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6

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vs. 晶體智力 (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

心理學家 Raymond Cattell 大概是 PTT 八卦版上戰文理組的老前輩。1960年代,心理學家討論智力智商智慧聰明才智這類的話題,一定會提到一般性智力理論。這個理論認為人類智力的表現,能用一個代表性的 g 因素來衡量。意思是,假如你的 g 因素比另外一個人還要高,通常來說,你在學習、組織、解決問題等各項認知能力上都會表現得比他好。

不過, Cattell 懂統計,他利用因素分析的統計方法,分析與智力相關的研究結果。發現事有蹊翹,人類的認知運作方式,似乎可以分成兩個大類,所以,他在 g 因素之下,再細分出兩種智力類型,一個叫做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一個叫做晶體智力 (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

Cattell 認為流體智力的基礎,仰賴大腦神經的發展與成熟,而且受到先天遺傳所影響。這種像水流一樣,流進各項認知活動當中,成為人類認知能力的基礎。流體智力通常與學習、計算、理解速度、問題解決和抽象推理能力有關。因此,它較不受專業知識、文化與環境等後天經驗所影響。

研究指出,流體智力大約在青少年到成年初期,二十初頭歲達到高峰,至後開始下降。所以,青少年,年輕的成年人通常思慮清晰,反應迅速,而常聽到人過了一個年紀抱怨,腦袋不好使,一個簡單的問題也要想半天,不像年輕的時候反應很快。這類初老的現象,可能與流體智力衰退有關。

反觀晶體智力是人類逐步累積經驗的結果,經驗與知識越多,晶體智力越高,這些經驗大多是應用流體智力與環境互動所產生而來。心理學家拿水晶比喻,倒也切實,這類智力如同水晶一樣,會一塊一塊逐漸凝結變大,很像我們常說的人生智慧,需要經過大風大浪,有點年紀與人生閱歷才逐步提升。

晶體智力泛指透過後天經驗,如教育與生活經驗所形成的智力。包括常識、語文理解、字彙多寡、社交應退技巧(在年終尾牙餐聚上的上司周旋?)和掌握他人的情緒等等,這類應用腦中的知識來解決問題的應用能力。

晶體智力不只會隨著年齡緩緩上升,也不像流體智力有個明顯的發展頂峰,較不會因為老化而衰退,甚至在人生晚年依舊有上升的趨勢。兩者的成長幅度大約會在三十歲左右出現交叉,流體智力開始逐年衰退,而晶體智力逐年增加,這可能與右腦半球老化有關。

仔細看看,流體智力所涉及的能力,就像大眾普遍對理組學生的印象,講邏輯,重推理,不太在乎背誦性的知識;而晶體智力則像文組,隨著時間累積而獲得相關的專業知識。假如你身為文組,想逆天改命,透過後天訓練來提升流體智力也很困難。

心理學家普遍認為流體智力深受工作記憶影響,然而,許多研究都指出,經過工作記憶訓練課程的人,長期來看,並無法有效提升流體智力的表現,也就是說,流體智力似乎很難透過後天的訓練來提升。這也是目前研究流體與晶體智力的心理學家,所研究的重點,這是不是一項穩定的結論,讓文組的人還有機會變身成理組腦,就得看後續有沒有突破性的研究,或發展出有別以往的訓練方式。

Note:

1. 晶體智力,簡稱 gc ;流體智力,簡稱 gf

2. 晶體智力又稱為結晶智力、固定智力;流體智力又稱為流質智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