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6

實驗組(experiment group)與控制組(control group)

有時覺得減肥藥、化妝品、健身房與補習班的廣告,簡直是像蜥蜴一樣,是斷尾求生的專家,將長長的句子截斷一半。這類廣告常將同一名消費者使用前後的兩張照片併置,拿出來做比較,藉此彰顯藥效或課程效果。看到同一個人從肌膚乾癟到容光煥發、體態臃腫到纖細勻稱、成績由低變高,我們實在很難抵抗。

不過,業者只洩露部分事實讓消費者知道,這也不能責怪他們,因為廣告的本質本來就是隱惡揚善,加上可能版面太小(Logo與價格需要放到最大),無法說出全部的事實。撇除廣告將照片倒過來放(找一個瘦的人來吃胖)之外,這類廣告最大的問題是它缺乏對照。

兩個同樣胖的人,一個沒吃減肥藥,一個有吃,沒吃的那個人在兩個月後,還會一樣胖嗎?說不定他根本就會自主變瘦,無論是他是因為體質,還是運動等別的方法變瘦。這就表示吃不吃減肥藥根本不是重點。

據說人得了普通感冒,自己在家休息幾天就會痊癒,因此感冒期間即使吃了醫生開的藥而痊癒,也不能全然確定感冒藥有效,因為另一個沒吃藥的人也會痊癒。痊癒究竟是來自於藥效還是來自於自癒不得而知,只能說影響事件結果的因素很多,有必要列出一條基準線,讓大家在相同的起點線開跑,才能真的知道到底是誰跑得快。

科學家很早就注意到這件事,因此,他們認為實驗(experiment)這種研究形式,至少需要包括實驗組(experiment group)與控制組(control group)。實驗組是指接受實驗者給予操弄的組別,所以有時候也叫操弄組(treatment group)。實驗的操弄包括吃藥,做特定的動作,看某的東西,聽一段句子都有可能,得視實驗的目的而定。

控制組則是用來和實驗組對照的組別,它建立一個基準線,代表一般的情況,除了操弄之外,其餘的環境與條件都盡可能要控制得跟實驗組相同,減少干擾之後的推論。所以,如果實驗組最後的結果跟控制組有所不同,實驗者就相對有信心確定這個結果來自於實驗的操弄。

為了追求更精準的控制,有些控制組甚至會被設計成安慰劑組(placebo group),特別給予參與者跟實驗組很類似卻沒有效果的操弄,一片糖果,一顆維他命來讓參與者以為自己吃到減肥藥,如果參與者之後體重下降了,那麼組內的減肥效果,很可能是來自於參與者的心理作用,也就是安慰劑的效果,畢竟維他命可不會燃燒脂肪。

心理學家透過實驗來了解人類的行為與心理特性,有時,實驗相當複雜,實驗組與控制組會各有一組以上,包括不同程度或類別的實驗組。

比如心理學家好奇人類每天規律運動會不會降低心理壓力,可以設計三個不同程度的實驗組與一個控制組,實驗組各組參與者分別每天跑步一小時、兩小時、三小時,然後規定控制組的參與者每天不準跑步(真想待在控制組),再來看看每組參與者在一段時間後的壓力情況。

一個可能的結果是,在一兩個小時的組別裡,參與者的平均壓力會隨運動時間的提升而下降,而且明顯比控制組低;但在三小時的組別,卻會觀察到參與者平均的壓力反而比其他組別大,原因是每天都要規律做滿三小時的運動,對運動員以外的一般人,會形成一股壓力。所以每天運動能降低壓力的說法,可能要補上一個但書:每天運動在兩個小時內,降低壓力的效果最好。

設計多組實驗可以讓研究者看出操弄程度的變化,如何影響依變項的結果,以及這兩者呈現何種趨勢。有時候兩者的關係,並非是操弄越強,效果越大的線性關係,而是操弄強到某種程度,效果開始降低的曲線與非線性關係。

當然這些結果會讓心理學家傷透腦筋,得花費大量的時間找出合理的解釋。心理學家也能在多個實驗組中,比較何種運動項目對降低壓力的效果最好。比如三個實驗組中,分別研究每天跑步一小時,瑜珈一小時,打籃球一小時對壓力的效果。

養成實驗的思考方式,讓我們保持敏銳,每當有人呈現效果變化的訊息時,要記得翻找蜥蜴刻意烙下的尾巴,想一想訊息中的控制組去哪裡了。沒有控制組,提供訊息的人如何能這麼肯定效果是來自於何種原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