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發現身邊某個朋友即使分手數次,他們還是喜歡同一類型的人。身為旁觀者,我們看到他們總是深陷差不多的關係與情感問題,反反覆覆。這是怎麼回事?人類不是知過能改自居,如果同一種類型的人顯然不適合自己,為何我們還是會一再喜歡上差不多的人?
心理學家認為人類的愛情觀與友情觀,深受幼時第一個建立的人際關係所影響。 John Bowlby 從演化心理學與動物學的研究得到啟發,他發現有些鳥類,像是你熟悉的鵝,出生時會自動跟隨第一眼看到會動的物體,這個物體通常是正在孵蛋的母鵝(有些動物學家很壞,知道這件事情之後,把母鵝換成狗)。這種天性叫做銘印現象(imprinting)。銘印是演化的產物,只要小鵝跟緊跟著母鵝,就能受到母鵝的保護,增加生存的機會。
Bowlby 認為類似的機制也會出現在人類身上,人出生時就帶有一些天性。大約在 6 個月大左右,嬰兒會開始對主要照顧他的人相當敏感,他們會留意誰常常滿足自己的需求而且有求必應,嬰兒就會對這個人產生社會鏈(social bond、social tie),這是一種情感上的緊密關係,Bowlby 叫這樣的關係為依附(attachment)。也許是母性,或文化裡的性別角色分工,母親常是嬰兒的主要照顧者,所以嬰兒常會對母親發展依附關係,但其實只要頻繁且穩定照顧嬰兒的人,都可能成為嬰兒依附的對象,爸爸也有機會。
依附關係是人類與他人建立的第一個人際關係,它具有生物學上的涵義,如同小鵝緊跟母鵝,和主要照顧者發展依附關係也有利於嬰兒生存,他們到了可以爬行的年紀,就會以主要照顧者為安全基地,開始向外探索,反正有主要照顧者在身旁,任何問題都能靠他解決,所以可以放心探險。
除此之外,依附關係會成為嬰兒長大後與他人建立關係時的參考與指引。依附關係的內涵,不在於主要照顧者陪伴嬰兒的時間長短,而在於照顧的品質,一個對嬰兒需求很敏感的母群,會深受嬰兒的依賴,而且讓嬰兒對他人產生信任,覺得自己以外的個體能夠依靠,行為可以預測;而疏於照顧嬰兒的母親,會讓嬰兒對他人失去信任。如果嬰兒覺得自己以為外的個體都不可信任或不可靠,未來會較難與它人建立信任關係。
後續的心理學家,依照主要照顧者照顧嬰兒的品質,比如是否有求必應,還是有時回應有時不會回應,甚至完全不回應,能夠區分出不同的依附關係類型,這些嬰兒長大之後,會以相應的方式與他人互動,建立關係。所以依附關係是一個人愛情觀的雛形,我們對關係最深層的渴望與恐懼,都可以追溯到幼時與主要照顧者的關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