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4

行為(behavior)

如果現在要你說出一個行為(behavior),你會說什麼?走路。伸出手。跳肚皮舞。行為這個詞幾乎簡單到不用再解釋,我們觀察別人的行為與他們互動,沒意外的話,你大多了解別人行為的意思,甚至在眉眼交接之際讓出走道。

現代心理學是研究心智處理與行為的科學,但過去有好一陣子某群心理學家們(就是行為主義者)因為著重科學的客觀性與當時研究方法的限制,對行為過分著迷。

他們強調的外顯行為(overt behaviors)的重要性,因為可觀察的行為(observable behaviors)才能夠測量,接受檢驗。像思考、默讀、在路上看到暗戀的人內心波濤洶湧,則屬於內隱行為(implicit behavior),行為主義者認為內隱行為無法考察,即使讓人回報內在的想法也帶有主觀性,所以沒有探討的必要。

我們觀察別人的行為,也猜測別人行為的起因。行為通常是受環境中的刺激或心智處理的結果。人類受環境刺激做出行為的例子相當常見,有人對你翻白眼,你可能會過去賞他一巴掌,或是夏天被蚊子叮到翻臉,在房間裡一個人鼓掌。

同時,人類也可能突然想到某件事,而做出行為,比如冬天跟伴侶相擁時,你突然想到自己很多天沒洗澡了,決定去洗澡。甚至更複雜的情況是,接受到某個刺激,讓人想到某件事才產生行為。一個不堪的例子是,在路上偶然聞到前任的香水味,你想起從前甜蜜的時光,決定今晚獨自喝到斷片。

有一度行為主義者認為只要確認過去的刺激與反應的連結歷史,便可以用刺激來預測人類的行為,他們稱呼這類連結為制約(conditioning)。翻白眼起初是個中性的動作,當它常出現在他人表現不耐或爭吵時,久而久之,只要你看到翻白眼便連結到不友善的意圖,選擇閉嘴或離開。

行為主義者只探討刺激與反應的制約關係,顯然忽略人類有心理狀態的事實。制約的看法在後來受到挑戰。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環境下,面對相同的刺激不一定會有一致的行為反應,因為對刺激的主觀詮釋也是影響人類行為的一大因素,即使是同樣的刺激,在不同時間環境下對同一個人也會有不同的意義。好事多的店員在結帳時翻你白眼,跟伴侶在你講爛爆的情話翻你白眼,兩者的意義大不相同。

現代心理學家所指的行為包含外顯與內隱行為,面對內隱行為,心理學家已發展更精緻的工具來測量。此外,心理學家也知道人類行為的原因相當複雜,除了環境刺激,行為意圖之外,刺激所在的情境,以及情境是否有限制行為意圖的規範都可能影響行為表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