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31

教養方式(parenting style)

據說大部分的鳥類出生後並不會飛,而是要等牠們成長一段時間後,母鳥會帶著幼鳥到高處,將幼鳥推下,教導飛行的技能。以結果來說,不管母鳥用什麼方式教導,只要最後幼鳥學會飛行,都算是好的方式。人類也會用各種方式教導自己的小孩如何吃飯、上廁所、什麼場合該說什麼話的社交禮儀,雖然最後都能教會孩子學習正確的技能,順利社會化,但卻可能因教養方式(parenting style)不同讓孩子形成不同的性格。

這表示,心理學家認為養育(rearing)與教養方式不同。養育是父母協助兒童順利發展成成熟獨立的個體,與養育相關的行為,包括讓兒童四肢成長健全體格健壯,能正常行動;培養適當的情緒表達能力以及懂得他人互動的社交技能等等。同樣是教導小孩吃飯與待人處世的方法,卻因人而異,有些父母循序漸進,有些父母果斷下令,不容孩子提出質疑,這就是教養方式。

發展心理學家希望找到最適合養育兒童的教養方式,讓孩子能夠順利成長,他們認為教養方式的關鍵在於父母回應(response)與要求(demand)小孩的程度。當父母會回應小孩的需求,並且積極與小孩討論他們的疑惑與想法,便是具有回應性的父母,反之則否。而要求則是設下規則,要小孩遵守,小孩從規則中漸漸學會與世界互動的方式。

最知名的教養方式,是心理學家 Diana Baumrind 所提出來的分類,起初,他依照回應與要求的程度,將父母的教養方式分為三種類型。權威型(authoritarian parenting)的父母相當嚴厲,回應性低而要求性高,他們會設立規則要小孩遵守,比如晚上七點之前要回家或吃飯時不能講話,當孩子詢問設立規則背後的理由,權威型父母會拒絕仔細討論,只是展現權威要求孩子一定要遵守,不允許有例外,對規則的彈性空間很小,一旦孩子違反規則便會受到打罵與體罰。

研究發現,受到權威型父母養育的孩子,長大後社會性很差,因為他們從小沒有與他人參與討論議題的機會,遵守不明所以的教條,容易讓孩子變成只懂遵守紀律而不會獨立思考的人。除此之外,父母的嚴厲會形成一股長期壓力,讓孩子不快樂,自尊低落,而且常常自責,對自己的能力沒有自信。

第二種類型為寵溺型(permissive parenting)的父母,看起來似乎與權威型父母相反,他們會主動回應孩子的要求與願望,幾乎有求必應,但不會設立規則規範孩子的言行,也不會對孩子有合理的期望,像是尊重他人,整理自己的房間等,這就是常聽到的「寵孩子」,說好聽一點是與孩子當朋友,相當開明,實則只盡了為人父母一半的責任。

被寵慣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不太能處理他人的批評與意見不合的時候。長大後往往衝動行事,具有攻擊性,這是因為從小沒有人適當約束言行的後果。此外,他們容忍挫折的能力也很差,一旦感到挫折便容易生氣或藉由酗酒等藥物濫用來逃避。

最後一種養育方式為威權型(authoritative parenting)的父母,他們像是調和前兩種類型,恩威並施,也是最適合教育孩子的養育方式。威權型父母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同時對孩子有高度的期待,會設下合理且明確的規則要孩子遵守。

當孩子詢問為什麼一定要七點回家吃飯?威權型父母會與孩子討論規則設立的理由,如果孩子能提供更好的想法,這類父母允許例外,甚至願意修改規則。這些都能訓練孩子與他人溝通的能力,而且讓孩子明白只要透過合理的計畫與討論,就能落實自己的想法。

威權型父母鼓勵孩子獨立自主,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不太干涉;即便孩子犯錯他們也不太打罵孩子,而是以理服人或選擇原諒,非到萬不得以得處罰孩子,威權型父母會明確說明處罰的原因,讓孩子能夠依循,避免再犯。因此,比起其他養育方式,威權型父母的孩子,長大後比較獨立自主,待人處事的能力較佳,個人成就也比較高。

後續 ,Eleanor Maccoby 和 John Martin 則將「要求」再分成有無兩種類型,教養方式於是分為四類。最後一種教養方式,為忽視型(neglectful parenting)的父母,說白了就是放手不管孩子,因此有些心理學家認為忽視型的父母不算是一種教養方式,因為這類的父母不會主動回應孩子,也不會設定規則要求小孩,幾乎沒有參與小孩的養育過程。

一路看下來,臺灣大多的教育方式中,常有權威型父母的影子。研究發現,亞洲國家似乎都是如此,因為,亞洲國家的文化大多以父母為尊,讓父母覺得孩子就得遵守父母的要求,也許這些國家的父母該 Diana Baumrind 對養育方是的分類,或許能從中得到育兒的啟發。

不用心理學家說,普通人都知知道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我們常說養子有方,並把孩子的成就部分歸功於父母。各大頒獎典禮上,受獎人大多會感謝自己的父母及他們從小栽培自己的方式。我們對養育的重要性深信不疑。

然而,1998 年,獨立心理學者 Judith Harris 出版了《教養的迷思》這篇論文,文中他仔細檢視心理學上,後天養育對孩子性格形成的相關證據,Judith Harris 下了 一個結論:過去的心理學家都高估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其實養育方式與人格的形成關係不大,反而個人的基因對未來的人格有較高的預測力。就算討論後天因素對孩子有什麼影響?也不該討論父母,他們甚至比不上教室裡坐在孩子隔壁的同學。

Judith Harris 認為先天因素在養育過程中才是主角。這可震撼了心理學界,並開啟了相關的論戰,直到現在,多數的心理學家還是採取中庸之道,逐漸形成共識,先天的基因與後天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人格養成一樣重要,兩者大約五五波。所以「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的俗諺,應該丟到垃圾桶裡,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巨大,因此細心養育孩子,現在深深影養未來。

Note:

1. 教養方式又翻成管教風格。

2021/10/30

潛意識、無意識(unconscious)

心理學家 Sigmund Freud 見微知著,連一個人說錯話寫錯字都不放過。他認為人類的意識之外,還有一個人覺察不到的潛意識(unconscious)在影響著人類的心理狀態與行為。否則,當人們決定要說某個句子的時候,就能依照自己意志順利表現出來,絕不會有卡住的時候。

Freud 對潛意識的定義是,個人意識無法透過內省覺察到的訊息,包括潛在的慾望、不能明說的願望與遺忘的回憶,而人的自我保護機制,會將這些訊息都深埋在潛意識之中,它通常相當不堪,而且潛在的慾望因為現實層面無法獲得滿足,會產生焦慮感與衝突。Freud 探索潛意識,發展出心理分析理論,它利用潛意識衝突的原理,來解釋人格發展與心理異常。這個理論主導二十世紀前半葉的心理學界,到現在仍有餘波。

Freud 曾以冰山比擬意識與潛意識的關係,意識是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塊,人類能夠輕易覺察,然而,真正重要的是,而在海面底下龐大的潛意識,從兩者懸殊的比例就能看出潛意識深深影響著意識,它會見機行事,默默影響意識。當你說講錯話寫錯字,很有可能就是潛意識的力量正干擾你的判斷,使你出錯。

一般的情況下,意識能夠阻擋潛意識的影響,但這僅限於意識清楚的時候,當人的意識薄弱,像是受到催眠意識恍惚或睡著,潛意識可能就會跑出來影響意識。所以 Freud 認為夢境的內容是潛意識的產物,它試圖用夢境來傳達訊息,因此你睡覺時腦海中出現的各種畫面與情節,就是潛意識想要對你說的話。想要了解潛意識,就得發揮想像力,了解夢,讀懂夢。這個觀點讓許多人著迷不已。

也許 Freud 的公關做得不錯,或是心理分析理論相當迷人,潛意識的概念變得廣為人知,但他不是第一個研究潛意識的人,也不是最後一個。Freud 的首席大弟子 Carl Jung ,雖然與老師翻臉,離開師門。但他還是採用 Freud 對潛意識的看法,放大格局,把潛意識分成個人潛意識(personal unconscious)與集體潛意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

Jung 認為人類的一言一行深受這兩種潛意識所影響,個人潛意識是個人慾望與願望的蓄集地。集體潛意識是每個人從全體人類祖先身上承襲而來的古老智慧,它代代相傳到每個人身上。 Jung 發現原始部落的藝術作品,即使不曾往來交流,居然有許多相似之處,這很可能是集體潛意識深藏在人類身上的表現。

科學心理學常抨擊心理分析理論,認為 Freud 提出的潛意識與相關的概念難以界定,同時也很無法驗證。可是現在,認知心理學從古典的潛意識裡走出自己的新路。當代的認知心理學家,普遍認為潛意識就是在人類的認知歷程之外,自動化處理的機制。有些刺激你明明沒有注意到,不曾覺得自己有動腦想,而你仍然會產生對應的反應結果。

為了不要把事情說玄,舉生活中的例子,如果你剛認識A不到幾分鐘,說話的內容全是天氣、如何搭車之類的尬聊,但是當你事後被他人問起對A的印象,你卻能說出許多訊息,包括他整體給人的感覺,可能的職業、學歷、偏好與政黨傾向等等,當下你明明沒有想過這些事,為何可以得到這些訊息?

心理學家認為人類的認知系統之外,除了個人能夠覺察的部分,可能還有一些個人無法覺察自動化的部分,目前只知道,這個部分通常屬於高層次的處理,能用綜觀大局的整體思維運作。

總之,在心理學,潛意識這個詞曾有一段時間,結合個人的慾望與情緒,帶點神祕性與頗大的創作空間。而現代的潛意識是指人類自動化的認知運作,聽起來較為理性與冷靜,也就是你的大腦沒有經過你的命令與管控,就擅自處理了一些事。就這點來說,簡直比隨身特助還要貼心,應獲得我們的掌聲。

Note:

1. 潛意識,又翻成無意識。

2021/10/29

嫌惡制約(aversive conditioning)

大約在我國中時,網路剛興盛十來年左右,網路成癮這個詞相當流行,學校裡的師長或政府單位,每年都強力宣導網路成癮的嚴重性,希望學生不要花太多時間在網路上。那時,如果你想談個網戀或認識遠在天邊的陌生人,去網路聊天室是個好辦法,大家成天泡在網咖談情說愛或者沉迷網路遊戲。

自從智慧型手機出現之後,網路成癮變成更嚴重的手機成癮,雖然手機成癮的本質也是網路,但它比過去的網路更棘手,因為手機方便攜帶,幾乎到哪裡都能使用,要戒除更難。如今,手機成癮的人越來愈多,但我想事情走到極端就會出現反動,未來新版的手機可能為了杜絕使用者成癮,會多了放電的功能,這裡說的是真的電流,不是雙眼帶電那種。

過去的心理學家利用制約原則來形塑動物的行為,讓牠們對原本無感的事物,起了興趣,或頻繁做出特定的動作。不過,也能夠使用反向制約(counterconditioning),對特定事物重新建立聯結,讓情況反過來,動物會對原本有興趣的事物感到興致缺缺,這種制約形式叫做嫌惡制約(aversive conditioning)。這真是太棒了,不只手機成癮,連抖腳習慣、口出惡言、每天消夜都吃鹽酥雞都可能藉此根除。

嫌惡制約的核心是古典制約,也就是利用動物先天對某個刺激的好惡,與一個平凡無奇的事物連結配對,久了,動物在看到這個平凡事物,就會產生連結而來好惡。因此,產生嫌惡制約的過程,首先要尋找當事人(也可以是狗、是貓)討厭的事物,常見的有嘔吐藥、瀉藥與電流,心理學家叫這些事物為嫌惡刺激(aversive stimulus)。當人接觸到嫌惡刺激都有非常不好的下場,讓人想逃,不想接觸,沒有人想體會,這正是嫌惡制約的關鍵。

接著,看你想減少什麼行為,就把這個行為與嫌惡刺激做聯結配對。為了同理那些教育部官員或青少年生涯規畫師,假設有一個手機成癮的學生需要減少玩手機的時間,此時如果心理學家運用巧思,趁學生睡覺時,把手機拿來改裝,一旦學生使用手機超過某個時間(一個半小時),便會開始漏電,電擊學生的手。

諒他手機裡的 APP 再怎麼吸引人,要冒著被電擊的痛苦使用手機,應該不會有人想要繼續。久而久之,當使用手機與被電的關聯建立之後,這個學生就會減少使用手機的時間,以免自己被電;或著光想到手機,手就開始麻了起來。

手機放電的例子不是說笑,過去心理學家常將嫌惡制約,應用到醫療場合,幫人戒除一些不良的嗜好或衝動行為,像是暴力行為、自傷自殘、戒菸、戒毒、戒色(翻翻聖經,也許對付七宗罪都能用上),而且還有個頗為專業的名稱叫「嫌惡療法」(aversion therapy)。

根據上面放電手機的流程,不難想像,戒菸戒毒只是將嫌惡刺激換成嘔吐藥,治療師會偷抹一點在菸嘴上給需要改善惡習的人抽,長久下來,人一拿起菸就腸胃翻攪,胃酸倒流,根本提不起抽菸的興致。

嫌惡療法是行為矯正的技術之一,直接改善有問題的行為,大多數的情況下它都是有效的。不過,長久實踐下來,不是每個人都適用嫌惡療法,因為當事人會感到相當不舒服,當個案了解到嫌惡療法的原理,不見得每個人都會接受,加上這種療法的本質是為了避開負向結果,療程結束後,個案回到正常生活,人為的負向結果不再緊緊跟隨不良行為,個案的不良行為便可能再次復發。

Note:

1. 嫌惡療法又翻作嫌惡治療。

2021/10/28

巴南效應(Barnum effect)

心理學家 Bertram Forer 的業餘嗜好可能是剪報,他在 1948 年時,蒐集報章雜誌上的星座專欄,從各個星座的描述中,擷取出一句,組合成新的一則星座解析。並在學生施測興趣測驗後,把先前的大雜燴星座解析文拿充當測驗結果給學生看,請他們評估這則解析有多符合自己。如果你好奇解析文到底寫了什麼,部分內容大概就像:
你是一個獨立思考的人,當你認為別人的說法沒有你滿意的證據時,你不會接受。你傾向嚴以律己。當你發現你有性格上的缺點時,你會盡力克服......
以滿分 5 分的標準來看,這則解析平均獲得 4.3 分。大部分的學生都覺得同一篇解析文相當準確,根本在說自己。想想看,如果十二星座都覺得獅子座的性格描述是在說自己,是不是不太合理,性格描述應該客製化,每個人有所不同,或至少能分門別類,每類人的性格都有不同。不然,就無所謂分類,就像是在說你有兩個眼睛,一個鼻子,一張嘴巴這樣顯而易見,在全人類身上都適用的事。

