有一定風險的 2.?

我認為那些成績在及格邊緣力求過關的人(54 到 59 分),最有動機選擇 2.。當然,現實的情況甚至比展望理論所想的更複雜,成績已經及格的學生也可能選 2. ,比如成績在完美邊緣,對滿分有執著的同學或者是要把成績提升到 80 、90 分以上才能申請雙主修、交換學生的人,或單純不想看到有少數人可以搭便車,平白無故加了 6 分,因此,刻意選擇 2. 要讓大家不要加分。

現在我們要來面對現實。

Dylan Selterman 在這篇文章指出,他從 2008 年開始每年都在課堂上出了這個加分的難題考驗學生,直到 2015 年為止,只有一個班級成功通過考驗,剩下的班級都有超過 10% 的學生選擇 2.(Selterman 以前當學生的時候也被考驗過,他當時是選 1. 的人,結果有超過 10% 的人選 2.,他深感挫折)。

加分的難題除了讓學生親自參與社會心理學家所討論的議題,也希望藉此讓同學思考的行為會如何影響他人。現實的情況是全體的人類正在面臨一場巨大的公共財困境,全球暖化與人口急速成長都讓地球上的資源越顯稀缺,無論是食物、海洋的漁獲、石油、水資源、電力等等,如果人類不懂得學會合作,地球的資源很快就會被人類耗盡而沒有資源可用。

Dylan Selterman 提供一些因應公共財悲劇的辦法,除了常見的獎懲(用太多電力的人,電費會更貴),公佈選擇也是一種可行的做法,一想到自己自私的行為被攤在陽光底下供人品評,大家可能就會收斂些。而有時候人類做出自私的行為,只是他不知道什麼是合適的行為,如果能提供行為的常模,也能順利改變人類的行為。

在一個研究中,心理學家調查在旅館住三天以上的人,會不會在第二天晚上跟房務要新毛新,而不是重複使用舊毛巾(要新毛巾很消耗資源,即使你有出錢)。結果發現事先告知旅客其他人都會重複使用毛巾,那麼旅客在第二天晚上重複使用毛巾,不跟房務要新毛巾的機率就會提升。也有研究把這招用在節電上,心理學家刻意告訴用電大戶,鄰居們的平均用電量,結果可以讓用電大戶(超出平均值的人)開始節電。

2021/07/17

錯覺(illusion)與幻覺(hallucination)

 在使用中文的地方,有些人會混用錯覺(illusion)跟幻覺(hallucination),心理學家卻分得相當清楚。錯覺可能是大腦對物理刺激的錯誤詮釋或是刺激從進入感覺的時候就出錯了,因此我們「聽錯了」,「看錯了」,把直線看成斜線,把 12 公分看成 30 公分。鄉民說的「人生三大錯覺」,就是在說一個人對情勢的誤判。

心理學家發展許多錯覺圖來檢測人類的錯覺的經驗,這些錯覺圖的原理大多建立在人類的日常經驗。我們在日常經驗很常看見某個刺激,因此影響我們對錯覺圖的判斷。

心理學家把兩個一樣大的物體分別擺在畫面上方與下方,畫面的下方有一條水平線。一般而言,我們會覺得下方的物體大一點,因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已經習慣擺在上方的東西離我們比較遠:天空的雲,飛翔的鳥,高懸的月亮,這些都讓我們在知覺上有一個直覺,如果兩個東西一樣大,擺在上方的東西,大腦會自動詮釋,認為他應該要小一些,而下方的東西應該要大一點。

知名的月球錯覺,就是應用這個原理,剛上升的滿月,因為靠近地表,有地平線與建築物做對照,會讓月亮看起來更大,因為人類的日常經驗告訴大腦,建築物離我們很近,如果月亮在建築物旁邊,就表示月球跟我們很靠近,所以大腦會自動詮釋月亮看起來比較大。當月亮升到高空,這時候旁邊沒可以參照的東西,所以我們知覺月亮會恢復到一般的大小。

錯覺是感覺實際存在的刺激,因此只要對照心理經驗跟物理刺激的差距,我們就可以判斷這個人有沒有正確的感覺到。

相對於錯覺,幻覺是感覺到一個不存在的刺激,也就是說這個刺激無法對應到物理實體。看到大家都看不到的人,或聽到別人無法聽到的聲音,這些都屬於幻覺。

人產生幻覺的原因很多,有些時候發生在非正常的意識狀態之下,比如有些人,剛要入睡的時候,會看到色塊或電視訊號中斷的爆炸畫面。有些人嗑藥,就是追求體驗平常感覺不到的幻覺,有些毒品可以放大感官的感覺,讓顏色看起來更濃烈,聲音聽起來更劇烈,並享受這種感覺刺激。

有些幻覺則屬於心理疾患的症狀。最知名的是思覺失調症,這個疾病的正向症狀(positive symptoms),就是個案會出現幻覺,其中以聽幻覺居多。個案會聽到有人在耳邊說話,說話的內容不拘,有的是讚美,有的是叫個案去死,甚至與被害妄想結合,聽到有人威脅要殺了自己。除了思覺失調症,嚴重的憂鬱症也可能會出現幻覺。

區分錯覺與幻覺的重要性在於感覺是人類認知系統的第一站,我們的感官接收到什麼(或自以為接受到什麼)會深深影響我們後續的認知處理。當在農曆七月的晚上,你聽到衣櫥裡傳來呼吸聲,會讓你整晚開燈睡覺,儘管你更可能只是聽錯。不管物理世界存不存在對應的物理刺激,只要你的心理經驗有接受到某個刺激,這個刺激就會影響你後續的想法與行為。

2021/07/16

文化(culture)

出國的樂趣,不只是到一個沒有人認識你的地方而已。在異地,處在不同的文化(culture)之下,你的言行舉止會脫離你習以為常的意義,讓你可以用不同的角度重新認識自己的行為。

心理學家認為,文化是一群人世代傳承的習俗、知識與生活習慣,當然不只如此,它甚至包含族群所發展出來獨特的工藝技術、律法與藝術。最初,人類是為了解決環境中特有的地理問題,而發展出獨特的生活方式,周遭都冰天雪地的人與周遭都是沙漠的人,自然會發展出不同的文化。人類在成長的過程中會與環境中的他人互動,漸漸學習某個文化的內涵,這也是文化得以傳承的原因。

文化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它在無形之中形成一套常模(norm)型塑我們的思考方式,指引我們該做出什麼行為,該穿什麼衣服,該說什麼話。我們的言行舉止都受到文化所規範。
在臺灣,喪禮的佈置與穿著,大多黑白兩色為主。但這條習俗有個例外,就是當逝者是五代同堂時,喪禮的佈置與參與者的穿著反而以紅色為主,而且也不能哭,因為在古代,五代同堂是很難得的事,這場喪禮要視為喜事來看待。

