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4

峰終定律(peak-end rule)

現在花一點時間想想那些你可能不願再想起的事情,比如你過去的戀情。請你想一下你對過去每段戀情的感受是如何?最好你能把它寫下來。如果你現在沒什麼想法或往事已成雲煙,去翻翻以前的臉書或 IG,看看分手關頭你是怎麼評價你的戀情的。

你可能會說前任是個爛人,後悔當初真不該浪費時間認識或者無限懷念某段戀情。但我們是怎麼決定一段戀情的好壞?一般而言,我們認為對經驗的印象,是取決於經驗帶給我們整體的效用(utility)有多少,也就是快樂、難過或任何你想到的性質,在這段經驗裡的總和越多,對我們的影響力就越大,越容易讓人留下印象。

假如可以選擇,我們通常偏好能帶給我們最多快樂量的經驗,討厭帶給我最多不是的經驗,所以以效用的角度來看,人類都是精打細算的雜貨店老闆,只進能帶來最多利潤的貨物。

然而,認知心理學家 Daniel Kahneman 發現,人性可能不是如此,至少人類對經驗的記憶不是此運作。他在《快思慢想》裡指出人類對經驗的記憶常依循峰終定律(peak-end rule)。峰終定律是指人類對經驗的感受與印象,主要由經驗裡的高峰(peak)與結尾(end)所決定,高峰是情緒或體驗最強烈的時刻,各種正面與負面的情緒都算,結尾則是經驗結束時的感受。他還指出經驗的長度不會影響我們對經驗的記憶。

為了驗證這個想法,Kahneman 和 Barbara Fredrickson、Charles Schreiber、
Donald Redelmeier,一起設計研究檢驗人類對經驗的記憶。而且這個研究還有個令人玩味的名稱,叫做「添上美好的結尾,就能讓人願意承受更多的痛苦」。

這個研究有三個階段。他們先要求參與者把一隻手放到 14 度的冷水裡 60 秒。順帶一提,心理學家基於研究道德,如果他們在研究中想讓人感到痛苦,不能拿把刀對參與者又割又剮,通常會用溫度很低的水代替,製造不適的感受。

第一階段結束之後,接者,實驗者再要求同一名參與者,把另一隻手放入相同溫度的水裡 60 秒,但是這一次,實驗者會在 60 秒過後會加入溫水,讓水溫升高到 15 度,並持續 30 秒。到這裡第二階段結束。所以,這個階段共有 90 秒。

最後,心理學家會詢問參與者,第三階段他們可以自由選擇重做一次先前兩個階段,他們會想選擇哪一個:
1. 手放到 14 度的水裡 60 秒?
2. 手放進 14 度的水裡 60 秒, 最後 30 秒水溫變 15 度(總共 90 秒)?
結果八成的參與者選擇2。參與者的偏好,讓心理學家大感意外。

考量到整段經驗,2會讓參與者體驗到比較久的冷水,所以1和2相比,顯然2帶來不舒服感受的總量會比1還要多,對追求效用的人來說,不太可能選2。然而,大多數的人卻願意選2。

Kahneman 認為參與者顯然是受到峰終定律的影響。量化分析1與2會發現,1的高峰與結尾都是 14 度,所以兩者的總和平均還是 14 度;而2的高峰與結尾,分別是 14 度與 15 度,兩者的總和平均是 14.5 度。依據峰終定律,人類是用片段的記憶來評估經驗,參與者對2的印象會停留在 14.5 度,雖然差異不大,但溫度略高,自然體驗比較好。這就是為什麼儘管2的不適感較多,多數參與者仍願意選擇2。

從這個研究我們就可以初步發現,經驗的長短不是重點,就算時間增加,讓整體不適感的總量相當高,只要最後有一個稍好或不錯的結尾,人類似乎拉回選擇忽略過去種種的不適,調回印象分數。

同樣的原理。Kahneman 等人還做了一個噪音的版本。他讓兩組參與者戴上耳機,收聽音量大到讓人不適的噪音。兩組參與者都聽到的同樣音量的噪音。第一組聽完,研究就結束,第二組聽完,還會再聽一段比較弱的噪音。