因此,Bertram Forer 下了一個結論,人們通常會覺得泛泛模糊,包含正負向描述的性格陳述,是在描述自己,而且根本是量身訂做的剖析。1956 年,心理學家 Paul Meehl 同樣認為,這種現象跟假企業家口中招搖撞騙的話術沒兩樣,他拿了美國知名的馬戲團經紀人的名字 Phineas Barnum ,叫這個現象為巴南效應(Barnum effect)。

巴南效應的原理不難理解。我們活到一定的年紀,腦中會有許多正面與負面的經驗,而模糊的陳述句就像是經驗的釣魚竿,在茫茫的經驗大海中,釣出對應的經驗,讓人選擇性擷取自己想聽想看的訊息,並自圓其說。比如,我們看到「嚴以律己」時會想到什麼?每週固定跑步三次,每次一個小時,颳風下雨,沒有例外。還是乖乖把老師或教授指派的作業寫完。還是忍住自己不追想看的韓劇,一天只看一集。你會發現,每個人都有專屬於自己的答案,生動的個人例證,使人覺得這是簡直一份奇準無比的客製化的診斷。

此外,巴南效應無往不利的關鍵,可能是描述中的「有時候」。這個詞相當很微妙,它通常用在負向的陳述上,只要你有一個類似的經驗,就能讓陳述站得住腳。而且因為只是「有時候」,所以人們會無痛默默接受負向的陳述,甚至覺得自己的缺點與眾不同。假裝你在看星座專欄的解析,讀讀一下的句子:
你平常相當積極正向,勇敢果斷,只是有時候會自我懷疑,但你懂得調適,很快就能恢復常態。
有沒有覺得這句話好像怎麼看成立,讓你想到某個算命師說過的話?除了「有時候」登板救援,描述還會刻意呈現正反描述,無論如何,你一定可以從中找到屬於你的位置。這種兩面取巧的手法,讓人實在很難抗拒。

加上人類受到自利偏誤的影響頗深,任何正向的陳述,普遍會表示認同。美國作家 Eleanor Porter ,曾寫過一本小說叫做《少女波麗安娜》(Pollyanna),女主角波麗安娜是個樂觀的女孩,心理學家 Margaret Matlin 和 David Stang 發現波利安娜是普羅大眾的縮影,常常樂觀看待世事,因此把人們容易留意並記得正面陳述的偏誤,叫做波麗安娜效應(Pollyanna principle)。直到現在,我們多數時候都向波利安娜一樣,樂於分享臉書或 IG 上帶有正面內容的消息。

巴南效應常混合冷讀術,變成算命師的話術,在算命攤現蹤,增強論斷命運的火力。你或許會為算命師抱不平,如果這些描述都可能出現巴南效應,那怎樣的描述才能及格的算命。其實算命的本質應該是預測事件,所以對事件的描述要精準能夠受到檢驗,如果說一個人很節制,就要明確指出是哪個部分節制?而節制的程度如何?是有每個月會存下一半的收入,還是每天不會吃消夜。明確的描述,才能讓內容受到檢驗,而不會淪為空泛。

現在你知道每天出現在電視新聞底下與報紙上的星座運勢是怎麼回事。也許,某個業餘的占星師是準備一大桶性格的描述句,每天從裡面隨機抽出十二句,放到專欄裡的星座下方,就可以交稿收工。因為依據巴南效應,無論怎麼寫,只要描述模糊,每個人都可以從中拿取自己想要的訊息。像某種萬用藥,在你運途多舛或心情低落時療癒你的身心。

Note:

1. 巴南效應(Barnum effect),又翻成巴納姆效應。同時,它也因為提出者 Bertram Forer,而稱為福勒效應(Forer effect)。

2021/10/27

一般適應症候群(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每當舉辦大型活動,像是校際園遊會或公司的週年慶,活動結束後的隔週,往往會有人因病請假。當然,不排除有些人累了一陣子需要多休息,但忙了一陣子過後,身體確實最容易感冒生病。這是面對壓力常見的寫照。

我們的老祖先,在大草原上面對的壓力與威脅都相當迅速,要嘛跟獅子打架,要嘛拖著行囊逃離原地,對抗壓力源的過程相單短暫。可是,有時人類得面臨強度較低而持續時間比較久的長期壓力,匈牙利的內分泌學家 Hans Selye 最先發現,人類在因應長期壓力的生理反應有固定的流程。他稱為一般適應症候群(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共有分成三個階段。

一開始,人類覺察到潛在的威脅或壓力源,無論是你一個月後的考試、績效檢核、得跟客戶提案或是你擔心你未來會找不到工作一陣子,都會拉響你體內的緊報器,提醒你準備因應威脅。Selye 指出,身體對抗壓力的警報器就位在 HPA 軸。

HPA 軸是下視丘(hypothalamus)、腦下垂體(pituitary)與腎上腺(adrenal)所形成對抗壓力的聯合軸線,這幾個部位在生理上具有覺察與對抗壓力的功能,從而引發的一連串因應壓力的反應。所以在報警階段(alarm),你會增加心跳、集中注意力、血糖上升,將身體逐漸調整成對抗壓力的熱身狀態。

此時,壓力仍未解除,人類就會進入抵抗階段(resistance),努力克服困難。身體會投入更多的能量與注意力來因應壓力。你會埋首書堆、挑燈夜戰一些待上繳的公事文件,忙到天黑地暗。你之所以會有體力做這些事,是因為你的身體知道,這是無法迴避的威脅,只能挺身對抗。好消息是,處理事情的效率會有所提升,直到解決壓力源。

一個月後,如果你順利考完試或通過檢核,身體的機能便會恢復到正常的水平。如果考試延期或檢核難度提升,壓力繼續困擾著你,超出你的負荷範圍,你的身體可能會過載,便進入耗竭階段(exhaustion),你會開始無法承受壓力,因應壓力的效果變差,出現身心上的問題,甚至可能死亡。簡單來說,人類無法長期面對壓力,長久下來會讓人的身心失衡。

研究發現,人類在抵抗階段的時候,雖然站在壓力的風口上,卻是整個過程中,身心狀態與行為效率最好的時刻;而在耗竭階段的人,即使壓力源已經解除,也比處在抵抗階段的人更容易發生身心上的狀況。籌備大型活動時,大家都能積極參與,可是,活動一結束,沒有壓力的時候反而一堆人開始生病,就是因為身體從耗竭階段恢復時,比較脆弱,容易生病。

一般適應症候群,是經典的壓力理論,它描繪因應壓力在時間軸上的結果,讓我們可以依循,看看自己正處於哪個階段,並適時調整。

2021/10/26

關鍵期(critical period)vs. 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

你有糟糕到難忘的童年經驗,像是差點溺死、從高處墜落、被狗追或者某個親戚對你辱罵一頓,讓你直到現在對只要一想到或接觸到,就感到無比的恐懼?

問問 Freud 就知道,他的心理分析理論,甚至有五歲定終生的說法,他認為五歲以前與父母親鬧不愉快,會影響我們往後人格的發展。我們現在知道心理分析理論不完全是對的,但人類在早年成長過程中的個人經驗,對人的一生確實有關鍵性的作用。

動物學家 Konrad Lorenz 小時候跟他未來的妻子,有被小鴨跟隨的經驗。他長大後深入研究這個現象,發現小鴨、小鵝或特定鳥類在破蛋出生後,會跟隨牠們第一眼看到會移動的物體。Lorenz 稱這個現象為銘印(imprinting),而且銘印現象一旦發生,就不能取消,也不能倒帶重來。鳥類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因為演化的結果。雛鳥出生時在附近移動的物體通常是母鳥,所以銘印現象可以幫助小鵝,緊跟著媽媽獲得保護。

動物學家甚至更改雛鳥跟隨的對象,牠們能跟隨人,能跟隨狗。但雛鳥們只要認定要跟隨的對象,就不會改變。之後出現再多的會移動的物體,雛鳥們只會跟著當初認定的對象。

從銘印現象,動物學家發現動物在幼時的某段時間內,必須要受到預定的刺激來啟動某項本能。以鳥類來說,必須要在出生後 15 個小時到三天內,看到移動的物體才會開啟銘印。Lorenz 稱這項刺激為啟動子(releaser),而這段重要的時間為關鍵期(critical period)。

關鍵期是動物發展重要能力的黃金時間。這段時間內牠們必須與環境互動,與啟動子相遇來誘發能力。一旦學會能力,便不會改變。人類也深受關鍵期的影響。人類的深度視覺在出生時,並未發展完全,必須在出生後受到適當的視覺刺激,看看外界的具有深度的環境,視覺相關的腦區才會發展出對應的神經元,處理深度的訊息。如此,人類才能看見深度。所以如果出生後,沒有提供嬰兒足夠的視覺刺激,嬰兒就無會發展出深度視覺的能力。

除此之外,人類的語言發展或語言習得也與關鍵期有關。儘管人類似乎是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學會母語,但研究發現,人類大腦先天被設定成,在發展的早年會對常聽到的語言特別敏銳。具體的時間點雖然頗具爭議,大約是落在 2 歲到 12 歲左右,語言心理學家稱為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敏感期是程度較弱的關鍵期,即使錯過啟動子,也不會產生決定性的結果。

在敏感期的孩童,對語言特別敏銳,能細分出某個語言裡的各種細節,子音與母音的差異,連音與語氣的區分,都難不倒他(外國人就很難區分注音的ㄣ跟ㄥ、ㄓ跟ㄗ,別為難他們了)。這項優勢能幫助小孩對更快學會某個語言成為母語。如果在敏感期內,小孩沒有受到適量的語言刺激,可能會阻礙往後的語言學習,無法說出流利的母語。

心理學家還發現,學習母語以外的第二個語言似乎也能搭上敏感期的順風車,越早學習阻力越小。難怪以前念書時,正當我努力背單字弄清楚英文文法的規則時,班上幾個同學都學英文當作吃飯呼吸一樣簡單。細問後才發現,他們很小的時候,都有與外師學習英文的經驗。有了敏感期的幫助,自然能無痛學英文。

Note:

1. 銘印現象,又叫做印記,印跡。

2021/10/25

心理學家的技能樹

許多人對心理學家抱著特殊的期待,也許受到《別對我說謊》《犯罪心理》等美劇的影響,認為他們善於分析人心,又能像機器一樣精準解讀他人的行為,甚至還會卜卦算命。有一派人覺得心理學家像社工師或學校的輔導老師一樣,一定很有同理心、耐心與愛心,是在諮商室按鐘點跳表收費的心理師(或者通俗的說是心理醫生)。

儘管一般人說得出口的有名的心理學家只有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阿德勒(Alfred Adler)或榮格(Carl Jung),對心理學家的想像,往往是在診間聽人談心事的人。而真正的心理學牽涉到許多領域,各種樣貌的心理學家都有,儘管如此,他們還是有些基礎共通的特性,以下這些,是心理學家必修的技能。

邏輯


心理學家對人類的心理狀態與行為深感好奇,他們總想盡辦法弄清楚到底是什麼原因,會造成人類產生特定的心理狀態或行為。比如讓你理智斷線的原因,是你同事說出不得體的話;還是你自己修養不好、玻璃心,對一句平凡無奇的句子過度反應?

找到原因對心理學家來說相當重要。只要掌握原因,後續就能透過控制原因來減少可能的結果。如果知道不恰當的壓力源會讓人類情緒低落,那麼心理學家就會建議人們在生活中安排合理的目標,而非不切實際的計畫,徒增自己的壓力。

說來容易做來難,我們有時只能觀察到某個因素與人類的特定行為有關,但相關不等於因果,仍舊無法從中推論正確的因果關係。加上,心理狀態與行為背後的真正原因相當困難多變,不同的原因可能會造成相同的結果。

當你拉著心理學家的衣角,哭著說問說交往五年的伴侶為什麼會突然提分手,是不是自己太差,不值得被愛?心理學家可能會提出許多可能的原因反問,也許是對方最近遇到升遷,工作太忙,覺得自己不適合談戀愛,甚至只是與前任舊情復燃。這些原因所產生的結果,可能截然不同,一種會讓你不斷自溺自責,另一種則會單純覺得對方是個甘蔗。

心理學家大多頭腦清楚,能做出設想正確的因果關係,並利用研究與實驗確認自己的想法。所以邏輯清楚,是專業心理學家的基本素養之一。

研究設計


大多數的心理學家是學者或大學教授。他們會在學術單位提出研究計畫,檢驗我們日常生活中對人的想法,再將研究發現寫成論文。心理學家跟你在電視看上到的兩性作家、命理師相當不同,他們會對人類的特徵與行為下一個很嚴謹而明確的定義,並將日常的說法轉化成研究假設,透過研究檢驗假設的可信度。

假如你眼前有一群命理師正在爭論哪個星座或八字最聰明,心理學家很可能會從身後拍拍他們的肩膀問一句說:「什麼是聰明?」「如何定義聰明?」這裡的聰明你可以自由帶入:好命、福氣、長壽、花心、愛記仇等等。這麼做不是為了吹毛求疵,而是減少爭議與模糊,讓討論的議題客觀,能供人檢驗。

界定心理特性之後,心理學家會依據自己的專長、手上的資源與目的來規畫研究。研究通常分成兩個大類,一種叫量化研究,一種叫質化研究。這兩類研究各有所長,而且在相同的主題下,最好都能從這兩類研究中找到研究證據支持。

以量化研究來說,如果我們想檢驗特定星座的是不是最聰明的。心理學家也許會將聰明定義成智力測驗上的得分,再看看某個出生時段的人(命理學家是用出生日期與時間來區分每個人星座),智力測驗上的得分是不是高於剩下出生時段的人?