若在你在巴西的餐廳裡向女侍比OK的手勢(拇指與食指合成一個圈),你可能會被揍,因為這個手勢在巴西表示性交。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知道,對相同一件事,有多少文化幾乎就有多少種觀看的方式與行事的準則。

有一陣子心理學這個詞,應該要叫「美國大學生的心理學」,因為我們常聽到各種知名的心理學現象、效應與理論主要是以美國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所得到的結論,似乎只能反映熟悉美國文化的人會有的心理歷程。這些發現能不能適用到其他文化?許多心理學家持保留態度,也讓心理學的研究開始將焦點轉到不同文化的人類行為特徵。

面對千百種文化,研究心理學家依照特性,籠統將文化分成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與集體主義(collectivism)兩種大類,分別反映兩種思考方式與行事習慣。

心理學家發現個人主義文化,以西方歐美國家為代表,這些國家的文化深受古希臘哲學的影響(他們國高中生可不是讀論語孟子)。古希臘哲學將每個事物拆分成獨立的個體,並探究它的本質(nature)。因此,個人主義者(在個人主義文化下長大的人)習慣將自己視為獨立的個體,不同於群體,把自己的人生目標與感受擺在群體目標之上。比如你當醫生的爸爸、叔叔與爺爺要你在大學系所申請表上填寫醫學系,如果你是個人主義者,你可能會不理他們,堅持自己想念的心理系。

集體主義文化,以華語圈、東亞地區的國家為代表,這些國家的文化深受儒道哲學的影響,強調天人合一或人與大自然的關係,他們在思考事物的本質時,習慣考量事物與周遭環境的關係,才來界定事物是狀態。這種思考方式,延伸到生活,他們會把團體的目標擺在個人的目標之上,只為了維持團體的和諧。比如請集體主義者自我介紹,他們通常會用他們隸屬的群體來界定自己:我是臺中人,我念OO大學,我在大學參加踩高蹺社。而個人主義者則會明確表達自己的興趣跟他是怎麼樣的人。

一個簡單的問題可以區分集體主義者與個人主義者的思考方式,比如有天你交往的對象你的家人都不喜歡,你是否還會跟他繼續交往下去?如果你是個人主義者,你可能還會繼續下去,因為你喜歡誰是你的主張,你的自由,和你的家人沒有關係。但如果你是集體主義者,你可能會思考這段戀情如果繼續下去,你跟家人的關係可能會變差,而且就算之後結婚,也不會太愉快,所以你可能會為了家人,而選擇放棄這段戀情。

在一個研究中,心理學家將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的參與者各分成兩組,再分別給各組看一張主角微笑的照片,要參與者指出主角正處於何種情緒。這張照片巧妙的地方是,主角的周圍微繞了許多人,一個版本是主角周圍的人也在微笑,另一個版本是主角周圍的人都苦著臉。

結果發現,個人主義者無論主角周圍的人是微笑還是愁眉苦臉,他們都會認為主角很開心。但集體主義者除了主角的表情,還會考慮主角周遭的人,如果周遭的人都愁眉苦臉,他們會認為主角的笑容是強顏歡笑或不開心。也就是說,集體主義者比起個人主義者,更傾向使用環境或關係來界定事物的狀態與本質。

過去心理學家希望找出全體人類心理歷程與行為的普遍特性,但心理學家發現文化是影響人類性格與行為的重要來源,每種文化都可以形塑出獨特的心智,因此心理學家目前的研究目標之一,是比較不同的文化,看看不同的文化在對面同的情境時,會有什麼行為表現上的差異。

2021/07/15

動機(motivation)

我猜你一定跟我一樣曾經有想揍某人的衝動,我想是人都有這種經驗。警察為此苦惱不已,他們必須利用命案現場的證物中推測兇手的犯案動機,究竟是哪個時刻,讓人產生殺機,終至動手殺人?這個過程永不止息,即使抓到嫌犯,警察仍努力拼湊犯案動機。

動機(motivation)是讓人類做出行為的推力,它往往帶有目的性。你在家裡做瑜珈的時候,突然很想喝春水堂的珍珠奶茶,於是出門去買。想要就去做,你每天都會遇到這樣的過程,早上你吃早餐,午休起床,實在太無聊,你會偷閒找個人聊天。動機的推力極強,很有主動性,讓行為者發起一個行為,並堅持下去,直到目標完成。

一直以來,心理學家好奇人類的動機究竟是從何而來?他們提出許多理論與區分不同類型的動機說明這件事,但困惑沒有比警察少。現在心裡家知道,人類的行為是許多動機同時競爭的結果,競爭勝出的動機會大大影響一個人的行為,但是即使特定行為勝出,你也不見得會去做特定的行為,因為動機之外環境的規範可以限制個體做出行為。

動機大致上是從身心上的匱乏狀態而來,有一部分的心理學家認為動機與需求(need)是一體兩面,解釋人有什麼需求,就等於解釋人會在什麼時間點有何種動機。心理學家 Abraham Maslow 站在這種立場,他提出的需求階層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認為人類的需求由低到高,逐一有生理、安全、愛與隸屬、自尊及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五個階層。

首先,人會受到基礎的生理需求引發動機,產生找尋食物的行為,再逐階到最後,尋找自己存在價值。因此衣食無虞的人,會想要受人敬重以及發揮自己的潛能,找尋自己對世界的貢獻與價值。需求階層理論的好處是它明確列出需求的關係,你可以想想身旁的同事正落在哪層需求,藉此預測他大部分行為背後的動機。

另一部分的心理學家則認為需求與動機是兩個獨立的概念,需求匱乏時,會引起人產生驅力(drive),這股驅力讓人有減少匱乏狀態的動機,進而引發行為。人都有飲食的需求,但只有在肚子很餓,生理匱乏狀態的情況下(胃袋空空、血糖低下),你才會有一股驅力讓你去找尋食物來吃,減少飲食的匱乏狀態。所以需求、驅力與動機儘管互相影響,但三者是不同的概念。

除了需求,心理學家發現人類的慾望(desire)、信念跟意圖也會產生動機,並對動機作出許多細緻的分類。你通常能藉由動機的名稱判斷它所影響的行為,比如親和動機(affiliation motivation)與成就動機(achievement motivation)等等。

研究發現智力測驗分數高於平均的學生,在學校的學業成績不見高於平均,一個原因是他可能沒有動機念書。就像龜兔賽跑裡的那隻兔子,有能力贏得比賽,卻沒有強烈的動機完成比賽。

人類的行為是許多動機同時競爭的結果,競爭勝出的動機會大大影響一個人的行為,但即使特定動機勝出,你也不見得會做出行為,因為動機之外,環境規範同時也會限制個體做出行為的可能。

