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31

內團體(ingroup)與外團體(outgroup)

你會在假日或下班會參加一些同好會嗎?比如讀書會、股票研究會、烘焙工作坊等等。有共同興趣與愛好的人聚在一起,我們在裡面找到歸屬,也讓自己活得更快樂。這其實跟幾萬年前的人沒什麼不同,他們在吃飯睡覺之餘,也努力找出同類。

人類是群居的生物,從前在大草原上的陌生環境中,我們的祖先需要盡快找到誰是同路人,組成群體,彼此合作,才能增加存活的機會。長久下來,人類已經磨練出敏銳的能力,能快速判斷誰是潛在的好隊友。心理學家給參與者看閃動不到一秒的人類照片,參與者能在一瞬間判斷喜不喜歡這個人,想不想跟對方有進一步的互動。

一旦我們喜歡某個人或察覺彼此有共通點便會形成團體,或融入自己有歸屬感的團體。心理學家 Henri Tajfel 依照這個標準將團體,分成內團體(ingroup)與外團體(outgroup)兩種。

內團體是指一個人有身分認同感與歸屬感的群體,舉凡你的死黨群、家人、同事(希望你是這麼認為)到 BTS 粉絲後援會都是內團體的一種,你在其中有歸屬感,覺得安全,而且能找到自己的定位與價值。外團體則是一個人沒有身分認同感與歸屬感的群體,那些你覺得無話可說,或處在其中便會惴惴不安的團體,通常就是外群體。

人類對待內外群體的成員有明顯的不同,我們比較喜歡內群體的成員,也就是常聽見的「照顧自己人」,而且願意遵守內群體的規範,並且排斥外群體。尤其是在看重群體關係的集體主義文化底下的人更是如此。

心理學家將參與者隨機分配到兩個組別,然後告訴他們,分到同組的參與者都是喜歡同一幅畫作或偏好穿著相同顏色上衣的人。因為分組的標準近乎瑣碎或莫名其妙,因此這種分類方式叫做最小團體典範(minimal group paradigm),是心理學家常用來研究群體關係的方法。

一旦群際的分野出現,參與者會明顯偏袒內群體的人。比如在分配資源的任務上,參與者會給分同一組的人多一點資源。這有點超出我們的預期,在生活上,人們因為地緣、血緣甚至只是同事之間的情分,幫助內團體的成員,但在研究中,即使不是因為這原因,仍舊會造成人類幫助內群體的人。所以重點不是我們怎麼分組或形成團體,而是形成團體之後,人類的行為方式會產生明顯的不同。

我們對待自己人與外人的差異,造成社會上不同團體之間會有競爭與摩擦,校際球賽在賽前,球隊間會彼此叫陣、不同種族的人互相瞧不起。總之,舉凡刻板印象、偏見與歧視,都可能是為了提升自己內團體的價值。

群體是兩面刃,我們在內團體中找到歸屬與認同,並且能得到其他成員的照顧。但內團體的成員間,往往是具有相似性與同質性的人所組成,這會限制我們的目光,無法聽見不同的想法與意見,相當不利於做決定的過程,它會讓我們看不見漏洞,做出一些明顯有問題的決定。

2 則留言:

  1. 人有辦法將自己排除在團體之外嗎?我指的是:假設有人一出生即和其他人類斷絕連結,例如被丟棄於荒野或安置於特定的實驗環境,而且在忽略心理健康的前提之下,這個個體本身仍然會將自身歸屬於內團體嗎?或是他不會發展出內外團體的概念?
    內外團體是群居動物的本能,或一種由人類社會規範所造就的群體制約?
    群居動物的成因是甚麼?
    關於內群體和外群體的成因,有甚麼更深層的理由可解釋?例如1)更一般化的心理模型2)適用於所有動物的模型3)物理現象
    以上問題如果超過了心理學探討的範疇,請告知。謝謝Yee~

    回覆刪除
    回覆
    1. 您好:

      我認為人類之產生內外群體的觀念,是先天的本能與後天社會規範共同影響的結果。

      因為人類是群居動物,有親合需求(與他人建立關係、產生連結互動的需求),所以人天生會想要與他人產生連結。

      在這個基礎上,人類會透過演化的機制或制約,學會該與什麼樣的人連結,形成團體,比如有血緣關係、有相同的目標的人或者有相似性的人等等。這麼做有許多好處。

      形成內外群體最一般化,同時也能適用於動物的模型,可能是演化心理學。

      從演化的角度來看,人類與他人形成團體,能夠彼此照應,完成共同的目標(一起把獅子打倒然後分食),這有利於自身存活,增加基因傳遞的可能性。

      回答你第一個問題,一個在團體之外長大的人(姑且叫做A),還會有內外群體的觀念嗎?

      我認為不會,但我指的是他腦中沒有這個概念或觀念,可是行為上依舊會分敵我以及內外群體。

      因為人類演化至今,基因與認知模組裡,已經建立好一眼認出誰可以信賴的能力。只要A遇到其他人,他就會快速判斷敵友,是友就建立關係,形成團體,是敵就彼此競爭。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