這麼做的好處是直觀明瞭,智力測驗的成績高就表示聰明(也許你不認同,但這不失為一種討論方法),不會有模糊的空間。所以心理學家的第二項基本技能是懂得設計嚴謹客觀的研究,來驗證對人類行為的看法。他們對人性的了解,不是出於主觀的觀察或強調個案軼事,而是大量客觀的證據。

統計學或其他研究方法


當心理學家確認好研究方向之後,必須要對研究分析的方法相當熟習。以量化研究來說,心理學家需要處理大量的數字資料,比較資料間的差異,再對結果做出合理的解讀,所以有些心理學家必須很懂各種統計學分析的技術。

不過,有些心理學家則走別種路徑,他們使用人類學的研究方法,整理大量談話與文獻內容後,找出其中隱含的訊息,做為了解人的方式。無論如何,心理學家不只有對人很感興趣,充滿好奇心,還得學習研究上需要的技術。

學科知識


心理學有許多分支,讓不同的心理學家能從各個從面對人類的某個部分有深入的了解,有些心理學家探討生理對人類行為的影響,有些則從其他角度出發,像是認知(思考方式)、他人的影響、文化、演化、制約原則、潛意識與人類的自我成就動機談論起。

初學者對人類行為的解讀,常犯一個明顯的錯誤,就是只站在一個角度做分析。比如對隨機殺人的原因,大眾常認為一定是兇手缺乏同理心,或受到虛擬的遊戲影響,造成無法區分現實與遊戲。但這樣的看法可能有偏頗,而且沒有看見事情的全貌。

心理學家有大量的心理學知識,因此對人類的特性都能夠信手捻來,這也是心理學家最讓人樂道的地方,他們能說出許多研究成果來解釋人類的行為。看似奇怪的行為與心理狀態,透過他們的解釋,也能得到頗為合理的解釋。

同樣是面對隨機殺人,不同的心理學家會提出自己的看法來拼湊可能的原因,盡可能還原事件的全貌,每個心理學家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自然能做出較深入的解讀,不過他們沒有忘記還有其他面向的可能解釋存在,而不會只滿足一種解釋。

心理學的每個分支,一定程度上是為了簡化討論,一次集中探討人類的某個面向,但心理學家也沒有忘記有其他因素存在。近來各領域的心理學家,也積極與其他領域共同合作,一起解開更複雜的議題。比如研究人際互動的心理學家會與生理心理學家合作,探討人類在戀愛時大腦與身體有什麼化學變化,這就是一種跨領域的結合。

豐富的學科知識,而且保持開放的心,用許多角度來解讀人心,也是心理學家必備的態度之一。

類別


現在你知道心理學家有許多種類了,但大體來說心理學家可以分為理論心理學家(theoretical psychologist)與應用心理學家(applied psychologist)。理論心理學家通常待在研究單位,執行各種研究,發表理論,來擴大人類對自己的認識,讓心理學知識加深加廣。最常見的理論心理學家就是大學教授與相關的研究人員。

應用心理學家比較多樣,也比較廣為人知:心理師、輔導老師、人力資源師、行銷顧問、人因工程的設計師。這類心理學家,通常使用理論心理學家建立的心理學知識與理論,來解決生活上的難題。比如臨床心理師就會使用心理學知識來幫助患有心理疾患的個案,脫離疾患的困擾。人力資源師會使用具有信效度的心理測驗,來幫企業篩選合適的員工進入公司;或運功組織心理學的知識,協助企業內部的員工發揮最大的產生與潛力。

2021/10/24

雙胞胎研究(twins study)

從前讀書的時候,如果班上有對雙胞胎,除了老師同學常搞錯人,還會不時要他們來段默契考驗,看看有沒有心電感應。畢竟看著兩個完全一樣的人,言行舉止都像彼此的映射,感覺頗為神奇,不由得產生好奇心。雙胞胎在外表上難以辨別的相像,是來自於完全相同的基因。

人類的受精卵很神奇,有時會因為不知名的原因,自主分裂成兩個一樣的受精卵,並同時在子宮裡成形長大,這類胎兒的基因完全一樣,而且彼此來自同一顆受精卵,因此做同卵雙胞胎(identical twins)。女性排卵期有時會一次排出兩顆卵子,再各自與不同的精子結合,此時,子宮裡一樣會形成兩個胎兒,但兩個胎兒各來自獨立的受精卵,因此稱為異卵雙胞胎(fraternal twins)。

兩種雙胞胎雖然都稱為雙胞胎,但在基因上的表現會有不同,同卵雙胞胎,因為來自同一顆受精卵,所以他們的基因完全一樣,而異卵雙胞胎彼此只有一半的基因一樣。說得清楚些,異卵雙胞胎的基因跟一般兄弟姊妹之間的基因一樣,因為都是由一顆卵子與一顆精子所孕育的胎兒,只是異卵雙胞胎在同一次孕期,一般兄弟姊妹則在不同的孕期。

心理學家對人類的某些特性與行為,究竟來自先天還是後天深感好奇。同卵雙胞胎因為基因完全一樣,在等於變相控制基因的因素,讓因果關係的推論便得簡單明瞭。很適合用來回答這一類的問題,稱為雙胞胎研究(twins study)。

當同卵雙胞胎得其中一個人處在不同的後天環境,像是家庭、教育方式、飲食習慣等等,造成兩人的任何差異都能歸於後天的影響(無法歸於基因的影響,因為他們的基因完全一樣)。而環境如此不同,但某些特性還是很相似的化,就可以說這些特性深受基因的影響。

比如一對同卵雙胞胎因為父母貧窮,其中一個人從小被分給他人收養,彼此不再聯絡。20 年後因緣際會,兩個人再相聚。如果此時,他們在某些特性上仍有很高的相似性,就能多少推測這些特性應該深受基因所影響。研究發現,同卵雙胞胎的兩個人即使被不同的家庭養育,在性格、智力、身高、患病機率上都有很高的相似性;而宗教、政治信仰與價值觀就沒有那麼相似,也就是說,這些特性可能與後天的環境影響比較有關。

但是,不是每對同卵雙胞胎都剛好被人收養或者接受不同的處境。此時,加入異卵雙胞胎做為比較基準,便能解決這個問題。以身高為例,現在有一對同卵雙胞胎與異卵雙胞胎各別由兩個家庭扶養長大。因為兩組人各自生活在相同的家庭環境,照理來說,他們受到一樣的家庭教育、吃一樣的三餐、生活作息也差不多,所以後天的影響可以說是一樣。

如果養育的結果是同卵雙胞胎兩個人都是 180 公分上下,而異卵雙胞胎一個人 175 公分,另一個人 170 公分,同卵雙胞胎與異卵雙胞胎在身高上的差異,很有可能是來自於基因的差異,因為同卵雙胞胎的基因相似性高於異卵雙胞胎。

心理學家與行為遺傳學家便是用這種方式,蒐集全世界各地的雙胞胎們,研究他們之間的相似程度與特性之間的關聯。這種方法曾經紅極一時,雖然有偏袒優生學與社會達爾文主義之嫌,不可否認在早期遺傳學尚未成熟的時代,不失為一個了解人類的好方法。學者們便是這樣努力比較雙胞胎的異同,來解開遺傳對人類特性的影響力。

然而,研究者難以獲得雙胞胎的資料,以致研究的樣本相當稀少,也讓其他研究者認為,雙胞胎研究的結果不能採信,而且觀察的對象,不是經過隨機抽樣的代表性樣本,要以偏頗的樣本推論的大多數的人可能不太恰當。

2021/10/23

突觸修剪(synaptic pruning)

寫作主要有兩種方式。一般人都是將腦中構思好的內容,白紙黑字逐步寫下,就算一開始沒有什麼想法,只要字字句句努力填寫,也能夠產生文章。不過,有時為了理清思路,還可以使用一種我稱為「橡皮擦寫作」的方式來書寫。先將手上的所有想法,無論好壞,全部寫在紙上,再用依照文章的目的與邏輯,刪去不適合的內容。理論上,最後留下來的成品,會相當簡練而且符合目的,因為已經將無關的訊息刪掉了。

研究發現人類大腦的成長過程,與橡皮擦寫作相當類似。人類出生時,大腦內約有一千億到兩千億個神經元。出生過後沒多久,神經元之間會開始形成突觸,建立溝通訊息的網絡。驚人的是,當神經元產生連結,周遭的神經元就會死去一些。生理心理學家認為,這是有策略的死亡計畫。因為腦部空間有限,一旦神經元長出許多觸手,彼此連此,會佔據許多空間,為了避免干擾,神經元便會自發性死亡。不過,人腦出生時,會產生過量的神經元,所以即使有消亡,剩下的神經元仍然更大腦正常運作。

神經元連結彼此之後,會開始對周遭環境相當敏感,任何常出現的刺激與訊息都會讓神經元再產生新的連結,方便更有效率處理特定種類的刺激。久而久之,神經元間會形成特定的神經網絡。比如嬰兒若很常聽到中文的語言刺激,大腦會漸漸形成專門處理中文刺激的神經網絡,專門處理中文。而且為了更專注處理某類刺激,神經元還會縮回觸手,將連結切斷,剪去沒有必要或少用的神經連結,心理學家稱為突觸修剪(synaptic pruning)。

突觸修剪是神經元提升處理效率的重要機制,收回多餘的觸手,讓神經元更有餘裕能長出新的觸手,與其他更常用的神經元產生連結。而且若腦中有過多用不到的神經元連結只會白白消耗過多的能量。就像從A點走到B點有幾百條路徑,當你找到一條最簡單有效率的路徑,只要專心走這條路即可,並將剩下的路全部堵死,避免自己走錯,浪費時間與體力。大腦的神經元顯然也懂得這個道理。

突觸修剪從出生後就不斷進行,一直到人類 25 歲左右,在五歲與青春期各有一次修剪的高峰。人類的大腦被預設用來處理各種訊息,但起初,大腦並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只能靠環境的刺激來判斷。當它發現人類的越常接觸某種類刺激或某個問題時,它便知道這可能是人類很需要使用的能力,而強化這個能力的處理效率。所以,練習是必要的,它在告訴大腦裡的神經元,哪一條是正確的路,請一直前行,甚至把路拓寬,方便一次乘載更多的訊息;而哪一些是多餘不適合的路,請將它剪去,以免自己繞遠路。我們越常彈鋼琴、培養某個技巧與思考能力,都會讓相關的能力越來越順暢。

2021/10/22

化約主義(reductionism)

人心難測這類的話,都是在說人類心理與行為的複雜性。千百年來哲學家與心理學家試圖將人類心理或心靈的本質說清楚。背後有兩條可行的思路,一種是指出心理的功能是什麼,試著從功能了解心理存在的目的。就像我們看到新出的3C產品,會想了解它能拿來幹嘛用,如果了解它的功用,比較能了解產品是什麼。另一條思路,則是說明心理是由什麼東西構成的,像是我們看了3C產品使用什麼 CPU、面板跟線路,就能了解它的內容。

在心理學上,早期持後者觀點的心理學家稱為結構主義者(structuralism),他們將複雜難解的意識,拆解成幾個構成元素:意象、感受、感情。結構主義者雖然備受挑戰,但他們不孤單,以人類生理為研究重心的生理心理學家,與結構主義者有志一同,他們普遍認為,人類的心理狀態、行為等,與生理變化脫不了關係,所以再複雜心理現象,都能簡化,拆解成生理狀態的變化,比如情緒只是神經元之間的電流與化學物質的反應結果。

大量的研究發現,血清素這種神經傳導物質與人類的情緒很有關係,當大腦特定部位的血清素越多,人類的情緒越快樂,越正向。目前控制重度憂鬱症極端負向情緒的方法之一,是請個案吃下引發神經元回收腦中血清素的藥物,回收的結果能提升腦中的血清素的濃度。一旦能提升腦中的血清素,就能改善情緒低落的情況。當代的腦科學研究頗豐,儘管距離完全了解大腦還有一大段路要走,但生理學家與考科學家認為,人的想法、慾望與念頭,都與大腦表面的皮質運作運作有關。

這些研究都指出人類的千百種心理狀態與行為,可以利用生理機制來理解。也就是說,一個人理性斷線只是他腦中某種化學物質過多或過少,或是抑制攻擊衝動的腦區,沒有發揮正常的作用。

將人心簡化成生化物質的變化,在哲學上稱為化約主義(reductionism)。化約主義存在已久,自然科學家就曾企圖找出物理化學的基本原理,來解釋宇宙的運行。不過,一些哲學家頗不認同,認為將複雜的世界簡化,本身就會省略許多細節,也許這些細節是了解世界的關鍵。回到心理學的領域來看,人類的意識與各項心理經驗如果都只是物理與化學物質在作用,同樣會令人無法認同。

比如愛這種感受,難道只是一些化學物質在作用?而不是兩個相契的心理感受到彼此?除此之外,一些高級的心理狀態,像是意識或主觀心理經驗所具體對應到的物質為何?至少目前的研究而來說,我們還未找到單純決定於人類意識經驗的生理物質,所以人類的心理經驗,很可能不只有一些基本的生化物質在作用。

這種簡化人心的看法,雖然簡潔有力好理解,甚至可以直接觀察到具體的物質,而不是空口說白話,但也讓生理心理學受到批評。反對方的聲音,分別是湧現論(emergentism)與碎片主義(fragmentalism)。

湧現論主張基本物質彼此組織的過程,會產生出物質單獨作用以外的效果,也許人類的意識就是生化物質交互作用的產物,所以直到現在,我們才找不到與意識經驗直接對應的基礎物質。如果我們只研究基本物質,便會忽略物質交織之後所浮現(湧現)的結果。碎片主義則是對化約理論的揶揄,他們認為,要理解人心,該用整體的觀點來了解,人心不可以拆解,拆解所獲得的知識,只是斷片,忽略許多細節,並不符合現實。

直到現在化約主義仍然困擾的生理心理學家。只能說,簡化是了解人心的方式之一,而不是唯一的方式。同時,只使用生理學的解度來理解人心會讓部分的人感到不安,他們相信人類的心靈不只如此,而是遠超過基本物質的存在。

Note:

1. 化約主義,又叫做簡化論、還原論。

2021/10/21

同化(assimilation)vs. 調適(accommodation)

雖然《舊約聖經》的《傳道書》提醒好奇心強的人類們:太陽底下沒有什麼新鮮事。不過,對少不經事的人來說,還真的不斷有超出我們預期的事發生,來洗禮我們的三觀。人類就是不停在世事不過爾爾與發現新世界的狀態中反覆交替。

心理學家 Piaget 認為人類就像好奇心強的探險家,利用五官和四肢探索世界,並透過知覺經驗,建立形成各式各樣的基模(schema)來解釋預測週遭環境,下次看到嬰兒在完手指,甚至把手指放到嘴裡吸吮時,要知道他們只是想了解自己的手指能受控到什麼程度。