動機的複雜之處在於,不同的動機可以造成相同的行為,肚子餓的人跟排遣無聊的人,都可能吃洋芋片;而相同的動機卻也可能造成不同的行為,一個想考好成績的學生,不見得會乖乖讀書考試,他也可能認真作弊考取高分。所以警察與檢察官在調查嫌犯的犯案動機時,會陷入兩難:為情、為錢、為仇都可能殺人,但一個有殺機的人,除了真的殺人,也可能只是到廟裡下蠱圖個心理上的勝利。

2021/07/14

情緒(emotion)

情緒(emotion)這個詞有時候帶點負向的涵義。我們會說討論事情討論到彼此都有情緒是時候歇歇冷靜一下或指責另外一個人很情緒化。彷彿情緒會讓人有點反常,無法做出理性的判斷。

心理學家認為情緒是一種心理狀態,必須受到刺激而產生。無論是受到外在明顯的事物(開獎節目上的數字跟你手上彩券的數字完全不一樣)或內在隱微的想法(突然想到前任的情話)所影響,接受刺激之後,會引發我們在生理狀態與主觀意識的變化,這些這些變化就是情緒反應。

情緒最大的功用是提供我們能量,以便適應環境。生物學家 Charles Darwin 很早就看出這點,他在《人類與動物的感情表達》這本書裡,明確指出情緒是演化的產物,帶有強烈的目的性,直指生死。

古時候,過著採獵生活的人們,實在無法單拿著一把刀或一根矛就直取猛禽野獸,人類多半會透怒氣來增加自己的勇氣或宰殺的力氣(出刀前都要大吼一下)。所以我們有時候會聽到有人說:「我還在醞釀情緒」,現在你除了合理懷疑他在拖延時間之外,或許該相信他是真的在醞釀,因為情緒對了,做某些事情似乎可以更加順利。情緒確實可能攸關生死。

情緒擴建理論(broaden-and-build theory)指出正向情緒讓我們能保持樂觀,增加好奇心,擴展我們思考事情的角度,因此在逆境時,容易著手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或學習新的技能活下去。負向情緒則反相反,它限縮我們的思考,讓人裹足不前,面對逆境不敢放手一搏冒險,最終減少自己的生存機會。

情緒甚至有溝通示警的效果,你看到對面部落的人們正狠狠地瞪著你,你不會白目到去部落裡頭閒晃,而無法正確解讀他人情緒(尤其是生氣)的人,很容易在演化的過程中被淘汰掉。別人難過的時候,還講白爛的笑話的人就等著被人被排擠。

我們通常透過表情或行為辨識別人的情緒,這指出情緒另一項很重要的特徵是情緒會引發我們做出特定的表情或行為。心理學家 Paul Ekman 曾花一年的時間到巴布亞紐幾內亞研究未接觸過工業國家文化的原始部落,請部落裡的人判斷帶有情緒的美國人表情照,結果這些原始部落的人類都能正確指出照片中的情緒。

因此,Paul Ekman 認為全世界的人類都具有基本情緒(basic emotions):高興、生氣、悲傷、恐懼、厭惡、驚訝。研究發現至少這六種情緒幾乎出現在全人類身上,不受文化與環境的影響,你可以正確辨一個你完全不熟悉文化底下的人正在生氣。

我們都想不被情緒影響做出公正的判斷。但研究發現,情緒似乎是高等認知功能的產物(副作用?),有高等認知功能的動物身上才會出現情緒反應,如果你很久沒帶你家的狗出門散散心,他們會情緒低落,甚至跟你鬧脾氣,反觀養在水族箱裡的獨角仙可不會趴在玻璃壁上對你露出無辜的表情。

2021/07/13

心理諮商(counseling)與心理治療(psychotherapy)

我讀研究所的時候,有次系上研討會請來東吳大學的教授演講,他講什麼主題我忘了,但他說了一個笑話讓我印象深刻:

正國與家豪是心理系的同學,感情很好卻因為成績常彼此競爭。畢業時,兩個人走了不同路,正國念諮商(心理),家豪念臨床(心理)。這天,兩個人在同學會相遇。

家豪說:「正國啊,念什麼諮商!你那些個案,不用來看你,他們也會自己好。」

正國說:「家豪啊,你才念什麼臨床!你那些個案,就算來看你,他們也不會好。」

台下有一半的研究生笑得東倒西歪,這顯然是個地獄哏,但說出在臺灣諮商心理師(psychological counselor)與臨床心理師(clinical psychologist)的差別。

諮商心理師透過諮商(counseling),協助個案解決社會適應的問題,這些個案多為一般人,他們可能是為了生活困擾而煩惱,比如上司很愛情緒勒索,上班壓力很大;或者不敢跨出第一步交友。

有時諮商師也會輔導(guidance)對自我定位不太清楚的個案,讓他們更了解自己或從中開發潛能,幫助個案釐清未來的生涯規劃,比如未來適不適合當個用阿拉伯數字寫小說的作家。無論如何,諮商與輔導的目的都是在協助個案自我成長,最終有能力獨自解決自己生活上的問題。

臨床心理師藉由心理治療(psychotherapy)幫助患有心理疾患的個案減少不適應的問題,比如強迫行為(出門前一直檢查窗戶)、重度憂鬱症引發的極端情緒等。

臨床心理師面對的個案通常比較棘手,因為患有心理疾患的個案,在生活中不適應的行為比一般人的所面對的生活困擾要複雜許多,甚至治療某些心理疾患的過程,因為病情較嚴重或不斷復發,讓治療變成長期抗戰。

上述對個案棘手程度的比較,不是要彰顯諮商或臨床心理師誰比較厲害,我只要是指出一開始笑話的笑點在哪裡。因為兩種心理師所預設要處理的問題與目標本來就有不同,根本無從比較起。

2021/07/12

感覺(sensation)與知覺(perception)

相信有人跟我一樣,曾在展覽的某幅畫作面前迷惘過,努力看了半天仍看不出畫作的偉大或奇特,雖然導覽冊子上寫滿它的重要性跟繪畫技法,但我還是有看沒有懂。

心理學像拆解鳳梨罐頭的加工產業鏈,逐步解析人類的心理歷程。人類出生時幾乎是張白紙,和環境互動之後才開始有各種經驗,幫助人類發展知識與技能。對於上個句子,我必須按下暫停鍵,因為這句話就是產業鏈的前半部分。心理學家在此將解析度拉大,著重探討在人類與環境如何互動。