如果我們去計算兩組參與者聽到噪音的總量,第二組的參與者聽到更多的噪音,應該比第一組感覺更痛苦,但研究結束時,Kahneman 詢問兩組參與者是否願意繼續參加實驗?結果,再一次,同樣是第二組參與者比較多人有意願繼續。我想你應該有猜到。

所以,人類對經驗的回憶,不是採用對整體經驗的總合平均來形成印象,而是傾向偷懶,偏好使用捷思法,只採取經驗中的高峰與結果,來代表整體經驗,所以它是一種代表性捷思,同時也是有偏頗的經驗。

人類之所以對經驗的高峰與結果有偏好,是因為人類的記憶本來就偏好帶有強烈情緒的內容,這類經驗人類很容易記得。加上依據新近效應,人類比較能記住經驗終最後發生的事,這些原理,都能解釋為什麼終峰定律能夠成立。

這麼說來,只要將好的經驗放對位置,就能洗掉中間又長又糟的體驗。沒錯,而且早有人發現這件事,並且把它應用到各大賣場裡。峰終定律在商業管理界相當知名,但以消費者經驗的角度來說,卻是惡名昭彰。

以 IKEA 來說吧,賣場不僅大,還規劃得宛如迷宮,你想找個燈具或收納盒,要找上半天,還有人曾在裡頭迷路。IKEA 不是平白無故想刁難消費者,它們是想技術性讓你逛到原本不會遇見的家具。對 IKEA 來說,有看有機會,沒看沒機會,只要讓你多看一件商品,你就有機會購買。

不斷塞產品或型錄的做法,會留給消費者不好的印象,因此他們在賣場動線上做了手腳。可是,動線崎嶇的賣場,可能把消費者惹怒,難道 IKEA不怕消費者跑走嗎?話是這麼說沒錯,但消費者者在店裡頭也會被美得冒泡得家具展示間震懾,或對某個物品愛不釋手,甚至被物超所值的價俱們弄到選擇障礙。這些美好的經驗也不少。

所以,逛 IKEA 正向與負向的經驗都有,它們都是 IKEA 經驗裡的高峰,但 IKEA 最聰明的地方,是在你離開賣場前來個大反攻。他們在出口處巧妙安排販售十元一隻的冰淇淋。搶到便宜又滿嘴甜滋滋美妙體驗,就是消費者離開 IKEA 的最後印象。依照峰終定律,冰淇淋的美好將大大扶正你對 IKEA的整體印象。

迪士尼樂園的煙火秀。星巴克寫上姓名的咖啡杯。買到不良品,優良的售後服務。這些搶攻尾盤的商業策略,就是懂得使用者經驗的老闆所規畫出來。可別以為峰終定律只是商人們老謀深算的把戲。承認吧,走電影院,當有人問你心得得時候,你根本沒有從頭到尾仔細想過電影內容的好壞,而是直接依照對劇情高潮與結尾的印象來對電影評論一番。問十個剛看完電影的人有什麼想法,多數人的心得都是繞著結局打轉,談不出什麼高見或新鮮事。

回到我們那些年代遙遠的戀情。

我們對戀情的回憶,大多不是與他吃飯時,他會幫你貼心擦去筷子上的灰塵,再忙也要抽空陪你這種年深月久的日常回憶。而是這段戀情有什麼似糖如蜜或撕心裂肺的時刻,再調和分手時的種種,所得出來的結果。

如果你現在正在煩惱怎麼提分手,又想往後在情場或情路留下好名聲讓人打聽,那麼你最好在分手時維持好形象,就算無法說好聽話,也別惡言相向。而且盡可能當面把話說清楚,別只丟下一句話就結束關係,或者直接人間蒸發。前面三年五年,用心經營情感就算再怎麼美好,也可能被這種爆爛的分手方式給毀了。往後別人想起你,大概不會有多好的評價。

第一印象決定往後別人如何跟你互動,而最後的印象,則大大影響關係結束之後,別人想起你的樣子。

Note:

1. 峰終定律,也稱為峰終效應、「頂峰—結尾」原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