這個大千世界有太多東西需要人類學習,在我們年少無知時,腦中的基模總是不夠用,即使如此,我們還是會用手上的基模,努力理解遇到的新經驗,Piaget 稱這個過程為同化(assimilation),如果順利這些新經驗也會變成你的心基模。回想你第一次見到狗與貓的場景,無論你先認識誰,你先認識的動物,會在你腦中形成基模,下次你在看到類似動物的時候,你會搬請腦中的基模來理解你看到的動物。

好比你先認識了狗,知道他毛茸茸的,有四隻腳、有尾巴、不時伸出舌頭還會發出汪汪聲,如果踢他一腳或拉牠尾巴,牠會回過頭來咬你,如果友善的撫摸,牠便會溫順地撒嬌。這些關於狗的基模常駐在你的腦中,幫助你預測狗的行為。

直到有天,你第一次看到貓,你會嘗試用狗的基模來解釋貓,起初還不錯,毛茸茸的、四隻腳、有尾巴。你甚至會拉著媽媽的裙角跟他說眼前有一隻狗,儘管你媽媽糾正你那是貓,你還是不太相信,有一天你發現貓不僅不會汪汪叫,你想靠近牠的時候,牠一下子鑽到車底,或跳到屋頂上。過去你認識的所有狗,沒有一隻會這樣。

漸漸你發現,你的基模不堪使用了,在這種情況下,你便開始調適(accommodation)你的基模結構,在腦中建立貓的基模,用以跟狗作區別。調適是當人類既有的基模結構,受到新經驗的衝擊,不能完全解釋或預測新經驗時,不得不對我們既有的基模做大幅度的調整。當調整完基模結構,世界的運行回到我們的理解範圍內。太陽底下又沒有什麼新鮮事了。

Piaget 認為人類適應環境的過程,就是不停地重複同化與調適的過程,當同化多於調適,便會進入到平衡(equilibration)狀態,而且當基模數量過多,彼此的關係複雜不清,人類也會不時來個內部大裝修,將現有的基模從新組織(organization)成自己便於理解的架構。每次進到平衡狀態,代表人類又建立更有效解釋世界的基模結構。隨著我們的經驗增長,見過許多世面,同化最終會遠多於調適,只有偶爾遇到意外之外的事件時,才需要稍作調整。

Note:

1. 調適也翻作調節。

2021/10/20

自我中心主義(egocentrism)

據說行銷、設計等職業,老手與新手最大的差異,在於能不能一矢中的,猜中客戶的心。做出來的專案與作品,就能大幅減少被退件的機率。知易行難,新手往往覺得客戶笨死了,不懂自己專業的角度。人類大多也是如此,認為世界是繞著自己運轉,很難用別人的眼光看世事,所以走出自己的觀點,仿佛阿姆斯壯在月球上踏出的第一步,值得鼓勵稱頌。這種近乎頑劣的傾向,就是心理學家所說的自我中心主義(egocentrism)。

如果你已成年,步入社會,卻不懂得用別人的角度來思考,體諒別人的難處與感受,很可能會被評為做事太有稜角,說得通俗些就是白目。好消息是,小孩到成人的發展過程裡,人類自我中心的程度會逐漸降低,但人類也不是一出生就能用他人的雙眼看世界。

起初,嬰兒難以區分自己與媽媽的差異,他會覺得媽媽跟自己是一體的,因為每當自己有需求,媽媽總會滿足自己,加上嬰兒與外界的關係大多在滿足生理需求,較少有機會與主要照顧者以外的人互動。

隨著嬰兒長大,他們會發現,媽媽並非總是能依循自己的意志行動,便開始懂得區分自己與他人的差異,也會發展出自我意識。可是,小孩子還是很難跳脫用自己的視角看事物的習慣。

知名的發展心理學家 Piaget 曾設計一項經典的檢測方式,來看看小孩自我中心的程度。他在小孩與自己的中間擺上一個三座山的模型,並要小孩指認幾張照片,看看哪張照片是從心理學家的視角看到的模型樣貌,結果七歲以前的小孩大多選擇從自己視角出發的照片。這表明年紀小的孩子確實有自我中心的傾向。

Piaget 發現小孩身上的自我中心傾向,會持續到六歲左右,直到發展出心智理論,也就是能推論他人內在狀態的能力,情況會開始好轉。從此時開始,人類才懂得開始把自己腳伸進別人的鞋子裡,推測他人的觀點與想法。這項能力隨著小孩上小學,接觸越多人之後,會越來越熟練。

可是,Piaget 認為青少年的自我中心主義,可能會轉化成特有的形式展現出來。一種叫假想觀眾(imaginary audience),一種叫個人神話(personal fable)。這兩種特徵,簡直是中二病的具體展現。青少年的認知功能趨於成熟,強大的認知能力,讓他們善於揣測別人的心思,也因此覺得其他人都在關注著自己,沐浴在假想觀眾的目光當中,讓青少年相當困擾,他們會開始注重自己的外表與個人形象,受不了公開批評。回想國小那些邋遢不堪的同學,到了國中簡直變了一個人。

除此之外,青少年在青春期會尋找自我認同與生命的定位,讓他們容易覺得自己最特別,是世界的焦點與英雄。更過分的人,甚至認為自己不會老也不會死,任何倒楣或不幸的事件根本不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仿佛一則值得歌頌的偉大神話。聽起來有沒有很耳熟?那些衝動,從事危險活動或隨意對人叫囂嗆聲的人,往往落在這個年紀,他們尚缺乏真實的社會經驗,來衡量自己的輕重,直到有了年紀,才開始不說大話。

這不能怪青少年,他們在生命的震動期,身邊的人事每天都在變化,加上脫離父母,開始學習獨立自主,不得不讓他們優先保護自己,凡事以自我為重。到了成年之後,人類便會開始收斂,而且更樂意用他人的角度看世界,接納與包容不同的觀點。但研究發現,成年人在情緒低落的時候,相較其他情況,更容易變得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主義,不是自私也不是自戀,它只是讓人更看重自己,不擅長轉換成他人的角度看事情。當你能跳脫自我,在客戶說出一些離經叛道的主張時,收起專業的毛邊,用他的角度來解決問題,便是成熟的展現。

Note:

1. 中二病,是描述活在自己的世界,以為率性而為,實則稚氣未脫的傾向。

2021/10/19

習得性無助 (learned helplessness)

數學應該是求學時期最多學生討厭或深感困擾的科目。我覺得這個科目真是成也數字,敗也數字,倒不是說數字很抽象,相當難理解,而是學科背後的評分機制。我曾經很喜歡數學,是我的得意科目,但後來不是如此,聽到數學多少有點毛毛的。我常想,學生究竟是從哪一個時刻開始討厭數學的?

心理學家 Martin Seligman 曾用狗做過一個實驗,分成兩個階段。一開始,Seligman 先將狗分成三組。第一組只是在籠子裡被鐵鍊綁著。第二組,除了被鐵鍊綁著之外,鐵鍊還會通電。不過,狗掙扎一陣子,很快就會發現,用鼻子去頂面前的隔板,就能讓電擊停止。第三組的狗的情境,跟第二組類似,只是不管狗怎麼掙扎,都不會讓電流停止。

接著,實驗來到第二階段,Seligman 將狗帶到特殊的電籠裡,一邊地面會通電,另一邊則否,他將三組狗個別先放到會通電的地方,並打開電流,結果第一組狗跟第二組狗都會努力掙脫,最後會發現只要用力越過隔開中間的障礙物,便能避開電擊。

而原先的第三組狗,即使看到前兩組狗已經掙脫電擊,牠們仍舊則選擇會趴在原地,默默承受電擊。Seligman 認為,這是因為第三組狗在第一階段已經奮力掙扎過,發現沒什麼用,心理深感挫折。因此到了新的階段,面對類似的電擊刺激,牠們會選擇放棄。他稱呼這類半放棄的心理狀態為習得性無助 (learned helplessness)。

習得性無助是指生物體經過經驗之後學會的無助感,就像學生原本對數學很有興致,直到某天,數學的成績頻頻低落,難有起色。成績的數字本身,不會對學生造成什麼負向的影響,只是單純反映學習與理解的程度。但因為教育環境的風氣,成績較高的學生自然受到關注與讚美,而成績低的學生則受到忽視與責罵,甚至處罰。久而久之,就會對數學感到半放棄的狀態。

有些情況下,連續的失敗或挫折,可能會讓人從中累積經驗與智慧,是往後成功的必要條件。只是許多人在那之前便放棄了。也許再堅持久一點,多多嘗試,量變造成質變,理解數學的開關便會打開。而習得性無助便是影響人類提早放棄的原因,這除了反映被動放棄的心理,也反映一種邏輯上的問題。

習得性無助的核心,是歸納過去的經驗所得到的結果判斷,比如努力用功之後,數學都考很差,當這種狀況出現十次二十次,我們便會認為自己下次考試仍舊如此,所以一想將要面對失敗的結果,便倍感挫折而提前放棄。

不過,過去相同的結果,並非總是能夠預測未來。像是體育選手在練習新的技能與體技時,起初也是什麼都不會,頻頻失敗,累積大量失敗的經驗之後,直到某一天終有突破,所以,過去 999 天的失敗,不一定意味著第 1000 天也是如此。若我們在事情出現轉機之前,便停止嘗試,那就是習得性無助;若堅持下去,可能就能突破現狀。

2021/10/18

同理心(empathy)vs. 同情心(sympathy)

我們看電影與小說時,常常跟著裡頭的人物或哭或笑。有時,你走出電影院之後,甚至會跟身旁的人抱怨剛才某個角色的行為有違常理,如果你是他,你會做出另一個更合理的行為。不管我們面對的是虛構的角色還是真實的他人,一旦我們獲取一些情境背景與條件,我們便能設想自己處在類似情境時的狀態,包括想法、動機、感受與情緒。心理學家叫這樣的能力為同理心(empathy)。

同理心的關鍵是站在他人的立場思考與感受,就是穿上他人的鞋體驗其中的寬窄。心理家認為,同理心主要分為認知上的同理心跟情感上的同理心。認知上的同理心,可以視為一種觀點取替(perspective-taking),能明白處在特定情境下,別人的所思所想。情感上的同理心,則是感受到處在特定情境下的人(通常是需要幫助的情境),內心的情緒。

不過,即使我們能同理他人的心境,不表示我們能認同對方的感受。像是我們同很能同理同事爆走怒嗆老闆的經典場面,但不表示我們同意可以不計後果,讓老闆當眾出糗。

研究發現,同理心在人類成長的初期便會發展出來,嬰兒會用哭聲呼應其他嬰兒的哭聲。只是這項能力因人而異,有人天生善於同理他人,有人則不然。如果你天生木頭,不善解人,也別太快放棄,同理心可以藉由後天經驗提升,人生經驗越豐富,自然更能同理不同情境的人,但同理他人,並非一定要你有相同的經驗不可。

顯然,同理心是人際交往的重要能力,如果你善於理解他人,他人自然容易把你當成朋友,當成知己,對你掏心掏肺,有種一見如故的感覺。除此之外,感受他人深陷處境,似乎會推動人類更傾向幫助他人脫離。社會心理學家 Daniel Batson 提出知名的同理心利他主義假說(empathy-altruism hypothesis),認為同理心會啟動人類自發性,不求回報的助人行為。

Batson 設計一項研究要參與者觀察另一名參與者陷於某種困境需要幫助,比如被吊起來電擊,這當然是研究的同謀在展現演戲的天份,要考驗真正的參與者面對這種情況,願不願意挺身而出,與對方交換承受電擊。換句話說,就是願不願意捨身相助?

結果發現,真正參與者若能同理對方,即使在能夠輕易停止或逃離這個實驗,他們還是願意選擇留下來與對方交換。推動這種無私助人的動力就是同理心。雖然同理心常出現在助人等利社會行為的情境中,但同理心太強的人,可能因為較容易體驗到他人過度激動的情緒,而引發個人的痛苦。

面對一個受苦或需要幫助的人,我們通常感到百感交集,有同理也有同情。然而,同理心與同情心(sympathy)有明顯的不同。同情心是指單純與對方的情緒發生共鳴,對方快樂,自己同時感受到快樂,對方難過,自己也跟著感到難過,只是同情心常被用在負向情緒上。同情心帶有憐憫的成分,是用位階較高的姿態往下看。人們大多不喜歡他人過分同情自己,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了解,而非可憐。

2021/10/17

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

狼人殺這款桌遊脫胎自俄國知名的桌遊「殺手」。傳到華語世界之後又再度翻紅,還有電視節目專門請明星藝人在攝影機鏡頭前實際玩這款遊戲。遊戲的流程相當簡單,大約由六到十人組成,私下抽籤之後,決定誰是狼人(或殺手),誰是村民(或叫好人),並逐回合進行。

每回合分成晚上與白天兩階段,狼人可以在晚上,村民不知情的情況下偷偷殺人,到了白天,村民要各自發言,表示懷疑誰是狼人,討論過後投票,將票數最高的人吊死(有小孩子玩的話就叫放逐)。而狼人到了白天要假裝是村民,參與討論,避免自己被吊死,而且要帶風向,吊死其他村民,直到村民的人數等於或低於狼人。

這是最簡單陽春的形式,後續還發展出具有職業技能的村民。然而,即便是最陽春的版本,這個遊戲仍舊相當複雜,原因在於討論階段時,村民必須要審視每個人的發言,判斷誰在說真話,誰在說謊,找出藏身的狼人。

心理學家發現,大多數的人類在大約五到六歲之前,思考與行事相當以自我為中心,他們無法用他人的角度看世界,比如在這個年紀的小孩子面前擺一個三座山的連峰模型。模型兩側有不一樣的動物模型兩三隻,接著心理學家與小孩各坐在一側。心理學家要小孩子說出離自己最接近的動物,小孩通常能正確說出:獅子、長頸鹿與斑馬。

可是,當問小孩心理學家最接近的動物有哪些?多數的小孩則無法揣摩心理學家的視角,仍舊脫口說出:獅子、長頸鹿與斑馬。一直要到六歲以後的小孩才能脫離自我中心的世界觀,揣摩他人的視角、想法、意圖、慾望與情緒,心理學家稱呼這種能力為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

「心智理論」是一種能力,它的名稱很特別。因為人類只能直接體驗到自己的心理狀態,而對他人的內心必須透過觀察推測才能得知。心理學家認為我們像是發展理論來推敲他人的內心狀態。心理學上有個的經典測試題,叫做錯誤信念作業(false believe tasks),想想以下的問題:

安娜和莎莉在一個房間裡。安娜將手上的信放到房間的抽屜裡,便離開房間。莎莉目睹一切,並且在安娜離開之後,將抽屜裡的信取出,丟到垃圾桶裡。請問如果這時候安娜回到房間裡,他會去哪裡找信?