人類身上有許多特化的器官,像是眼睛、耳朵、鼻子、皮膚等等,用來接受環境中的物理刺激,這些器官就是感官(sense)。感官像一座大雷達,專門捕捉環境裡傳送來的訊號。我們透過感官接收環境中的物理訊號,再將訊號送到大腦處理,形成視覺、聽覺、味覺這類的感覺(sensation)。

心理學家還發現大腦不只被動接受訊號產生感覺,還會主動用知識與經驗詮釋感覺,而形成知覺(perception)。同樣喝星冰樂,A覺得好喝,B覺得難喝,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這兩個人在腦中既存的知識很不一樣。比如A是甜點達人,什麼高級好吃的甜點它都品嚐過,星冰樂只能算是通俗甜點,味道普通。B比較拮据,一年才喝一次星巴克,所以覺得星冰樂的味道相當新鮮。

因此,面對相同的感覺刺激(星冰樂),之所以產生大不相同的反應,是因為個人詮釋感覺之後形成的知覺有落差。中秋節大家都在看滿月,詩人憑空寫出許多與月色有關的詩句。地球科學的老師可以跟你解釋滿月之所以為滿月的物理學原理。小孩子會跟你說上面住著一個砍樹的男人、女人和幾隻兔子。當你的腦中的經驗跟知識越豐富,你詮釋刺激的能力就越強。現在,你打開前任寫給你的情書(希望你有,如果沒有的話至少也該有生日卡片吧),同樣字句,現在你讀起來可能覺得滿是屁話。

但有時候,我們的經驗可能會愚弄我們。心理學家偷偷加入考驗人的陣營。他們利用感覺與知覺的原理,設計出許多錯覺圖,這些錯覺圖大多借用日常生活經驗。比如將兩個一樣大的物體,分別放在隧道盡頭的背景裡,一個放在隧道前方,一個放在隧道的出口處。現在你突然看到這張圖,你會覺得在隧道出口的物體比較大,因為根據日常生活近大遠小的感官經驗,如果兩個物體一樣大時,在遠方的物體實際上會更大。你的勤勞的大腦會自主幫你詮釋接收到的感覺。

感覺與知覺的歷程相當快速,造成兩者在主觀經驗上難以區分。至少在說中文的環境中,人們常誤用感覺與知覺,但這兩者在心理學上的差異很大,感覺如同一個基礎的材料,需要透過經驗與知識打磨成知覺。

現在我知道鑑賞藝術作品的訣竅,就是要在不同的時間點反覆觀看同一個作品。如果這段間有所長進,讀了史料,了解藝術技法或增加一點人生閱歷,你多少能從偉大的藝術作品中讀出一些新的詮釋與體悟。

偉大的藝術作品之所以偉大,除了藝術家渾然天成的技法,還有一個原因是作品的可詮釋性很強,每個人都可以從作品中讀出屬於自己的東西,而且隨著你的經驗越多,你能從作品挖掘的訊息只增不減。相比你家的家電用品說明書,十年你對前在上頭說明字句的理解,在十年後應該也不會有多大的改變。

2021/07/11

神經元(neuron)

活過一個年紀,似乎每個人都會對人性有些見解,而且躍躍欲試對他人說出洞見,有時近於說教。從前男友的劣跡、教過的學生、背骨的家人、神啟、頭骨大小、面相、脈輪能量、出生時天上行星的相對位置,有些根據或許飄渺經不起考驗,卻能讓人說出對人性的看法。

生理學家在這一點上倒務實多了,他們試著從具體的生理因素來解釋人類,雖然他們曾走錯路,認為體液的顏色(humoral theory)能解釋人類的性格,是治病的處方。如果你現在要生理心理學家(physiological psychologist)說說人性是什麼,他們八成會從神經元(neuron)或細胞這種微小的生理層次開始談起。

細胞(cell)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生理單位,神經元則是一種特化的細胞,專門處理訊息的流通。因為人類需要與環境互動,我們從環境接收訊息(天氣很熱、別人口中的髒話、公車上有汗臭的人),處理過後做出合適的反應,這個過程讓我們能夠順利生存,甚至繁衍後代。

有時環境中的刺激來得又快又猛甚至有危險,身體內外的訊息流通最好能夠又快又準確,因此神經元已經演化成能快速傳遞訊息的溝通單位。

神經元有多種外型,有長有短,但都可以簡化成類似羽球拍的形狀。球拍拍面是細胞的本體(cell body),裡面有許多工作單位與遺傳訊息。拍面周圍長滿了細毛,這些毛狀物叫做樹突(dendrites),用來接收其他神經元傳來的訊息。球拍的中管一路延伸到握把,類似水管的構造,則是神經元的軸突(axon),是將訊號傳遞出去的路徑。

當神經元受到刺激,興奮到一定程度後,便會產生神經衝動(nerve impulses),這是一陣快速的微弱電流,能帶動神經元內部的化學物質往軸突的盡頭移動,最後將它們釋出,進入到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叫做突觸(synapse)的微小空間,讓下一個神經元接收。神經元就是依靠這樣的流程,一個接著一個形成複雜的溝通網路。

眼花撩亂嗎?你並不孤單。神經元這個詞,出現在心理學的課本上,常讓心理系大一的學生懷疑學院外的系所名稱是不是刻錯了?以為自己讀的是生物系,有必要找雕刻師重刻。

大腦中約有一百億個神祕難解的神經元,它們彼此連結,無時無刻都在處理環境中的訊息,即使你躺在床上耍廢,沒在動腦,仍舊可以聽到隔壁夫妻的吵鬧聲。生理心理學家認為人類複雜的心智與行為與神經元的運作有關,如果能理解神經元的奧秘,便能了解人性。

Note:

1. physiological psychologist 跟 biological psychologists 都翻成生理心理學家。

2. 神經元(neuron)也叫神經細胞(nerve cell) 。

3. 神經衝動又叫動作電位(action potential)。

4. 讓心理系的學生懷疑自己系所名稱的還有統計學。

2021/07/10

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

不要說心理學家,就連一般人都看得出志工與義工弔詭的地方,志工花費自己的時間,來增進他人的利益:淨灘活動、服務社區的高齡長者、到偏鄉教育兒童。明明志工們可以拿相同的時間去做對自己有益的事,但他們為什麼不這麼做呢?

