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覺得剛學會說話得小孩子是全世界好奇心最強的生物,整天嘰嘰喳喳問個不停,那麼緊接在後的,不會是你家的貓,而是參加心理學研究的參與者(participants)。
參與者就是參與研究的人,有時候也叫做受試者(subject)。參與者的狀況頗需同情,而且值得仔細說說。他們通常是為了大學必修課的額外加分,或是想要賺取研究費,甚至單純是求知慾旺盛,對研究主題深感興趣便前來參加。
參與者其實不太知道心理學家的研究在做什麼,所以打從他們踏進研究室的那一刻開始,好奇心旺盛的參與者,便會開始猜測研究的目的。即便所有研究的實驗者,在研究開始之前,都會跟參與者稍稍說明實驗的目的與流程(有的時候不是說實話),但參與者可不會全盤接受,可能是心理學這門學科容易讓人感覺似乎處處都別具用心,所以參與者五官全開,感覺的雷達變得相當敏銳,不想錯過絲毫的線索。
參與者的想法很好懂,如果依靠蛛絲馬跡猜中實驗者真正的目的與意圖,那他們便能在研究中,贏過實驗者好彰顯自己的才智,或變成乖乖配合研究不會犯錯的好寶寶,以免毀了研究。這些表現,都可能博得實驗者的讚美:「你做得很棒」、「我從沒看過這種反應」、「你的表現很特別」、「你的想法很奇特」。
反過來說,如果參與者心腸壞一點,猜中研究的目的之後,便能讓他刻意做出與實驗者預期相反的表現,來破壞研究,可能是參與研究另類的樂趣。總之,提前猜中研究的目的(研究的最後實驗者都會解說研究的真正目的),對參與者相當有吸引力,他們可能樂此不疲。可是,這些都會讓參與者的表現刻意符合他們心中猜想的目的,而影響研究結果。
參與者與實驗者的關係相當微妙,一般來說實驗者會盡可能保持中立客觀,不要讓參與者發現研究的目的與理論假設,減少對實驗的影響,如此參與者在研究中的表現才會接近自然反應,表示參與者只受到獨變項的效果所影響。
但是,實驗者也是人,有時候他們可能會有意無意透露些許的暗示與期待。心理學家 Martin Orne 叫這些因素為需求特徵(demand characteristics),指的是實驗者透過與實驗無關的暗示,影響參與者,讓他們做出符合實驗者期待的反應。比如手勢、命令式的語氣、神秘的微笑、拍拍肩膀加油打氣,有時只是單純在旁邊觀看,什麼都沒做,就可能影響參與者的反應(它還有個正式名稱叫做霍桑效應)。
假如有個心理學家開發新型的情緒調節劑,吃下去能減緩情緒低落的情況。這新藥上市前,得經過嚴格的實驗藥檢。最基本的方式,是找來願意試藥的參與者。並且將他們分成兩組,一組吃藥,一組沒吃,看看一段時間之後,這兩組人在情緒與生理反應上是否有差異。
一旦吃藥的參與者試後真的在情緒指標上,比沒吃藥得控制組來得好(情緒更正向),那們情緒調節劑便有機會通過測試。這種簡單的邏輯,實驗者自然懂,而且研究結果牽涉到他的學術表現或藥廠的商業利益。
想來事關重大,有些實驗者很難用平常心面對,因此在與吃藥的參與者互動時,不自覺變得健談起來,而且面露微笑,還會幫參與者拍拍肩,加油打氣,光是這些看似無謂的動作,就可能讓參與者感到激勵,而減少的實驗結果的有效性。這便是需求特徵運作的方式。
需求特徵是一種實驗者預期效應或實驗者偏誤(experimenter bias),在心理學的研究上的意義重大。心理學家研究的對象是人,心理學家自己也是人,兩者都不可能像機器一樣毫無情緒動機。如果不好好控制需求特徵對心理學研究的影響,便會讓心理學的研究大打折扣。
那麼要如何避免需求特徵的影響?
這可以從實驗者本人、實驗流程與實驗內容下手。首先,實驗者當然要先要求自己潔身自好,不要透露過多與實驗無關的訊息或語帶玄機引導參與者,秉持這種心態,公平客觀對待實驗組與控制組。並且好好把實驗前得指導語說清楚,講明白,不要有模糊的空間,讓參與者猜測或亂想。
研究過程中,減少實驗者與參與者不必要的互動與接觸,如果要做得絕一點,還可以採用雙盲程序,讓完全不知道研究目的與實驗組別的代理人,幫實驗者執行研究,都是能有效減少需求特徵的方法。
如果研究的目的很容易被參與者猜中,那麼就有必要適時的欺騙,使用假的研究素材,力求參與者反應自然,也可以在檢測依變項的題目或事後問卷中,埋藏偵測型的題目,看看參與者有沒有猜出實驗目的。如果有,那麼這名參與者的反應就有偏誤,不能納進最後的資料裡做分析。
Note:
1. 需求特徵有許多中文翻譯,有時翻成要求特徵,有時翻成訴求特性,不管是哪個似乎都無法讓人很直覺理解它的意思,所以我將我能查到得翻譯都放在標題,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