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2

基模(schema)

想像一對情侶正在街上爭吵。這類爭吵,通常是為無謂的小事,比如約會時,究竟要先看電影再吃飯,還是先吃飯再看電影?有時,這種順序上的堅持,甚至到了戰信仰的程度。

心理學家 Piaget,對情侶怎麼思考約會流程沒什麼興趣,倒是對嬰兒如何發展出思考能力相當感興趣。他提出基模(schema)的概念來說明嬰兒如何理解外界世界。

起初,嬰兒什麼都不懂,東摸摸,西抓抓,任何東西都要拿起來把玩,逐漸對週遭的東西有了一些認識。Piaget 認為人類透過感官與外界環境互動後,獲得知覺經驗,會讓嬰兒在認知系統中形成基模。

基模是認知結構,一套解釋與預測外界世界的穩定框架,它還可以拿來比對。一個小孩心中已有狗的基模,他在看到鄰居新養的狗叫「瑪莉」時,便會將狗的基模套用到瑪莉身上,做出合理的預期:瑪莉會喜歡吃肉,很少吃菜,有時尾巴癢,還會追著自己的尾巴轉。

基模適用許多事物,比如對不同生理性別的人有不同的期待,會形成性別角色(sex role);如果解釋的對象是一大群人,像是窮人都很懶,這時基模是一種刻板印象(stereotype)。

如果解釋的是生活事件,基模便是一種社會腳本(social script),提供人類做出行為的指引,我們對約會、購物、生日派對、婚禮都有些既定的流程觀念,順序可以微調,但不會超出某個範圍,不會有人在約會開始就直奔旅館的雙人床,因為那通常是約會尾聲要做的事(我講的是情侶通常不會)。

如果你歷任交往的伴侶,都會在你生日當天為你精心慶祝一番,那往後每到你的生日,你會期待現任伴侶有什麼暖心之舉,如果沒有的話,你可能為此生氣。因為在你心中,生日的流程含有慶祝的成分。

基模雖然是對客觀世界做出解釋,但建立基模的過程有主觀的成分,取決於個人有限的知覺經驗,當經驗增多,變得複雜多變,人也會調整基模,來提升基模的解釋性。

現在電影院前面圍滿了人,看著這對情侶為了不同的社會腳本吵得不可開交,你在人群中究竟要怎麼幫助這對情侶?也許你該走上前去,建議兩個人多跟不同的人約會,長久下來他們就會發現,自己的世界之外別有洞天,彼此的社會腳本都該改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