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5

情境(situation)

心理系的學生在大學四年通常會看過無數的錯覺圖,因此對於判斷眼前的兩條直線是否一樣長,或兩個物體是否一樣大的問題駕輕就熟,學生們知道背景常常愚弄人類的知覺甚至是思考方式。

《觀看的方式》是 BBC 早年的紀錄片節目,探討現代人觀看事物的方式與從前的人大不相同,主持人約翰伯格也在節目後出版一本同名書籍。在紀錄片裡,約翰伯格指出人類觀看畫作(尤其是西洋經典名畫)的方式跟畫作被創作時所預設的觀看方式大有不同。

早期的西方畫家多為宗教服務,除了畫作內容以宗教為題,畫作本身也是建物(教堂)的一部分,比如在美術課本上常看到的米開朗基羅的《創世紀》,其實是西斯汀禮拜堂裡的一幅巨型壁畫。

這些名畫因為攝影技術被大量複製,出現在世上各個角落,脫離畫作本來獨有的情境涵義。畫作可能因為它所在的環境(前後文、配樂、旁人說話的內容)而產生不同的意義。約翰伯格對人類改變觀看方式的好壞不置可否,只是提醒觀眾需要留意。

不用約翰伯格提醒,心理學家頗有自知,他們很早就是知道背景對刺激的重要性,一個做為主體的刺激會和背景形成互動,改變人類對刺激的解釋。心理學家甚至還將平面的圖像背景,提升到立體的現實世界中,用來解釋人類的行為,這個如同畫作背景的存在就是情境(situation)。

要判斷一個行為的意義,除了考量行為者的內在因素(性格與意圖),還需要考慮情境對行為者造成的影響。一個在人在海灘前脫鞋子和在總統車陣前脫鞋子的意義大不相同。

同時,情境也會限制行為的可能性,一個人所處的情境多少都有對應的規範(norm),如果你的行為超出情境規範之外,會讓他人覺得你的行為具有獨特的動機,比如你不會在參加喪禮時大笑或在流水席的婚宴舞台上唱《嫁不對人》。

心理學家還將情境的定義擴大,再將時間拉遠到過去,延伸到環境(environment)與文化(culture)的討論。一個人決定在 101 大樓的景觀餐廳毫不避諱的剔牙,除了他的個性,還可能跟他長期所處的文化有關。

不過,心理學家們為了行為背後的原因已經吵了一百多年,到底是行為者的性格比較重要,還是情境比較重要,到現在還沒有一個定論。只能如同約翰伯格語帶保留地提醒觀眾:在判斷人類行為時,別忘了考量情境的影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