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我國中時,網路剛興盛十來年左右,網路成癮這個詞相當流行,學校裡的師長或政府單位,每年都強力宣導網路成癮的嚴重性,希望學生不要花太多時間在網路上。那時,如果你想談個網戀或認識遠在天邊的陌生人,去網路聊天室是個好辦法,大家成天泡在網咖談情說愛或者沉迷網路遊戲。
自從智慧型手機出現之後,網路成癮變成更嚴重的手機成癮,雖然手機成癮的本質也是網路,但它比過去的網路更棘手,因為手機方便攜帶,幾乎到哪裡都能使用,要戒除更難。如今,手機成癮的人越來愈多,但我想事情走到極端就會出現反動,未來新版的手機可能為了杜絕使用者成癮,會多了放電的功能,這裡說的是真的電流,不是雙眼帶電那種。
過去的心理學家利用制約原則來形塑動物的行為,讓牠們對原本無感的事物,起了興趣,或頻繁做出特定的動作。不過,也能夠使用反向制約(counterconditioning),對特定事物重新建立聯結,讓情況反過來,動物會對原本有興趣的事物感到興致缺缺,這種制約形式叫做嫌惡制約(aversive conditioning)。這真是太棒了,不只手機成癮,連抖腳習慣、口出惡言、每天消夜都吃鹽酥雞都可能藉此根除。
嫌惡制約的核心是古典制約,也就是利用動物先天對某個刺激的好惡,與一個平凡無奇的事物連結配對,久了,動物在看到這個平凡事物,就會產生連結而來好惡。因此,產生嫌惡制約的過程,首先要尋找當事人(也可以是狗、是貓)討厭的事物,常見的有嘔吐藥、瀉藥與電流,心理學家叫這些事物為嫌惡刺激(aversive stimulus)。當人接觸到嫌惡刺激都有非常不好的下場,讓人想逃,不想接觸,沒有人想體會,這正是嫌惡制約的關鍵。
接著,看你想減少什麼行為,就把這個行為與嫌惡刺激做聯結配對。為了同理那些教育部官員或青少年生涯規畫師,假設有一個手機成癮的學生需要減少玩手機的時間,此時如果心理學家運用巧思,趁學生睡覺時,把手機拿來改裝,一旦學生使用手機超過某個時間(一個半小時),便會開始漏電,電擊學生的手。
諒他手機裡的 APP 再怎麼吸引人,要冒著被電擊的痛苦使用手機,應該不會有人想要繼續。久而久之,當使用手機與被電的關聯建立之後,這個學生就會減少使用手機的時間,以免自己被電;或著光想到手機,手就開始麻了起來。
手機放電的例子不是說笑,過去心理學家常將嫌惡制約,應用到醫療場合,幫人戒除一些不良的嗜好或衝動行為,像是暴力行為、自傷自殘、戒菸、戒毒、戒色(翻翻聖經,也許對付七宗罪都能用上),而且還有個頗為專業的名稱叫「嫌惡療法」(aversion therapy)。
根據上面放電手機的流程,不難想像,戒菸戒毒只是將嫌惡刺激換成嘔吐藥,治療師會偷抹一點在菸嘴上給需要改善惡習的人抽,長久下來,人一拿起菸就腸胃翻攪,胃酸倒流,根本提不起抽菸的興致。
嫌惡療法是行為矯正的技術之一,直接改善有問題的行為,大多數的情況下它都是有效的。不過,長久實踐下來,不是每個人都適用嫌惡療法,因為當事人會感到相當不舒服,當個案了解到嫌惡療法的原理,不見得每個人都會接受,加上這種療法的本質是為了避開負向結果,療程結束後,個案回到正常生活,人為的負向結果不再緊緊跟隨不良行為,個案的不良行為便可能再次復發。
Note:
1. 嫌惡療法又翻作嫌惡治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