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人完全記得過去發生的事,實在強人所難。因為人類的記憶能力,不像錄影機,能夠絲毫不差的錄放回播,反而比較像寫小說,依據手邊有的素材編出合理的內容。心理學家稱呼這種特性為建構式記憶(reconstructive memory)或記憶的建構性。
最早發現記憶的建構性,是心理學家 Frederic Bartlett。他找來英國的參與者做研究,請參與者閱讀一篇名為「魔鬼的戰爭」(war of the ghosts)的故事,故事情節沒什麼新奇之處,講述兩個印第安部落互相爭鬥,重點在於參與者閱讀完之後,Bartlett 會請參與者回憶故事的內容。
結果,Bartlett 發現,隨著閱讀與回憶的間隔時間越長,參與者忘掉的內容越多,而且會略過故事中他們不熟悉的元素(記得,參與者是英國人,對美國印地安文化自然不會太熟),或利用自己的基模,來詮釋讀到的故事內容,將故事中原本的內容用自己熟悉的概念來回憶,比如他們會將故事中的獨木舟(canoe),回憶成小船(boat)。參與者大多數回憶出來的內容,是帶有濃濃英式風味的印地安人生活,與原本客觀的內容相差很大,所以,Bartlet 認為回憶的本質是建構而非重映。
這個研究給了研究人類記憶的心理學家很大的啟發,表示人類會參考個人的經驗、文化、知識跟預期,並使用自己熟悉的基模或認知架構來將過去的記憶內容重新建構出來。
心理學家發現情況可能不只如此,除了個人經驗會影響建構記憶的過程,記憶的內容還可能受到外在的因素而改變。當代知名的認知心理學家,同時也是研究記憶的權威 Elizabeth Loftus,請參與者到研究室觀看紅色與藍色兩輛車相撞的車禍影片,並請他們再一個禮拜之後回來,參假回憶測驗。然而,Loftus 很巧妙地將參與者分成不同的組別,每個組別所接受到題目幾乎一樣,只有動詞不一樣,比如說像這樣:
請你回想一下紅色與藍色兩輛車撞得稀巴爛的時候,並評估他們的車速有多快?
別組的參與者讀到:
請你回想一下紅色與藍色兩輛車接觸的時候,並評估他們的車速有多快?
依此類推,共有五組。知道心理學家在動什麼主意了。Loftus 刻意改變題目裡的動詞,想看看參與者回憶的畫面與對車速的評估,會不會受到受到影響?兩輛車「撞得稀巴爛」跟兩輛車「接觸」,雖然客觀上來說都是發生車禍,但車禍的細節給人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結果,閱讀到最劇烈動詞的參與者比閱讀到最和緩動詞的參與者,對車速的評估多了將近 15 公里左右。Loftus,對人類的記憶下了一個結論:建構記憶的過程相當容易受到外在訊息的影響,而產生扭曲。改變動詞,改變問話的方式,改變語氣,都可能讓回憶的人建構出不同的記憶內容。
我們能因此指責人類專門製造虛假的記憶嗎?或許不該這麼悲觀,這些研究只是點明人類認知系統的運作方式。讓我們在評估自己與他人的記憶時,知道它的限制與特性,也會更加小心謹慎。
這點在法庭相當實用,採用目擊證人的說作為決定性的證據可能有待商榷,最好能交互比對其他客觀證據,而非仰賴目擊證人的片面之詞,畢竟目擊證人的記憶能不能夠反映過去發生過的事實不得而知。
Note:
1. 建構式記憶又翻成建構性記憶,記憶的建構性。
Note:
1. 建構式記憶又翻成建構性記憶,記憶的建構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