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諺說,君子立常志,小人常立志。我顯然是小人。每當我新接觸一樣活動或技能,看到厲害的前輩精彩的表現,像是麻將、羽球、泛舟、彈三弦琴,都立志要把它學好。於是,我找來書,上網蒐集教學影片,雄心萬丈開始學習之後,才發覺異常吃力,進入撞牆期。
儘管愛因斯坦說:「專家只不過是一隻訓練有素的狗」,卻也說明專家(expert)的可貴之處,他們長年蹲點,對某個領域有大量的知識、經驗與技巧,甚至不為人知的眉角與冷知識,它們都能如數家珍地娓娓道來。怪不得,專家能輕鬆勝過三心兩意(如我)的新手們(novice)。
心理學家對專家與新手的差異相當好奇。起初,他們為了方便研究討論,找來西洋棋手來做相關的研究,因為西洋棋的專業內容,比較容易用系統的方式看出兩者差異。而後,他們開始研究各領域的專家與新手,發現這兩者之間確實都在一些共通的差異點。
專家在基本功方面明顯比新手還要紮實,他們對於基本技巧的熟練程度,已經達到自動化的水準,不用多想就能流暢表現,如此,便有餘力來思考其他影響表現的因素。從某個角度看來,專家都是解決某些特定問題的高手,面對同樣的問題,專家在表徵問題上與新手明顯不同,新手常執著於問題表現的陳述,被文字、圖案等訊息給限制,而專家除了表面的陳述,還能聽出潛台詞,釐清與問題無關的雜訊,只辨識訊息中重要的特徵(pattern),因此能直接處理問題的核心。
隨著不同界定問題的方式,專家還能使用不同的解決方法,大幅度提升解決問題的速度。加上專家在某個領域上具有豐富的知識與經驗,他們不像新手,不只知識量稀少,而且破碎不全;專家腦中的知識,量多而且相當細緻,除此之外,經由長年的經驗與整理,專家的知識已獲得良好的組織,形成組塊(chunking),大大減少記憶時的費力程度,有利於隨時提取,還能觸類旁通。這讓專家能迅速提出各種解決問題的策略。
策略稀少已經很吃虧了,更糟的是,心理學家 J.H. Larkin 研究發現,新手使用的策略往往不得要領,方向錯誤,常由未知的結果與假設來回推現況,嘗試縮小兩者間的差距,然而,過程中不免費時費時不斷嘗試。專家則順勢而為,有憑有據,從手上現有的工具與條件,逐漸推導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將情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減少嘗試錯誤的時間,同時縮小現況與目標的差距。
以投資估票來說,股票新手光是弄懂大量商業用語就已經相當吃力,更別說區別出哪個用語比較重要。反觀專家,不僅能說出各個專業術語,而且還會同時考量到大局觀,配合產業趨勢與整體經濟概況來決定要使用那些觀察指標,這些都能讓專家在投資活動上能將問題處理的更細緻,自然獲得較好的報酬。
比較這麼多,都在說明專家腦中的系統跟新手顯然不是同一個層級。這些深厚的底子實在沒有捷徑,除了常聽到的一萬個小時定律與刻意練習,花時間整理學會的知識,深思知識與問題的關係,來獲得專於於自己的體悟,都是成為專家的必經過程。我也該結束討論,繼續躲起來專心練功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