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6

文化(culture)

出國的樂趣,不只是到一個沒有人認識你的地方而已。在異地,處在不同的文化(culture)之下,你的言行舉止會脫離你習以為常的意義,讓你可以用不同的角度重新認識自己的行為。

心理學家認為,文化是一群人世代傳承的習俗、知識與生活習慣,當然不只如此,它甚至包含族群所發展出來獨特的工藝技術、律法與藝術。最初,人類是為了解決環境中特有的地理問題,而發展出獨特的生活方式,周遭都冰天雪地的人與周遭都是沙漠的人,自然會發展出不同的文化。人類在成長的過程中會與環境中的他人互動,漸漸學習某個文化的內涵,這也是文化得以傳承的原因。

文化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它在無形之中形成一套常模(norm)型塑我們的思考方式,指引我們該做出什麼行為,該穿什麼衣服,該說什麼話。我們的言行舉止都受到文化所規範。
在臺灣,喪禮的佈置與穿著,大多黑白兩色為主。但這條習俗有個例外,就是當逝者是五代同堂時,喪禮的佈置與參與者的穿著反而以紅色為主,而且也不能哭,因為在古代,五代同堂是很難得的事,這場喪禮要視為喜事來看待。

若在你在巴西的餐廳裡向女侍比OK的手勢(拇指與食指合成一個圈),你可能會被揍,因為這個手勢在巴西表示性交。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知道,對相同一件事,有多少文化幾乎就有多少種觀看的方式與行事的準則。

有一陣子心理學這個詞,應該要叫「美國大學生的心理學」,因為我們常聽到各種知名的心理學現象、效應與理論主要是以美國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所得到的結論,似乎只能反映熟悉美國文化的人會有的心理歷程。這些發現能不能適用到其他文化?許多心理學家持保留態度,也讓心理學的研究開始將焦點轉到不同文化的人類行為特徵。

面對千百種文化,研究心理學家依照特性,籠統將文化分成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與集體主義(collectivism)兩種大類,分別反映兩種思考方式與行事習慣。

心理學家發現個人主義文化,以西方歐美國家為代表,這些國家的文化深受古希臘哲學的影響(他們國高中生可不是讀論語孟子)。古希臘哲學將每個事物拆分成獨立的個體,並探究它的本質(nature)。因此,個人主義者(在個人主義文化下長大的人)習慣將自己視為獨立的個體,不同於群體,把自己的人生目標與感受擺在群體目標之上。比如你當醫生的爸爸、叔叔與爺爺要你在大學系所申請表上填寫醫學系,如果你是個人主義者,你可能會不理他們,堅持自己想念的心理系。

集體主義文化,以華語圈、東亞地區的國家為代表,這些國家的文化深受儒道哲學的影響,強調天人合一或人與大自然的關係,他們在思考事物的本質時,習慣考量事物與周遭環境的關係,才來界定事物是狀態。這種思考方式,延伸到生活,他們會把團體的目標擺在個人的目標之上,只為了維持團體的和諧。比如請集體主義者自我介紹,他們通常會用他們隸屬的群體來界定自己:我是臺中人,我念OO大學,我在大學參加踩高蹺社。而個人主義者則會明確表達自己的興趣跟他是怎麼樣的人。

一個簡單的問題可以區分集體主義者與個人主義者的思考方式,比如有天你交往的對象你的家人都不喜歡,你是否還會跟他繼續交往下去?如果你是個人主義者,你可能還會繼續下去,因為你喜歡誰是你的主張,你的自由,和你的家人沒有關係。但如果你是集體主義者,你可能會思考這段戀情如果繼續下去,你跟家人的關係可能會變差,而且就算之後結婚,也不會太愉快,所以你可能會為了家人,而選擇放棄這段戀情。

在一個研究中,心理學家將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的參與者各分成兩組,再分別給各組看一張主角微笑的照片,要參與者指出主角正處於何種情緒。這張照片巧妙的地方是,主角的周圍微繞了許多人,一個版本是主角周圍的人也在微笑,另一個版本是主角周圍的人都苦著臉。

結果發現,個人主義者無論主角周圍的人是微笑還是愁眉苦臉,他們都會認為主角很開心。但集體主義者除了主角的表情,還會考慮主角周遭的人,如果周遭的人都愁眉苦臉,他們會認為主角的笑容是強顏歡笑或不開心。也就是說,集體主義者比起個人主義者,更傾向使用環境或關係來界定事物的狀態與本質。

過去心理學家希望找出全體人類心理歷程與行為的普遍特性,但心理學家發現文化是影響人類性格與行為的重要來源,每種文化都可以形塑出獨特的心智,因此心理學家目前的研究目標之一,是比較不同的文化,看看不同的文化在對面同的情境時,會有什麼行為表現上的差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