心理學家發現行為後果與行為本身的聯結,對行為有很大的影響。想想你在家沒事突然原地開闔跳 30 下,結果居然有千元大鈔從天而降,你會不會努力開闔跳?我想會的(如果不會,請容許我剛忘了說單位是美金)。現在,你便是將開闔跳與錢之間,搭上一座聯結的橋樑。

有一陣子,心理學家熱衷以動物為研究對象,他們發現動物的偶發行為如果會產生動物想要的結果,像是水、食物、PS5、楊枝甘露,那動物在後續就會更容易做出先前的行為。這種行為與後果的聯結形式,心理學家 Skinner 稱為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

研究操作制約的心理學家,相當看重行為的後果,他們將行為的後果大致上區分為兩類,一類叫增強(reinforcement),一類叫處罰(punishment)。

增強泛指能夠增加特定行為出現頻率的制約形式,通常就是給行為者想要的酬賞(reward)或好處。補習班就很懂增強,他們在廣告刊板上貼著學生捧著大把現金的照片,暗示名次與獎學金的關係,來提升學生拼命讀書的行為。

處罰則是指能夠減少特定行為出現頻率的制約形式,通常就是給行為者不想要的刺激,像是藤條、打罵、前任在對街與人擁抱等等。小孩子出門玩得太晚才回家,被父母毒打一頓,那麼他下次便不敢這麼晚回家。用處罰來遏止不良的行為相當有效,卻會對心理產生負向作用。

等等,那麼志工呢?志工做的行為似乎沒有明顯的好處,他們沒有薪水可領,為何他們仍舊樂此不疲?其實心理學家發現,酬賞的增強效果,有時候要考量刺激對行為者的意義。志工在服務他人之後,會得到服務對象的讚美與尊重,寶貴的人生經驗,或者其實某位志工是個退休多年的人,參加志工活動可以得到排遣無聊的生活刺激。這些事物雖然無形,但對志工來說可能都是酬賞,即使他沒有領到薪水。

Note:

1. 操作制約又叫作工具制約(instrumental conditioning),這裡的工具意指有目的性,表示這種制約形式看重行為後果對行為者的影響。

2. 增強,有時也翻成強化。

2021/07/09

古典制約(classical conditioning)

心理學家早期對人類的解釋大多著重於內在。由於人類的內在如何如何,因此他做了某個行為。這挺符合直覺的,除了心理學這個字本身就是指研究靈魂(內在)的學科,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常用他人內心的角度來解釋他人的行為。

直到一隻狗改變了這件事。

俄國的生理學家 Ivan Pavlov 研究狗的腸胃與唾腺,有天他發現狗在吃到肉之前,聽到腳步聲就已經開始流口水,這件事讓 Pavlov 當起斜槓青年,改為研究心理學的議題。

他操弄肉出現之前的種種刺激來測試狗的流口水反應,將這個過程詳加解釋,並稱為制約反射(conditioned reflex),由於後來還有其他種制約形式,因此心理學家習慣叫 Pavlov 描述的制約為古典制約(classical conditioning),因為它是第一個被詳細描述與研究的制約形式

古典制約的原理是利用本能反應與中性物產生聯結,最後對中性物產生反應的過程。這裡的反應通常是指不用透過學習或經驗,幾乎出生就會的本能,想像那些你不由自主的反應都算是:在路上遇到你的天菜而心跳加速、有人在你身旁吹氣讓你起雞皮疙瘩(希望你不要在公車上遇到)。

Pavlov 對狗做的研究不算複雜,你可以將這套流程用在你家的狗或貓身上。 首先,你必須要找出動物的 一項本能反應,比如狗看到肉會不自主流口水。別說狗了,人類也會如此,半夜看到滋滋作響的牛排與鹹香的鹽酥雞,你也會口水直流,這個反應我們再熟悉不過,但它卻是古典制約的基礎,簡單而直接。Pavlov 稱肉是非制約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US),而流口水是非制約反應(unconditioned response,UR)。

非制約(unconditioned)是指動物不用經過學習,近乎本能的意思。狗對肉產生流口水反應是天生就會有的反應表現,因此古典制約的第一個步驟是我們確定非制約刺激會產生非制約反應:

S1:非制約刺激 → 非制約反應

接著,再將非制約刺激與中性刺激(neutral stimulus,NS)做重複配對聯結。只要是不會造成狗有特別反應的刺激都算是中性刺激物,像是 iphone、Gucci包、三上悠亞的寫真集(你家的狗應該不會有反應吧),但 Pavlov 沒這麼招搖,他使用鈴鐺。

Pavlov 在每次送上肉之前便開始搖鈴鐺,接著再端出肉。重複幾次之後,他發現只要搖鈴鐺,狗便會開始流口水。肉和鈴聲重複配對之後,狗似乎明白鈴聲總是伴隨肉一起出現,聽到鈴聲就像看到肉一樣,這時候鈴聲已經不再是中性刺激,而是轉變成制約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CS),而制約刺激引起的流口水反應,則是制約反應(conditioned response,CR)。我們可以將這個過程整理成下面三個步驟:

S2:中性刺激 + 非制約刺激 → 非制約反應
S3:中性刺激變成制約刺激
S4:制約刺激 → 制約反應
也是就說,古典制約透過聯結給予中性刺激一層新的意義,也許現在你家的狗會對寫真集流口水了。Pavlov 的狗在以人為研究主體的心理學界變得相當出名,但古典制約的公關能力不只如此,它還讓一個嬰兒在心理學界打響名氣。

二十世紀初,Pavlov 的制約研究被介紹到美國,心理學家 Watson 讀完研究後相當感興趣,而且企圖比 Pavlov 還要大,他認為古典制約的原理也能應用在人類身上。

Watson 找來一個九個月大的嬰兒,化名小艾伯特(little Albert)。起初,他在小艾伯特面前擺出一些物體,像是大鼠、兔子、狼狗、猴子、日本惡鬼面具、燃燒的報紙等等,用來測驗小艾伯特對這些事物的反應。小艾伯特是沒見過世面的人,對這些東西自然沒什麼反應,至少不會害怕。

接著,Watson 把小艾伯特放到床墊上,要他跟大鼠玩,就在小艾伯特伸手要觸碰大鼠的時候, Watson 與助手趁機在後面用鐵鎚敲擊鐵棒發出巨大且刺耳的聲響,小艾伯特害怕地哭起來了。重複幾次上面的聯結流程,之後小艾伯特只要看到大鼠便會害怕地逃開,甚至一些毛絨絨的東西也會引起他的害怕。

這實驗當然被罵爆。但古典制約逐漸受到心理學家的重視,讓心理學的研究方向從人類的內在轉向外在環境對行為的影響,甚至演變成行為主義(behaviorism)的學派潮流。

Note:

1. 古典制約的「古典」,很類似音樂上對古典樂的區分,因為出現時間較早,因此稱為古典。同時古典制約又叫作反應制約(respondent conditioning),從這個名稱可以知道古典制約是針對反應產生聯結的制約形式。

2021/07/08

制約(conditioning)

如果某天你發現現任伴侶(配偶),擦起你的前任以前常擦的香水,你會不會找個理由叫伴侶換掉香水呢?

