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 Sigmund Freud 見微知著,連一個人說錯話寫錯字都不放過。他認為人類的意識之外,還有一個人覺察不到的潛意識(unconscious)在影響著人類的心理狀態與行為。否則,當人們決定要說某個句子的時候,就能依照自己意志順利表現出來,絕不會有卡住的時候。
Freud 對潛意識的定義是,個人意識無法透過內省覺察到的訊息,包括潛在的慾望、不能明說的願望與遺忘的回憶,而人的自我保護機制,會將這些訊息都深埋在潛意識之中,它通常相當不堪,而且潛在的慾望因為現實層面無法獲得滿足,會產生焦慮感與衝突。Freud 探索潛意識,發展出心理分析理論,它利用潛意識衝突的原理,來解釋人格發展與心理異常。這個理論主導二十世紀前半葉的心理學界,到現在仍有餘波。
Freud 曾以冰山比擬意識與潛意識的關係,意識是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塊,人類能夠輕易覺察,然而,真正重要的是,而在海面底下龐大的潛意識,從兩者懸殊的比例就能看出潛意識深深影響著意識,它會見機行事,默默影響意識。當你說講錯話寫錯字,很有可能就是潛意識的力量正干擾你的判斷,使你出錯。
一般的情況下,意識能夠阻擋潛意識的影響,但這僅限於意識清楚的時候,當人的意識薄弱,像是受到催眠意識恍惚或睡著,潛意識可能就會跑出來影響意識。所以 Freud 認為夢境的內容是潛意識的產物,它試圖用夢境來傳達訊息,因此你睡覺時腦海中出現的各種畫面與情節,就是潛意識想要對你說的話。想要了解潛意識,就得發揮想像力,了解夢,讀懂夢。這個觀點讓許多人著迷不已。
也許 Freud 的公關做得不錯,或是心理分析理論相當迷人,潛意識的概念變得廣為人知,但他不是第一個研究潛意識的人,也不是最後一個。Freud 的首席大弟子 Carl Jung ,雖然與老師翻臉,離開師門。但他還是採用 Freud 對潛意識的看法,放大格局,把潛意識分成個人潛意識(personal unconscious)與集體潛意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
Jung 認為人類的一言一行深受這兩種潛意識所影響,個人潛意識是個人慾望與願望的蓄集地。集體潛意識是每個人從全體人類祖先身上承襲而來的古老智慧,它代代相傳到每個人身上。 Jung 發現原始部落的藝術作品,即使不曾往來交流,居然有許多相似之處,這很可能是集體潛意識深藏在人類身上的表現。
科學心理學常抨擊心理分析理論,認為 Freud 提出的潛意識與相關的概念難以界定,同時也很無法驗證。可是現在,認知心理學從古典的潛意識裡走出自己的新路。當代的認知心理學家,普遍認為潛意識就是在人類的認知歷程之外,自動化處理的機制。有些刺激你明明沒有注意到,不曾覺得自己有動腦想,而你仍然會產生對應的反應結果。
為了不要把事情說玄,舉生活中的例子,如果你剛認識A不到幾分鐘,說話的內容全是天氣、如何搭車之類的尬聊,但是當你事後被他人問起對A的印象,你卻能說出許多訊息,包括他整體給人的感覺,可能的職業、學歷、偏好與政黨傾向等等,當下你明明沒有想過這些事,為何可以得到這些訊息?
心理學家認為人類的認知系統之外,除了個人能夠覺察的部分,可能還有一些個人無法覺察自動化的部分,目前只知道,這個部分通常屬於高層次的處理,能用綜觀大局的整體思維運作。
總之,在心理學,潛意識這個詞曾有一段時間,結合個人的慾望與情緒,帶點神祕性與頗大的創作空間。而現代的潛意識是指人類自動化的認知運作,聽起來較為理性與冷靜,也就是你的大腦沒有經過你的命令與管控,就擅自處理了一些事。就這點來說,簡直比隨身特助還要貼心,應獲得我們的掌聲。
Note:
1. 潛意識,又翻成無意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