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的君主身後都要有許多才智傑出的謀士組成智囊團,幫他出謀劃策,即使到現在,沒有君主了,總統身後也有許多幕僚與國策顧問團,協助總統判斷決策的優劣。你也許不是君主,也不是總統,但你也有你可能也有你的顧問團,比如幾個朋友的 LINE 群組,將問題丟到群組裡,通常能得到解答。
照理來說,群組中有越多能人異士,越到幫忙的機會越大,但事實並非如此。研究發現,如果你上網討教求救,將訊息發布在社群中,群體的人越多,你得到幫助的機會反而會相對較少,這是因為群組中的人,可能會覺得其他人會回覆就懶得回答了。心理學家稱為這樣的現象為責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行為背後的責任感,是一個人做出行為的重要推力之一。責任分散就是行為背後的責任,分散到其他人身上,使個人行為的責任感降低的過程。
影響責任分散的關鍵要素在於群體的大小,既然個體要分散責任,必然需要其他人在場,才能將責任分散出去,當在場的人越多(其實是個體覺得有多少人比較重要),責任越可能分散出去。最早發現這件事的是研究助人行為的心理學家。他們發現,意外現場有越多人圍觀,需要幫忙的人獲得幫助的機會越少,反過來說,如果助人的只有一個旁觀者,這個人獲得幫助的機會最大,因為助人的重責大任全落在那名唯一的旁觀者身上,他自然責無旁貸。想想看,你看到路邊有車禍、打群架、性騷擾,你會從人群中挺身處理,還是想著總會有人出手幫沒而默默走過的人?
在任何大群體裡,都會發生責任分散的情況,只是程度不一。尤其當群體的成員,具有匿名性或行為不會他人觀察到的時候,更可能分散掉責任。大公司或公家單位,常常是責任分散的受害者(你也是連帶的受害者),你到公司問一輪某項職務是由誰執掌,很有可能結果是找不到負責人,因為職員將責任推給其他人。心理學家 Albert Bandura 認為這跟組織的制度有關,當職位與工作切分越細,員工越可能忘記職責的定位,只專注於自身任務,與任務無關的事,都不屬於個人負責的範圍,但任務跟任務之間難免有難以劃分的部分,這些部分很可能就會大家忽略,掉進三不管地帶。
公司裡的問題不只如此,當職員的位階較低,在公司中較沒有發言權或影響力時,他對公司的存亡不會有太多責任感。這也是為什麼上私總是抱怨下屬做事不盡心盡力,這也不能怪下屬,畢竟領錢做事,況且沒領多少錢,講話不能改變什麼的時候,實在很難有責任對公司盡一份力。
責任分散會造成許多負面的後果,像是沒有出手幫忙他人(即使大家都有意識到對方需要幫助)、在團體裡偷懶、討論事情的時候搭便車,人云亦云,形成多數派的烏合之眾,讓團體更容易在決定的時候採取明顯有問題的高風險選項,乍看至下,是許多人共同決定的結果,應該會受到嚴密把關,但多數派裡其實只是摻雜對決定沒有責任感也不動腦批判的跟風人士。
那麼要如何避盒避免責任分散呢?其實很簡單,心理學家認為,明確指派責任給個體,讓個體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是很重要的過程,同時也要提升個體對團體的認同感。當一個人對任務具有明確的責任感時,比較可能採取行動,而不是推卸責任,這具有深刻的日常意義,今天如果你是倒在地上需要他人幫助的人,記得別要默默看過他人從身旁走過,而是明確指派他人來幫助你(當然前提你要還有意識):「喂!那個穿紅色襯衫的先生,過來幫我移動一下身體!」現在助人的責任感全部集中在身穿紅色襯衫的先生身上,不再分散無蹤。
照理來說,群組中有越多能人異士,越到幫忙的機會越大,但事實並非如此。研究發現,如果你上網討教求救,將訊息發布在社群中,群體的人越多,你得到幫助的機會反而會相對較少,這是因為群組中的人,可能會覺得其他人會回覆就懶得回答了。心理學家稱為這樣的現象為責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行為背後的責任感,是一個人做出行為的重要推力之一。責任分散就是行為背後的責任,分散到其他人身上,使個人行為的責任感降低的過程。
影響責任分散的關鍵要素在於群體的大小,既然個體要分散責任,必然需要其他人在場,才能將責任分散出去,當在場的人越多(其實是個體覺得有多少人比較重要),責任越可能分散出去。最早發現這件事的是研究助人行為的心理學家。他們發現,意外現場有越多人圍觀,需要幫忙的人獲得幫助的機會越少,反過來說,如果助人的只有一個旁觀者,這個人獲得幫助的機會最大,因為助人的重責大任全落在那名唯一的旁觀者身上,他自然責無旁貸。想想看,你看到路邊有車禍、打群架、性騷擾,你會從人群中挺身處理,還是想著總會有人出手幫沒而默默走過的人?
在任何大群體裡,都會發生責任分散的情況,只是程度不一。尤其當群體的成員,具有匿名性或行為不會他人觀察到的時候,更可能分散掉責任。大公司或公家單位,常常是責任分散的受害者(你也是連帶的受害者),你到公司問一輪某項職務是由誰執掌,很有可能結果是找不到負責人,因為職員將責任推給其他人。心理學家 Albert Bandura 認為這跟組織的制度有關,當職位與工作切分越細,員工越可能忘記職責的定位,只專注於自身任務,與任務無關的事,都不屬於個人負責的範圍,但任務跟任務之間難免有難以劃分的部分,這些部分很可能就會大家忽略,掉進三不管地帶。
公司裡的問題不只如此,當職員的位階較低,在公司中較沒有發言權或影響力時,他對公司的存亡不會有太多責任感。這也是為什麼上私總是抱怨下屬做事不盡心盡力,這也不能怪下屬,畢竟領錢做事,況且沒領多少錢,講話不能改變什麼的時候,實在很難有責任對公司盡一份力。
責任分散會造成許多負面的後果,像是沒有出手幫忙他人(即使大家都有意識到對方需要幫助)、在團體裡偷懶、討論事情的時候搭便車,人云亦云,形成多數派的烏合之眾,讓團體更容易在決定的時候採取明顯有問題的高風險選項,乍看至下,是許多人共同決定的結果,應該會受到嚴密把關,但多數派裡其實只是摻雜對決定沒有責任感也不動腦批判的跟風人士。
那麼要如何避盒避免責任分散呢?其實很簡單,心理學家認為,明確指派責任給個體,讓個體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是很重要的過程,同時也要提升個體對團體的認同感。當一個人對任務具有明確的責任感時,比較可能採取行動,而不是推卸責任,這具有深刻的日常意義,今天如果你是倒在地上需要他人幫助的人,記得別要默默看過他人從身旁走過,而是明確指派他人來幫助你(當然前提你要還有意識):「喂!那個穿紅色襯衫的先生,過來幫我移動一下身體!」現在助人的責任感全部集中在身穿紅色襯衫的先生身上,不再分散無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