我們給予某些事物特殊的意義,會睹物思人,捨不得丟掉某雙鞋,只因為去世多年的親人生前很常穿著它。作家會對一面梳妝鏡、木梳、爐灶動之以情,寫下深刻的心事。

心理學家發現我們對一件平淡無奇的事物改觀,是因為這個事物與其他引人反應的事物產生連結(association),甚至一個動作也能和一件事物產生連結而改變動作的意義。心理學家叫這類連結的形式為制約(conditioning)。

制約,也叫作條件化,是指當一個事物滿足某些先決條件之後而產生變化,能引起人類的反應或行為。這些條件就是事物配對連結的過程,有陣子行為主義者相信,人類學習(learning)的過程並不複雜,可以簡化成對特定刺激做出反應。

制約依照連結的對象分成兩大類,一個是古典制約(classical conditioning),另一個是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這兩個學習機制,曾是行為主義者用來解釋人類萬千行為的支柱,試想你有一條公式能幫你預測居心叵測的同事,真該感動到痛哭流涕,而且現在居然還有兩條。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如果你傾向叫伴侶換掉香水,可能是因為這款香水(讓我猜猜是Jo Malone)和前任產生連結,使你聞到香味時會喚起看到前任的種種反應。如果你不會叫伴侶換掉香水,那可能是這款香水與前任的連結不夠多,還不足以引起你的反應(或者我該恭喜你忘了他)。

也許一切發生太快,我猜你也可能在要換不換之間搖擺,現在我要告訴你避免被伴侶看破手腳的方法。無論是何種制約形式,它通常都是歸納經驗的過程,我們從過去重複配對連結的大量經驗中,學到某個刺激常伴隨另一個刺激一起出現,像是 Jo Malone 伴隨前任。

但連結並非牢不可破,我們可以透過重新配對連結,讓你對相同的刺激有新的反應,忘掉舊的反應。我們將時間快轉三個月, 這九十天當中,Jo Malone 常常與伴侶一起出現,現在,你看聞到 Jo Malone 的香氣會想起誰呢?我猜應該是現任伴侶吧。

2021/07/07

態度(attitude)

柏翰是個 3C 狂,他會比較最新的電腦、手機、音響、耳機跟相機。起初他只是想買得超值,不想花了上萬塊還買到效能很差的爛貨,想不到現在以此業,當起 3C Youtuber,專門開箱評鑑新的 3C 產品。

有次朋友要買手機,找柏翰諮詢。他摸出自己口袋裡的手機,開始細數每項功能的好壞。朋友聽得一頭霧水,於是柏翰下了一個簡單的結論:「不要買蘋果手機」,理由很好懂,因為蘋果手機的效能表現沒有特別突出。

之後吃飯,朋友拿出新買的蘋果手機,柏翰看了很生氣,除了氣自己白費唇舌,還懷疑朋友沒有帶腦去買手機。

心理學家用態度(attitude)表達一個人對事物的評價,帶有認知與情感(affect)的成分。態度通常牽涉到一個態度對象(attitude object),它可以是人事物,甚至是你自己。人類經由經驗或學習,逐漸對特定事物形成態度,所以有時候你只是「聽說」,也會對某人形成好惡。

如果你給蘋果手機好的、正面的評價,那你對蘋果手機就持有正向態度(positive attitude),反之就是負面態度(negative attitude)。心理學家對人類的態度相當感興趣,因為態度似乎可以預測一個人的行為,並且用正負向來指出態度預測何種類型的行為。

儘管許多研究都指出態度不見得能預測行為,但這個信念仍舊對深植在我們心裡。比如我們普遍認為對某政黨有正面態度的人,更可能在投票日當天出門投票給該政黨推選出來的候選人。所以如果能讓一個人形成新的態度,甚至改變既有的態度,就可能影響一個人的行為。

這就是廣告商在做的事,他們用圖文訊息在電視、臉書或 Youtube 上轟炸,影響閱聽人的態度。好讓你下次看到蘋果跟三星的手機時,即使蘋果的性價比較低,你還是會因為對蘋果的感情(腦波弱),而買蘋果手機。

有時候甚至不用廣告商動手,我們就會自己說服自己。一個人在態度不明確的時候,可能會透過去的行為,來確認態度;或者因為過去的選擇而改變態度。

心理學家 Jeck Brehm 要女性參與者對烤麵包機、咖啡壺、隨身收音機、計時器等八樣用品做評價排序。接著心理學家故意選出兩樣最具吸引力的物品要參與者選擇(讓參與者很糾結),表示為了感謝參與者參與研究,他選擇的物品會直接送給他。參與者在拿到物品之後,心理學家要參與者再次對這八樣物品作評價的排序。結果發現參與者在選擇之後,會提升自己所選擇的物品評價,並且降低沒有選擇物品的評價。

在心理學上,改變他人態度的過程叫做說服(persuasion),業務員若精通說服技巧,他會是年底表揚大會上常常上台領獎的人,而柏翰顯然無法上台,只提供手機處理器的優異效能或鏡頭的解像能力,不見得能打動每一個人,如果人類是純然理性的動物,他們會接受柏翰的建議,但現實是,人不是理性的動物,在理性的因素之外,影響一個人買手機的原因還有很多,比如對一個品牌的態度或品牌許諾的質感生活。

2021/07/06

性格(personality)

我正在畢業十年的同學會上想著要吃什麼。旁邊有人三三兩兩地聊天,有人無聊到在玩刀叉。雖然已經超過時間,但聚會顯然還沒開始,因為還有些人正在趕來的路上。

一會,幾個同學提議別管遲到的人,反正那些人以前就愛遲到,接著開始有人附和,形容詞與學生時代的八卦不斷堆疊而出,指責還沒到場的人:「任性」、「邊緣人」、「活在自己的世界」。

我們習慣用性格(personality)來說明一個人的行為與思考方式,似乎指出一個人的性格,連同他未來會做什麼,他的喜好也能一併交代。我們預設性格與特定行為方式有對應關係,個性機車的人講話直接,即使無理,也要理直氣壯。個性溫柔的人在家一定很孝順父母。個性浪漫的人做什麼決定都很不切實際。

起初,心理學家也是這麼想。他們企圖找出人類在內穩定的部分,並稱為「性格」。研究性格的心理學家提出許多理論與模型來說明性格的特性與發展過程。性格模型像是建築物,由穩定的結構(structure)所逐步搭起。

心理學家 Freud 認為性格是由本我(id)、自我(ego)與超我(superego)所組成,三個我的關係是平衡還是失衡,將影響一個人的性格正不正常。另一群心理學家則把化學元素表當成引人頓悟的神啟,企圖找出形容人類性格的基礎元素,他們用統計方法簡化字典裡成千上萬個形容詞,找出最基礎,解釋力最強的幾個形容詞(好啦,你想知道的話,是五個)成為特質(trait)。只要檢測基礎特質上的狀態,便能描述一個人的性格。 Freud 的三個我與基礎特質都是構成性格理論的性格結構,也是性格理論裡最穩定的部分。

