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1

功能固著(functional fixedness)

我念高中時,每到星期四的午餐,就是我們最快樂的時候,因為同學們相約一起吃泡麵(我知道你想說什麼,別這樣,高中很苦悶的)。我們班上有個泡麵王,他不只是吃過各種泡麵,還發展各種吃泡麵的絕技。

泡麵沖水後,為了加快麵體軟爛,而且要避免湯冷掉,需要拿個東西把它蓋住。高中教室裡什麼不多,課本最多,但一個讀書人拿課本來蓋泡麵總不好看,就算你不在意讀書人的節操與形象,坐在教室後的老師也會制止。

那時環保意識還沒像現在落實這麼透徹,去便利商店買泡麵還會送竹筷。這種竹筷沒分開之前,末端是相連的,我們這位泡麵王仁兄在熱水沖進麵碗之後,把竹筷當夾子用,拿竹筷夾住麵碗,簡簡單單讓麵碗裡的熱氣不會散掉。

第一次看到這招,簡直佩服到五體投地,吃泡麵吃到這種境界,連防止散熱的蓋子都免了,只用竹筷就可以搞定。就算他沒震驚到你,想必也能驚動某些心理學家。心理學家發現人類解決問題的時候,相當依賴過去的思考模式,大部分依靠過去的習慣性的解法來解決問題。我們對問題的預期,會形成心向作用,當這心向作用發生在特定的物體上,便稱為功能固著(functional fixedness)。

功能固著指無法跳脫物體的習慣性用法,用新的用法來解決問題。這顯然是一種認知偏誤。泡麵王厲害的地方在於,他不拘泥於筷子是用來夾食物,或用打飯桌上沒有禮貌的晚輩,想出筷子能當夾子。現在你已經知道筷子還可以這麼用,根據後見之明,當然覺得理所當然,似乎相當然容易。

別擔心,研究功能固著的心理學家可準備一卡車燒腦的題目來考驗參與者,下面的例子就是由心理學家 Karl Duncker 發展的一道經典的蠟燭問題(candle problem),想想下面的情境:

你有一根蠟燭,一盒火柴跟一盒圖釘,你必須將蠟燭固定到軟木布告欄上,而且不會讓蠟油滴到地板上。

你會怎麼做呢?仔細想想這根本是強人所難嘛!光是要把蠟燭固定到軟木布告欄上,就已經很難了,蠟油還不能低到地上!你還需要一點時間嗎?你也發現我盡量在拖延字數,避免被你看到我接下來要說的答案。

官方的答案(要保持開放的心態,當然可能有別的答案)是,將蠟燭放在火柴盒或圖釘盒裡,再用圖釘將火柴盒固定在佈告欄上,如此一來,既完成將蠟燭固定到佈告欄的要求,也能讓蠟油不滴到地上。

蠟燭問題最容易讓人卡關的地方,是我們通常犯下功能固著的問題,以為(或預想)火柴盒只能拿來裝火柴,而不能拿來裝別的東西。事實是火柴盒就是種容器,能拿來裝任何東西,不一定要裝火柴。

如果你在蠟燭問題上已經想破了頭,也別太沮喪,心理學家恐怕跟你一樣,他們努力想找出有什麼方法能克服功能固著。顯然這種冥頑不靈的思維僵化,不斷跟隨著我們。目前幾個有用的方法,頗具啟發性。

如果你知道你現在無法用別種角度看待某個物體,不妨將他拆解成更細小的構成物,再分別思考構成物的功能。以蠟燭問題來說,火柴盒可以拆成火柴棒與火柴盒,如果我們分別對這兩項物品重新思考他們的功用時,就會發現,其實它們各有獨自的功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