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6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Stockholm syndrome)

網路上流傳一句話:「所有感情問題,唯一的建議就是分手」,聽起來相當果斷有效率,及時停損,減少投入感情的時間與成本。對於拳腳相向、出言恐嚇或是情綠勒索的伴侶,分手或許是正確的選項。

但是,當你向朋友建議快點跟不適合的人分手時,他反而會生氣,甚至幫伴侶說話,覺得伴侶深愛著它,只是不懂得表達,或偶爾犯錯,沒有必要提分手。相同的狀況,也出現在一些家暴受害者。為什麼明明對方相當糟糕,但他們就是無法離開?

心理學家認為這可能是他們得到斯德哥爾摩症候群(Stockholm syndrome)。這個現象相當有名,你可能多少有聽過,至少曾對它長到需要用地名當名稱感到好奇。它最初是指綁架的受害者,在綁架期間,對綁匪產生認同,進而產生情感連結與正向情感,最後拒絕與警方合作逮捕加害者,反而幫助加害者的現象。

1973 年,兩名歹徒潛進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最大的銀行裡,挾持四名銀行員,準備搶錢。經過五天僵持,最後警方順利逮捕歹徒。然而,奇怪的是,其中四名遭挾持的銀行員,事後表示自己並不恨歹徒,反而很感謝歹徒沒有傷害自己,還照顧有加,對歹徒產生同情與感情。最後,甚至拒絕與警方合作,不願出庭指認歹徒,還籌募資金要為歹徒辯護。

這起事件相當有名,也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由來,犯罪心理學家 Nils Bejerot 便把發生地點作為這種特殊心理現象的名稱,泛指受害者愛上加害者的情況,像是老鼠愛上貓,明明一方就是在傷害自己的人,卻依然對他懷有正向情感。

這也太矛盾。而且違反人類的天性,我們是趨樂避苦的生物,我們對有害的事物,躲遠遠都來不及了,怎麼還會想靠近。難道哲學家 David Hume 的《人性論》要改寫?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不是一種正式的心理疾患,它只是某種心理現象的泛稱,至少翻遍《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也不會找到關於它的描述。不過,經過專家歸納,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通常會出現幾個徵狀(或條件)。

綁匪(加害者)是為了某個原因而綁架人質,這個原因能得到人質認同。綁架過程中,人質要相信自己根本逃不掉,而且無法聽到其他人的觀點(像是歹徒是大壞蛋),只能靠自己主觀判斷情境。最後,人質必須感到綁匪威脅到自己的生命,又同時經歷綁匪釋出的善意或照顧。

仔細拆解這些條件能夠發現,受害者是極端害怕與焦慮的情況下,必須自己判斷加害者的傷害與威脅究竟意味著什麼。此時,如果加害者有個合理的動機,又在過程中給予幫助與關懷,就可能讓被害者相信加害者不是真的壞,而是逼不得已,便對他們產生正向情感。

心理學家認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只有在特定的情境條件下才會發生,通常出現在權力極不對等的關係裡,像是綁架、挾持、戰俘或是虐待的受害者,這些情境下最容易出現上面提到的條件。司法心理學家 Steven Norton 認為受害者因為焦慮、害怕而失去自我照顧的能力,便可能對加害者形成情感上的依賴。

想想看,受害者無法逃脫受害的情境,在生命受到威脅的情況下,如果加害者又給與微小的關懷與照顧,會形成高反差的對比,好比汪洋中的浮木,會讓人質產生依賴可靠的感覺,也不是無法想像。所以感情上傾向依賴他人,而且易受感動的人,比較容易產生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狀況。

心理分析學家 Ronald Fairbairn 從解離(dissociation)的防衛機制來說明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原因,因為產生正向情感的意識,能避免讓受害者直接面對受到生命危脅的情境。Fairbairn 在一些受虐兒童的案例上,德哥爾摩症候群背後的原因也有可能是這樣。

除此之外,心理分析學家還認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是人類重現幼年時對主要照顧者的依附關係。人類早年沒有生活自理能力,只能依賴父母才能活下去,因此對父母會發展出極強的情感。

類似的處境發生在被害者與加害者的關係中。因為加害者在情境中握有相當大的權力,能決定受害者的生死,這時受害的心理會產生類似依附的機制,對加害者產生強烈的情感,讓自己能順利活下去。

演化心理學家則認為,這是人類祖先為了適應部落間常見的擄掠綁架而產生的適應心理。早年採集狩獵的原始社會裡,部落裡的人(大多是女性)被其他部落挾持的狀況相當常見,人質為了避免受到傷害或者被殺,便傾向減少抵抗,選擇順從,甚至愛上加害者,以求提高生存機會。所以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是面對極端情況下,權宜的因應方式。

統計發現,男女性都可能得到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其中女性得到的比率較高,似乎也符合演化心理學家的觀察(但有沒有可能是女性比較常是受害者?)。

其實,真正產生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人很少(不會隨時都有人被綁架),心理學家自然很難研究背後的機制與原理,目前有關的討論與理論多半著重在個案分析,所以專家們對這個現象還沒有共識或具體的結論。

實務上,部份家暴防治專家或諮商師,會使用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概念,來解釋情緒勒索與家暴的受害者為加害者說話,離不開關係的原因之一。雖然它不是一種正式的疾病,但心理學家傾向往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與急性壓力疾患的角度介入,通常可以透過心理諮商或認知療法改變個案對狀況的理解(唉!那個人其實想傷害你耶),進而改善情況。

Note:

1.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又稱作人質症候群、人質情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