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稱這種情況為人眾無知(pluralistic ignorance),用來指稱群體中多數的個體其實不認同團體的常規,卻誤以為大家都認同,結果仍然遵守常規的現象。說白了,就是明明大家都知道答案或方法,但看沒有人動手,就誤以為自己的想法是錯的,所以就跟著不做了。當大家都這麼想,最後就顯得沒有人知道該怎麼做。小時候,安徒生就給我們立下很好的案例,那些明知國王一絲不掛的民眾,為了彰顯自己跟他人一樣聰明,就跟隨大家一起說自己看見國王美麗的新衣了。
課堂上憋住表現慾,頂多會被別人覺得笨,但人眾無知在生活中卻影響其他更為重要的情境。以研究助人行為知名於世的心理學家 Latane 和 Darley 認為人類在助人情境中之所以沒有出手助人,有個可能是有心打算出手幫忙的人,受到人眾無知的影響。
想想當你發現有人倒在地上似乎需要幫忙的時候,你卻看到大家若無其事的走過路過,你會怎麼想?如果真的很嚴重,大家早就出手幫忙了,可見沒有很嚴重?如果我出手幫忙不就太小題大作了?是不是我漏掉什麼訊息,不然大家怎麼會沒有幫忙?諸如此類的想法出現在行為者的腦中,當情境中的大家都這樣想的時候,最後就沒有人出手幫忙了。
Latane 和 Darley 執行一項實驗檢驗這件事。他們將參與者分成兩組,其中一組人會獨自在房間裡面填寫問卷,另一組的參與者則會和其他兩個研究同謀一起填寫。一陣子過後,實驗者會刻意在房間的通風口放出白煙,營造失火的假象,觀察真正的參與者會如何反應。
結果,煙霧出現的四分鐘內,獨自一人在房間的參與者,有一半以上會起身檢查,總之不會坐以待斃。再過兩分鐘,就有高達 75 % 的參與者都行動,甚至出門尋找實驗者,要求停止研究。反觀多人組的參與者,大多看到其他兩個參與者依然老神在在(這兩個研究同謀會刻意裝沒事,繼續寫問卷),也跟著待在原地,到最後,竟然有少數人在濃煙瀰漫,難以填寫問卷的情況下,仍然坐在位子,沒有做出反應。
人眾無知是個體對群眾心理的誤解,並且以此做為行動的依據。人在對自己的意見或主張感到模糊或不確定的時候,會尋找更多線索來支持自己的判斷,這時,如果沒有相關的證據顯示判斷對的,就可能影響我們對判斷的信心,而依循其他人的行為。我們普遍以為善用集體智慧,能讓我們做出更正確的判斷,在很多時候,其實適得其反。
Note:
1. 人眾無知,也稱作多數無知。
2021/10/01
人眾無知(pluralistic ignorance)
據說教導過臺灣學生與美國學生的老師,有個普遍的印象是,臺灣學生很少在課堂上當眾回答老師的問題。當老師向臺下發問,臺灣學生通常一片沉默,顯得不知道答案。而美國學生則反應熱絡,就算說錯,還是很積極參與討論。然而,臺灣學生真的不知道答案嗎?恐怕未必,而且學生當中可能大多數都知道答案,只是對自己沒有信心,或者說看大家都沒有舉手回答便沒有勇氣回答了。
標籤:
社會心理學
心理學碩士,畢業後從事非本科的工作,將所讀所學寫在這個部落格裡。
有任何心理學的問題或心理學教學(心理系轉學考、心理相關系所考試、AP psychology、IB psychology)需求接洽,再請留言或寄信到jessepsycourse@gmail.com 給我喔~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