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5

連續(continuity)vs. 階段(discontinuity)

我記得我國小大考時,每當提前寫完試卷,我會努力求神祈禱一番,儘管會考差,也希望眾神保佑別考太糟,那時候的考試內容對我來說簡直像是摩斯密碼。可是,神奇的是,當我上國中沒有多,有天整理房間,將小學的課本拿出來翻閱,深深懷疑從前的自己是否智商低落?

明明才脫離國小沒多久,突然神智清明,覺得國小的課本內容也太簡單,甚至能指教還念國小的親戚們。這件事沒有結束,當我上了高中,又再次發現類似的事:國中的自己是否智商低落?

似乎,我們都像踩上階梯,到了一個新的階段。覺得過去的自己相當憨傻,這也表示我們進步了,可是處在前一個階段的當下,我們總是鬼打牆,看也看不清。交了下一任才驚覺,前一段戀情真是慘不忍睹。

發展心理學家對人類從受精卵到兩腳走進棺材,這近一百年間的變化很感興趣,他們希望歸納出人類各類成長與變化的共通特性,講個大家都很熟悉的例子,只要我知道展榮的年紀大概在 13 歲左右,我就可以預測展榮的身高跟體型,最近幾個月會有很明顯的變化(當然是長高)。這是怎麼知道的?當然是學者觀察大量的人類之後,歸納出來的結論:人在青春期的時候會劇烈變化,其中一項表現是長高。

除了對生理上的變化,發展心理學家對人類思考能力的變化也很感興趣。我們現在回過頭去,想想幾年前的自己,言行舉止簡直中二,且近於天真,紅著臉不敢承認那是自己(看看你的臉書回顧或部落格吧)。究竟是被雷打到,還是什麼緣故,讓我們變成今天這個思考比較成熟的自己(這邊只是比較,因為十年後的你,同樣會暗笑今天的你)?

發展心理家認為要回答這個問題,要先思考人類的成長究竟是呈現連續性(continuity)還,還是階段性 (discontinuity)。主張連續性的人傾向相信,人類的特性只有程度上的差異,也就是說大人和小孩都能思考困難的問題,像是加減乘除。只是大人效率較好,能憑空做兩個千位數字的相乘,而小孩光是背九九乘法表已經很吃力,但這並不表示小孩不會乘法,只是程度較差而已。

而且,小孩可以透過時常接觸與大量練習,每天進步一點,逐漸精通乘法。就算你沒有接觸音樂或體育,也可能多少知道從事這些項目的專家,很多都是從小開始培訓,有些人甚至在小時候表現得跟大人一樣好。總之,連續性表示發展試逐漸擁有或精通某項技能的過程。

而主張階段性的人傾向認為,人類的成長很像爬樓梯,在某個階段裡面,我們的能力只會有微幅的成長,不會有大幅度的突破,一直要到你走上下一層樓梯,才可能發展出新的能力,成長大爆發。這表示,每個階段都是不同的,彼此有質的差異。

劃分不同階段的關鍵在於年齡,當我們進到不同的年齡層,因為生理上的成熟,讓我們的能力有質的變化,主張階段性的人也希望能找到每個階段的劃分點。小時候的你跟長大的你,在能力上是不同的,隨著年紀越大你逐漸獲得過去不曾擁有的能力。像國中的我,嘲笑小學的我,也像青春期的前後,你是如此的不同。

連續性與階段性是發展心理學中的基本問題,走到哪都不能迴避的大哉問。最知名的發展心理學家 Piaget 提出知名的認知發展階段論,來描繪人類思考能力成熟的階段性變化,然而這個理論雖然極具影響力,但仍不能完全解釋人類複雜的成長過程。因為,孩子仍可以透過練習或專家的帶領,突破階段的限制,在上一個階段提前表現出理應在下個階段才會出現的能力。所以,目前的心理學家大多認為人類的成長,先天上大致上符合階段性的架構,但仍然會受到後天經驗的影響,突破階段的限制。

我們別再嘲笑從前的自己,因為我們之所以能走到今天,變成現在的樣子,都是每天默默的努力,逐步進步的成果。雖然年齡的自然成長順水推舟,讓我們變得世故老成,變得成熟,但若沒有努力增進各種經驗,也只是馬齒徒增,不會有半點明顯的長進。

Note:

1. 階段性 (discontinuity)就是不連續性的意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