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有些長輩已經到了放棄學習新知的程度,他們不碰3C產品,覺得那是年輕人的事,再說已經這把年紀了,想學也學不起來了。不用懂心理學,大家依靠常識都知道小孩與年輕人的學習速度與適應能力都遠高於成人,至少高於老年人。
以生物學的角度來看人類學習速度,其實跟大腦的神經元生長有關。大腦是相當晚熟的器官,雖然人類出生時,大腦已成形(就你看到一團很多皺褶的東西),但它的內部神經卻還沒分工,仍舊在成長,而且隨著不同腦區,最晚會一路成長到 25 歲左右才定型。神經元之間如何組織與連結,全看這顆腦子的主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觸到何種刺激,如果有人常接觸到音樂,神經元就會合作,專心處理聲音,如此,這個人就會對聲音特別敏感,能辨別出聲音細微的差異;如果有人常需要做體力活,這個人管理四肢的腦區裡的神經元,連結就會比較緊密,肢體也會特別靈活敏銳。
神經元依照這類原理發展,長久下來,大腦會漸漸定型。所以中文為母語的人,在學英文時會卡卡的,是因為他的大腦管理語言的區域,已經發展成專門處理中文語言刺激的裝置,突然要處理英文,自然反應不過來。所以老人放棄學習新知或許有些道理,畢竟他的大腦已經全然定形,學習新知識,明顯比年輕人吃力很多,與其這樣,不如做自己已經擅長的事即可,不要再多花時間跟神經元過不去。
過去相關的專家也這麼認為,人類一旦進入成年期,大腦就不會再改變了,無論是大腦的外型或裡頭神經元連結的結構。但近年來,神經科學家或生理心理學家對這類看法提出挑戰,他們甚至發展理論,說明即使是老年人,神經元仍然有很大的改變空間。
就像尚未定型的塑膠,可以照你的喜好隨意捏造成形,他們叫神經元的這類特性為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有越來越多的證據指出,人類的大腦從幼年到老年都有一定程度的成長空間,人類在幼年期只是相對較容易改變,而老年人的神經元雖然已經定型,但還是能夠改變。拿一台精密的顯微鏡看看神經元改變的過程,大致上以分成神經元改變組織結構,增加彼此的連結點與增加突觸間的傳導效率來影響訊息處理的方式。
生理心理學家 Eric Kandel 利用海蝸牛的背鰓對刺激的反應,研究出神經元的學習機制。海蝸牛的背鰓對刺激很敏感,起初 Kandel 用水柱噴它,背鰓縮得越快越猛烈,然而多次接觸之後,海蝸牛的背鰓對水柱的反應漸漸變小,似乎記得水柱不會帶來危險。Kandel 解剖這些海蝸牛。結果發現,比起不曾接觸過水柱的海蝸牛,經歷過水柱刺激的海蝸牛,背鰓神經元間的突觸出現變化,傳導訊號的過程明顯跟普通海蝸牛不同。
回到地面上,Eleanor Maguire 曾研究過倫敦的計程車司機,結果發現,他們腦中的海馬迴結構,會隨著出勤次數與地圖的知識而改變,當經驗越多,海馬迴的神經元連結會變得更複雜。海馬迴與人類空間記憶的腦區密切相關,所以與空間有關的經驗與刺激越多,這裡也就變得越複雜。讓計程車司機能在倫敦自在馳騁,隨他的心情把腦中的地圖隨意排列組合。有時抄小路幫乘客節省時間;有饒繞遠路,狠撈觀光客的錢。
現在你知道神經元不分年齡都深具潛力,它只是需要啞鈴,需要舉重。你越長鍛鍊神經元,它就越會可能變成你像要的樣子。雖然錯過學習的黃金時間,你不太可能變成莫札特,但許多知識與技藝,不分年紀,你越常接觸,就能學到一定的程度。年齡不是藉口。
Note:
1. 神經可塑性,也叫做大腦可塑性(brain plasticit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