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2

過度自信(overconfidence)

就算你不從政,也約略知道大部分的政治人物在選舉前提出來的政策,很少在選後全部實現,或做到當初承諾的標準。他們會說出許多理由:經費有限、中央不支持、時空環境不同、評估後不允許。

儘管政治人物不分黨派,政策跳票連連,為何還是有許多民眾願意相信他們?民眾寧願在星期六,不跑去花蓮泛舟,在家看 Netflix 把劇債還完,選擇特地出門排隊投票,支持印在選舉名冊上未來注定要說謊的人。這可能跟我們喜歡追隨表現自信的人有關,即便這個人看起來有點自信過頭。

過度自信(overconfidence)是指人類傾向誤判自己的能力、表現、控制感與成功機率,而忽略客觀的條件,與現實脫節。它是人類最常見心理偏誤。由來已久,影響廣泛,從史料典籍上看到人類種種誇張敗績的歷史,都是過度自信的實例,可以說,其他類型的心理偏誤深受它的影響。它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 人類容易高估自己的表現。
2. 人類容易高估自己與他人相比時的定位與比序。
3. 對於毫無根據的事,人類容易過度肯定它發生的機率。
心理學家請美國的駕駛評估他們開車的技術,結果有 93% 的駕駛認為自己的表現遠在眾人平均的表現之上,客觀來說當然不可能,也就是說裡頭有大部分的人,都對自己的駕車技術過度自信。

可別以為飽滿的稻穗,頭垂得比較低。心理學家詢問大學教授,請他們評估自己的學術成就,大部分的教授都認為自己的表現好過於同事。仔細想想,大家都跑過第二名,那究竟誰來當第二名?

我們對熟悉的事物懷有自信,相當好理解,畢竟人花了這麼多時間在某個領域上,自然對某個領域比較了解,而且頗有心得。但心理學家發現,人類對自己不熟悉的領域也常有過度自信的狀況。

打開新聞或政論節目,上頭請來一些專家,對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大發議論,只因為他們出過幾本書,觀眾對他們比較有好感,就能對時勢指手畫腳,有時還妄議事件發生的機率,比如哪個地區未來幾年可能發生戰爭,將來會面臨什麼危機等等。他們說得頭頭是道,還能指出明確的機率數值,並且深信不移。

儘管過度自信讓我們高估自己的能耐,但過度自信有適應與演化上的好處,比起放在心底什麼都不說,願意做夢並且講出來的人,更容易吸引他人追隨,甚至與他繁衍下一代,即便他們所說的話可能太過樂觀。人類的衡量標準很簡單,我憑什麼相信一個連夢想都不敢說出口的人?一個人可能說謊,可能說錯,但既然他說得出口,就表示他胸有成足或至少知道自己在幹嘛,未來要去哪裡。我們傾向相信這種人。

讓我們平心而論,翻回歷史的正面,人類各種偉大而不可思議的成就,哪一項不是過度自信到錯估情勢的瘋子,所打造成來的豐功偉業。即便是倖存者偏誤,但人類享有的黃金盛世,有大部分的偉績都建立在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心理。

我們需要認識過度自信,並學習與之共處,用來提醒自己評估任何計畫時,要使用否證法(falsification)的智慧,努力尋找合理的意見與批評過後,再做出決定,以免忽略顯而易見的錯誤。

就算你手上沒有打造雪梨歌劇院這種級別的偉大計劃,也可以從日常生活做起,練習克服過度自信。心理學家發現,我們容易犯下計畫偏誤(planning fallacy)的問題,也就是對於未來的時間過度樂觀,把今天的工作交給明天的自己。這是對時間的錯估,我們應該提前做好計畫,並且嚴格執行,若有餘裕,應該超前部屬,因為意外可能隨時殺出,明天是否還有時間處理計畫,誰都說不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