心理學家雙手套著玩偶,一手扮演安娜,一手扮演莎莉,在小孩面前搬演這段故事。六歲以前的小孩大多認為安娜回來之後會去垃圾桶找信。事實是安娜回來之後,還是會去抽屜找信,因為在故事中,他並不知道莎莉把信丟到垃圾桶裡了。可是,六歲以前的小孩並不知道這件事,而是會用自己的角度出發,套用到安娜身上,以為安娜跟自己一樣,能看見事件的全貌。這就是還沒發展出心智理論的孩子,會做出的判斷,他們無法揣摩別人的視角與想法。

六歲以後的孩子好多了,他們大多能正確回答出安娜會出抽屜找信,因為安娜不知道安莎莉很壞把信丟了。揣摩他人的想法、意圖與情緒,是人際交往成功的關鍵,如果一個人總是不太能理解他人說話的涵義,或他人內心的狀態,往往會讓溝通出問題,久而久之則周遭人疏遠。心理學家認為自閉症患者,便是心智理論的能力較弱,無法掌握他人的內心狀態與人際溝通的線索。

心智理論除了讓你能與他人順利溝通交往,還能在狼人殺無往不利。遊戲中,玩家要努力揣摩他人的身分,想像具有某個身分的人會有何種發言與行為?這些都要具有心智理論,才能做出較正確的判斷。

寧可錯殺,也要把人推出去吊死的人,是不是狼人在帶風向?不輕易下判斷,盡可能讓村民都活著的人,應該是真正的村民。但事情沒有這有簡單。狼人當然知道村民會覺察太過躁進的人可能是狼人,所以狡猾世故的狼人玩家,會假裝猶豫不決,一副不想要錯殺村民的樣子,讓討論過程更加撲朔迷離,也是狼人殺複雜的地方。像這樣知道A在想什麼之外,還能思考A思考B在想什麼的遞迴性思考(recursive thought)便是高階的心智理論的展現。

人類的人際網絡,就是這樣層層疊疊反覆思考他人如何思考另外一個人的結果。真實世界的互動肯定比狼人殺還要複雜,遊戲只限於思考對方是不是狼人,而真實世界中要考量的點則多出太多太多了。所以,善於揣人他人的心智,是一種能力,有些人顯然在這方面遠勝他人,而且得心應手。

2021/10/16

穩定(stability)vs. 變動(instability)

我念研究所時,最神奇的事之一是與我與國小最要好的同學重逢,我和他剛巧在同一所大學拿碩士學位。國小時,他在班上的成績總是名列前茅,而我則是常吊車尾,成績不影響我們交朋友,至於智識的差距如何成就一段友誼則是永遠的謎。國小畢業後,儘管當時有手機,即時通、MSN 等網路通訊軟體,但我們失聯多年,十幾年後才再度搭上線。

約好吃飯那天,我還擔心當天會尬聊幾個小時。沒想到,幾年沒見,我們還是有很多話聊,而且他幾乎沒什麼變,只是人變得比較高大,過去說話的習慣與性格完全沒變。但不是所有久別重逢,都如此令人印象深刻,有朋友才幾個月不見,就好像變了一個人,不再像從前那樣言談投機。

儘管人生格言或勸世警句不斷提醒我們:人生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可是人類的成長在一定程度上是固定的,你不會今天認識一個人,明天他就像變了一個人,這會讓人類彼此很難相處。通常,我們得過一段時間,才能看出一個人的變化,而且有的時候,人可能沒有改變,始終如一。

發展心理學家與性格心理學家對人類的特性究竟是穩定(stability)的還是變動(instability)的深感好奇,小時候聰明或害羞的小孩,長大後來,還是一樣聰明或害羞嗎?這點在同學會上或過年過節的親戚聚會上就能明顯看出,幾年不見,老同學的性格依舊、某個親戚的孩子,跟他小時候的個性完全不是一個樣。這些矛盾多樣的觀察經驗,讓人類的特徵是穩定還是變動的問題,相當難回答。

同意人類的心理特徵,如智力、性格、情緒、說話方式,是穩定不變的人,通常認為基因等先天生理因素對人類的成長具有深遠的影響,就算他們認為環境有影響力,指的也是指早年的經驗。也就是說,出生過後的頭幾年,是人格、能力與行為模式養成的重要基礎。

但是,部分學者傾向認為,人類的成長與變化極具彈性,儘管基因與早期的生命經驗,對人來說至關重要,往後一生的際遇,還是會改變人類的特徵,比如遇到重大的生命事件,被女友背叛、至親過世、意外摔斷腿,都可能讓人大徹大悟而改變性格與價值觀。

所以,若站在極端的立場堅決認為你的朋友永遠不變或一直改變都不是恰當的說法。現在心理學家普遍相信,人類的發展,大多是穩定的,但是仍保有變動的可能。研究的成果明確指出某些特徵是相對穩定的,比如智力、性格,然而,像是價值觀、政黨傾向與宗教等等就比較可能隨著環境或生命是見而變動。

還有一項原則是越早年難預測後續的狀態,你很難用 7 歲孩童的特徵來預測他 17 歲的表現,或比較兩者間的穩定性,因為人的年紀越小,變化的可能性就越大,而且人在青春期,生理與生活都是變動相當大的時段;人的年紀越大性格與行為就越穩定,所以你拿一個人 27 歲的特徵來預測他 37 歲的表現就相對容易。同樣是十年間的變化,在哪個人生階段也是要考量的點。

現在,你聚到許久不見的親人、朋友、同學等等,如果他們的言行舉止很明顯不同已往,你可以合理懷疑他是否經歷過什麼人生大事,失戀後頗有頓悟或是投資友到剛發橫財。

2021/10/15

連續(continuity)vs. 階段(discontinuity)

我記得我國小大考時,每當提前寫完試卷,我會努力求神祈禱一番,儘管會考差,也希望眾神保佑別考太糟,那時候的考試內容對我來說簡直像是摩斯密碼。可是,神奇的是,當我上國中沒有多,有天整理房間,將小學的課本拿出來翻閱,深深懷疑從前的自己是否智商低落?

明明才脫離國小沒多久,突然神智清明,覺得國小的課本內容也太簡單,甚至能指教還念國小的親戚們。這件事沒有結束,當我上了高中,又再次發現類似的事:國中的自己是否智商低落?

似乎,我們都像踩上階梯,到了一個新的階段。覺得過去的自己相當憨傻,這也表示我們進步了,可是處在前一個階段的當下,我們總是鬼打牆,看也看不清。交了下一任才驚覺,前一段戀情真是慘不忍睹。

發展心理學家對人類從受精卵到兩腳走進棺材,這近一百年間的變化很感興趣,他們希望歸納出人類各類成長與變化的共通特性,講個大家都很熟悉的例子,只要我知道展榮的年紀大概在 13 歲左右,我就可以預測展榮的身高跟體型,最近幾個月會有很明顯的變化(當然是長高)。這是怎麼知道的?當然是學者觀察大量的人類之後,歸納出來的結論:人在青春期的時候會劇烈變化,其中一項表現是長高。

除了對生理上的變化,發展心理學家對人類思考能力的變化也很感興趣。我們現在回過頭去,想想幾年前的自己,言行舉止簡直中二,且近於天真,紅著臉不敢承認那是自己(看看你的臉書回顧或部落格吧)。究竟是被雷打到,還是什麼緣故,讓我們變成今天這個思考比較成熟的自己(這邊只是比較,因為十年後的你,同樣會暗笑今天的你)?

發展心理家認為要回答這個問題,要先思考人類的成長究竟是呈現連續性(continuity)還,還是階段性 (discontinuity)。主張連續性的人傾向相信,人類的特性只有程度上的差異,也就是說大人和小孩都能思考困難的問題,像是加減乘除。只是大人效率較好,能憑空做兩個千位數字的相乘,而小孩光是背九九乘法表已經很吃力,但這並不表示小孩不會乘法,只是程度較差而已。

而且,小孩可以透過時常接觸與大量練習,每天進步一點,逐漸精通乘法。就算你沒有接觸音樂或體育,也可能多少知道從事這些項目的專家,很多都是從小開始培訓,有些人甚至在小時候表現得跟大人一樣好。總之,連續性表示發展試逐漸擁有或精通某項技能的過程。

而主張階段性的人傾向認為,人類的成長很像爬樓梯,在某個階段裡面,我們的能力只會有微幅的成長,不會有大幅度的突破,一直要到你走上下一層樓梯,才可能發展出新的能力,成長大爆發。這表示,每個階段都是不同的,彼此有質的差異。

劃分不同階段的關鍵在於年齡,當我們進到不同的年齡層,因為生理上的成熟,讓我們的能力有質的變化,主張階段性的人也希望能找到每個階段的劃分點。小時候的你跟長大的你,在能力上是不同的,隨著年紀越大你逐漸獲得過去不曾擁有的能力。像國中的我,嘲笑小學的我,也像青春期的前後,你是如此的不同。

連續性與階段性是發展心理學中的基本問題,走到哪都不能迴避的大哉問。最知名的發展心理學家 Piaget 提出知名的認知發展階段論,來描繪人類思考能力成熟的階段性變化,然而這個理論雖然極具影響力,但仍不能完全解釋人類複雜的成長過程。因為,孩子仍可以透過練習或專家的帶領,突破階段的限制,在上一個階段提前表現出理應在下個階段才會出現的能力。所以,目前的心理學家大多認為人類的成長,先天上大致上符合階段性的架構,但仍然會受到後天經驗的影響,突破階段的限制。

我們別再嘲笑從前的自己,因為我們之所以能走到今天,變成現在的樣子,都是每天默默的努力,逐步進步的成果。雖然年齡的自然成長順水推舟,讓我們變得世故老成,變得成熟,但若沒有努力增進各種經驗,也只是馬齒徒增,不會有半點明顯的長進。

Note:

1. 階段性 (discontinuity)就是不連續性的意思。

2021/10/14

先天(nature) vs. 後天(nurture)

有個笑話這麼說:自從小孩學會遺傳學的知識之後,各個都變成找藉口的大師,常將自己的過失與缺點怪罪給父母的基因。

在古希臘時代,哲學家們早已發現人類的行為的成因,可以概略分成先天(nature)或後天(nurture)的因素。先天指的是從出生時就已根植於人心的特性,那時候的人普遍相信,人類的性格與行為深受靈魂的品質所影響,靈魂高尚的人,忠心、純潔、堅忍不拔,總之任何好的特性都在這個人身上。

反過來說,如果靈魂有缺陷,行為自然不會太檢點,所以人類先天上的差異,可能反應的是靈魂的差異。而後天則是指個人與環境互動的結果,個人的經驗,父母與學校教育都可能影響一個人的言行舉止。

那時候的哲學家選邊站時傾向走極端。極力擁護先天論哲學家有 Plato 和 René Descartes,笛卡兒認為人類出生後,即使沒有學習過,也能理解上帝與幾何的觀念,這些都是先天論很好的例證,說明人類出生時,可不是白紙一張,而是有些預設的能力。

而支持後天論的英國哲學家有 John Locke ,他提出白板(tabula rasa)的概念作比喻,人類出生時就像一塊白滿,隨著個人與環境互動,白板會逐漸寫滿筆跡,等你兩腳踏入棺材,白板上寫的東西,就能代表你。

兩派其實各代表一種人生觀或處世之道,比如對於自己某樣缺陷,你是兩手一攤推託給靈魂(那時候是這樣認為)或任何先天已決定好的事物,還是認為可以靠後天改善現況。

在心理學還沒有根科學手勾手之前,先天論與後天論就已經吵得火熱,爭論了幾千年仍未有共識。學界見慣了,通常稱呼這類論戰為「先後天的爭論」(nature and nurture debate)。等到遺傳學家 Francis Galton 主張基因對人類的特徵,具有先天上的影響力之後,爭論有了新面貌,甚至升級為 2.0 版。

現在,先天論者將遺傳學納入麾下,人類出生可不是白紙一張,而是帶有某些基因上的設定,同時讓先天論的主張更加尖銳。有些人明顯具有極端的天分,講個讓人感到挫折的例子,音樂神童 Mozart 五歲時就已經能夠獨立作曲,請別在這個時候問我五歲時在做什麼。顯然,Mozart 不用像一般人花費大量的時間與鋼琴打交道,就能把音符處理得服服貼貼。這些異常的天分,實在讓後天論者掛不住顏面,可以說 Mozart 的音樂能力,除了自身的練習,先天從父母身上承襲而來的基因優勢,確實居功甚偉(他爸爸是作曲家、音樂老師)。

但是,我們也能看到勤能補拙的例子,即使我們沒有音樂天分或者天生口吃,還是能夠大量練習或找個嚴厲的老師來管教自己,藉此提升自己的能力,儘管不能像 Mozart 那樣才華洋溢,至少能享受彈鋼琴的樂趣。

除此之外,後天論納入新的觀點,過去學者討論環境對個人的影響時,著重探討父母的教養與學校的教育,其實社會常規,法律甚至到更高層次的文化,都深深形塑一個人的言行與價值觀,成為一個人的一部份。擁有相同基因的同卵雙胞胎,若被分別在不同的環境下扶養,性格上會有明顯的差異。這些發現都能支持後天論的主張。

一直到最近,心理學家才算達成共識,先天與後天的爭論,沒有贏家,也沒有輸家,兩者應該握手相識和平共處。大量研究發現,人類的任何特性與行為,通常都深受先天與後天的因素所影響,兩者五五開,而且還會互相影響。比如先天聰明的人,在後天上可能會尋找讓自己更聰明的環境,所以要一概而論究竟是先天重要,還是後天重要頗不恰當。看到這裡,想到要怎麼堵住開頭笑話裡的小孩了嗎?把個人的缺陷全然推給父母,可不公平,小孩也該為自己的缺陷負責。

2021/10/13

搭鷹架(scaffolding)

回想一下你過去教小孩的過程,不管這個小孩是你的還是親朋好友的。小孩遇到問題時,你習慣直接告訴他們問題的答案,還是跟他們討論你思考問題的過程。這就像我們常說的直接給魚,還是教人釣魚的問題。顯然,我們都覺得教他們釣魚比較恰當,因為若一直給小孩子魚,不僅會形成依賴,有天你不在他身旁給他魚了,小孩子要去哪裡用到魚?