但看起來穩定可靠的性格論述,有時候也會失靈。你那個昨晚在夜店貼著人群主動搭話跳舞的同學,在今天早八的課堂報告上,連站到講台的勇氣都沒有。性格在不同情境的一致性很低,讓研究性格的心理學家苦惱許久,甚至引起部分心理學家走到對立面,認為世上沒有穩定的性格,只有人對不同情境的反應,並將研究的火力對準情境。這類人與情境的爭論(person–situation debate)在心理學界也不是什麼新話題,至少吵了將近一百年,結論至今仍莫衷一是。

幾個人推門進來,大家遲疑了一會才紛紛站起身來。「抱歉抱歉,太晚下班,捷運都是人」大家似乎接受這個答案,把話題轉向另一邊「你也變太多,我們剛才還在說是不是你」有人拼命挖出以前的往事努力核對身分。剛才玩刀叉的同學,開始低頭吃飯一路到散會,他身旁坐著兩個人,是主辦同學刻意安排的位置,這三個人以前可是下課總是抱著躲避球,一起不見人影的朋友,在整場同學會上居然無話可說。

Note:

1. 性格也有人翻成人格、個性。

2. 也有學者認為基礎特質的數量是六個或七個。

2021/07/05

情境(situation)

心理系的學生在大學四年通常會看過無數的錯覺圖,因此對於判斷眼前的兩條直線是否一樣長,或兩個物體是否一樣大的問題駕輕就熟,學生們知道背景常常愚弄人類的知覺甚至是思考方式。

《觀看的方式》是 BBC 早年的紀錄片節目,探討現代人觀看事物的方式與從前的人大不相同,主持人約翰伯格也在節目後出版一本同名書籍。在紀錄片裡,約翰伯格指出人類觀看畫作(尤其是西洋經典名畫)的方式跟畫作被創作時所預設的觀看方式大有不同。

早期的西方畫家多為宗教服務,除了畫作內容以宗教為題,畫作本身也是建物(教堂)的一部分,比如在美術課本上常看到的米開朗基羅的《創世紀》,其實是西斯汀禮拜堂裡的一幅巨型壁畫。

這些名畫因為攝影技術被大量複製,出現在世上各個角落,脫離畫作本來獨有的情境涵義。畫作可能因為它所在的環境(前後文、配樂、旁人說話的內容)而產生不同的意義。約翰伯格對人類改變觀看方式的好壞不置可否,只是提醒觀眾需要留意。

不用約翰伯格提醒,心理學家頗有自知,他們很早就是知道背景對刺激的重要性,一個做為主體的刺激會和背景形成互動,改變人類對刺激的解釋。心理學家甚至還將平面的圖像背景,提升到立體的現實世界中,用來解釋人類的行為,這個如同畫作背景的存在就是情境(situation)。

要判斷一個行為的意義,除了考量行為者的內在因素(性格與意圖),還需要考慮情境對行為者造成的影響。一個在人在海灘前脫鞋子和在總統車陣前脫鞋子的意義大不相同。

同時,情境也會限制行為的可能性,一個人所處的情境多少都有對應的規範(norm),如果你的行為超出情境規範之外,會讓他人覺得你的行為具有獨特的動機,比如你不會在參加喪禮時大笑或在流水席的婚宴舞台上唱《嫁不對人》。

心理學家還將情境的定義擴大,再將時間拉遠到過去,延伸到環境(environment)與文化(culture)的討論。一個人決定在 101 大樓的景觀餐廳毫不避諱的剔牙,除了他的個性,還可能跟他長期所處的文化有關。

不過,心理學家們為了行為背後的原因已經吵了一百多年,到底是行為者的性格比較重要,還是情境比較重要,到現在還沒有一個定論。只能如同約翰伯格語帶保留地提醒觀眾:在判斷人類行為時,別忘了考量情境的影響。

2021/07/04

行為(behavior)

如果現在要你說出一個行為(behavior),你會說什麼?走路。伸出手。跳肚皮舞。行為這個詞幾乎簡單到不用再解釋,我們觀察別人的行為與他們互動,沒意外的話,你大多了解別人行為的意思,甚至在眉眼交接之際讓出走道。

現代心理學是研究心智處理與行為的科學,但過去有好一陣子某群心理學家們(就是行為主義者)因為著重科學的客觀性與當時研究方法的限制,對行為過分著迷。

他們強調的外顯行為(overt behaviors)的重要性,因為可觀察的行為(observable behaviors)才能夠測量,接受檢驗。像思考、默讀、在路上看到暗戀的人內心波濤洶湧,則屬於內隱行為(implicit behavior),行為主義者認為內隱行為無法考察,即使讓人回報內在的想法也帶有主觀性,所以沒有探討的必要。

我們觀察別人的行為,也猜測別人行為的起因。行為通常是受環境中的刺激或心智處理的結果。人類受環境刺激做出行為的例子相當常見,有人對你翻白眼,你可能會過去賞他一巴掌,或是夏天被蚊子叮到翻臉,在房間裡一個人鼓掌。

同時,人類也可能突然想到某件事,而做出行為,比如冬天跟伴侶相擁時,你突然想到自己很多天沒洗澡了,決定去洗澡。甚至更複雜的情況是,接受到某個刺激,讓人想到某件事才產生行為。一個不堪的例子是,在路上偶然聞到前任的香水味,你想起從前甜蜜的時光,決定今晚獨自喝到斷片。

有一度行為主義者認為只要確認過去的刺激與反應的連結歷史,便可以用刺激來預測人類的行為,他們稱呼這類連結為制約(conditioning)。翻白眼起初是個中性的動作,當它常出現在他人表現不耐或爭吵時,久而久之,只要你看到翻白眼便連結到不友善的意圖,選擇閉嘴或離開。

行為主義者只探討刺激與反應的制約關係,顯然忽略人類有心理狀態的事實。制約的看法在後來受到挑戰。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環境下,面對相同的刺激不一定會有一致的行為反應,因為對刺激的主觀詮釋也是影響人類行為的一大因素,即使是同樣的刺激,在不同時間環境下對同一個人也會有不同的意義。好事多的店員在結帳時翻你白眼,跟伴侶在你講爛爆的情話翻你白眼,兩者的意義大不相同。

現代心理學家所指的行為包含外顯與內隱行為,面對內隱行為,心理學家已發展更精緻的工具來測量。此外,心理學家也知道人類行為的原因相當複雜,除了環境刺激,行為意圖之外,刺激所在的情境,以及情境是否有限制行為意圖的規範都可能影響行為表現。

