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和朋友一起去看電影,看完後走出電影院,總會面對一個尷尬的問題:「你覺得這部電影好看嗎?」為了表現深度,大家都會勉強擠出一點內容來發表自己的見解。
常見的就是評論結尾。對一般觀眾來說,電影結尾通常會影響他對電影的評價,而忽略導演與編劇在劇情中的其他細節,比如角色的動機、轉場、事件的連接是否流暢合理等等。這不能怪觀眾,畢竟電影動輒兩小時起跳,又不能像小說一樣翻前幾頁重新釐清狀況。觀眾只能對腦中所剩無幾的記憶內容發表一下意見。
心理學家 Hermann Ebbinghaus 發現,大家都是善忘苦主,除了內容本身好不好記之外,記憶順序同樣是個重要關鍵。他以自己為研究對象,希望找到人類記憶的特徵。他發明許多無意義的單字像是 xskdhl、sidomees、ahshdjg 要自己依序背誦,並在事後看自己回憶的效率。
結果 Ebbinghaus 統整後發現,記憶內容出現的順序,會影響一個人回憶的效率,他稱這個現象為序列位置效應(serial-position effect)。序列位置效應通常發生在最先與最後出現的記憶內容上,分別稱為初始效應(primacy effect)與新近效應(recency effect)。
對於這點,你應該不陌生,每次看小說與電影時,通常開頭與結尾記你會記得最清楚,其餘中間的轉折則想不太起來。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開頭與結尾具有某些記憶上的優勢。
人類在記憶開頭的訊息時,通常精神狀況最好,沒有任何雜訊干擾,此時你只要知道電影的主角叫 Jack,是個需要下課兼差的窮學生,相當單純。而且往後劇情每提到一次 Jack,就能等於幫你一次複習,不用我說,複習自然能加強人類回憶的效率。相對於其他時間位置的訊息,一開始的訊息照理來說會被重複最多次,最可能進入到長期記憶中。因此,你想忘掉也很難。
而結尾的訊息,最大的優勢就是接近。如果你在路上搭訕一個人跟他要通訊軟體的帳號,他在說完的當下,你能毫無懸念的背誦出來,因為訊息剛消失不久,還暫存在工作記憶,所以大腦仍然記得。由此可知,消失的訊息距離回憶的時間越近,人類越容易想起。
此時,你可能會問,那中間的訊息去哪裡了?很遺憾,隨著時間過去,人類要記得訊息變多,而且彼此可能互相干擾,大腦會開始不堪負荷,無法記下太多中間的訊息,就這樣一路模模糊糊,來到訊息的尾聲,依靠時間接近的優勢,記得最後的訊息。
好奇心深重的人也許還會問,那初始效應與新近效應究竟誰的影響比較大?我想會這麼問,可能攸關你念書時的科目順序,把需要記憶的科目擺在對的位置,增加一些助力。一般來說兩者的效果差不多,幾乎平分秋色,對於這種情況,就得考量到其他因素了,比如情緒、精神狀況、記憶的動機,甚至是訊息呈現完之後有沒有干擾,這些因素都會同時影響回憶的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初始效應在人際關係有重大的影響力,在人際關係上初始效應與新近效應似乎有不對等的關係。我們都知道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它幾乎決定他人往後對你的評價與想法。第一印象的影響力來自於它非常難以忘記,多少是因為人類對他人的記憶,就如同一段有時間順序的事件在演進,在這段時間順訊中,人類顯然最難忘掉一開始的事件。所以,下次與新對象約會前,記得買件新西裝整裝完成再出發吧!坦腹東床已經是 1600 多年以前的事了。
Note:
1. 初始效應又翻成首因效應。
2. 新近效應又翻成時近效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