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畢業十年的同學會上想著要吃什麼。旁邊有人三三兩兩地聊天,有人無聊到在玩刀叉。雖然已經超過時間,但聚會顯然還沒開始,因為還有些人正在趕來的路上。
一會,幾個同學提議別管遲到的人,反正那些人以前就愛遲到,接著開始有人附和,形容詞與學生時代的八卦不斷堆疊而出,指責還沒到場的人:「任性」、「邊緣人」、「活在自己的世界」。
我們習慣用性格(personality)來說明一個人的行為與思考方式,似乎指出一個人的性格,連同他未來會做什麼,他的喜好也能一併交代。我們預設性格與特定行為方式有對應關係,個性機車的人講話直接,即使無理,也要理直氣壯。個性溫柔的人在家一定很孝順父母。個性浪漫的人做什麼決定都很不切實際。
起初,心理學家也是這麼想。他們企圖找出人類在內穩定的部分,並稱為「性格」。研究性格的心理學家提出許多理論與模型來說明性格的特性與發展過程。性格模型像是建築物,由穩定的結構(structure)所逐步搭起。
心理學家 Freud 認為性格是由本我(id)、自我(ego)與超我(superego)所組成,三個我的關係是平衡還是失衡,將影響一個人的性格正不正常。另一群心理學家則把化學元素表當成引人頓悟的神啟,企圖找出形容人類性格的基礎元素,他們用統計方法簡化字典裡成千上萬個形容詞,找出最基礎,解釋力最強的幾個形容詞(好啦,你想知道的話,是五個)成為特質(trait)。只要檢測基礎特質上的狀態,便能描述一個人的性格。 Freud 的三個我與基礎特質都是構成性格理論的性格結構,也是性格理論裡最穩定的部分。
但看起來穩定可靠的性格論述,有時候也會失靈。你那個昨晚在夜店貼著人群主動搭話跳舞的同學,在今天早八的課堂報告上,連站到講台的勇氣都沒有。性格在不同情境的一致性很低,讓研究性格的心理學家苦惱許久,甚至引起部分心理學家走到對立面,認為世上沒有穩定的性格,只有人對不同情境的反應,並將研究的火力對準情境。這類人與情境的爭論(person–situation debate)在心理學界也不是什麼新話題,至少吵了將近一百年,結論至今仍莫衷一是。
幾個人推門進來,大家遲疑了一會才紛紛站起身來。「抱歉抱歉,太晚下班,捷運都是人」大家似乎接受這個答案,把話題轉向另一邊「你也變太多,我們剛才還在說是不是你」有人拼命挖出以前的往事努力核對身分。剛才玩刀叉的同學,開始低頭吃飯一路到散會,他身旁坐著兩個人,是主辦同學刻意安排的位置,這三個人以前可是下課總是抱著躲避球,一起不見人影的朋友,在整場同學會上居然無話可說。
Note:
2. 也有學者認為基礎特質的數量是六個或七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