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不只聽過一個女性朋友說生活一定要有儀式感(sense of ritual)。有人每天早上固定手沖一杯熱美式,當作工作前的暖身。也有情侶每天互道早安晚安,少了這個,彷彿一天未曾開始或結束。
到了特殊節日,必須認真地挑選禮物,回家後細心包裝。冬至要吃幾顆湯圓,雖然早在十歲以前就知道「吃一顆湯圓長一歲」的說法是個不切實際的謊言。除夕要守歲。過年要包紅包。情人節或結婚紀念日,就得精心安排約會流程,在高檔餐廳吃飯,互送巧克力與鮮花。
這些活動想追求的就是儀式感,少了儀式感,節日就跟尋常日子一樣,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我們做了這麼多來招喚儀式感,那究竟什麼是儀式感?
儀式感是做出儀式行為(ritualistic behavior、ceremonial act)之後所產生的感受,
而儀式行為最初與宗教活動的儀式(ritual)有關。通常在宗教祭祀中,神職人員與信徒會做出特定的行為,來與神靈溝通祈求庇佑。這就是儀式。
到日本神社拜拜,要先拍兩下手。在臺灣,進宮廟拜拜,有固定參拜的動線與順序,先拜主神,再拜副神。儀式沒有具體的好處(你不會因此拿到錢),卻具有深邃的宗教含意與心理意義。
心理學上,心理學家認為儀式(ritual)是一系列有固定順序的象徵行為、姿勢或話語,內容通常是重複的動作,而且缺乏直接的目的與實質用途。將泡好茶的茶壺在茶具上順時針旋轉三圈,客觀上並不會讓茶變得更好喝,但這麼做會,讓品茶這件事變得更有趣,提升心理的富足。
如果你對心理學家的定義不太滿意,覺得太過模糊,與生活缺乏連結,也許《小王子》可以成為儀式感不錯的註腳與出處,當書中的小王子問狐狸什麼是儀式?狐狸說:「它就是讓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讓某個時刻與其它時刻不同」
或者用村上春樹的話來說:「儀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它讓我們對在意的事情心懷敬畏,讓我們銘記和珍惜生活。」
說這麼多,儀式感可以說是一種生活態度,用心看待日常的每件小事。同時,讓我們的生活成為真正的生活, 不再是苟且求生的生存。帶有儀式感的生活,充滿人味,是真正活過的證明。
話雖如此,儀式感看起來只是種沒有實質產出的生活態度,但儀式感具有重要的心理功能,並非毫無意義的浪漫。心理學家認為人類做出儀式行為,是為了對抗日常生活不可控制的焦慮,拿回控制感與人生主動權的因應機制。這個行為,可大可小,而且可能隨著文化有所差異,但儀式行為的大小與效果不一定成正比,
人類學家 Bronislaw Malinowski 探訪新幾內亞的特羅布里恩群島,發現島上的漁民在出海捕魚之前,會仔細繪製獨木舟的顏色,抹上黑色白色與紅色。 Malinowski 認為漁民幫獨木舟塗上特定的顏色,就是在創造儀式感,讓他們能夠面對不可控制的太平洋。
面對瞬息萬變,不可預測的球場,美國大聯盟的職棒選手鈴木一朗選擇每次揮棒打擊,先拿著球棒畫圓,指向中外野,再拉拉袖子。這麼做,彷彿球場上的一切都變得操之在己,也讓他安定不少,專心放手打擊。
如同 Malinowski 觀察的漁民與鈴木一朗,我們每天正式上班之前,會先擦擦桌子與電腦,翻一翻手邊的資料,東摸摸西摸摸,這些看似沒有意義的動作,讓人先從穩定掌控的事物開始暖身,再開始著手處理無法預測的事物。
儀式行為還能減少焦慮,甚至幫助我們挺過艱難的人生時刻。當人們失去所愛,意味生命正處於失控狀態,研究發現儀式行為能減少失去所愛的悲傷,度過人生的低潮。心理學家要逝去所愛的參與者持續做出儀式行為,結果不管這些行為是過去早已存在的習慣,還是重新建立,都能舒緩參與者失去所愛的痛苦。
人與人之間可以藉由團體的儀式行為,增進彼此的連結與情感。球迷拿著類似的加油道具在看臺上做出波浪舞,喊出特定的聲響。社團成員定期舉辦活動聚一聚,裡頭還有些行為是社團才懂得姿勢與話語,都是彼此有深厚連結的證明。你也許不會穿著應援服,整天往球場跑,但儀式感在生活中無所不在。
如果你有伴侶,見面時用祕密的方式擁抱牽手,甚至睡前固定說的甜言蜜都,能你們的感情更穩定,因為這是專屬於你們的儀式行為,是這段感情存在的證明。這在遠距離戀愛上更為重要。
在家庭裡,儀式感也很重要。認真為孩子準備生日,能讓孩子學會懂得經營生命中每個時刻。每年固定時間拍下全家福照片,規劃家庭旅遊,或小到每天睡前唸一則床頭故事,在額頭輕吻一下,這些充滿儀式感的瞬間,都能成為孩子日後難忘的生命經驗,並且提升幸福感。
別再小看日常生活中平淡無奇的小事。過節送禮,用精美的禮物紙包裝好,儘管最後都會被撕開拆掉,但有些事做與不做,確實有很大的不同。營造儀式感,是主動與生活創造連結,不准許自己做一個生命的旁觀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