心理學家同意上面的看法,他們認為小孩深具潛力,只是縮小版的大人,大人能做到的事,小孩基本上也做得到,只是程度有別,大人能心算兩個四位數字的加減,而小孩了不起只能心算兩個二位數的加減,這不表示小孩不會加減法。而且各種能力都是如此,大至算數學、寫作、討價還價,小至開酒瓶、射飛鏢或使用廁所。

乍看之下小孩有點憨憨笨笨的,卻乏能力,但這只是小孩沒有受到適當的引導。如果小孩能受到一位精通某個領域的老師帶領,也能表現的跟大人一樣出色或很接近大人的表現,這裡的老師不一定要是領有教師證照的那種,熟手、專家與孩子的媽媽都行,就看是什麼技能。這就是搭鷹架(scaffolding)的過程,藉由老師的帶領,引發小孩逐漸熟悉某項技能,發揮潛能的過程。

搭鷹架是由心理學家 Lev Vygotsky 所提出,取自蓋房子的時候,在房子外頭裝設鷹架輔助搭建的比喻。這種教學方式由別於傳統以老師為主的教學方式,只是單向的訊息提供者;搭鷹架則是站在初學者、生手的角度出發,要他們參與問題與老師互動,問題卡關時,老師或熟手會先辨識出學生的程度,並提供符合程度的引導,像是幫學生勾勒出資料的概要,拆解分析的流程,提關鍵問題啟發想法,甚至是親身示範,這類輔助就像是搭好鷹架,方便學生建立自己的能力。

小孩子在與老師互動時,會觀察老師面對一個問題是如何思考的,包括界定問題、使用什麼思考策略、看問題的角度、如何組織手上的線索等等。久而久之,小孩子的能力會漸漸成熟,而老師也會逐漸退出教學的環境。房子蓋好就要移走鷹架,讓孩子有機會養成自主學習的態度。

搭鷹架的教學策略,不只可以應用在算數解謎等認知活動,也能訓練一個人的社交技巧與情緒處理,比如面對失敗與挫折時,可以怎麼樣讓自己舒坦一些,或用不同的解度解讀挫折。如果小孩從小觀察到父母能覺察彼此的情緒,而且願意開誠佈公討論這件事,小孩自然也懂得更多解讀與處理他人情緒的技巧,父母每次對情緒的回應與討論都是在搭鷹架。

老話一句,一直給小孩魚,而不告訴他們怎麼釣魚,可能會深深扼殺他們的原本能充分發揮的能力。短期來看,給魚是疼愛寵愛小孩的表現,但長期來卻看不是如此。

2021/10/12

用進廢退說(theory use and disuse)

我年輕時曾想不開加入吉他社學吉他,當我們一群剛入社的大一學生圍著幹部,邊聽他們演奏,邊討教學習吉他的訣竅時。當中一個幹部說了一句平凡無奇但卻是至理名言的話:「練吉他的訣竅沒什麼,就是你每天都需要碰吉他。哪怕每天只練十分鐘,但持之以恆,都比十天沒彈吉他,一下子連續彈兩三個小時要來得好。」

簡直一語中的,而且少有人能做到。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心理學家發現,人類學習任何技藝可能都需要終其一生努力維持,一旦我們停止一陣子,表現就會不如以往,甚至卡卡。生物學家 Lamarck 最早觀察到這件事,他在著作《動物哲學》中提及,動物越常使用某個器官,會讓那個器官越來越強壯,長頸鹿的脖子之所以會那麼長,是因為牠們不斷嘗試伸長脖子要吃到樹頂的葉子,努力的結果讓脖子越來越強壯,而且變長。

Lamarck 稱呼這個過程為用進廢退(theory use and disuse),同時也是理論的「第一基本作用」,能用來說明動物之間的變異(有的動物比較勤勞努力,這點跟人類真像)。變得強壯的動物會將牠的優勢基因給傳承下去,強壯的後代會變得越來越多。這套理論是演化論的前身,深深啟發 Charles Darwin 與 Alfred Wallace。

不過,後來的生物學家發現 Lamarck 的理論有問題,經過努力而強壯的物種其實無法將自身的優勢傳承下去,但 Lamarck 的用進廢退說,卻能夠說明許多生理上的現象。至少在解釋人類大腦內的神經元,Lamarck 敗部復活了。生理心理學家發現,神經元之間的聯結會隨著使用的頻率而增強,神經元懂得投你所好,當你越常使用某段神經迴路,像命令手指用眼花撩亂的方式彈吉他,這段神經元的連結會越緊密而且強壯,結果是大大提升你彈吉他時的效率與反應。

反過來說,即使原本連結緊密的神經迴路,如果你開始減少使用(通常是大考完的隔天),神經迴路的連結便會減弱,當你下次要做出相關的反應,效率就會不如以往,需要費更大的勁,甚至感到陌生。因此,當你精熟某項技能的時候,也許難的不是持續在往高峰造進,而是努力維持,讓神經元間的連結保持既有的複雜性。

研究發現延失智症的方法,就是保持大腦的複雜性,就算人類的大腦確實可能受到不明的原因而退化,但是神經迴路複雜的頭腦與簡單的頭腦之間有明顯的差異,複雜的頭腦退化較慢,因為每條神經迴路相當強壯,不容易衰退。

上了年紀不是拒絕思考與學習的理由,大腦只是很需要鍛鍊,當你越常使用它,而且持之以恆,它就會變得複雜,而且越來越靈光。就算你的遠光沒有擺在幾十年之後的事,也該為了你眼下的歌藝、球技、麻將等等任何技巧,每天撥一點時間,磨亮你的大腦。

2021/10/11

吸引力(attraction)

 世上最大的謎團之一是究竟兩個看起來差異很大,完全沒有交集的兩個人是怎麼彼此吸引,然後成為情侶或朋友。這是個永不過時的話題,社會心理學家對吸引力(attraction)的議題樂此不疲,他們經過大量研究後發現,有些因素確實是吸引人類建立關係的重要指標。從完全不認識的兩個人,到相識相熟,直到相愛。每個環節都可以慢動作拆解。


兩個完全不相識的兩個人,必須要先認知或知道彼此,才可能建立關係。從前沒有網路的年代,住在哪裡等地理上的接近性(propinquity)就顯得很重要,一項經典的心理學調查發現,麻省理工大學裡,住在同宿舍的學生容易成為朋友,而住在同一層樓的學生,又比同棟的棟友更容易成為朋友。因為住得近,造成彼此比較容易接觸而發展新關係,所以接近性背後的關鍵是接觸。

接觸讓彼此有更多機會互動,如果你住在臺北,要跟住在高雄的人每天都有互動,想必相當困難。網路興起則降低時空的限制,現在你隨時可以上網或打開交友軟體認識新朋友,就算在幾千公里之外你可以知道他人是圓是扁。但認識還不足以發展成穩定的關係,接著你們要一來一往持續互動下去,才可能變成朋友或情侶。

關係始於互動,似乎不是什麼天大的祕密,不過,是什麼讓兩個人走在路上覺得跟對方產生連結,打聲招呼或聊天搭話呢?心理學家認為長得漂亮或身材傲人的人,在這方面就有些優勢。研究發現,男女生都會受到貌美之人所吸引,想與對方建立關係。大眾普遍認為長得好看的人比較有信心,專業與社交能力較好,與這類優質的人當朋友,甚至當情人,想必不會吃虧。

如果你自己得對外表沒什麼信心,相似性(similarity)與熟悉性(familiarity)就是你的好夥伴。人類不僅喜歡跟好看的人相處,也喜歡與自己相似的人相處。想想面對有同樣的嗜好、興趣、學歷、人生志向的人,你應該都能輕易來個兩句打開話題才是,至少尷尬癌較少,聊天能輕易引發彼此共鳴。就算一時找不到共通點,你多在對方面前晃晃也能有些幫助,因為人類喜歡自己熟悉的事物,用演化學的角度來看,反覆出現而沒有危害,意味著安全,所以讓人感到熟悉能增加吸引力。

到目前為止,都只停留在兩人初識的階段。如果關係要進展下去,我們需要一來一往逐步展現心意,這一種互惠關係。研究發現人類喜歡喜歡自己的人,兩個人要喜歡彼此,總得有一方先表露自己的善意,才會開始形成一種良性的互動。你約同事下班吃飯,他如果對你有好感,就很會邀你假日出門玩,互動越來越多,加上每次某個人出門都會帶回愉快的感覺與回憶,我們自然會更喜歡對方,同時兩人的關係也逐漸穩定。

吸引力是建立關係的初步,對方總有點什麼特性,才會讓我們想與對方展開互動、結識,並建立關係。心理學家找到這些穩定的因素,時時提醒我們不要背道而行,縱使你沒有過人的外貌,也可投其所好,走別條路,在對方的興趣與愛好上努力。總比命理節目上紛紅色的開運小物要來的可靠實際多了。

2021/10/10

變異數(variance)

心理學家常常需要一口氣交代一大群人的特徵,他們習慣用平均這個代表值來描述一群人的心理狀態,像是芬蘭是全世界最快樂的國家,指的是全芬蘭的人平均起來的快樂程度,高於其他各個國家人口的平均。這麼做的理由很簡單,要說出一群人的所有細節相當繁瑣耗時,與其逐一描述(聽眾也不可能記得),不如用代表值,不僅好說明,聽的人也好理解。

然而,使用平均數來描述,會忽略一些細節。假如有兩個小班制的班級,A班五名學生的身高剛好都是 170 ,而B班五名學生的身高分別是:145、150、170、190、195,儘管兩個班級的平均身高相同,B班個體差異的情況明顯較大,是什麼造成這麼班級的身高有這麼劇烈的落差?可能值得關注。

因此,心理學家會使用變異數(variance)來描述一筆資料的分散程度,當變異數越大,表示資料之間的差距越明顯,統計學家將變異數開根號之後,會形成名為標準差的指標,無論是變異數還是標準差,兩者都是說明分散程度的指標。再對AB兩個班級施測常見的七點量尺情緒量表,結果A班級所有同學的得分都是 4 ,一個情緒不好不壞的結果;然而,B個班級的結果為:1、1、4、7、7。雖然兩個班級的情緒,平均的結果看起來一樣一樣,可是B個班級的學生情緒明顯比較極端,這時就得考量同學們的互動、教學方式等可能因素是否會影響情緒狀態之間的差異。

變異數的大小除了表示資料集中的程度,也表示資料之間相當穩定,沒有少數極端的個案。當資料越集中,我們越能縮小範圍,精準描繪某個結果。以B班的情況來說,乍看之下,班上同學的情緒處於中間正常狀態,然而仔細觀察每個同學的情緒,就會發現,需要幫忙的同學很多,因為他們的情緒遠遠偏離正常值。如果我們只考量平均數這個代表值,很可能會忽略人群中的獨特個案,你用「普普通通」來描述那些心情非常好與非常壞的同學,當然很不適切。

這給我們重要的啟示,平均數只是我們初步了解一筆資料的概況,而不能反映資料內部的細節,所以當我們知道平均數時,得進一步追問,它的變異數又是如何呢?這個平均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如果變異數很大,我們就能想像這筆資料相當不穩定,對於結果的精準性就無法那麼有信心。

選舉前的民調或各種檢測候選人的調查資料,若你夠細心,你會發現有些調查裡,除了說明候選人的施政表現平均的情況如何之外,還會附上標準差,告訴你受訪者的意見大多落在哪個範圍裡。如果受訪者之間的落差沒有很大,集中在負評的位置,那沒有疑義,這名候選人,顯然做得不好或不討人喜歡;如果落差很大,就表示這名候選人得評價兩極,表面上看起來受到負評,然而同時也有極端的愛好者或鐵粉支持者。

2021/10/09

信度(reliability) vs. 效度(validity)

從前念國中時,班上老師衡量學生有沒有考試作弊(抄隔壁同學的答案)的方法是,拿同一份考卷再給疑似作弊的同學回答。如果前後兩次的成績差很多,就可以合理懷疑這名同學很有可能是抄其他同學的答案,因為學習不會辜負你,只要你有認真,通常唸進去的知識短期內不會忘掉。

心理學家發展許多捕捉人類特徵的方法,用巨大帶有磁場的儀器畫出活動中的腦或者使用量表來確認受測者的心理狀態,無論哪種方法都需先確認兩件事:工具測量的結果相當穩定,而且有測到我們當初使用這個工具的目的。

對學生施測智力測驗,儘管只施測一次,但我們會假設,短期內同個學生每次做相同測驗的結果都會差不多,而且這份測驗顯然是要測量學生的聰明程度或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測驗的結果如果不能做到這點,甚至是反映一個人的攻擊程度,那這份智力測驗顯然是薪水小偷,沒有做該做的事。

為了明確描述這兩個概念,心理學家用信度(reliability)來指稱測驗結果的穩定性或一致性,而用效度(validity)來指稱測驗結果符合目的程度。在這點上,國中老師與心理學家可說是有志一同,只是兩者檢測的對象不同。老師想檢測學生對作答一致性,考驗學生腦內的知識是不是內化成個人的一部分,能穩定輸出。心理學家則是檢測工具本身的穩定性與有效性,每次都能準確捕捉一個人的心理特性。

做過智力測驗的人可能深有所感,看著類似魔術方塊的圖形在選項裡翻來覆去,就能量測一個人的聰明程度嗎?其實每種心理測驗背後,都理論與實務的觀察為依據,並且經過大量驗證,通常都具有良好的信度與效度。回答魔術方塊的疑問,答案是肯定的,這些圖目確實能捕捉一個人聰明的程度,它反應一個人維持心像與旋轉心像的能力,跟你在腦中憑空撥算盤,列算式計算一加一很有關係。

談到信度與效度,一個簡明好懂的例子是量體重。如果你站上一台體重計,顯示 70 公斤(ok,別太激動這只是舉例,假設你是男生)。如果你再站上去一次,顯示 45 公斤。此時,你的腦中一定會浮現一個想法,這個體重計壞了。所以,我們對體重計的一個基本要求是:每次的數值都需要穩定落在一個範圍內,前後不能差太多。體重計的一致性與穩定性就是信度。

除了信度之外,我們佔上體重計是為了量體重(好啦,有些體重計可以量體脂),如果你站上體重計,它卻顯示你的身高,很顯然違反你站上體重計的目的,那這台體重計的量測過程就不具有效度,因為它不是一個有效的測量。

借用量體重的例子,我們可以整理出信度與效度的關係:有效度的測驗必然有信度,因為有效的含意包含結果的穩定性;然而,有信度的測驗,卻不必然有效度。你站上體重計是為了知道「正確的體重」(儘管你很不想面對),所以有效度的體重計,不論量幾次,量出來的結果都是正確的體重,數值相當穩定。

只有信度的體重計就不是如此,儘管它能穩定的測量體重,但每次測量的結果都不是正確的數值(45 公斤?),反而在一個錯誤的數值上打轉。這不是我們站上體重計的目的,所以這台體重計不具有效度,頂多能在連續吃了幾天鹽酥雞當宵夜後的某個晚上拿出來自欺。

2021/10/08

平均數(mean)

你現在是一名異性戀國中女生,對交往對象的身高有異常的堅持,對方非得要 180 公分以上,你才可能考慮交往。雖然會讓一些男生相當不服氣,不過你也沒有比較好過,因為國中生裡超過 180 公分的男生相當少,可以說情路堪慮。全校有三個年級,每個年級有三十個班,你努力打聽。一天下午打掃時間,你趁摸魚,詢問身旁的朋友一年七班的男生有多高?

