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8

敵意性攻擊(hostile aggression)vs. 工具性攻擊(instrumental aggression)

心理學家認為人類的攻擊行為,大致上可以區分成兩種大類。第一種牽涉到情感與情緒,叫做敵意性攻擊(hostile aggression),攻擊者通常對特定對象帶有強烈的敵意,想傷害對方,讓對方受到肉體或心理上的痛苦,在情緒的最高點克制不住衝動而出手。你知道的,就像拳打腳踢這種。

有時和緩些,也會透過關係,來達到傷人的效果。國高中常出現的霸凌,聯合其他同學排擠特定同學的手段,也是敵意性攻擊的展現。攻擊者之所以如此,可能是他受到對方挑釁或遭受攻擊,為了保護自己,不得不反擊。同時,也有可能是針對對方先前的行為做出報復,或單純看對方不爽引發情緒。

另一種攻擊類型,比較目的導向,叫做工具性攻擊(instrumental aggression) 。攻擊者通常為了明確的目標而攻擊,藉此獲取資源或其他較為個人的實質利益,像是錢或地位。所以,就工具性攻擊來說,攻擊行為只是一種獲得目的的手段,並非真的想傷害他人,而且攻擊者通常會預謀,較有計畫性。

體育賽事上的火爆場面,足球員假摔出拐子,偷鏟對方的腳,最後甚至全場扭打成一團,這些倒也不是真的有多恨敵方的球員,而是為了能夠贏球,獲得獎盃與榮譽。攻擊只是獲勝的手段。

如果你覺得球場離你很遙遠,那假裝你現在是個上班族,每天早上都要趕公車。這天你不小心睡過頭,匆忙整理過後,來到公車站,這時候人潮早已大排長龍,隊伍後方的人,看你一路跑過來相當狼狽,笑了出來。你實在嚥不下這口氣,理智斷線,衝上前去用力推對方一下。這個舉動就是敵意性攻擊,它是因為你的情緒而產生,你對路人的嘲笑(一種隱蔽的攻擊),做出回擊。

這時,公車來了,你跟著路上擁擠上公車,結果好死不死,快車快滿了,你前方的人還在猶豫要不要上車,感覺在擠上去對裡面的人很抱歉。但你趕得要死,遲到一分鐘就得扣全勤獎金,一想到錢,你才不管什麼排隊順序了,搶著上公車,甚至還把前面猶豫不決的路人推開。

你這次推人,就不是因為情緒或怒氣作祟,而是為了上車,更遠的原因是避免被扣薪水,顯然是為了一個目標而做,所以是工具性攻擊。第一次推人只是單純宣洩情感,鄉抒發被人看扁,不爽的情緒;而第二次推人,具有侵略性,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與好處才做攻擊。

心理學家對人類的攻擊行為作出很多分類方式,這麼做的好處是讓我們知道攻擊的人背後的原因究竟為何,如果能有效控制,便能減少他攻擊他人的頻率。很容易情緒失控的人還動手打人的人,也許可以教他們情緒管控或放鬆,減少情緒引發攻擊的可能性。

Note:

1. 這裡所談的攻擊,很接近侵略行為。

2. 敵意性攻擊,又稱作敵對性攻擊或情緒性攻擊(emotional aggression)。

3. 工具性(instrumental) 這個字,在心理學上常常具有結果與目的有關的意義。比如操作制約又叫工具制約,是因為行為者透過行為的後果來學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