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念研究所時,最神奇的事之一是與我與國小最要好的同學重逢,我和他剛巧在同一所大學拿碩士學位。國小時,他在班上的成績總是名列前茅,而我則是常吊車尾,成績不影響我們交朋友,至於智識的差距如何成就一段友誼則是永遠的謎。國小畢業後,儘管當時有手機,即時通、MSN 等網路通訊軟體,但我們失聯多年,十幾年後才再度搭上線。
約好吃飯那天,我還擔心當天會尬聊幾個小時。沒想到,幾年沒見,我們還是有很多話聊,而且他幾乎沒什麼變,只是人變得比較高大,過去說話的習慣與性格完全沒變。但不是所有久別重逢,都如此令人印象深刻,有朋友才幾個月不見,就好像變了一個人,不再像從前那樣言談投機。
儘管人生格言或勸世警句不斷提醒我們:人生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可是人類的成長在一定程度上是固定的,你不會今天認識一個人,明天他就像變了一個人,這會讓人類彼此很難相處。通常,我們得過一段時間,才能看出一個人的變化,而且有的時候,人可能沒有改變,始終如一。
發展心理學家與性格心理學家對人類的特性究竟是穩定(stability)的還是變動(instability)的深感好奇,小時候聰明或害羞的小孩,長大後來,還是一樣聰明或害羞嗎?這點在同學會上或過年過節的親戚聚會上就能明顯看出,幾年不見,老同學的性格依舊、某個親戚的孩子,跟他小時候的個性完全不是一個樣。這些矛盾多樣的觀察經驗,讓人類的特徵是穩定還是變動的問題,相當難回答。
同意人類的心理特徵,如智力、性格、情緒、說話方式,是穩定不變的人,通常認為基因等先天生理因素對人類的成長具有深遠的影響,就算他們認為環境有影響力,指的也是指早年的經驗。也就是說,出生過後的頭幾年,是人格、能力與行為模式養成的重要基礎。
但是,部分學者傾向認為,人類的成長與變化極具彈性,儘管基因與早期的生命經驗,對人來說至關重要,往後一生的際遇,還是會改變人類的特徵,比如遇到重大的生命事件,被女友背叛、至親過世、意外摔斷腿,都可能讓人大徹大悟而改變性格與價值觀。
所以,若站在極端的立場堅決認為你的朋友永遠不變或一直改變都不是恰當的說法。現在心理學家普遍相信,人類的發展,大多是穩定的,但是仍保有變動的可能。研究的成果明確指出某些特徵是相對穩定的,比如智力、性格,然而,像是價值觀、政黨傾向與宗教等等就比較可能隨著環境或生命是見而變動。
還有一項原則是越早年難預測後續的狀態,你很難用 7 歲孩童的特徵來預測他 17 歲的表現,或比較兩者間的穩定性,因為人的年紀越小,變化的可能性就越大,而且人在青春期,生理與生活都是變動相當大的時段;人的年紀越大性格與行為就越穩定,所以你拿一個人 27 歲的特徵來預測他 37 歲的表現就相對容易。同樣是十年間的變化,在哪個人生階段也是要考量的點。
現在,你聚到許久不見的親人、朋友、同學等等,如果他們的言行舉止很明顯不同已往,你可以合理懷疑他是否經歷過什麼人生大事,失戀後頗有頓悟或是投資友到剛發橫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