到這裡,畫面必須定格,請你想想對方會怎麼回答?理想但囉嗦甚至有點狗仔風味的回答是,你的同學將一年七班的所有男生的身高,從頭到尾都回報過。不過,現實生活中,我們比較可能聽到的答案是:

「沒特別高,大概 170 公分吧。」

日常生活中,「平均」其實是相當模糊的概念,不過很方便,能夠用來代表某個範圍內的資料。當你的同學說一年七班的男生大概 170 公分,這背後的意思是這班大部分男生的身高在 170 公分上下,省去說明從男生 1 號到最後一號的時間,直接說出一個代表值,儘管不精確,卻簡單易懂好溝通。所以比較兩個班級的身高時,我們不會把兩班的男生逐一捉對出來廝殺比較,而是計算兩個班級的平均,直接一較高低。

然而,代表值不一定能反映群體中每個個體的狀況,那些坐在一年七班教室後排,身高超過 180 公分的同學想必忿忿不平,170 公分沒有彰顯他們的高大,所以要如何選出代表值就是需要考慮的要點。一般而言,我們會使用平均(mean)作為代表值,不過平均有三種類型,包括算術平均數(average)、中位數(median)與眾數(mode),雖然每一種都能作為描述資料的代表值,彼此之間卻有明顯的差異。

算術平均數的來由,想必你不陌生。在你更小的年紀,期中考要努力準備四個科目。成績出來,你發現某個科目的成績,低於隔壁的同學,他因此嘲笑你。此時,你發現你剩下的科目都比他高,你可能會脫口而出,要求對方來比各科的平均分數。這種平均數,是加總所有的觀察值,再除以觀察的個數所求得。

算術平均數相當平易近人,幾乎天天都會碰到,但它很容易受到極端值的影響,一但觀察值有極端的數值,就容易讓算術平均數往值端值靠近。這就不得不提一個會讓彩券行遭人噴漆的強力文案:

「恭賀本店開出千萬頭彩!據統計,一百個人來本店買彩券,平均每人獲利十萬。」

直覺的想像是一百個人買彩券,大家都中了十萬元上下的彩金,這當然是一種可能,不過,也有可能的是 99 個人什麼都沒中,而有一個人獨得一千萬,兩種情況在算術平均數上的結果都是十萬,但是,第二種情況顯示大部分人一毛錢都沒拿的事實,明顯受到極端值一千萬所掩蓋。

如果你想減少被極端值愚弄的機會,也許可以試試看選用中位數當代表值,中位數是將觀察值由小到大排列,並找出正中間的數值就是中位數。中位數較少受到極端值所影響,而且還能提供一些資訊,因為所處正中間的位置,所以中位數以下的人佔了全體個數的一半,同理中位數以上的人也佔了一半。政府宣布應屆畢業生就業起薪的中位數是 25000 元,我們可以馬上知道有一半的畢業生,起薪不到 25000 元。

還有一種平均是找出觀察值中重複出現最多次的數值,叫做眾數。原理相當好懂,重複出現最多次的數值,最有機會能代表整個群體。以 30 個人的班級來說,有 10 個人的身高剛好都是 170 ,這時,有人想知道這個班級的身高,說出最常出現的數值便能代表整個班級。可是,眾數在重複出現的次數不夠多的時候往往會失靈,如果同樣的班級,只有 2 個人的身高是 170 ,其餘的人身高都不重複,雖然 170 也是眾數,但不見得能代表整個班級了。

心理學家習慣使用平均數來描繪人群的特性。全世界人類的智力測驗的成績大約在 100 分上下、北歐國家的人比其他地區的人還要快樂等等,都是以平均數最為群體的代表值來討論。只是在研究中,心理學家會採用哪一類的平均,完全是看目的而定。走出學術高塔,當你發現保險業務員開始提到男性在平均幾歲的時候會罹癌,平均幾歲的時候會得慢性病,你就得留意他說的平均是哪一種平均數?算術平均數、中數還是與眾數,任何一個都可能改變原本的說明,影響你要不要簽下躺在他公事包口,蠢蠢欲動的保單。

2021/10/07

質化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

你站在山頭往下望一片森林,每棵樹木看起來都差不多,但即使是同一種樹木,樹幹表面的紋理,葉片的葉脈都不會一樣。這很像人類的心理狀態與感受的變化,乍看之下,兩個人做出相同的行為,從事同一類工作,都是家暴受害者,或購買一樣商品的消費者,然而兩個人各自有有自己的人生經驗,引導著他們走到這裡。

因為每個人心理經驗的內容獨一無二,彌足珍貴,有些心理學家會使用質化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來探討人類的深入心理經驗,包括對某段經驗的想法、感受與意義。質化研究是許多研究方法的總稱,最早用於人類學與社會,後來心理學應用質化研究來了解人類的心理經驗,能讓心理學家看見人類心理變化的發展過程。它通常不會動用到數字與統計(不知道讓多少心理學研究生鬆了一口氣),而是整理受訪者的描述,做敘事性的分析(分析別人講的內容),從中建立一套說明與解釋。

執行質化研究的過程中,研究者直接觀察、訪談,獲取第一手資料。比如到感興趣的對象常出現的地方(家庭、工作環境),在現場做深度訪談,訪談的方式充滿彈性與各種可能性,一切聽之任之,重要的是要盡可能捕捉受訪者對心理經驗的描述,並從蒐集到的資料中逐漸發展成假設與理論,有多少資料說多少話,這種方式叫做紮根理論(grounded theory),它與先行成假設再設計實驗驗證的研究方式很不一樣。

除此之外,安排幾位合適的受訪者組成焦點團體(focus groups),詢問他們對某個現象的看法與經驗,再比較受訪者之間的描述有沒有穩定的特徵,也是一種質性研究的類型。行銷與廣告公司常常招募焦點團體,當他們想要了解消費者對產品的真心話,便會招募特定性質的消費者(一般消費者或品牌粉絲)來組成焦點團體受訪,公司便能透過焦點團體了解消費者對產品的思路。

如果訪談對象太忙、離開人世等其他因素無法直接觀察,研究者還能蒐集相關的文獻、檔案、日記、報告與報紙這類二手資料,互相比對交叉分析,檢視資料裡可能對現象的解釋,或把探討的層級拉大到文化的層次,解析特定的時空脈絡、民情與生活習慣對觀察對象的影響,這便是人類學過去常使用的民族誌(ethnography)研究方法。

一般而言,質化研究蒐集少量具有指標性的個案為研究對象,加上對於資料的解釋,難免會受到研究者主觀篩選與詮釋的影響,但這是質化研究的特性,一定程度上可以視為它的優勢。如果研究者相當敏銳,便能在深度訪談的過程中,順藤摸瓜,挖掘出參與者深層具有重大意義的獨特經驗,加上特殊的經驗或心理路程通常只有少數人才體驗過,所以只集中研究少量的樣本具有合理性。

質化研究相當開放,研究前常不預設任何立場,以觀察到的資料建構敘事內容。也因如此,研究者需要更能忍受研究不如預期的時候,加上訪談為質性研究的核心之一,如果研究者本身難以和他人建立關係取得信任,就相對難蒐集到有用的資料。

Note:

1. 質化研究也就做質性研究、定性研究。

2021/10/06

量化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

心理學家與算命師、靈媒有許多共同之處,他們都關心人類的某些特徵,像是性格、行為、待人處事的態度等等,並以此預測人類未來的狀況。但心理學家與算命師最大的不同是,心理學家會盡可能將所講的概念具體化,甚至為概念下一個操作型定義。這些定義不僅比較清楚,而且可以執行執行得出來。

人類的心理特徵相當抽象難以描述,就像我們很難具體說明情緒狀態,雖然我們常聽到:「我今天很難過」或「我今天好開心」這類描述,但這些話到底在說些什麼?假如有ABC三個人,A說:「我今天很難過」,B說:「我今天超級難過」,C說:「我今天世界超級無敵難過」,這三個人到底誰比較難過?

你也許會覺得顯而易見是C,因為他描繪的程度比較嚴重(副詞比較誇張)。真的是如此嗎?說不定,三個人裡面最難過的是A,他平常是個嘻嘻哈哈的快樂年輕人,一旦他說出難過的話,通常就是情況嚴重的時候;甚至也有可能最難過的人往往話最少,已經難過到沒有力氣說多餘的話。所以我們很很難單憑描述,確切知道他人主觀經驗的狀態。

因此,有部分的心理學家傾向利用量化(quantifying)的方式來捕捉人類抽象的心理特性。實際的作法是對評估對象施測具有信效度的量表或測驗。拿一份可靠的情緒量表給ABC填寫,量表的級距共分為七的等級,1 是心情非常差,7 是心情非常好,請他們三個人感受內心,並評估自己落在哪個級距,假設大家都誠實回答,A說 3,B說 4,C說 5 ,我們就可以具體知道在情緒大好與大壞之間,某個人的情緒狀態,而且還可以拿來與別人比較,經過量化之後,我們就比較有信心能說A的情緒狀態比C要來得差(3 比 5 低分)。

依據量化的概念與原理,心理學家就能具體描繪許多人類抽象的特性。我們最常接觸到可能是國高中入學時的智力測驗與輔導課上老師為安排施測性向測驗。智力測驗的分數就是為了具體描述一個學生的聰明程度或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可以和其他學生比較,有助於分班的配置。

使用量化為方法的研究稱為量化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這種研究能人類的主觀抽象的特性簡化成客觀的數字資料,而且能利用數學與統計的技術處理、比較這些資料,讓大家了解大量資料之間的關係。對於講求客觀、標準化的科學來說,量化研究自然有很大的優勢。

然而,量化研究將人類抽象複雜的心理特質簡化成數字,會讓部分心理學家無法認同。假如檢測過後,有個人告訴你,你的智力測驗的分數是 75 (順帶一題大部分的人的成績落在 85 到 115 之間),略低於平常人,你會有什麼感受?想必忿忿不平,那些印在白紙黑字上有限的題目與算式,怎麼可能完全捕捉人類無限且充滿變化的智慧?你會不服,不願意接受智慧到智力測驗分數的轉化過程。過度簡化,了解的層次相當表淺就是量化研究最大的限制之一,儘管量化研究能知道你的智力測驗是 75,但卻無法知道你在思考一個問題時,心中的百轉千迴與種種顧慮。

Note:

1. 儘管量化的過程仍有爭議,比如A在某個項目上所自評的 3 分與B在同一個項目上所自評的 3 分在心理特性真的是等量的嗎?而且,評估級距之間的差異也是等量的嗎?1 分與 2 分的差異,與 3 分與 4 分的差異,雖然都是相差 1 分,但這個 1 分是等量的嗎?但心理學家在量化的過程中會假設上述的問題答案是肯定的,如此不同施測對象的分數才可以比較。

2021/10/05

變異(abnormality)

據說同居是怪癖的照妖鏡。在大學有合宿經驗經驗的人對此可能深有所感,原本感情很好的朋友、情侶,同居後逐漸發現對方某些生活習慣相當怪異,像是平時忍住不排便,到出門前在一次排出,以免出門後找不到廁所。髒碗盤累積在洗手台,等周末在一次洗,晝伏夜出,洗澡尖叫,簡直不及備載。但仔細想想當我們指責別人的行為指出很怪的時候,對方是真的怪嗎?也許怪的根本是我們自己。

心理學家對變異(abnormality)有嚴謹的客觀標準,這件事至關重要,不是口頭說說對方很怪,就能了事結案。對心理學家來說,當變異到影響當事人或旁人的程度,便會被分類歸成心理疾患(mental disorder)。心理學家對變異可能依據不同學派學者而有不同標準。

首先,一個人的某個行為或特徵相對其他人來說是較少出現的,也就是說某個行為其他人通常不會做,某個特徵大多數的人都沒有,這個行為或特徵確實「不正常」。然而,不正常的特徵相當多,比如獲頒最多奧運金牌的紀錄保持人 Michael Phelps ,他在 100 公尺的短泳項目上,所花費的時間遠遠少於大多數的人,但我們不會說 Phelps 很怪,或者認為他有必要改善他的行為(他的對手可能會)。

某個特徵是否相對少數,還需要觀察所比較的對象。如果你在日本大庭廣眾下吃一塊發臭的油炸豆腐,很可能引人耳目,會被當成怪人,然而這在臺灣卻再正常不過。所以衡量相對少數,還要考慮到個人所處的文化與生活習慣而定。想想 Phelps 的泳技在奧運游泳選手的圈子裡,可能稱不上怪異或不正常,頂多只是突出。

因此,行為與特徵不正常只是變異的標準之一,當不正常的行為與特徵會影響到個人的適應性(adaptive),嚴重妨礙個人的生活與融入群體,甚至引發個人的痛苦,便是心理學家評估變異的重要標準。每個人每天平均都要睡八小時左右,如果一個人再怎麼努力,只能睡四小時,起床後昏昏沉沉,導致工作上頻頻出包,並對入睡感到相到困擾,那他的睡眠狀況就具有變異性,需要透過一些方法改善。不過,如果今天另一個人同樣睡四個小時,但他並不覺得生活品質有受到睡眠的影響,那睡眠對這個人而言就不具有變異性,因此一項特徵會不會引發痛苦,完全取決於個人主觀的感受。

