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0

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

做人很難。做人難的地方之一在於說話,說話是一種藝術,同一句話,用不同的方式表達,有時甚至可以獲得相反的結果。一句不可考的格言是:「重點不是你說了什麼,而是你怎麼說」,這話常被拿來當行銷廣告上的指導方針。

賣蝴蝶餅乾有兩種介紹方式:一種說這盒餅乾只含 2 % 的脂肪,另一種說這盒餅乾 98% 不含脂肪。客觀來說,兩者的意義是一樣的,但消費者可能會比較偏愛後者。同一樣句話,切入的角度不同,給人的感受也不同。把屢戰屢敗說成屢敗屢戰,撤退說成轉進,雖然都是打敗仗,但後者顯然比較鍥而不捨,聽上去更為積極。

這些看似說話的藝術,可不是拿一張好看的紙,勉強包裝不堪的事實。心理學家發現表達的方式確實會影響我們對事物的詮釋與認知,因為每種的表達方式,牽涉到不同的參考點,一旦選對參考點,就像幫聽眾選擇一扇窗,從圓形窗看出去的世界,顯然和方形窗不同,心理學家稱這樣的現象為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也就是事物的表達方式,會影響人類的判斷。

Amos Tversky 和 Daniel Kahneman 在一項研究中針對相同內涵的事件,使用兩種不同的參考點分別詢問兩組參與者。
某個城市裡,有 600 位市民得到一種致命的疾病,現在有兩種治療方案,請問你會選哪一個方案。
第一組問法:
A. 確定拯救 200 人。
B. 有 33% 的機會拯救 600 個人,有 66% 的機會沒辦法拯救任何一個人。
第二組問法:
C. 確定會有 400 個人死亡。
D. 有 33% 的沒有一個人會死,而有 66% 的機會 600 個人全都都會死。
如果你夠敏銳,你會發現,不管哪一組問法的選項(治療方案),其實背後反映的都是一樣的意義,平均來說只能救 200 個人,死去 400 個人。只是 A. 與 C. 選項牽涉到肯定發生的結果,而 B. 與 D. 則牽涉到機率,有點依靠運氣,賭一把的味道。

結果顯示,在兩種框架的影響下,兩組參與者的選擇差很多。接受第一組問法的參與者,平均而言選擇 A. 的人數佔該組的 72%,而第二組的參與者,只有 22% 的參與者選擇 C. ,儘管 A. 與 C. 在結果上的意義是相同的。

心理學家認為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參與者接受到不同的框架,第一組問法是正面的框架,所設定的參考點是「拯救」;第二組的問法是負面的框架,設定的參考點是「死亡」。

在拯救的框架下,人類心裡想的是獲得與擁有,這時人類偏好肯定的結果,因此選擇 A. 的人,會覺得我至少能拯救 200 個人,而不願冒險選擇 B. ,雖然 B. 有機會拯救全部的人,但也可能讓所有的人都死去。對一個預期要獲得的人來說,無法接受一無所有的情況。所以接受第一組問法的參與者大多選擇 A. (這叫做確定效應(certainty effect))。

而在死亡的框架下,人類心裡會預想注定要失去。面對這種情況,人類會選擇冒險,反正都是要死,不如選擇放手一搏,說不定還會矇中,讓全部的人免於死亡。因此在接受第二組問法的參與者大多選擇帶有冒險性的 D. 。

好險,年紀與經驗可以讓人成長。大體而言,人類回隨著年齡,對訊息更敏感,減少受到框架的愚弄,但不同年齡層的人,仍會受到不同面向的框架效應所影響。小孩子是所以年齡層中最容易受到框架影響的一群,因為他們的推理能力還不夠健全,較難從不同框架的訊息裡看出資訊的本質相同。

青少年相對其他年齡層則各容易採取採取冒險的選擇,這可能是他們沒有足夠的真實世界經驗來做合理的判斷。而老年人比年輕的成年人更在意負面事件,因此面對這類訊息時容易受到框架所影響,因為他們相對來說認知資源較少,而且思考較沒有彈性,無法從不同角度詮釋相同的資訊。

有趣的是,如果決策的內容是使用受中的第二外語呈現,便能降低框架效應的影響,這是因為我們在用第二外語思考時,會比較專注,並深思與句背後的意義。

框架效應會影響我們決策的方向與品質,我們在做決定時總是只能看到一個版本(特定參照點)的資訊,而且依照現有的版本做決定。所以為了減少受到框架效應的影響,我們心中應該不時想像不同參考點之下的資訊,會不會改變我們的決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