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3

後見之明偏誤(hindsight bias)

我覺得失戀的人有些禁忌,就是不要輕易找人取暖討拍。那些熟悉你戀情的知心好友,有時頗不解風情,他們會吹噓自己識人的眼光,並要強調你會分手早就在他的預料之中,然後丟出一些解釋與洞見,讓你醒悟,讓你後悔先前不聽他的高見。

這種事發後才說大話的行為,日常生活中相當常見。心理學家叫這類現象為後見之明偏誤(hindsight bias),泛指在事發後,人類容易高估自己事前能夠預測事件的走向與可能性,儘管事實不是如此。後見之明偏誤廣泛出現在人類身上,歷史學家,哲學家與醫生最先明確描述這個現象,心理學家要到 1970 年代才開始對相關行為做科學研究。

心理學家 Baruch Fischhoff 與 Ruth Beyth 在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中國與俄羅斯之前,請參與者評估尼克森與兩國達成協議的可能性。當尼克森回國,他們要參與者回想當初的評估,結果參與者大多認為,他們事前所做的評估,與實際發生的結果相近,然而事實是,他們事前的評估與實際的結果大相逕庭。

我們對於負向結果的事件,更容易產生後見之明,也許是為後悔辯解,或者負向結果對人類的影響較大,所以必須自圓其說,才能安撫情緒,說服自己一切都在掌控之中。研究發現在法庭或醫療情境中,負向結果越嚴重,會產生越強烈的後見之明。

LaBine 給參與者閱讀一個假想情境:一名心理師知道有位個案表明想要傷害其他人(可以想像成在同一間醫院的其他病人),而心理師並沒有警告其他人這位個案有潛在的危險性。接著,不同情境的參與者會個別讀到三種結果的其中一種,分別是其他人沒有受傷、輕微受傷跟傷得很重,並要參與者判斷心理師有沒有疏忽?

結果讀到其他人傷得很重的參與者,傾向認為心理師嚴重疏忽情境的危險性,而且覺得心理師事前能夠預知到這個結果,有能力避免悲劇發生。然而讀到沒有受傷跟輕微受傷的參與者,都認為心理師選擇不警告相當合理。可以發現參與者根本是根據結果來腦補合理的說法。

人類是善於解釋的動物,我們喜愛原因,尋找原因,並擁抱原因。因為掌握原因,仿佛就能控制生活。一個事件之所以發生,有好幾個原因,在事前,我們其實無法知道究竟是哪個原因與結果有關。一旦人知道結果,自然能找出理由來與結果對應。就像你知道謎底的答案,比較容易產出推理。

後見之明會扭曲我們對事件評估的記憶,當我們知道結果,我們的大腦便會根據結果編造我們想看的記憶。這可能讓我們在事後以為自己能有效預測未來,導致過度自信,雖然適度的提升自信對人類有些好處,讓我們更願意放手一搏,但總自以為正確,同時也讓人無法從錯誤中學習,面對自己的缺失。

心理學家發現我們很難根除後見之明的影響,即使你對後見之明有許多認識,也難免其害。只能在評估事件時,努力要自己多想想可能的替代選項,並保持心胸開放,別過度堅持己見。

或者,能打醒你的人,只有你自己,也許你該從現在開始寫日記,寫下你對好友戀情的預測,比如他們還會持續多久?他們會不會步上紅壇?男方會不會劈腿?並詳列原因。如果你有在留意時勢脈動,不妨把你對天下局勢的見解寫在日記上。一年後,再回過頭翻開來看看,可能有效減少你事後之明的頻率。

Note:

1. 後見之明偏誤,又叫作後識偏差、我早就知道了現象(knew-it-all-along phenomenon),就是常聽到的事後諸葛亮(事前豬一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