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5

《節奏0》的心理學意涵

行為藝術的祖母 Marina Abramović 在1970年代初期執行一系列的《節奏》(Rhythm)作品。這在當時是一種新型的藝術形式,內容也很前衛,除了探討藝術想傳達的主題,連藝術家與觀眾的關係也是探討的重點。其中《節奏0》(Rhythm 0)是系列當中最有名的一個,因為它測試人線底線與黑暗。

《節奏0》是行為藝術,所以整個藝術呈現的過程需要被具體執行出來。以下是《節奏0》的流程:
晚上八點,Marina 將自己全身麻醉,站在藝廊的公共空間裡,他的面前有一塊板子,上頭寫:「我是物品。你可以對我使用桌上的任何物品,我承擔所有責任。時間是6小時。」一旁的桌上擺著 76 件物品:一杯水、一件外套、一隻鞋、一朵玫瑰、刀子、刀片、鐵錘,及一把裝著一顆子彈的槍。可以說應有盡有。

一開始觀眾的行為和緩而有禮,他們拿水給 Marina 喝或用玫瑰搔弄他,但隨著時間進入深夜,觀眾的行為越來越失控,有人有刀子將 Marina 的衣服割破,用拍立得拍下胸部裸照後還要她拿著,拿口紅在他身上亂塗寫。有人用圖釘跟刀片傷害 Marina ,甚至劃開她的脖子,並趨前吸吮她的鮮血。最後有拿起桌上的手槍,做是要朝 Marina 的太陽穴開,但其他觀眾見狀阻止,甚至打起架來,直到時間結束。
行為藝術結束之後,有些觀眾甚至在隔天打給藝廊道歉,表示很後悔昨天的行為,並說自己不知道為什麼會做出這些行為。 Marina 在表演當下,感到害怕,流淚,結束後每當想起表演過程,都陷入恐懼之中。

我覺得這跟心理學上的 Milgram 電擊實驗很類似,都是針對人性黑暗面的測試。我嘗試解釋從心理學的交度,解釋為什麼觀眾會失控,做出平常不會做的惡行,這裡有兩個觀察點。首先,為什麼是逐步做出惡行,而不是一開始就拿槍把藝術家的腦袋轟了;以及拼拼有禮藝廊觀眾,為什麼會做出惡行?想想那些出現在北美館的文青們,強拍他人裸照並羞辱當事者,這是多麼違和的一件事。

尋找情境的規範


每個場合或活動,都有它的規範(norm)。規範可能是約定俗成或相關人員強制規定,它告訴我們在什麼場合能做什麼事,以及不能做什麼事,久而久之,我們也習慣了。進圖書館時,我們不會高聲說話,不會吃鹽酥雞,只會乖乖念書;進教堂時,我們會莊嚴肅穆,不會嘻皮笑臉或講黃色笑話。

剛進入藝廊的觀眾,也是第一次接觸行為藝術,這在當時很前衛,就算沒看過,看到一項新作品時,多少都會不知道該如何與它互動,觀眾會開始尋找規範,嘗試與它互動,這時,即時他們看到板子上面寫可以使用桌上的東西為所欲為,乍看之下似乎指出互動的規範,但觀眾的心中還是會冒出一個大問號:「這個規範是真的嗎?」

找到社會證據


當大家猶疑不定的時候,會有一兩個觀眾率先測試板子上寫的的規範到底是不是真的。他們拿起水杯與玫瑰等沒有傷害性的物品做測試。測試過後,果真沒有怎麼樣,Marina 沒有反抗沒有抱怨,藝廊的工作人員也沒有出面阻止,這些輕微的測試相當重要。因為這些領頭羊,形成一種行為規範的社會證據(social proof)。

社會證據是人類在某個環境裡不知道如何與他人互動時,會參考他人怎麼行動來做為自己行為的指引。當某個行為在這個情境底下不會引起不好的結果時,就能證明這個行為在規範內的有效性。因此觀察這項行為的人,便可能模仿做出這個行為。當你發現某間圖書館裡面的讀者在講話時沒有被制止,你也會開始跟身旁的朋友說話。

大部分的觀眾對牌子上所寫的規範半信半疑,一旦看見有其他觀眾依照牌子上的指令跟 Marina 互動也沒有什麼不好的後果,也不是惡作劇,他們便掌握了社會證據,認為牌子上所寫的規範是認真的,於是行為便開始大膽起來。觀眾起初的行為相當溫和,到後來開始失控,是因為觀眾在一開始需要尋找規範,當觀眾從其他人的行為上找到社會證據,來為自己的行為背書時,便可會開始模仿它的人行為 。

遞進的自我說服


觀眾掌握社會證據之後,知道能用桌上的東西與 Marina 互動,即使如此,他們還是不敢太放肆,只敢使用溫柔沒有攻擊性的物品,但是每次使用物品時,使用者可能會逐漸提升物品的攻擊性,才導致最後的失控場面。

這個概念一點都不陌生。在 Milgram 的電擊實驗裡,當老師的參與者是逐步按下電擊的按鈕,從最小的 15 伏特每次間隔 15 伏特,一路提升到最大的伏特數。心理學家發現,人類對逐步提升的強度不太敏感,這可能與自我說服的歷程有關:一旦按下 15 伏特的按鈕,下次要按下 30 伏特似乎就不會那麼難了, 15 與 30 伏特之間並沒有很大的差異,既然 15 伏特都可以按了,30 伏特為何不行?如果是 15 伏特下一次電擊是 150 伏特,參與者會覺察到這中間的差異太大,就這麼電下去恐怕相當不妥,他們比較可能遲疑而停止研究。

同樣的遞進過程,也出現在《節奏0》當中,一旦觀眾開始使用溫和的物品,他們之後再使用刺激強度稍大的物品時,並不會特別覺得有所不妥。因此,這個過程會反覆下去,不斷提高物品的攻擊強度,直到有觀眾拿起手槍。所以,觀眾是逐漸失去人性,以至於當事人很難覺察,尤其是當下他們還不覺得自己需要對這件事負責。

責任分散


要說《節奏0》挑戰揭露人性的黑暗面也許言過其實。因為在板子上頭,明確寫到能用桌上的物品為所欲為,觀眾指是聽命行事,遵照情境的規則。加上板子上寫有免責聲明,觀眾心想,這些暴力與傷害的責任,全由藝術家一人承擔,就算他事後不願負責,還有其他觀眾跟著做,再怎麼樣,這筆帳也不會都算到自己頭上。

一旦責任不在行為者身上,行為者便可能做出他平常不會做的事。二戰後的大審判,許多納粹高官與士兵都認為自己只是聽從希特勒的命令行事,所以才會做出虐待戰俘,屠殺猶太人這類行為,自己的本性不是如此,而且也不用責任。

《節奏0》可以說是 Milgram 電擊實驗的行為藝術版,我覺得它最重要的涵義是指出人類在特定場景下的行為舉止,深受情境的影響。人類的行為受到內在認知與外在情境的影響,當情境影響的明確而直接時,理性的認知恐怕對人暫時起不了任何作用。你會說人因此失去人性或人性本惡嗎?恐怕不盡然,換個場景,也許這些觀眾就不會這麼做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