除了主觀上的痛苦,如果少數特徵會引起他人不適或明顯違反人們的社會常規,也包含在變異的界定範圍。想想如果一個人喜歡在他人面前不穿衣服,來博取注目獲得快感,對他而言顯然不會有什麼痛苦可言,但明顯對他人造成困擾。為了群體生活,勢必須要改善這個人的行為才是。

下次當我們要脫口出指教別人的行為很怪異時,可以想想這些標準,就是他只是相對其他人算是少數(也就是異類),還是他的行為真的嚴重影響到自己或他人的生活品質。

Note:

1. abnormality,翻成變異,也翻成變態、不正常,後兩者在中文的語境上容易遭到誤會,所以近來多翻成變異。

2021/10/04

去個人化(deindividuation)

人會不會攻擊一個與自己無冤無仇的人?你也許會說正常人通常不會,但網路興起之後,攻擊與自己無冤無仇的陌生人,在網路上幾乎天天都會出現。

有些犯罪學的學者,對人性或犯罪的本質相當悲觀,他們傾向相信人類天性喜歡作惡,必須透過法律與教育等規範嚴加控管。可以這麼說,人從小到大學習許多規範自己的規則,並時時受到規則所規範。你知道你不能傷害他人,是因為傷害他人的結果需要負法律責任;即使是輕微的小罪小惡,你也受到你所處情境所規範,背負一些道德責任。你不會在教堂寺廟等神聖的宗教場所大說黃色笑話,因為你可能會受到他人的白眼或討厭。

不過,一旦人類放下這些規範,便會做出平常不會做的事。人在群體之中,個人身上的責任感可能會被群體的人數稀釋,便容易做出平常不會做的事,心理學家認為這是去個人化(deindividuation)的過程。Gustave Le Bon 在研究群體心理的著作《烏合之眾》中指出,人類群體常做出一些獨處時不會做的暴行,是因為個體在群體中會覺得與其他成員共同承擔行為的責任,所感受到的責任感變小,加上如果群體成員戴上面具、穿上制服,看起來很像,讓他人難以辨識,能達到匿名化(anonymity)的效果。此時,群體成員藏身群體之中,會把注意力從自己轉移到注重群體的目標上,便容易不經思考跟著群體的行為行事。

心理學家大多同意認 Le Bon 的看法,群體的影響下,個體容易失去自我意識與個人身分感,並卸下平時的責任束縛,對自己的行為失去控制。後續許多心理學家以 Le Bon 的理論為基礎,改善原本的解釋,其中,Russell Spears 和 Martin Lea 提出的去個人化的社會身分模型(SIDE),是近期對去個人化比較主流的看法。

SIDE 模型認為,影響去個人化的關鍵在於社會身分,一個人在群體之中,會難以區分個人身分與群體身分,想像校際籃球賽的第四節賽末,你在場上兩腳發抖根本動不了,這時你會在意你的雙腳,還是想著系上的籃球隊不能輸給外校的宿敵?模型認為當人處在群體之中,往往會以群體的身分來思考,認為自己是構成團體的一份子,因此依循團體的目標做出行為,自己的腳傷相較起來便不算什麼,重點是校隊需要贏球!群體為了達成目標,同時也會努力說服成員做出特定的行為。

人類在減少覺察個體意識與責任感時,容易受到外界的線索給影響,此時,群體的規範明顯是個有力的影響源。順著團體的規範,去個人化的個體更可能做出平常不會做的事,這些事,好壞都有可能。在群眾熱血沸騰的宣示之後,每個人群體成員都捐出平日不會捐獻的數字,完全忘掉下個月的餐費就在其中或跟著群體一起在網路上嘲諷攻擊他人。

網路霸凌有去個人化的特性,在網路上,用戶被簡化成一堆英文字母與數字的排列組合,躲在帳號後面,用戶不容易被他人辨識出身分,加上爭吵的議題常被形塑成二元的兩種情況,一邊一個陣營,正邪對峙。當某陣營的成員看到其他人都在攻擊對立陣營時,便容易跟隨群體,霸凌的攻擊留言因此蜂擁而出。那要如何減少網路霸凌?依照SIDE 模型的假設,讓用戶在網路上無時無刻想起自己的個人身分也許是個好辦法,規定需要放上面容清楚的照片,並有些背景資訊的審核,都可能讓用戶收斂在網路上的攻擊。

Note:

1. 去個人化的社會身分模型(social identity model of deindividuation effects,SIDE)。

2021/10/03

自我控制(self-control)

有件事很神奇,而且屢試不爽。我小時候發現,每當我決定要發奮用功念書、工作時,冰箱裡的食物,客廳的電視,就會變得特別誘人,就連我在打下這段文字的當下,別的視窗頁面也不停誘惑我閱覽它。我們總是得花費許多力氣抑制自己的衝動,包括各種情緒、想法或行為,才能讓我們專心在正事上。

心理學家認為,我們實現三年內考上臺大,體重減少 15 公斤等長期目標的過程中,會不停受到各種誘惑的干擾,而一個人能有效控制各種欲望與內心的雜音,是達成目標的重要能力,叫做自我控制(self-control)。我們普遍看重自制能力好的人,認為自制是值得讚揚的美德,因為這件事相當難得而且費力,而自我控制差的人,行事衝動,常依從自己內心最本能的渴望冒險犯難。在知名的棉花糖實驗中,能避免立刻吃掉棉花糖,有效控制慾望的兒童,相較於其他自制力不足的人,長大後學業與工作上的表現較好。

腦造影的研究也顯示,自我控制與人類額頭後方控制衝動的前額葉腦區有關,它影響人類的專注力,產生有意圖的行為。每當你像個苦行僧一樣努力克制自己,專於於眼前的事物,你的前額葉就會相當活躍。這表示一個人自我控制的能力,有一定的生理與遺傳基礎。假如你回想你的童年,發現自己耐不住嘴饞,總是迫不及待享受眼前的甜食,沒有通過民間版的棉花糖測驗,你先別太沮喪,因為心理學家認為,自我控制像你上健身房鍛鍊體態,能透過訓練逐漸增強效能。

而且,你還可以學習各種認知策略與方法,像是轉移注意力或使用不同的角度詮釋讓人抓狂的刺激,都幫助你控制自我。心理學家給參與者看帶有負向涵義的圖片,並再之後刻意讓參與者的頭腦相當忙碌,想看看他們會不會產生特定的情緒。

結果發現,看到負向涵義的圖片之後,頭腦一派輕鬆,完全不用動腦的參與者會產生情緒,而頭腦正忙著算數學的參與者,會回報較少的情緒程度。這就表示,一個人的認知活動與情緒活動有關,如果頭腦忙著運算,人類根本就沒有時間產生或感覺情緒,反過來說,我們也能控制認知活動來減少情緒的影響。每當與你合作的專案組員,又出包捅出一個簍子給你收尾時,請你試著深呼吸,控制自己的怒氣,不輕易讓理智斷線,這就是應用自我控制的策略。

自我控制就像機器一樣,需要消耗電量,如果精神不濟或肚子餓,自我控制的效能就會變差。這裡的電量可不是一個比喻,它是具體存在的東西,就是大腦血液內的葡萄糖量的多寡。心理學家發現,大腦血管中的葡萄糖程度高低,與一個人自我控制的能力有關,血糖變低,人類就比較容易失控。所以過了用餐時間,如果大家都還沒吃東西,你會感覺你的朋友或同事性情大變,這只是他自我控制的效能下降,此時,趕緊吃一條 SNICKERS,補充血糖,他又會變回原本的人(順帶一題另一個法寶是睡覺)。

我們這輩子最大的敵人很可能就是自己,所有的行為成敗都考驗背後的意志力與堅持,這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脫不了關係,下次當你抵抗不了手遊、甜點、朋友糾夜唱吃消夜的時候,就要把它當成訓練心智的好機會,你擋抵抗一次又越,就變得越熟練,最後熟能生巧,能在正確的時間做恰當的事。

Note:

1. 與自我控制相似的概念叫做自我調節(self-regulation),它專指人類控制情緒的部分。

2021/10/02

群體(group)

人類是群居動物,但並不是只要人聚在一起就能提升生存效率。除了在一起,人類還需要彼此合作才能夠活下去,也就是說,人類必須組成群體(group)。心理學家對群體有較明確的定義,並此辨別群體常見的特徵。

首先,群體是指兩個或三個以上的個體(嚴格來說是三個),通常會一起出現在同一個時空下,最重要的是,群體的成員要有共同的目標,進到社團、政黨、軍隊與球隊的人們,明顯知道自己為什麼加入。幾個人若只是一起出現在同一個地方,無法構成群體,充其量只是集體(collective),一大群逛街的人出現在西門町,然而他們沒有共同的目標,因此不是群體。

人類個體受到不同的因素形成群體,有可能單純是兩個個體彼此吸引,講話投緣;也可能是辨識出彼此有共同的特徵而有歸屬感,比如共同的興趣、身分、居住地,甚至剛好喜歡同一幅畫。這部分你在求職的時候可能特別有感,如果你要應徵的公司,出來面試的主管,剛巧與你同的大學學長姊,就有可能讓你沾親帶故,求職成功。

辨別共通點而有歸屬感,讓群體的邊界變得模糊難分。在一些情況底下,成為群體成員的門檻比較高。沒有學歷佐證,你很難宣稱自己是名校校友;但有時,只要你對某個群體有認同感,就能成為成員,在政治與宗教群體就是如此。

一旦形成群體,成員便會開始區分我們與你們之類的內外群體,還會形成規範(norm)等各項成員間能接受的行事準則,來達成群體的目標,久而久之變成慣例。據說古代的軍隊,就算戰況再怎麼慘烈,都不能讓軍旗倒下,旗在人在,旗亡人亡,軍隊旗是軍隊的象徵。撇除旗子,各種代表性的圖案、制服、手勢、口號等都是群體規範的重要特徵,他們能讓群體成員快速認出彼此。

為了維持規範,成員間分工合作,產生各種角色與關係。每個成員都有該做的事,角色之間也會建立階級,這些都是為了讓群體達成目標的效率更好。當群體有不錯的表現,新成員會想要加入,個體加入群體的原因相當多,通常是群體能帶給個體一個人的時候無法獲得的好處。

群體內部的複雜性以及運作動力(group dynamics),讓研究群眾心理先驅,法國心理的學家 Gustave Le Bon 在他的經典著作《烏合之眾》中指出,個體與群體的心理歷程相當不同,用個體的特徵去理解群體是不恰當的,並提出幾項群體常見的心理特性。

群體與個體最大的差異在於,群體的成員有共同的目標,因此有凝聚力。他們彼此依賴,想法、行為與意見,享有共通的經驗,會互相影響,這些互動讓群體最後做出的行為與個體有很大的不同。在很多情況底下,群體的判斷有欠深思,而且是個體明顯不會犯的那種錯。

Note:

1. 雖然群體、團體與集體的英文都是 group,然而群體與團體通常是指稱有共同目標的複數個體;而集體只是一起出現在同一個地方的複數個體,彼此沒有共同目標,也沒有較深入的連結。

2021/10/01

人眾無知(pluralistic ignorance)

據說教導過臺灣學生與美國學生的老師,有個普遍的印象是,臺灣學生很少在課堂上當眾回答老師的問題。當老師向臺下發問,臺灣學生通常一片沉默,顯得不知道答案。而美國學生則反應熱絡,就算說錯,還是很積極參與討論。然而,臺灣學生真的不知道答案嗎?恐怕未必,而且學生當中可能大多數都知道答案,只是對自己沒有信心,或者說看大家都沒有舉手回答便沒有勇氣回答了。


心理學家稱這種情況為人眾無知(pluralistic ignorance),用來指稱群體中多數的個體其實不認同團體的常規,卻誤以為大家都認同,結果仍然遵守常規的現象。說白了,就是明明大家都知道答案或方法,但看沒有人動手,就誤以為自己的想法是錯的,所以就跟著不做了。當大家都這麼想,最後就顯得沒有人知道該怎麼做。小時候,安徒生就給我們立下很好的案例,那些明知國王一絲不掛的民眾,為了彰顯自己跟他人一樣聰明,就跟隨大家一起說自己看見國王美麗的新衣了。

課堂上憋住表現慾,頂多會被別人覺得笨,但人眾無知在生活中卻影響其他更為重要的情境。以研究助人行為知名於世的心理學家 Latane 和 Darley 認為人類在助人情境中之所以沒有出手助人,有個可能是有心打算出手幫忙的人,受到人眾無知的影響。

想想當你發現有人倒在地上似乎需要幫忙的時候,你卻看到大家若無其事的走過路過,你會怎麼想?如果真的很嚴重,大家早就出手幫忙了,可見沒有很嚴重?如果我出手幫忙不就太小題大作了?是不是我漏掉什麼訊息,不然大家怎麼會沒有幫忙?諸如此類的想法出現在行為者的腦中,當情境中的大家都這樣想的時候,最後就沒有人出手幫忙了。

Latane 和 Darley 執行一項實驗檢驗這件事。他們將參與者分成兩組,其中一組人會獨自在房間裡面填寫問卷,另一組的參與者則會和其他兩個研究同謀一起填寫。一陣子過後,實驗者會刻意在房間的通風口放出白煙,營造失火的假象,觀察真正的參與者會如何反應。

結果,煙霧出現的四分鐘內,獨自一人在房間的參與者,有一半以上會起身檢查,總之不會坐以待斃。再過兩分鐘,就有高達 75 % 的參與者都行動,甚至出門尋找實驗者,要求停止研究。反觀多人組的參與者,大多看到其他兩個參與者依然老神在在(這兩個研究同謀會刻意裝沒事,繼續寫問卷),也跟著待在原地,到最後,竟然有少數人在濃煙瀰漫,難以填寫問卷的情況下,仍然坐在位子,沒有做出反應。

人眾無知是個體對群眾心理的誤解,並且以此做為行動的依據。人在對自己的意見或主張感到模糊或不確定的時候,會尋找更多線索來支持自己的判斷,這時,如果沒有相關的證據顯示判斷對的,就可能影響我們對判斷的信心,而依循其他人的行為。我們普遍以為善用集體智慧,能讓我們做出更正確的判斷,在很多時候,其實適得其反。

Note:

1. 人眾無知,也稱作多數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