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7

質化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

你站在山頭往下望一片森林,每棵樹木看起來都差不多,但即使是同一種樹木,樹幹表面的紋理,葉片的葉脈都不會一樣。這很像人類的心理狀態與感受的變化,乍看之下,兩個人做出相同的行為,從事同一類工作,都是家暴受害者,或購買一樣商品的消費者,然而兩個人各自有有自己的人生經驗,引導著他們走到這裡。

因為每個人心理經驗的內容獨一無二,彌足珍貴,有些心理學家會使用質化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來探討人類的深入心理經驗,包括對某段經驗的想法、感受與意義。質化研究是許多研究方法的總稱,最早用於人類學與社會,後來心理學應用質化研究來了解人類的心理經驗,能讓心理學家看見人類心理變化的發展過程。它通常不會動用到數字與統計(不知道讓多少心理學研究生鬆了一口氣),而是整理受訪者的描述,做敘事性的分析(分析別人講的內容),從中建立一套說明與解釋。

執行質化研究的過程中,研究者直接觀察、訪談,獲取第一手資料。比如到感興趣的對象常出現的地方(家庭、工作環境),在現場做深度訪談,訪談的方式充滿彈性與各種可能性,一切聽之任之,重要的是要盡可能捕捉受訪者對心理經驗的描述,並從蒐集到的資料中逐漸發展成假設與理論,有多少資料說多少話,這種方式叫做紮根理論(grounded theory),它與先行成假設再設計實驗驗證的研究方式很不一樣。

除此之外,安排幾位合適的受訪者組成焦點團體(focus groups),詢問他們對某個現象的看法與經驗,再比較受訪者之間的描述有沒有穩定的特徵,也是一種質性研究的類型。行銷與廣告公司常常招募焦點團體,當他們想要了解消費者對產品的真心話,便會招募特定性質的消費者(一般消費者或品牌粉絲)來組成焦點團體受訪,公司便能透過焦點團體了解消費者對產品的思路。

如果訪談對象太忙、離開人世等其他因素無法直接觀察,研究者還能蒐集相關的文獻、檔案、日記、報告與報紙這類二手資料,互相比對交叉分析,檢視資料裡可能對現象的解釋,或把探討的層級拉大到文化的層次,解析特定的時空脈絡、民情與生活習慣對觀察對象的影響,這便是人類學過去常使用的民族誌(ethnography)研究方法。

一般而言,質化研究蒐集少量具有指標性的個案為研究對象,加上對於資料的解釋,難免會受到研究者主觀篩選與詮釋的影響,但這是質化研究的特性,一定程度上可以視為它的優勢。如果研究者相當敏銳,便能在深度訪談的過程中,順藤摸瓜,挖掘出參與者深層具有重大意義的獨特經驗,加上特殊的經驗或心理路程通常只有少數人才體驗過,所以只集中研究少量的樣本具有合理性。

質化研究相當開放,研究前常不預設任何立場,以觀察到的資料建構敘事內容。也因如此,研究者需要更能忍受研究不如預期的時候,加上訪談為質性研究的核心之一,如果研究者本身難以和他人建立關係取得信任,就相對難蒐集到有用的資料。

Note:

1. 質化研究也就做質性研究、定性研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