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提前把工作做完的結果是,連假可能得面對工作上突如其來的任務。前者可以享受的程度較高,因為放假的過程不用提心吊膽或被中斷,後者則抱持先享受再說的務實心態,誰知道之後會怎麼樣。
這類立刻享受與延遲享受的對決,具體化來說,可以這麼問:假如你是一名抽獎活動的幸運得主,主辦單位提供兩個選項讓你選擇,你會怎麼選呢?
在財務學上,把未來的錢折算成現在的錢(現值),這個過程稱為折現或貼現(discounting)。比如十年後的一百萬,等於現在的多少錢?考量到通貨膨脹或其他潛在風險,未來的錢通常會不如現在的錢。假如錢錢每年都以 3 %的幅度在貶值,今年的 100 元,等於明年的 103 元,等於後年的 106 元,以此類推,看到數字變大可別高興得太早,這表示錢變薄了,今年能用 100 元買到的牛肉麵,明天得花 103 元,後年得花 106 元,現實生活中,錢不會貶值得這麼誇張,但錢確實在貶值,經濟學的理論模型假設錢錢每年貶值的幅度是固定的,所以貶值是指數關係,每年都比去年貶值固定的比率,所以一個計算能力正常的人能利用算式對未來的錢推算出現值。
二十年後你兒女口中的十萬元,究竟是什麼意思?你必須把未來的錢回到推現在,看看它等於現在的多少錢,你才比較能理解與評估錢的意義。同樣的問題換成到底要準備多少錢當退休金,就比較好理解了。但是,心理學家發現人類心理主觀評估未來的錢,常出於非理性的感覺,有時過度貶值,有時又不敏感。意思是人類不會依照指數貶值的關係來折算現值,而是對近期未來的結果過度貶值,遠超出原本應有的貶值程度;對遙遠未來的結果,貶值的程度又會趨緩。
比如,現在你又是另一個抽獎活動的幸運得主,只是這次的主辦單位很奇怪,他們打算一年後才付錢,並且提供兩個選項給你選擇,你會怎麼選?
相較於A跟B選項進在眼前,C與D選項就顯得比較遙遠。人對於遙遠未來金錢的差異,較不敏感,所以未來多等一個月就能多拿一千元,人反而能夠接受。心理學家用雙曲貼現(hyperbolic discounting)來描繪這種現象,反映在生活中,就是面對兩個報酬相似的選項,人類偏好選擇當中越快獲得報酬的選項。
雙曲貼現的思考偏誤,讓人類傾向選擇及時行樂的選項,對未來豐厚的寶藏很不敏感。原因很多,其中一個想法頗為誘人,反正先領到錢,入袋為安,之後要花要存再來做打算。而且,假如我很善於投資,說不定一個月後能用這十萬塊賺到超過B選項的錢。除此之外,未來的事,誰都說不準,這種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讓人對未來沒什麼信心,因此偏好直接領錢享樂比較重要,說不定夜長夢多,主辦單位反悔不給錢了,不是更糟。
除此之外,偏好立即享受也和一個人延宕滿足的能力有關,假如一個人習慣將眼光放遠,看見未來的大報酬,就傾向忍住及時行樂,而是等到未來在享受更多的好處。這也說明為什麼有些人儲蓄與投資的習慣很差,領完薪水沒多久就把錢花光了,對他們來說,未來的錢換算成現值已少了許多,不如趁比較多錢的時候把它花掉,免得平白損失。
這類立刻享受與延遲享受的對決,具體化來說,可以這麼問:假如你是一名抽獎活動的幸運得主,主辦單位提供兩個選項讓你選擇,你會怎麼選呢?
A:現在,直接領取 100000 元現金。儘管一個月後能領到比較多錢,心理學家發現大部分的人會選擇A。
B:一個月後,領取 101000 元現金。
在財務學上,把未來的錢折算成現在的錢(現值),這個過程稱為折現或貼現(discounting)。比如十年後的一百萬,等於現在的多少錢?考量到通貨膨脹或其他潛在風險,未來的錢通常會不如現在的錢。假如錢錢每年都以 3 %的幅度在貶值,今年的 100 元,等於明年的 103 元,等於後年的 106 元,以此類推,看到數字變大可別高興得太早,這表示錢變薄了,今年能用 100 元買到的牛肉麵,明天得花 103 元,後年得花 106 元,現實生活中,錢不會貶值得這麼誇張,但錢確實在貶值,經濟學的理論模型假設錢錢每年貶值的幅度是固定的,所以貶值是指數關係,每年都比去年貶值固定的比率,所以一個計算能力正常的人能利用算式對未來的錢推算出現值。
二十年後你兒女口中的十萬元,究竟是什麼意思?你必須把未來的錢回到推現在,看看它等於現在的多少錢,你才比較能理解與評估錢的意義。同樣的問題換成到底要準備多少錢當退休金,就比較好理解了。但是,心理學家發現人類心理主觀評估未來的錢,常出於非理性的感覺,有時過度貶值,有時又不敏感。意思是人類不會依照指數貶值的關係來折算現值,而是對近期未來的結果過度貶值,遠超出原本應有的貶值程度;對遙遠未來的結果,貶值的程度又會趨緩。
比如,現在你又是另一個抽獎活動的幸運得主,只是這次的主辦單位很奇怪,他們打算一年後才付錢,並且提供兩個選項給你選擇,你會怎麼選?
C:一年後,直接領取 100000 元現金。心理學家發現大部分的人會選擇D。
D:一年一個月後,領取 101000 元現金。
相較於A跟B選項進在眼前,C與D選項就顯得比較遙遠。人對於遙遠未來金錢的差異,較不敏感,所以未來多等一個月就能多拿一千元,人反而能夠接受。心理學家用雙曲貼現(hyperbolic discounting)來描繪這種現象,反映在生活中,就是面對兩個報酬相似的選項,人類偏好選擇當中越快獲得報酬的選項。
雙曲貼現的思考偏誤,讓人類傾向選擇及時行樂的選項,對未來豐厚的寶藏很不敏感。原因很多,其中一個想法頗為誘人,反正先領到錢,入袋為安,之後要花要存再來做打算。而且,假如我很善於投資,說不定一個月後能用這十萬塊賺到超過B選項的錢。除此之外,未來的事,誰都說不準,這種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讓人對未來沒什麼信心,因此偏好直接領錢享樂比較重要,說不定夜長夢多,主辦單位反悔不給錢了,不是更糟。
除此之外,偏好立即享受也和一個人延宕滿足的能力有關,假如一個人習慣將眼光放遠,看見未來的大報酬,就傾向忍住及時行樂,而是等到未來在享受更多的好處。這也說明為什麼有些人儲蓄與投資的習慣很差,領完薪水沒多久就把錢花光了,對他們來說,未來的錢換算成現值已少了許多,不如趁比較多錢的時候把它花掉,免得平白損失。
Note:
1. 雙曲貼現的雙曲,是指時間軸上的最近與遙遠的未來。人類對於最近與遙遠未來的報酬,在心中所產生的折現率會有所不同。人類傾向對最近的報酬過度折現,顯得較無價值;而對遙遠未來的報酬之間的差異,又顯得較不敏感。
1. 雙曲貼現的雙曲,是指時間軸上的最近與遙遠的未來。人類對於最近與遙遠未來的報酬,在心中所產生的折現率會有所不同。人類傾向對最近的報酬過度折現,顯得較無價值;而對遙遠未來的報酬之間的差異,又顯得較不敏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