2021/07/03

認知(cognition)

認知(cognition)這個詞常被人們掛在嘴上,但很少有人能準確說出它的意義,因為它所包含的層面太廣,很難三言兩語說盡。

其實,人類對認知相當熟悉,幾乎與他人有互動的人,都知道認知的存在,只是人們會用更通俗白話的說法稱呼它,像是靈魂、心靈、內在等等。人類與他人互動時,都會預設對方有個心靈,甚至跟動物互動時我們也會如此,你會覺得你養的貓很聰明,講策略,誘騙你給牠罐頭或撫慰。

當心理學走向科學之初,雄心萬丈的心理學家曾企圖用科學的方法研究人類的認知。那時,心理學家對認知這類的內在歷程,還沒有做出精緻的區分,只通稱為意識(consciousness)。

心理學家 Wundt 讓參與研究的人主動回報他們面對刺激時的內在變化,這是第一次有人嘗試用有系統的方式捕捉人類的意識,這個方法叫做內省法(introspection)。但認知過於抽象而難以捉摸,在行為主義(behaviorism)流行的年代,又被心理學家們淡忘。直到電腦發明,讓心理學家與相關的理論家,可以用電腦的訊息處理架構,具體模擬人類的認知。

心理學發展到現在,認知對心理學家來說指的就是心智處理(mental process)的過程,並用理論具體指出人類認知處理的細節,由刺激進入人類的認知系統到處理完畢後輸出,大致上可以拆解為數個部分:注意力、物體辨識、分類、知覺、心理表徵、記憶、語言、理解、判斷、推理、決策、問題解決、創造力。

以下我用你已排便不順一個月,決定去菜市場買蘋果為例(?),逐一說明認知歷程的內容:

注意力(attention):認知歷程的第一步,就是要注意到需要處理的刺激。現在你注意到攤販上堆滿紅紅圓圓的東西,你覺得這跟你要買的蘋果很像,於是你走進看得更仔細。

物體辨識(object recognition):你辨識出這些紅紅圓圓的東西,跟你腦中的蘋果概念一樣,於是你確認這就是你在找的蘋果。

知覺(perception):你看到這些蘋果的外觀,同時考慮到價格與老闆的介紹,你覺得這些蘋果的品質很不錯。

分類(category):你依照某些特性將看到的蘋果做分類,青蘋果、富士蘋果、加拉蘋果、上等蘋果、普通蘋果。

心理表徵(mental representation):這些蘋果的形象進入你的腦中。你在心中想像你把這些蘋果買回家的樣子,它們會被擺在哪裡,切開時的果肉流淌水分的畫面。

記憶(memory):記憶是認知歷程一大基礎,先前的幾個步驟都牽涉到記憶,你必須記得過去的資訊,才能在心中處理。

語言(language):語言也是認知歷程的一大基礎,當我們要理解與判斷外在環境的訊息時,通常會在心裡轉換成語言,比如你要理解老闆的介紹,就是在處理語言。

理解(understanding):當老闆介紹完,開始用推銷話術向你猛攻,你思考這些話術所要傳達的意思。

判斷(judgment):你理解老闆要傳達的意思,並且依照你過去的知識與經驗判斷老闆說的話是否合理。

推理(reasoning):你在判斷老闆說的話是否為真之後,便能夠推斷出老闆說這些話的用意或背後的意圖,也就是從現有資訊中推斷出新資訊的過程。

決策(decision-making):殺價一陣子過後,你判斷老闆沒有騙你。蘋果的價格在行情之內,你選擇在這個攤販買不去別家了。

解決問題(problem-solving):你最近排便不順,所以想要設法解決這個問題,於是你想到可以多吃水果補充纖維,便來到市場買水果。

創造力(creation):對於排便不順的問題,你有許多方式可以解決,當你使用的方式越少見而且富有價值,這個方式便越有創意。比如用奇怪的方式跟老闆殺價:「可以算便祕的人便宜一點嗎?」

據說心理學的本意是研究靈魂的學科。心理學家從靈魂研究到認知,走了兩千多年,才發現人類的內在是一個相當複雜的處理過程,而且這個故事還沒有說完,因為認知歷程不如理論上那樣流暢,反而很容易受到許多因素所影響,比如你的動機(motivation)與情緒(emotion)。

2021/07/02

基模(schema)

想像一對情侶正在街上爭吵。這類爭吵,通常是為無謂的小事,比如約會時,究竟要先看電影再吃飯,還是先吃飯再看電影?有時,這種順序上的堅持,甚至到了戰信仰的程度。

心理學家 Piaget,對情侶怎麼思考約會流程沒什麼興趣,倒是對嬰兒如何發展出思考能力相當感興趣。他提出基模(schema)的概念來說明嬰兒如何理解外界世界。

起初,嬰兒什麼都不懂,東摸摸,西抓抓,任何東西都要拿起來把玩,逐漸對週遭的東西有了一些認識。Piaget 認為人類透過感官與外界環境互動後,獲得知覺經驗,會讓嬰兒在認知系統中形成基模。

基模是認知結構,一套解釋與預測外界世界的穩定框架,它還可以拿來比對。一個小孩心中已有狗的基模,他在看到鄰居新養的狗叫「瑪莉」時,便會將狗的基模套用到瑪莉身上,做出合理的預期:瑪莉會喜歡吃肉,很少吃菜,有時尾巴癢,還會追著自己的尾巴轉。

基模適用許多事物,比如對不同生理性別的人有不同的期待,會形成性別角色(sex role);如果解釋的對象是一大群人,像是窮人都很懶,這時基模是一種刻板印象(stereotype)。

如果解釋的是生活事件,基模便是一種社會腳本(social script),提供人類做出行為的指引,我們對約會、購物、生日派對、婚禮都有些既定的流程觀念,順序可以微調,但不會超出某個範圍,不會有人在約會開始就直奔旅館的雙人床,因為那通常是約會尾聲要做的事(我講的是情侶通常不會)。

如果你歷任交往的伴侶,都會在你生日當天為你精心慶祝一番,那往後每到你的生日,你會期待現任伴侶有什麼暖心之舉,如果沒有的話,你可能為此生氣。因為在你心中,生日的流程含有慶祝的成分。

基模雖然是對客觀世界做出解釋,但建立基模的過程有主觀的成分,取決於個人有限的知覺經驗,當經驗增多,變得複雜多變,人也會調整基模,來提升基模的解釋性。

現在電影院前面圍滿了人,看著這對情侶為了不同的社會腳本吵得不可開交,你在人群中究竟要怎麼幫助這對情侶?也許你該走上前去,建議兩個人多跟不同的人約會,長久下來他們就會發現,自己的世界之外別有洞天,彼此的社會腳本都該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