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大的謎團之一是究竟兩個看起來差異很大,完全沒有交集的兩個人是怎麼彼此吸引,然後成為情侶或朋友。這是個永不過時的話題,社會心理學家對吸引力(attraction)的議題樂此不疲,他們經過大量研究後發現,有些因素確實是吸引人類建立關係的重要指標。從完全不認識的兩個人,到相識相熟,直到相愛。每個環節都可以慢動作拆解。
兩個完全不相識的兩個人,必須要先認知或知道彼此,才可能建立關係。從前沒有網路的年代,住在哪裡等地理上的接近性(propinquity)就顯得很重要,一項經典的心理學調查發現,麻省理工大學裡,住在同宿舍的學生容易成為朋友,而住在同一層樓的學生,又比同棟的棟友更容易成為朋友。因為住得近,造成彼此比較容易接觸而發展新關係,所以接近性背後的關鍵是接觸。
接觸讓彼此有更多機會互動,如果你住在臺北,要跟住在高雄的人每天都有互動,想必相當困難。網路興起則降低時空的限制,現在你隨時可以上網或打開交友軟體認識新朋友,就算在幾千公里之外你可以知道他人是圓是扁。但認識還不足以發展成穩定的關係,接著你們要一來一往持續互動下去,才可能變成朋友或情侶。
關係始於互動,似乎不是什麼天大的祕密,不過,是什麼讓兩個人走在路上覺得跟對方產生連結,打聲招呼或聊天搭話呢?心理學家認為長得漂亮或身材傲人的人,在這方面就有些優勢。研究發現,男女生都會受到貌美之人所吸引,想與對方建立關係。大眾普遍認為長得好看的人比較有信心,專業與社交能力較好,與這類優質的人當朋友,甚至當情人,想必不會吃虧。
如果你自己得對外表沒什麼信心,相似性(similarity)與熟悉性(familiarity)就是你的好夥伴。人類不僅喜歡跟好看的人相處,也喜歡與自己相似的人相處。想想面對有同樣的嗜好、興趣、學歷、人生志向的人,你應該都能輕易來個兩句打開話題才是,至少尷尬癌較少,聊天能輕易引發彼此共鳴。就算一時找不到共通點,你多在對方面前晃晃也能有些幫助,因為人類喜歡自己熟悉的事物,用演化學的角度來看,反覆出現而沒有危害,意味著安全,所以讓人感到熟悉能增加吸引力。
到目前為止,都只停留在兩人初識的階段。如果關係要進展下去,我們需要一來一往逐步展現心意,這一種互惠關係。研究發現人類喜歡喜歡自己的人,兩個人要喜歡彼此,總得有一方先表露自己的善意,才會開始形成一種良性的互動。你約同事下班吃飯,他如果對你有好感,就很會邀你假日出門玩,互動越來越多,加上每次某個人出門都會帶回愉快的感覺與回憶,我們自然會更喜歡對方,同時兩人的關係也逐漸穩定。
吸引力是建立關係的初步,對方總有點什麼特性,才會讓我們想與對方展開互動、結識,並建立關係。心理學家找到這些穩定的因素,時時提醒我們不要背道而行,縱使你沒有過人的外貌,也可投其所好,走別條路,在對方的興趣與愛好上努力。總比命理節目上紛紅色的開運小物要來的可靠實際多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